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7675U - 一种有线充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线充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7675U
CN211017675U CN202020020735.1U CN202020020735U CN211017675U CN 211017675 U CN211017675 U CN 211017675U CN 202020020735 U CN202020020735 U CN 202020020735U CN 211017675 U CN211017675 U CN 211017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magnet
charging
bracket
boar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07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熙民
史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e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e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07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7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7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7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线充电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上的第一充电模组、与所述第一充电模组配合设置的第二充电模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一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充电模组的避空位;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上的第一支架、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一磁体、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内侧的第一弹簧顶针,通过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充电模组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弹簧顶针末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导电片接触实现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充电效果好,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有线充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线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所有的电子产品均带有充电功能,在有线充电领域里包括插座式充电(Type-C、Micro USB、lightning)和POGO PIN顶针接触式充电,这些充电方式当中基本上都是以充电母座或者充电顶针贴片焊接连通至电路板上,其中Type-C、Micro USB、lightning这些充电母座对于小的产品而言会占用较大电路板设计空间,POGO PIN顶针接触式充电虽然相较于插座式充电方式更节省空间,但是对于一些微型的电路板而言还是偏大,这些大体积的有线充电结构会间接的导致产品的整体结构过大,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线充电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有线充电结构占有空间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线充电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上的第一充电模组、与所述第一充电模组配合设置的第二充电模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一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充电模组的避空位;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上的第一支架、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一磁体、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内侧的第一弹簧顶针,通过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充电模组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弹簧顶针末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导电片接触实现电性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充电模组包括:一固定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两端下的第二磁体、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磁体内侧的第二弹簧顶针、以及与所述第二弹簧顶针电性连接的导线,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弹簧顶针与所述第二弹簧顶针对应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上相对设置一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下方设置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第一磁体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一第二支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内的电路板,所述导电片相对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支架扣合并通过胶水粘结在所述壳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架配合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内相对设有凹槽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顶针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侧相对设有一导向杆,所述第二支架两侧设置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连接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两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限位槽内侧挤压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避空位与所述第一支架结构相适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电路板组件固定设置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一磁体,在所述第一磁体内侧的第一弹簧顶针,通过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充电模组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弹簧顶针末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导电片接触实现电性连接,使得电路板组件的导电片与第一弹簧顶针接触实现充电效果,同时还能为其他功能部件腾出布局空间。本实用新型充电效果好,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有线充电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充电模组和电路板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7是图6的爆炸图。
图中,1、壳体,11、避空位,12、凸台,13、导向杆,2、第一充电模组,21、第一支架,22、第一磁体,23、第一弹簧顶针,24、导向槽,25、导向块,3、第二充电模组,31、固定部,32、第二磁体,33、第二弹簧顶针,34、斜面,35、导线,36、USB接口,4、电路板组件,41、第二支架,42、电路板,43、导电片,44、限位槽,45、凹槽,46、第一通孔,47、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电路板组件固定设置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一磁体,在所述第一磁体内侧的第一弹簧顶针,通过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充电模组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弹簧顶针末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导电片接触实现电性连接,使得电路板组件的导电片与第一弹簧顶针接触实现充电效果,同时还能为其他功能部件腾出布局空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线充电结构,结合附图1-3所示,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电路板组件4、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4上的第一充电模组2、与所述第一充电模组2配合设置的第二充电模组3,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一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充电模组2的避空位11;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组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4上的第一支架21、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1两端的第一磁体2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22内侧的第一弹簧顶针23,通过第一磁体22与所述第二充电模组3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弹簧顶针23末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4的导电片43接触实现电性连接。
壳体1用于安装设置电路板组件4,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的避空位11用于安装穿过第一充电模组2,使得第一充电模组2能与电路板组件4固定连接,便于第二充电模组3与第一充电模组2接触并挤压其向电路板组件4的导电片43接触,以形成电路板组件4与第二充电模组3电路导通,进而能通过第二充电模组3连接外部电源对电路板组件4充电,充电效果良好。通过在电路板组件4固定设置第一支架21,在所述第一支架21两端的第一磁体22,在所述第一磁体22内侧的第一弹簧顶针23,通过第一磁体22与所述第二充电模组3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弹簧顶针23末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4的导电片43接触实现电性连接,使得电路板组件4的导电片43与第一弹簧顶针23接触实现充电效果,同时还能为其他功能部件腾出布局空间。当充电完成后,将第二充电模组3从第一充电模组2上拔出,由于第一弹簧顶针23内弹簧的恢复性,使得第一弹簧顶针23从所述导电片43上脱离,从而形成断电效果,安全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片43为沉金导通结构设置,通过第二充电模组3与第一磁体22之间的吸力作用,使得第一弹簧顶针23受力向下移动,让第一弹簧顶针23的头部通过内部弹簧压缩受力的作用,第一弹簧顶针23与沉金导通结构连接,实现电路导通,进而进行电器充电效果。节省了电路板组件4内部的布局空间,节约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2-3所示,所述第二充电模组3包括:一固定部31、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部31两端下的第二磁体3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磁体32内侧的第二弹簧顶针33、以及与所述第二弹簧顶针33电性连接的导线35,所述第一磁体22与所述第二磁体32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弹簧顶针23与所述第二弹簧顶针33对应设置。
通过将相对设置的第二磁体32、第二弹簧顶针33固定设置在固定部31上,使得第二磁体32、第二弹簧顶针33固定效果良好,便于第二磁体32与第一磁体22在吸力的作用下,第二弹簧顶针33与第一弹簧顶针23之间接触良好。同时第二弹簧顶针33头部受吸力压缩第一弹簧顶针23,使得第一弹簧顶针23与第二弹簧顶针33之间连接导通。通过在第二弹簧顶针33连接的导线35与外部电源连接,使得第一弹簧顶针23与第二弹簧顶针33在导线35的连通下通过电能。由于第一弹簧顶针23头部与导电片43对应设置,通过第一弹簧顶针23在受到第一磁体22与第二磁体32的吸力时,第二弹簧顶针33压缩所述第一弹簧顶针23,使得第一弹簧顶针23的头部向下运动接触所述导电片43实现电连通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结合附图1所示,所述导线35末端还连接有一USB接口36,USB接口36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插接方便,安全性高,适应范围广。
进一步的,结合附图4-5所示,所述避空位11上设有一凸台12,所述固定部31周围上设有与所述凸台12相配合的斜面34,通过斜面34与凸台12的配合设置能使得避空位11与固定部31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体32与所述第二弹簧顶针33通过模具套啤一体成型。使得第二磁体32、第二弹簧顶针33以及固定块的模组固定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6-7所示,所述第一支架21上相对设置一导向槽24,所述导向槽24下方设置所述第一磁体22,所述第二磁体32通过所述导向槽24与所述第一磁体22连接。
通过导向槽24用于对第二磁体32与第一磁体22连接进行导向效果,使得第二磁体32与第一磁体22连接方便,同时也不会发生偏移。由于第一弹簧顶针23设置在两第一磁体22内侧,第二弹簧顶针33设置在两第二磁体32内,第一磁体22与第二磁体32对应设置,使得第一弹簧顶针23与第二弹簧顶针33之间也对应设置,通过将第一磁体22与第二磁体32在磁吸力的作用下,第二弹簧顶针33头部向下压缩接触第一弹簧顶针23并推动其移动,使得第一弹簧顶针23在移动过程中与导电片43连通实现充电效果。
进一步的,结合附图7所示,所述导向槽24为圆形结构,第一磁体22、第二磁体32与导向槽24结构相适应也为圆形结构,第一磁体22、第二磁体32整体为圆柱结构,通过圆柱结构的第二磁体32与圆形结构的导向槽24对应设置,使得第二磁体32通过导向槽24方便与第一磁体22连接,导向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7所示,所述电路板组件4还包括:一第二支架4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41内的电路板42,所述导电片43相对设置在所述电路板42上,所述第二支架41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
通过将电路板42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41内后,并将第二支架41和电路板42的模组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由于导电片43相对设置在电路板42上,而第一充电模组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41上,并使得第一充电模组2的第一弹簧顶针23与导电片43对应设置,便于第一弹簧顶针23在第二弹簧顶针33的压力下与导电片43连接实现充电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6-7所示,所述电路板42与所述第二支架41扣合并通过胶水粘结在所述壳体1内。
由于电路板42与第二支架41之间通过扣合连接,使得电路板42能在第二支架41上拆卸方便,而第二支架41只是起到固定效果,没有导电部件设置在其上,所以第二支架41一般不会发生损坏。而电路板42与第一弹簧顶针23连通后,电路板42内通过电能,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电路板42会产生线路磨损或接触不良。电路板42功能不完整,通过扣合更换方便。所述电路板42与所述第二支架41扣合并通过胶水粘结在所述壳体1内,使得第二支架41与壳体1的固定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7所示,所述第二支架41上设有限位槽44,所述第一支架21配合设置在所述限位槽44内。
通过在第二支架41上设置限位槽44便于安装第一支架21,从而使得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磁体22和第一弹簧顶针23的固定效果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6-7所示,所述限位槽44内相对设有凹槽45和第一通孔46,所述第一磁体22设置在所述凹槽45内,所述第一弹簧顶针23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46内。
通过将第一磁体22固定设置在凹槽45内,而第一支架2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41内,通过第一支架21和凹槽45来加强第一磁体22的固定效果。第一弹簧顶针23设置在第一通孔46内,使得第一弹簧顶针23头部便于穿过所述第二支架41与导电片43连接导通,充电方便。进一步的,由于限位槽44设置在第二支架41上的,使得第一充电模组2不占用电路板42的安装空间,便于电路板42内布局其他电子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5-6所示,所述壳体1内侧相对设有一导向杆13,所述第二支架41两侧设置与所述导向杆13配合的连接部47。通过导向杆13与连接部47配合设置,便于将第二支架41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同时通过第二支架41的连接部47与导向杆13胶水固定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6-7所示,所述第一支架21两侧设有导向块25,所述导向块25与所述限位槽44内侧挤压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25为斜角设置,所述导向块25上端大,下端小,这样便于将第一支架21缓慢安装在限位槽44内,从而使得第二支架41与第一支架21之间的固定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避空位11与所述第一支架21结构相适应。使得第一支架21便于穿过所述避空位11安装在第二支架41上。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附图6-7所示,所述第一磁体22与所述第一弹簧顶针23通过模具套啤一体成型。使得第一磁体22、第一弹簧顶针23以及第一支架21组成的第一充电模组2固定效果更佳,充电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成型结构模组通过胶水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4上。通过胶水将一体成型结构粘结在电路板组件4上,固定效果良好,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上的第一充电模组、与所述第一充电模组配合设置的第二充电模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一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充电模组的避空位;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上的第一支架、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一磁体、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内侧的第一弹簧顶针,通过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充电模组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弹簧顶针末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导电片接触实现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模组包括:一固定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两端下的第二磁体、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磁体内侧的第二弹簧顶针、以及与所述第二弹簧顶针电性连接的导线,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弹簧顶针与所述第二弹簧顶针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相对设置一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下方设置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第一磁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一第二支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内的电路板,所述导电片相对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支架扣合并通过胶水粘结在所述壳体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架配合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内相对设有凹槽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顶针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侧相对设有一导向杆,所述第二支架两侧设置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两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限位槽内侧挤压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位与所述第一支架结构相适应。
CN202020020735.1U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有线充电结构 Active CN211017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0735.1U CN211017675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有线充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0735.1U CN211017675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有线充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7675U true CN211017675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0735.1U Active CN211017675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有线充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7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44984B2 (en) Plug assembly with spring loaded contact terminals
CN102969582A (zh) 一种按压式导线连接器
CN110364896A (zh) 一种集成控制电路内藏于枪体内部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枪
CN211017675U (zh) 一种有线充电结构
CN213242755U (zh) 一种具有新型电池连接结构的抽取式电池
CN216413417U (zh) 一种分体配对式快速接电装置
CN213124910U (zh) 磁吸充电连接器结构
CN114267991A (zh) 一种磁吸式弹性混装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插座
CN114421190A (zh) 一种直通带自锁结构的新型接线端子
CN208862215U (zh) 一种分体式内导体连接器
KR101189128B1 (ko) 커패시터 내장 기기용 방전 커넥터
CN213988662U (zh) 一种实现高压互锁的结构
CN212182685U (zh) 包胶柔性电线紧固结构
CN219144377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01708095U (zh)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
CN111446096A (zh) 一种带天线的紧凑型汽车启动开关
CN219286245U (zh) 一种插接式微动开关组件
CN220651908U (zh) 一种电磁开关后盖
CN217825623U (zh) 一种智慧用电的数据采集装置
CN219677688U (zh) 一种磁吸式防松动usb连接器
CN216079429U (zh) 一种具有新型连接结构的线性灯
CN218334563U (zh) 层板插接取电系统
CN215119309U (zh) 一种便捷插拔式供电装置
CN212693972U (zh) 一种一体式电池检测装置
CN217545632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用车载充电器负极弹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