CN211024881U - 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4881U
CN211024881U CN201921423037.XU CN201921423037U CN211024881U CN 211024881 U CN211024881 U CN 211024881U CN 201921423037 U CN201921423037 U CN 201921423037U CN 211024881 U CN211024881 U CN 211024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ir
wind
straight
indu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30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甡
刘晓天
于文男
刘长生
邱岩
滑莎
崔健
党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Xinzhitu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Xinzhitu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Xinzhitu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Xinzhitu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30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4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4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4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包括送风段、出风段和引风段,出风段包括同轴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一直筒段、第一锥筒段和第二直筒段,引风段套设在出风段的外侧,引风段的内径大于第二直筒段的外径,引风段的出风端位于第二直筒段的出风口的前方,引风段上设置有若干引风孔。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引风段上靠近出风段出风口的位置设置若干引风孔的方式,使得通过出风段快速吹出的风,在引风段和出风段之间形成负压,进而带动外界的风通过引风孔进入,从而将外界风和出风段吹出的风进行整流,汇聚于引风段的出风端并喷出,提高了对风机产生风能的利用率,且提高了风筒喷出的风量,实现提高灭火效率的技术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灭火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灭火机目前是森林灭火的有效工具,并被广泛采用,风力灭火机,俗称吹风机,主要是通过二冲程汽油机带动风机产生高速气流进而吹灭火苗及杂物,主要应用于森林灭火,消防急救,园林绿化、公路工程等。风力灭火机适用于扑打幼林或次生林火灾,草原火灾,荒山草坡火灾。单机扑火作用不大,双机和三机配合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风力灭火机主要包括灭火部分、汽油机部分和操作部分,其中,灭火部分包括离心式风机和风筒,汽油机部分为小型汽油发动机,操作部分包括启动手柄等。使用时,拉动启动手柄,汽油发动机打火,带动离心式风机产生高速气流从风筒喷出,高速空气气流喷射燃烧物根部,以达到隔离火焰灭火的目的;
由上述可见,风筒的导流作用对于灭火工作来说非常的重要,现有的风筒主要有如下几种结构:直筒型、锥筒型;然而,现有的风筒结构对风能利用效率并不高,导致灭火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量利用率高且灭火效率高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包括送风段、出风段和引风段,所述送风段的进风端与风机相连接,所述出风段包括同轴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一直筒段、第一锥筒段和第二直筒段,所述送风段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直筒段的进风端相连接,所述引风段套设在所述出风段的外侧,所述引风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外径,所述引风段的出风端位于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出风口的前方,所述引风段上设置有若干引风孔,所述引风孔沿风流动方向靠近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引风段包括同轴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降低的第三直筒段和第二锥筒段,所述引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筒段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锥筒段的出风端设置有从内向外的弧形翻边;所述第一锥筒段和所述第二锥筒段的锥角为5-20度,优选值为10度或者15度。
优选的,所述引风孔为直孔或斜孔,当为斜孔时,所述斜孔沿风的流动方向倾斜。
优选的,所述引风孔的直径为5-35mm,优选值为25mm。
优选的,所述引风孔呈环状均匀分布在所述引风段上。
优选的,所述引风段上设置有3-6排所述引风孔,优选值为4排。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出风口内径为50-80mm,优选值为60mm。
优选的,所述引风段的出风口内径为90-110mm,优选值为100mm。
优选的,所述送风段包括同轴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增大的第四直筒段、第三锥筒段和第五直筒段,所述第四直筒段的进风端与所述风机相连接,所述第五直筒段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直筒段的进风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中采用在出风段外侧套设引风段,且在引风段上靠近出风段出风口的位置设置若干引风孔的方式,使得通过出风段快速吹出的风,在引风段和出风段之间形成负压,进而带动外界的风通过引风孔进入,从而将外界风和出风段吹出的风进行整流,汇聚于引风段的出风端并喷出,提高了对风机产生风能的利用率,且提高了风筒喷出的风量,实现提高灭火效率的技术目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中采用在引风段的出风端设置第二锥筒段的方式,使得汇聚的外界风和出风段吹出的风快速的流出,进一步提高灭火效率和灭火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中采用将引风孔设置为斜孔,且斜孔的倾斜方向沿风的流动方向倾斜的方式,使得引风孔的进风速率升高,避免风在引风孔处流动不畅导致风能利用率降低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灭火效率和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送风段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出风段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引风段的剖视图;
其中,1-送风段、2-出风段、3-引风段、4-第一直筒段、5-第一锥筒段、6-第二直筒段、7-引风孔、8-第三直筒段、9-第二锥筒段、10-弧形翻边、11-第四直筒段、12-第三锥筒段、13-第五直筒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量利用率高且灭火效率高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包括送风段1、出风段2和引风段3,送风段1的进风端与风机相连接,出风段2包括同轴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一直筒段4、第一锥筒段5和第二直筒段6,送风段1的出风端与第一直筒段4的进风端相连接,引风段3套设在出风段2的外侧,引风段3的内径大于第二直筒段6的外径,引风段3的出风端位于第二直筒段6的出风口的前方,引风段3上设置有若干引风孔7,引风孔7沿风流动方向靠近第二直筒段6的出风口。
其中,风机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部件,因此无需对其进行具体限定,并且上述部件的开启、关闭的具体操作,可以是手动或自动,均可以在现有技术中找到相应的成熟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轻松的进行了解,所以无需进行具体的公开;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各部件之间的设置、连接等词,并不对具体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只要是能够起连接目的以及连接后能够运转既可,现有技术中存在很多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以及管路连接的方式,所以不做具体公开与限定;送风段1和出风段2可以是分体连接(如螺纹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工作过程:操作人员启动风机,将风筒的最外侧的出风口对准着火点,当风从出风段2的出风口流出后,由于风的流动,所以将在引风段3和出风段2之间形成负压,将外界的风通过引风孔7流入风筒内,与风机喷出的风汇集后一起喷出,即采用在出风段2外侧套设引风段3,且在引风段3上靠近出风段2出风口的位置设置若干引风孔7的方式,使得通过出风段2快速吹出的风,在引风段3和出风段2之间形成负压,进而带动外界的风通过引风孔7进入,从而将外界风和出风段2吹出的风进行整流,汇聚于引风段3的出风端并喷出,提高了对风机产生风能的利用率,且提高了风筒喷出的风量,实现提高灭火效率的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引风段3包括同轴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降低的第三直筒段8和第二锥筒段9,引风孔7设置在第三直筒段8上;即采用在引风段3的出风端设置第二锥筒段9的方式,使得汇聚的外界风和出风段2吹出的风快速的流出,进一步提高灭火效率和灭火效果。
为了降低出风端的风能损耗,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锥筒段9的出风端设置有从内向外的弧形翻边10;第一锥筒段5和第二锥筒段9的锥角为5-20度,优选值为10度或者15度。
本实用新型中引风孔7为直孔或斜孔,当为斜孔时,斜孔沿风的流动方向倾斜,即采用将引风孔7设置为斜孔,且斜孔的倾斜方向沿风的流动方向倾斜的方式,使得引风孔7的进风速率升高,避免风在引风孔7处流动不畅导致风能利用率降低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灭火效率和灭火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引风孔7的直径为5-35mm,优选值为25mm。
本实用新型中引风孔7呈环状均匀分布在引风段3上。
本实用新型中引风段3上设置有3-6排引风孔7,优选值为4排。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直筒段6的出风口内径为50-80mm,优选值为60mm。
本实用新型中引风段3的出风口内径为90-110mm,优选值为100mm。
本实用新型中送风段1包括同轴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增大的第四直筒段11、第三锥筒段12和第五直筒段13,第四直筒段11的进风端与风机相连接,第五直筒段13的出风端与第一直筒段4的进风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段、出风段和引风段,所述送风段的进风端与风机相连接,所述出风段包括同轴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一直筒段、第一锥筒段和第二直筒段,所述送风段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直筒段的进风端相连接,所述引风段套设在所述出风段的外侧,所述引风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外径,所述引风段的出风端位于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出风口的前方,所述引风段上设置有若干引风孔,所述引风孔沿风流动方向靠近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段包括同轴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降低的第三直筒段和第二锥筒段,所述引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筒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筒段的出风端设置有从内向外的弧形翻边;所述第一锥筒段和所述第二锥筒段的锥角为5-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筒段和所述第二锥筒段的锥角为10度或者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孔为直孔或斜孔,当为斜孔时,所述斜孔沿风的流动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孔的直径为5-3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孔的直径为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孔呈环状均匀分布在所述引风段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段上设置有3-6排所述引风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段上设置有4排所述引风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出风口内径为50-8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出风口内径为6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段的出风口内径为90-11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段的出风口内径为10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段包括同轴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增大的第四直筒段、第三锥筒段和第五直筒段,所述第四直筒段的进风端与所述风机相连接,所述第五直筒段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直筒段的进风端相连接。
CN201921423037.XU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Active CN211024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3037.XU CN211024881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3037.XU CN211024881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4881U true CN211024881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3037.XU Active CN211024881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4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2838U (zh) 一种环形燃烧器
CN107965353A (zh) 一种具有提高静叶前缘附近端壁冷却效率的射流槽冷却结构
CN211024881U (zh) 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风筒
CN106015092A (zh) 高效节能风机
CN210568404U (zh) 一种废钢快速高效预热用的集束烘烤氧燃枪
CN206582172U (zh) 出风口导流装置及无叶风扇
CN206430193U (zh) 环形燃烧器
CN202792006U (zh) 一种大推力、双旋流煤粉燃烧器头部组件
CN215333624U (zh) 一种风机增压装置
CN110966637B (zh) 一种抗风压烟管
CN211885034U (zh) 一种大风量吹风管组合
CN207006156U (zh) 用于油田生产的新型锅炉燃烧器
CN110966636B (zh) 抗风压烟管
CN210004390U (zh) 一种富氧平焰烧嘴
CN108211166A (zh) 一种新型风力灭火机
CN211202338U (zh) 一种排烟风机
CN208950927U (zh) 一种多翼风机
CN208750709U (zh) 一种多喷头强混合低氮燃烧器
CN206409313U (zh) 新型变循环燃气轮机及其压气机组
CN205957170U (zh) 一种螺旋混风的燃气燃烧器
CN205823724U (zh) 高效节能风机
CN110354418A (zh) 一种风力灭火机复合型可伸缩风筒及其灭火控制方法
CN110038458A (zh) 一种燃气管道匀混器
CN205316426U (zh) 一种带辅助进风功能的油烟机
CN203215676U (zh) 高效气割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