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1714U - 手动升降桌 - Google Patents
手动升降桌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21714U CN211021714U CN201921539608.6U CN201921539608U CN211021714U CN 211021714 U CN211021714 U CN 211021714U CN 201921539608 U CN201921539608 U CN 201921539608U CN 211021714 U CN211021714 U CN 2110217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level
- arm
- fixed
- vertical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升降桌,包括桌板、第一桌腿、第二桌腿、底座、支撑柱、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及升降级位架体,第一桌腿及第二桌腿中的一者竖直固定于桌板的底部,第一桌腿及第二桌腿中的另一者竖直固定于底座上,第二桌腿竖直滑动于第一桌腿上;支撑柱固定于第一桌腿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及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第二桌腿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与第一级位卡槽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升降级位架体固定于支撑柱上,升降级位架体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第一级位卡槽及第二级位卡槽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升降桌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升降桌。
背景技术
现今,升降桌以其可按实际需要进行桌面高度调节的特点已在生活和工作中愈加广泛地被应用,如升降电脑台、升降讲台、升降工作台等等。
目前,大多升降桌是通过电机或气弹簧控制能够较好地启动升降和制动停止,但是这类电动升降桌相对来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昂贵,重量也较大,同时需要耗费电力,容易出现漏电、气爆等隐患。
因此,急需一种手动升降桌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升降桌,该手动升降桌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重量小、无需耗费电力及能够消除漏电、气爆等隐患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升降桌,包括桌板、第一桌腿、第二桌腿、底座、支撑柱、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及升降级位架体,所述第一桌腿及所述第二桌腿中的一者竖直固定于所述桌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桌腿及所述第二桌腿中的另一者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桌腿竖直滑动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及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上;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级位卡槽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及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内。
较佳地,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包含水平臂、第一纵向臂、第二纵向臂、第一卡合臂及第二卡合臂,所述第一纵向臂由所述水平臂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纵向臂由所述水平臂的另一端竖直弯向下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卡合臂由所述第一纵向臂远离所述水平臂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二纵向臂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卡合臂由所述第二纵向臂远离所述水平臂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一卡合臂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水平臂水平穿置于所述支撑柱内,所述第一卡合臂可选择性地与任一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卡合配合,所述第二卡合臂可选择性地与任一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卡合配合。
较佳地,所述手动升降桌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及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四固定板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卡槽,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卡槽,所述第三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卡槽,所述第四固定板上开设有第四固定卡槽;所述第一纵向臂靠近所述水平臂的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靠近所述水平臂的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一纵向臂的中部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的中部卡置于所述第四固定卡槽内。
较佳地,所述手动升降桌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夹紧区,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夹紧区,所述第一纵向臂夹紧定位于所述第一夹紧区内,所述第二纵向臂夹紧定位于所述第二夹紧区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还开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竖直导引槽及第二竖直导引槽,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均连通于所有所述第一级位卡槽的卡入槽口,所述第一级位卡槽竖直排布于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与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之间,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的上端,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的下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的下端,所述第一卡合臂滑动于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及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的任一者内;
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还开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三竖直导引槽及第四竖直导引槽,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均连通于所有所述第二级位卡槽的卡入槽口,所述第二级位卡槽竖直排布于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与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之间,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的上端,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的下端连通于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的下端,所述第二卡合臂滑动于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及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的任一者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级位卡槽的开口方向及所述第二级位卡槽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第一桌腿远离所述第二桌腿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纵向臂及所述第二纵向臂均呈可水平弹性偏摆,且所述第一纵向臂恒驱使所述第一卡合臂卡入所对位的任一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恒驱使所述第二卡合臂卡入所对位的任一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内。
较佳地,所述手动升降桌还包括助升缓降机构,所述助升缓降机构包含第一导引块及若干第一发条弹簧,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竖直排布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引块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一导引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发条弹簧一一对应的第一容置凹槽,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的卷曲段一一对应的活动容置所述第一容置凹槽内。
较佳地,所述助升缓降机构还包含第二导引块及若干第二发条弹簧,所述第二发条弹簧竖直排布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背离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导引块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二导引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发条弹簧一一对应的第二容置凹槽,所述第二发条弹簧的卷曲段一一对应的活动容置所述第二容置凹槽内。
较佳地,所述手动升降桌还包括第一耐磨环、第二耐磨环及第三耐磨环,所述第一耐磨环的外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靠近于所述第二桌腿的一端内侧,所述第二耐磨环的内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靠近所述第一桌腿的一端外侧,所述第三耐磨环的内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的外侧,且所述第三耐磨环位于所述第一耐磨环与所述第二耐磨环之间,所述第一耐磨环的内侧滑动抵触于所述第二桌腿的外侧上,所述第二耐磨环的外侧及所述第三耐磨环的外侧均滑动抵触于所述第一桌腿的内侧上。
较佳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万向轮。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升降桌的第一桌腿及第二桌腿中的一者竖直固定于桌板的底部,第一桌腿及第二桌腿中的另一者竖直固定于底座上,第二桌腿竖直滑动于第一桌腿上;支撑柱固定于第一桌腿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及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第二桌腿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与第一级位卡槽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升降级位架体固定于支撑柱上,升降级位架体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第一级位卡槽及第二级位卡槽内。则通过调整升降级位架体卡合在不同高度的第一级位卡槽及第二级位卡槽内,即可调整桌板的高度,从而方便简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升降桌升降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升降桌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重量小,无需耗费电力,而且能够消除漏电、气爆等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的支撑柱、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升降级位架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及助升缓降机构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的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的立体示结构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的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的立体示结构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1至图6,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本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包括桌板10a、第一桌腿10b、第二桌腿10c、底座10d、支撑柱10e、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20a、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20b及升降级位架体30,第二桌腿10c竖直固定于桌板10a的底部,第一桌腿10b竖直固定于底座10d上,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第一桌腿10b竖直固定于桌板10a的底部,而第二桌腿10c对应的竖直固定于底座10d上。第二桌腿10c竖直滑动于第一桌腿10b上,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桌腿10c及第一桌腿10b均呈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即第二桌腿10c竖直滑动的插置于第一桌腿10b的内部。支撑柱10e固定于第一桌腿10b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20a及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20b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第二桌腿10c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20a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21,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20b上开设有与第一级位卡槽21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24,升降级位架体30固定于支撑柱10e上,升降级位架体30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第一级位卡槽21及第二级位卡槽24内。第一级位卡槽21及第二级位卡槽24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灵活选择,故在此不再赘述。则通过调整升降级位架体30卡合在不同高度的第一级位卡槽21及第二级位卡槽24内,即可调整桌板10a的高度,从而方便简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升降桌100升降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升降桌100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重量小,无需耗费电力,而且能够消除漏电、气爆等隐患。具体的,如下:
请参阅图3及图,升降级位架体30包含水平臂31、第一纵向臂32、第二纵向臂33、第一卡合臂34及第二卡合臂35,第一纵向臂32由水平臂31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二纵向臂33由水平臂31的另一端竖直弯向下折延伸形成,第一卡合臂34由第一纵向臂32远离水平臂31的一端朝背离第二纵向臂33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卡合臂35由第二纵向臂33远离水平臂31的一端朝背离第一卡合臂34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水平臂31水平穿置于支撑柱10e内,第一卡合臂34可选择性地与任一第一级位卡槽21卡合配合,第二卡合臂35可选择性地与任一第二级位卡槽24卡合配合,结构简单合理。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40a、第二固定板40b、第三固定板40c及第四固定板40d,第一固定板40a与第二固定板40b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支撑柱10e的相对两侧,第三固定板40c与第四固定板40d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支撑柱10e的相对两侧;第一固定板40a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卡槽41,第二固定板40b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卡槽(图中未示),第三固定板40c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卡槽(图中未示),第四固定板40d上开设有第四固定卡槽(图中未示);第一纵向臂32靠近水平臂31的一端卡置于第一固定卡槽41内,第二纵向臂33靠近水平臂31的一端卡置于第二固定卡槽内;第一纵向臂32的中部置于第三固定卡槽内,第二纵向臂33的中部卡置于第四固定卡槽内。以牢固的将第一纵向臂32及第二纵向臂33固定限位于支撑柱10e的相对两侧。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还包括第一限位块50a及第一限位块50a,第一限位块50a与第一限位块50a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支撑柱10e的相对两侧,第一限位块50a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块50a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夹紧区50c,第一限位块50a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50a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夹紧区(图中未示),第一纵向臂32夹紧定位于第一夹紧区50c内,第二纵向臂33夹紧定位于第二夹紧区内。以限定第一纵向臂32及第二纵向臂33的偏摆幅度。而且,第一限位块50a及第一限位块50a是位于第三固定板40c及第四固定板40d远离第一固定板40a及第二固定板40b的一端,布局更为合理。
请参阅图2、图4、图5及图6,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20a上还开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竖直导引槽22及第二竖直导引槽23,第一竖直导引槽22均连通于所有第一级位卡槽21的卡入槽口,第一级位卡槽21竖直排布于第一竖直导引槽22与第二竖直导引槽23之间,第一竖直导引槽22的上端连通于第二竖直导引槽23的上端,第一竖直导引槽22的下端连通于第二竖直导引槽23的下端,第一卡合臂34滑动于第一竖直导引槽22及第二竖直导引槽23的任一者内。在桌板10a升高调整时,第一卡合臂34在第一竖直导引槽22内朝远离第二桌腿10c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选择性的卡入任一高度的第一级位卡槽21内;在第一卡合臂34移动至第一竖直导引槽22靠近于第一桌腿10b的端部时即可过渡至第二竖直导引槽23内,即切换到桌板10a降低调整的阶段,第一卡合臂34在第二竖直导引槽23内朝靠近第二桌腿10c的方向移动至远离于第一桌腿10b的端部时即可过渡至第一竖直导引槽22内,再进入桌板10a升高调整阶段,即可将桌板10a调整至所需的高度。
同时,对应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20b上还开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三竖直导引槽25及第四竖直导引槽26,第三竖直导引槽25均连通于所有第二级位卡槽24的卡入槽口,第二级位卡槽24竖直排布于第三竖直导引槽25与第四竖直导引槽26之间,第三竖直导引槽25的上端连通于第四竖直导引槽26的上端,第三竖直导引槽25的下端连通于第四竖直导引槽26的下端,第二卡合臂35滑动于第三竖直导引槽25及第四竖直导引槽26的任一者内。在桌板10a升高调整时,第二卡合臂35在第三竖直导引槽25内朝远离第二桌腿10c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选择性的卡入任一高度的第二级位卡槽24内;在第二卡合臂35移动至第三竖直导引槽25靠近于第一桌腿10b的端部时即可过渡至第四竖直导引槽26内,即切换到桌板10a降低调整的阶段,第二卡合臂35在第四竖直导引槽26内朝靠近第二桌腿10c的方向移动至远离于第一桌腿10b的端部时即可过渡至第三竖直导引槽25内,再进入桌板10a升高调整阶段,即可与第一卡合臂34同步移动调整,将桌板10a调整至所需的高度。
请参阅图5及图6,第一级位卡槽21的开口方向及第二级位卡槽24的开口方向均朝向第一桌腿10b远离第二桌腿10c的方向倾斜,从而在抬升桌板10a时,第一卡合臂34与第二卡合臂35能够顺着第一级位卡槽21与第二级位卡槽24的倾斜方向脱离出来移动至对位于下一第一级位卡槽21与第二级位卡槽24时再卡合进去。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级位卡槽21的开口方向与第二级位卡槽24的开口方向优选为竖直对称的布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第一级位卡槽21的开口方向与第二级位卡槽24的开口方向一致,一样能够实现第一卡合臂34与第二卡合臂35同步的卡入任一组同一高度的第一级位卡槽21与第二级位卡槽24内,故,在此不再赘述。第一纵向臂32及第二纵向臂33均呈可水平弹性偏摆,且第一纵向臂32恒驱使第一卡合臂34卡入所对位的任一第一级位卡槽21内,第二纵向臂33恒驱使第二卡合臂35卡入所对位的任一第二级位卡槽24内。通过。第一纵向臂32及第二纵向臂33均呈可水平弹性偏摆的结构,即可实现第一卡合臂34与第二卡合臂35的自动复位卡合于第一级位卡槽21与第二级位卡槽24内。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还包括助升缓降机构60,助升缓降机构60包含第一导引块61及若干第一发条弹簧62,第一发条弹簧62竖直排布的固定于支撑柱10e的一侧上,第一发条弹簧62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灵活选择,第一导引块61竖直固定于第一桌腿10b上,第一导引块61上开设有与第一发条弹簧62一一对应的第一容置凹槽611,第一发条弹簧62的卷曲段一一对应的活动容置第一容置凹槽611内。再者,助升缓降机构60还包含第二导引块63及若干第二发条弹簧64,第二发条弹簧64竖直排布的固定于支撑柱10e背离第一发条弹簧62的一侧上,第一发条弹簧62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灵活选择,第二导引块63竖直固定于第一桌腿10b上,第二导引块63上开设有与第二发条弹簧64一一对应的第二容置凹槽631,第二发条弹簧64的卷曲段一一对应的活动容置第二容置凹槽631内。则通过第一发条弹簧62的卷曲段的卷曲恢复作用力驱使第一导引块61恒朝远离第一桌腿10b的方向移动,以及通过第二发条弹簧64的卷曲段的卷曲恢复作用力驱使第二导引块63恒朝远离第一桌腿10b的方向移动;从而在桌板10a升高调整阶段,第一发条弹簧62及第二发条弹簧64的辅助拉升作用而使得操作更为省力便捷;而在桌板10a降低调整阶段,第一发条弹簧62及第二发条弹簧64的辅助拉升作用使得桌板10a下降时能够缓慢平稳,防止速度过快发生意外碰撞,结构更为合理安全。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还包括第一耐磨环70a、第二耐磨环70b及第三耐磨环70c,第一耐磨环70a的外侧固定于第一桌腿10b靠近于第二桌腿10c的一端内侧,第二耐磨环70b的内侧固定于第二桌腿10c靠近第一桌腿10b的一端外侧,第三耐磨环70c的内侧固定于第二桌腿10c的外侧,且第三耐磨环70c位于第一耐磨环70a与第二耐磨环70b之间,第一耐磨环70a的内侧滑动抵触于第二桌腿10c的外侧上,第二耐磨环70b的外侧及第三耐磨环70c的外侧均滑动抵触于第一桌腿10b的内侧上。从而减少摩擦接触面,降低摩擦损耗,第一桌腿10b与第二桌腿10c之间的伸缩移动更为顺畅稳定,且延长了使用寿命,结构更为安全牢固。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d的底部还设有万向轮11,以方便水平移动。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为单桌腿结构,即是桌板10a的底部设有一组第一桌腿10b及第二桌腿10c,且底座10d呈一头宽一头窄的H形结构,且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1,以实现单桌腿的平稳支撑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
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施例中的手动升降桌100的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
在桌板10a升高调整时,只需操作抬升桌板10a,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20a和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20b两者与支撑柱10e相互远离,则第一卡合臂34与第二卡合臂35能够顺着第一级位卡槽21与第二级位卡槽24的倾斜方向脱离出来移动至对位于下一第一级位卡槽21与第二级位卡槽24时再卡合进去,第一卡合臂34在第一竖直导引槽22内朝远离第二桌腿10c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选择性的卡入任一高度的第一级位卡槽21内,第二卡合臂35在第三竖直导引槽25内朝远离第二桌腿10c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选择性的卡入任一高度的第二级位卡槽24内,直至将桌板10a调整至所需的高度。而且,第一发条弹簧62及第二发条弹簧64的辅助拉升作用而使得抬升桌板10a的操作更为省力便捷。
在第一卡合臂34移动至第一竖直导引槽22靠近于第一桌腿10b的端部时即可过渡至第二竖直导引槽23内,同时第二卡合臂35移动至第三竖直导引槽25靠近于第一桌腿10b的端部时即可过渡至第四竖直导引槽26内,即切换到桌板10a降低调整的阶段。在桌板10a降低调整过程中,第一发条弹簧62及第二发条弹簧64的辅助拉升作用使得桌板10a下降时能够缓慢平稳,第一卡合臂34在第二竖直导引槽23内朝靠近第二桌腿10c的方向移动至远离于第一桌腿10b的端部时即可过渡至第一竖直导引槽22内,同时第二卡合臂35在第四竖直导引槽26内朝靠近第二桌腿10c的方向移动至远离于第一桌腿10b的端部时即可过渡至第三竖直导引槽25内,再进入桌板10a升高调整阶段,如此循环调整。
请参阅图7,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本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与第一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为三桌腿结构,即是桌板10a的底部设有三种组第一桌腿10b及第二桌腿10c,而且第一桌腿10b竖直固定于桌板10a的底部,而第二桌腿10c对应的竖直固定于底座10d上,底座10d呈一圆柱形结构,且每一第二桌腿10c对应设置有一个底座10d,每一底座10d底部对应设置有一个万向轮11,一样能够实现平稳支撑的结构。
除了上述区别之外,其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与第一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100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升降桌100、100`的第一桌腿10b及第二桌腿10c中的一者竖直固定于桌板10a的底部,第一桌腿10b及第二桌腿10c中的另一者竖直固定于底座10d上,第二桌腿10c竖直滑动于第一桌腿10b上;支撑柱10e固定于第一桌腿10b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20a及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20b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第二桌腿10c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20a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21,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20b上开设有与第一级位卡槽21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24,升降级位架体30固定于支撑柱10e上,升降级位架体30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第一级位卡槽21及第二级位卡槽24内。则通过调整升降级位架体30卡合在不同高度的第一级位卡槽21及第二级位卡槽24内,即可调整桌板10a的高度,从而方便简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升降桌100、100`升降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升降桌100、100`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重量小,无需耗费电力,而且能够消除漏电、气爆等隐患。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第一桌腿、第二桌腿、底座、支撑柱、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及升降级位架体,所述第一桌腿及所述第二桌腿中的一者竖直固定于所述桌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桌腿及所述第二桌腿中的另一者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桌腿竖直滑动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及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上;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级位卡槽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及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包含水平臂、第一纵向臂、第二纵向臂、第一卡合臂及第二卡合臂,所述第一纵向臂由所述水平臂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纵向臂由所述水平臂的另一端竖直弯向下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卡合臂由所述第一纵向臂远离所述水平臂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二纵向臂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卡合臂由所述第二纵向臂远离所述水平臂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一卡合臂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水平臂水平穿置于所述支撑柱内,所述第一卡合臂可选择性地与任一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卡合配合,所述第二卡合臂可选择性地与任一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卡合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及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四固定板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卡槽,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卡槽,所述第三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卡槽,所述第四固定板上开设有第四固定卡槽;所述第一纵向臂靠近所述水平臂的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靠近所述水平臂的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一纵向臂的中部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的中部卡置于所述第四固定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夹紧区,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夹紧区,所述第一纵向臂夹紧定位于所述第一夹紧区内,所述第二纵向臂夹紧定位于所述第二夹紧区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还开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竖直导引槽及第二竖直导引槽,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均连通于所有所述第一级位卡槽的卡入槽口,所述第一级位卡槽竖直排布于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与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之间,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的上端,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的下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的下端,所述第一卡合臂滑动于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及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的任一者内;
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还开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三竖直导引槽及第四竖直导引槽,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均连通于所有所述第二级位卡槽的卡入槽口,所述第二级位卡槽竖直排布于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与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之间,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的上端,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的下端连通于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的下端,所述第二卡合臂滑动于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及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的任一者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位卡槽的开口方向及所述第二级位卡槽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第一桌腿远离所述第二桌腿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纵向臂及所述第二纵向臂均呈可水平弹性偏摆,且所述第一纵向臂恒驱使所述第一卡合臂卡入所对位的任一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恒驱使所述第二卡合臂卡入所对位的任一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升缓降机构,所述助升缓降机构包含第一导引块及若干第一发条弹簧,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竖直排布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引块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一导引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发条弹簧一一对应的第一容置凹槽,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的卷曲段一一对应的活动容置所述第一容置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升缓降机构还包含第二导引块及若干第二发条弹簧,所述第二发条弹簧竖直排布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背离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导引块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二导引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发条弹簧一一对应的第二容置凹槽,所述第二发条弹簧的卷曲段一一对应的活动容置所述第二容置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耐磨环、第二耐磨环及第三耐磨环,所述第一耐磨环的外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靠近于所述第二桌腿的一端内侧,所述第二耐磨环的内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靠近所述第一桌腿的一端外侧,所述第三耐磨环的内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的外侧,且所述第三耐磨环位于所述第一耐磨环与所述第二耐磨环之间,所述第一耐磨环的内侧滑动抵触于所述第二桌腿的外侧上,所述第二耐磨环的外侧及所述第三耐磨环的外侧均滑动抵触于所述第一桌腿的内侧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万向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39608.6U CN211021714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手动升降桌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39608.6U CN211021714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手动升降桌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21714U true CN211021714U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44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39608.6U Active CN211021714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手动升降桌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21714U (zh) |
-
2019
- 2019-09-16 CN CN201921539608.6U patent/CN2110217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44019B2 (en) | Scissor lift with hydraulic pulling cylinder | |
US6874432B2 (en) | Vertically adjustable table | |
CN109713520B (zh) | 插拔机构、插头装置、电池架及充换电站 | |
CN106473451B (zh) | 可控气弹簧升降桌 | |
CN211021714U (zh) | 手动升降桌 | |
CN114033944B (zh) | 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5234863A (zh) | 抬起定位机构 | |
WO2020161859A1 (ja) | リフター | |
CN212394208U (zh) | 一种拉伸桌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拉伸桌子 | |
CN115026776A (zh) | 一种智能芯片表面检验用折叠式检测台 | |
CN102715728A (zh) | 一种桌面可升降的桌子 | |
CN212590917U (zh) | 一种升降机构及一种两片式升降桌 | |
CN211088819U (zh) | 电力工程用低压开关柜 | |
CN210842024U (zh) | 一种机械控制升降的讲师演讲台 | |
EP3437514A1 (en) | Extendable table and connected method | |
CN220655043U (zh) | 分级升降装置 | |
CN214093709U (zh) | 一种通信设备安装支架 | |
CN208798736U (zh) | 尺寸可调的鞋类加工维修用支撑架 | |
CN212165235U (zh) | 一种可升降的桌子 | |
CN219645292U (zh) | 一种用于餐桌的升降机构 | |
CN217851842U (zh) | 带缓降结构的升降支架 | |
CN219594790U (zh) | 一种手术机器人移动式升降支撑装置 | |
CN111588167A (zh) | 一种拉伸桌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拉伸桌子 | |
CN220710061U (zh) | 一种超高压植物油变压器 | |
CN220265139U (zh) | 一种凸轮顶升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