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7134U -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7134U
CN211017134U CN201922126719.0U CN201922126719U CN211017134U CN 211017134 U CN211017134 U CN 211017134U CN 201922126719 U CN201922126719 U CN 201922126719U CN 211017134 U CN211017134 U CN 211017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cover plate
secondary battery
plate
t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67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志生
方堃
卜祥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67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7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7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7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电极端子,设置于顶盖板;转接片,包括端子连接部、保险部和极耳连接部,端子连接部与电极端子电连接,保险部连接于端子连接部与极耳连接部之间,转接片具有朝靠近顶盖板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部;绝缘防护部件,包覆保险部,绝缘防护部件包括第一包覆段,第一包覆段位于保险部远离顶盖板的一侧,至少部分第一包覆段容纳于第一凹部。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能够通过绝缘防护部件包覆转接片的保险部,从而在保险部发生断开时可以对断开的保险部进行约束限位,降低断开的保险部重新连接导通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二次电池使用范围越广泛。二次电池可以用于汽车、电脑、手机等设备中并为这些设备提供电能。二次电池包括壳体、电极组件以及顶盖组件。电极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设置于顶盖板上的电极端子以及与电极端子相连接的转接片。转接片与电极组件相连接。转接片具有保险部。当二次电池的过流电流较大时,保险部以断开方式切断电流,从而避免二次电池发生过充而存在安全隐患。然而,在二次电池出现振动时,断开的保险部会发生重新连接导通的情况,影响二次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顶盖组件能够通过绝缘防护部件包覆转接片的保险部,从而在保险部发生断开时可以对断开的保险部进行约束限位,降低断开的保险部重新连接导通的可能性。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顶盖组件,用于二次电池,其包括:
顶盖板;电极端子,设置于顶盖板;转接片,包括端子连接部、保险部和极耳连接部,端子连接部与电极端子电连接,保险部连接于端子连接部与极耳连接部之间,转接片具有朝靠近顶盖板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部;绝缘防护部件,包覆保险部,绝缘防护部件包括第一包覆段,第一包覆段位于保险部远离顶盖板的一侧,至少部分第一包覆段容纳于第一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包覆段沿顶盖板的厚度方向不超出第一凹部的开口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顶盖组件还包括绝缘板,绝缘板设置于顶盖板和转接片之间,绝缘板具有朝靠近顶盖板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部,保险部相对于端子连接部朝第二凹部凸出,绝缘防护部件还包括第二包覆段,第二包覆段位于保险部靠近顶盖板的一侧,第一包覆段和第二包覆段相连接,至少部分第二包覆段容纳于第二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保险部具有贯通孔,绝缘防护部件具有伸入贯通孔的筒体,筒体连接于第一包覆段和第二包覆段之间,绝缘板具有设置于第二凹部的底壁的凸柱,凸柱插接于筒体的容纳孔,并且凸柱不超出第一凹部的开口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凸柱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矩形,容纳孔与凸柱的形状相匹配且两者间隙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顶盖板的下方具有第三凹部,绝缘板包括朝向第三凹部隆起的隆起部,至少部分隆起部位于第三凹部内,第二凹部设置于隆起部远离顶盖板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绝缘防护部件包覆转接片的保险部设置。在二次电池遇到过充情况时,保险部自身以断开方式切断电流。由于绝缘防护部件能够对断开的保险部起到限位约束作用,因此在二次电池电池发生振动时,断开的保险部也不易于相对绝缘防护部件发生移动,从而降低断开的保险部发生重新搭接而导致端子连接部和极耳连接相互重新导通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二次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
壳体;电极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延伸出的极耳;如上述的顶盖组件,顶盖板与壳体密封连接,极耳连接部与极耳相连接,保险部、端子连接部以及绝缘防护部件均设置于主体部靠近顶盖板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主体部具有沿自身轴向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朝向壳体,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各自延伸出一个极耳,至少部分极耳连接部伸入第一端面和壳体之间并与对应的极耳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极耳连接部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位于主体部沿顶盖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且朝远离顶盖板的方向延伸,第一延伸部连接于保险部,第一延伸部沿厚度方向远离顶盖板延伸,第二延伸部连接于第一延伸部沿顶盖板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第二延伸部位于第一端面和壳体之间并与对应的极耳相连接。
又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如上述的二次电池。
再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其包括如上述的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二次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顶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转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转接片和绝缘防护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顶盖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B处放大图。
在附图中,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标记说明:
1、车辆;
10、电池组;
20、电池模组;
30、二次电池;31、壳体;32、电极组件;321、主体部;321a、第一端面;321b、第二端面;322、极耳;
40、顶盖组件;
50、顶盖板;51、电极引出孔;
60、电极端子;
70、转接片;71、端子连接部;72、保险部;73、贯通孔;74、极耳连接部;74a、第一延伸部;74b、第二延伸部;
80、绝缘防护部件;81、第一包覆段;82、第二包覆段;83、筒体; 83a、容纳孔;
90、绝缘板;91、凸柱;92、隆起部;
100、第一凹部;
200、第二凹部;
300、第三凹部;
X、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Z、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该装置可以但不仅限于为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1,其包括车辆主体和电池模块。电池模块设置于车辆主体。其中,车辆1可以是纯电动汽车,也可以是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车辆主体设置有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的驱动电机。电池模块向驱动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辆主体上的车轮连接,从而驱动汽车行进。可选地,电池模块可水平设置于车辆主体的底部。
参见图2所示,电池模块可以是电池组10。电池组1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组10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电池模组20。电池模组2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电池模组20排列布置于箱体内。箱体的类型不受限制。箱体可为框状箱体、盘状箱体或盒状箱体等。可选地,箱体可包括用于容纳电池模组20的下箱体和与下箱体盖合的上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盖合后形成容纳电池模组20的容纳部。可以理解地,电池模块也可以是电池模组20,即将电池模组20直接设置于车辆主体上。
参见图3所示,电池模组20包括多个二次电池30。电池模组2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模组20包括容纳部和位于容纳部内的多个二次电池30。多个二次电池30在容纳部内并排设置。容纳部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容纳部包括外壳和盖设于外壳处的盖板;或者,容纳部包括相继围合连接的侧板和端板;或者,容纳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端板及环绕于端板和二次电池30外的箍带。
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30包括壳体31、设置于壳体31内的电极组件32以及与壳体31密封连接的顶盖组件4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31为方形结构或其他形状。壳体31具有容纳电极组件32和电解液的内部空间以及与内部空间相连通的开口。壳体31可以由例如铝、铝合金或塑料等材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极组件32可通过将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位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一同堆叠或卷绕而形成主体部321,其中,隔膜是介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绝缘体。本实施例的主体部 321整体为扁平状结构,其具有预定的厚度、高度和宽度。主体部321具有沿自身周向交替设置的宽面和窄面。主体部321的轴向为自身的高度方向。主体部321具有沿自身轴向相对的两个端面,其中一个端面作为第一端面321a,另一个端面作为第二端面321b。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以第一极片为正极片,第二极片为负极片进行说明。正极片活性物质被涂覆在正极片的涂覆区上,而负极片活性物质被涂覆到负极片的涂覆区上。由主体部321的涂覆区延伸出的未涂覆区则作为极耳。电极组件32包括两个极耳322,即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从正极片的涂覆区延伸出,而负极耳从负极片的涂覆区延伸出。
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组件40包括顶盖板50、电极端子60、转接片70以及绝缘防护部件80。顶盖板50具有预定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板50具有沿厚度方向Z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以及沿厚度方向Z延伸的电极引出孔51。顶盖板50可以盖闭壳体31 的开口并与壳体31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极端子60设置于顶盖板50并与电极引出孔51 插接配合。电极端子60的一部分露出于顶盖板50的外表面,并用于与汇流片焊接。电极端子60的一部分位于顶盖板50的内表面一侧,并可以通过转接片70与电极组件32的极耳322相连接。
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接片70设置于顶盖板50的厚度方向Z的一侧。具体地,转接片70可以设置于顶盖板50的内表面远离外表面的一侧。转接片70包括端子连接部71、保险部72和极耳连接部 74。端子连接部71与电极端子60电连接。沿厚度方向Z,电极端子60延伸不超出端子连接部71远离顶盖板50的表面。极耳连接部74与电极组件 32的极耳322电连接。保险部72设置于端子连接部71与极耳连接部74 之间。在二次电池30出现电流过大情况时,保险部72可以通过熔断方式切断电流,从而保证二次电池30使用过程的安全性。端子连接部71和保险部72沿顶盖板50的长度方向X分布。转接片70具有朝靠近顶盖板50 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部100。第一凹部100位于保险部72远离顶盖板50 的一侧。第一凹部100沿顶盖板50的宽度方向Y延伸。
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防护部件80包覆保险部 72。这里,包覆指的是绝缘防护部件80在保险部72的外部将保险部72包裹覆盖,从而使得保险部72位于绝缘防护部件80内部,在外面观察时保险部72不可见。参见图8至图10所示,绝缘防护部件80包括位于保险部 72远离顶盖板50的一侧的第一包覆段81。至少部分第一包覆段81容纳于第一凹部100。顶盖组件40与壳体31连接后,第一包覆段81朝向电极组件32。保险部72、端子连接部71以及绝缘防护部件80均朝向电极组件 32的主体部321。保险部72、端子连接部71以及绝缘防护部件80均设置于电极组件32的主体部321靠近顶盖板50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组件40的绝缘防护部件80包覆转接片70的保险部72设置。在二次电池30遇到过充情况时,保险部72自身以断开方式切断电流。由于绝缘防护部件80能够对断开的保险部72起到限位约束作用,因此在二次电池30电池发生振动时,断开的保险部72也不易于相对绝缘防护部件80发生移动,从而降低断开的保险部72发生重新搭接而导致端子连接部71和极耳322连接相互重新导通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二次电池30的使用安全性。另外,由于转接片70上设置有第一凹部 100,而至少部分的第一包覆段81容纳于第一凹部100内,因此使得第一包覆段81不凸出转接片70或第一包覆段81不完全凸出转接片70,从而在电极组件32与绝缘防护部件80发生接触时,绝缘防护部件80的第一包覆段81对电极组件32的局部区域施加的压应力较小,有效降低电极组件 32因受到第一包覆段81的局部挤压而出现应力集中区域进而导致出现局部压裂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电极组件32的结构完整性和使用过程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示,第一包覆段81沿厚度方向Z不超出第一凹部100的开口边缘。第一包覆段81整体容纳于第一凹部100。第一包覆段81远离顶盖板50的表面与第一凹部100的开口边缘相齐平或者位于第一凹部100内,从而进一步降低第一包覆段81对电极组件32施加挤压应力的可能性。优选地,第一包覆段81远离顶盖板50的表面与第一凹部100的开口边缘相齐平。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包覆段81在长度方向X 上相对的两个端面和外周表面之间均为圆弧过渡,降低该部位的尖锐程度,降低该部位挤压电极组件32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10所示,顶盖组件40还包括绝缘板 90。绝缘板90设置于顶盖板50的内表面的一侧。绝缘板90具有与电极引出孔51相对应的过孔。电极端子60从该过孔穿过。绝缘板90设置于顶盖板50和转接片70之间。绝缘板90具有朝靠近顶盖板50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部200。第二凹部200从绝缘板90上远离顶盖板50的表面朝向顶盖板50凹陷。第二凹部200的开口朝向保险部72。在一个示例中,在厚度方向Z上,第一凹部100与第二凹部200位置相对应设置。保险部72相对于端子连接部71朝第二凹部200凸出。在厚度方向Z上,保险部72和端子连接部71相互错位设置。绝缘防护部件80还包括位于保险部72靠近顶盖板50的一侧的第二包覆段82。沿厚度方向Z,第一包覆段81和第二包覆段82分别设置于保险部72的两侧。第一包覆段81和第二包覆段82 相连接。至少部分第二包覆段82容纳于第二凹部200,从而有利于减小顶盖板50、绝缘板90、保险部72和绝缘防护部件80在厚度方向Z上的整体尺寸,提高结构紧凑性,有效降低对壳体31内部空间的占用率,提高二次电池30的能量密度。优选地,第二包覆段82整体容纳于第二凹部 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10所示,保险部72具有沿厚度方向Z延伸的贯通孔73。绝缘防护部件80具有伸入贯通孔73的筒体83。筒体 83连接于第一包覆段81和第二包覆段82之间。绝缘板90具有设置于第二凹部200的底壁的凸柱91。凸柱91插接于筒体83的容纳孔,并且凸柱 91不超出第一凹部100的开口边缘。优选地,容纳孔为通孔。凸柱91远离底壁的顶面与第一凹部100的开口边缘相齐平。如果保险部72不受约束限位,在转接片70的极耳连接部74与电极组件32的极耳322焊接连接时或者在转接片70的极耳连接部74与电极组件32的极耳322焊接连接后对极耳连接部74进行相应调整时,极耳连接部74会带动保险部72和端子连接部71晃动,从而易于导致端子连接部71与电极端子60脱离连接状态。本实施例中,绝缘板90上设置的凸柱91和绝缘防护部件80的筒体 83插接配合后,凸柱91可以通过绝缘防护部件80对整个保险部72起到约束限位作用,有效阻止极耳连接部74通过保险部72向端子连接部71传递过大应力,降低端子连接部71的晃动程度,减小端子连接部71承载的应力,从而降低端子连接部71与电极端子60脱离连接的可能性。另外,在绝缘防护部件80和绝缘板90装配过程中,凸柱91可以起到定位作用,从而使得绝缘防护部件80准确安装于预定位置,也可以降低端子连接部 71的位置晃动,有利于端子连接部71与电极端子60快速连接固定。在一个示例中,凸柱9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矩形,有效防止绝缘防护部件80 围绕凸柱91发生转动,从而可以降低断开后的保险部72重新搭接的可能性。容纳孔与凸柱91的形状相匹配且两者间隙配合。在一个示例中,保险部72上设置贯通孔73后,保险部72在宽度方向Y上形成两个过流面积较小的熔断区域。在二次电池30出现过充情况时,该熔断区域优先发生断开以切断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防护部件80为注塑结构体。加工过程是,预先将转接片70放置于模具内,然后通过注塑工艺在模具内形成绝缘防护部件80。制成后的绝缘防护部件80和保险部72形成一整体结构,两者不可拆卸。只有通过破坏绝缘防护部件80的结构完整性,才可以将两者分离。可选地,绝缘防护部件80的材料的熔点大于保险部72发生热熔断开时的温度值,降低绝缘防护部件80发生熔化的可能性。可选地,绝缘防护部件80的材料可以是塑料、塑胶或橡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示,顶盖板50的下方具有第三凹部 300。第三凹部300从顶盖板50的内表面朝向外表面凹陷。第三凹部300 的开口朝向绝缘板90。绝缘板90包括朝向第三凹部300隆起的隆起部 92。至少部分隆起部92位于第三凹部300内,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小顶盖板50、绝缘板90、保险部72和绝缘防护部件80在厚度方向Z上的整体尺寸,提高结构紧凑性,有效降低对壳体31内部空间的占用率,提高二次电池30的能量密度。优选地,隆起部92整体位于第三凹部300内。在一个示例中,在厚度方向Z上,第一凹部100、第二凹部200与第三凹部300位置相对应设置。第二凹部200设置于隆起部92远离顶盖板50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主体部321的第一端面321a和第二端面321b均朝向壳体31。主体部321上外周表面上的一个窄面朝向顶盖板50。第一端面321a和第二端面321b各自延伸出一个极耳322。至少部分极耳连接部74伸入第一端面321a和壳体31之间并与对应的极耳322相连接。在一个示例中,顶盖组件40包括两个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端子60。转接片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转接片中的至少一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括端子连接部71、保险部72和极耳连接部74的转接片7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示,极耳连接部74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延伸部74a和第二延伸部74b。极耳连接部74通过第一延伸部74a连接于保险部72。第一延伸部74a位于主体部321沿顶盖板50的长度方向X 的一侧。第一延伸部74a沿顶盖板50的厚度方向Z远离顶盖板50延伸。第二延伸部74b连接于第一延伸部74a沿顶盖板50的宽度方向Y的端部,从而极耳连接部74整体呈“L”形。第二延伸部74b位于第一端面 321a和壳体31之间并与对应的极耳322相连接。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延伸部74b与极耳322连接后,第二延伸部74b朝向第一延伸部74a翻折,最终第一延伸部74a的厚度方向和第二延伸部74b的厚度方向相同。第一延伸部74a和第二延伸部74b的厚度方向与顶盖板50的长度方向X相同。可选地,第二延伸部74b与极耳322焊接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示,极耳连接部74与保险部72相交设置,以使转接片70整体呈“L”形。端子连接部71远离顶盖板50的表面为平面。第一包覆段81远离顶盖板50的表面为平面。在厚度方向Z上,端子连接部71远离顶盖板50的表面的第一包覆段81远离顶盖板50的表面相互齐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30包括壳体31、设置于壳体31内的电极组件32以及与壳体31相连接的顶盖组件40。顶盖组件40包括电极端子60、连接电极端子60和极耳322的转接片70以及设置于转接片70上的绝缘防护部件80。绝缘防护部件80包覆转接片70的保险部72设置。在保险部72因电流过大而发生熔断后,绝缘防护部件80能够对断开后的保险部72形成约束限位,降低断开后的保险部72重新搭接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二次电池30的使用安全性。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顶盖组件,用于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板;
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顶盖板;
转接片,所述转接片包括端子连接部、保险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部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所述保险部连接于所述端子连接部与所述极耳连接部之间,所述转接片具有朝靠近所述顶盖板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部;
绝缘防护部件,包覆所述保险部,所述绝缘防护部件包括第一包覆段,所述第一包覆段位于所述保险部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包覆段容纳于所述第一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段沿所述顶盖板的厚度方向不超出所述第一凹部的开口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设置于所述顶盖板和所述转接片之间,所述绝缘板具有朝靠近所述顶盖板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部,所述保险部相对于所述端子连接部朝所述第二凹部凸出,所述绝缘防护部件还包括第二包覆段,所述第二包覆段位于所述保险部靠近所述顶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包覆段和所述第二包覆段相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包覆段容纳于所述第二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部具有贯通孔,所述绝缘防护部件具有伸入所述贯通孔的筒体,所述筒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包覆段和所述第二包覆段之间,所述绝缘板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部的底壁的凸柱,所述凸柱插接于所述筒体的容纳孔,并且所述凸柱不超出所述第一凹部的开口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矩形,所述容纳孔与所述凸柱的形状相匹配且两者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的下方具有第三凹部,所述绝缘板包括朝向所述第三凹部隆起的隆起部,至少部分所述隆起部位于所述第三凹部内,所述第二凹部设置于所述隆起部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
7.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延伸出的极耳;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所述顶盖板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极耳相连接,所述保险部、所述端子连接部以及所述绝缘防护部件均设置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顶盖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沿自身轴向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均朝向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各自延伸出一个所述极耳,至少部分所述极耳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壳体之间并与对应的所述极耳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顶盖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且朝远离所述顶盖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保险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顶盖板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壳体之间并与对应的所述极耳相连接。
10.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11.一种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CN201922126719.0U 2019-12-02 2019-12-02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Active CN211017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6719.0U CN211017134U (zh) 2019-12-02 2019-12-02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6719.0U CN211017134U (zh) 2019-12-02 2019-12-02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7134U true CN211017134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2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6719.0U Active CN211017134U (zh) 2019-12-02 2019-12-02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713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0494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WO2022170553A1 (zh) * 2021-02-10 2022-08-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设备和方法
CN115088132A (zh) * 2020-09-30 2022-09-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WO2024082093A1 (zh) * 2022-10-17 2024-04-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8132A (zh) * 2020-09-30 2022-09-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CN115088132B (zh) * 2020-09-30 2024-04-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WO2022160494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WO2022170553A1 (zh) * 2021-02-10 2022-08-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设备和方法
US11710872B2 (en) 2021-02-10 2023-07-25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cell,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battery cell
WO2024082093A1 (zh) * 2022-10-17 2024-04-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17134U (zh)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US7781088B2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cell
EP3046160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pack of the same
EP2597705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2736097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of the same
WO2021179761A1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
EP2325917B1 (en) Battery assembly
CN111615758A (zh) 用于电动车辆中的电池组的电池单元
KR20130030285A (ko) 이차전지 팩
EP3930031B1 (en) Battery
CN104241560A (zh) 可再充电电池
US909972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207818736U (zh) 充电电池
CN102088106B (zh) 可再充电电池
EP2846380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short-circuit member
CN115911775B (zh) 集流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US20090258283A1 (en) Protection circuit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having the same
CN210743993U (zh)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CN113871805A (zh) 电芯、电池、电芯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8005195U (zh)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113302785B (zh) 端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组以及用电装置
JP4979216B2 (ja) 二次電池のパックケース
CN209786057U (zh) 一种连接构件和二次电池
EP2273585B1 (en) Battery pack
EP1919010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