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6886U - 刀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刀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6886U
CN211016886U CN201921798928.3U CN201921798928U CN211016886U CN 211016886 U CN211016886 U CN 211016886U CN 201921798928 U CN201921798928 U CN 201921798928U CN 211016886 U CN211016886 U CN 211016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disconnecting link
notch
link devic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89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立民
张恒群
闫世伟
冯光
何勇
肖峰
郝丁玉
张平
李延春
刘俊
江消冰
李亚飞
李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989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6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6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6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刀闸装置,该刀闸装置包括圆盘、限位组件和控制组件;圆盘上连接有刀闸,圆盘上还设置有缺口,控制组件包括壳体、接触件和执行件,接触件固定连接在壳体内,执行件可移动的连接在接触件上;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支撑件,执行件与限位件的第一端铰链连接,限位件的中部铰接连接在支撑件上;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执行件朝向接触件运动,以带动限位件的第二端移动至缺口内,并抵顶在缺口的侧壁上;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执行件远离接触件运动,以带动限位件的第二端从缺口内移出。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带负荷拉动隔离刀闸,从而避免产生电弧损坏设备,同时提高人员安全性。

Description

刀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实业也在日益崛起,刀闸是电力设备手动开关的一种,别名闸刀,可以起到统管所有电路的作用,有效地及时地关闭刀闸可以起到切断电路,防止电器烧坏短路的作用。在石油工程中,作业环境存在较高风险,例如,潜油电泵机组在运行中,其功率一般在40kW以上,潜油电泵机组的运行、停止操作以及各种故障控制均通过控制屏来执行,而控制屏上则设置有隔离刀闸,通过拉动隔离刀闸来控制潜油电泵机组的工作状态。
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关闭刀闸时,一般需要先断电,然后再拉动隔离刀闸。然而,操作人员在对现场情况不够了解或者出现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容易不停机直接带负荷拉隔离刀闸,会造成控制屏隔离刀闸产生电弧损坏控制屏,甚至造成电弧烧伤人员事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刀闸装置,能够防止带负荷拉动隔离刀闸,从而避免产生电弧损坏设备,以及提高人员安全性,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刀闸装置,包括圆盘、限位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圆盘上连接有刀闸,所述圆盘上还设置有缺口,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壳体、接触件和执行件,所述接触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执行件可移动的连接在所述接触件上。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支撑件,所述执行件与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铰链连接,所述限位件的中部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
所述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朝向所述接触件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移动至所述缺口内,并抵顶在所述缺口的侧壁上。
所述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远离所述接触件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从所述缺口内移出。
在上述的刀闸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限位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件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通孔,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限位件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
在上述的刀闸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支撑件的未与所述限位件连接的一端的尺寸大于与所述限位件连接的另一端的尺寸。
在上述的刀闸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刀闸装置还包括:卡定组件;所述卡定组件包括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所述第一卡定部和所述第二卡定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圆盘1的两侧。
所述第一卡定部具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卡定部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卡定部具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定部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所述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带动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移动至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缺口的上方,将所述限位件限定在所述缺口内。
所述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带动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从所述缺口内移出,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缺口的下方。
在上述的刀闸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卡定部和所述第二卡定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在上述的刀闸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卡定组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卡定部和所述第二卡定部的下端连接。
在上述的刀闸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接触件包括铁芯和线圈,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铁芯上;所述铁芯与所述执行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执行件在所述铁芯的吸引力和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共同作用下,在所述壳体内沿着弹性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铁芯。
所述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在所述铁芯的吸引力下向所述铁芯靠近。
所述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远离所述铁芯。
在上述的刀闸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执行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执行件的所述插接部连接在所述限位件的所述插接孔中。
在上述的刀闸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圆盘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拉动所述圆盘转动的手柄。
在上述的刀闸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限位件为长条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刀闸装置,该刀闸装置包括圆盘、限位组件和控制组件;圆盘上连接有刀闸,圆盘上还设置有缺口;控制组件包括壳体、接触件和执行件,接触件固定连接在壳体内,执行件可移动的连接在接触件上;接触件包括铁芯和线圈,线圈绕设在铁芯上,铁芯与执行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支撑件,执行件与限位件的第一端铰链连接,限位件的中部铰接连接在支撑件上。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通过线圈导电使铁芯周围产生磁场吸引执行件向靠近铁芯的方向移动,执行件带动限位件的第一端向下移动,从而使限位件的第二端相对向上移动至圆盘的缺口内并抵顶在缺口的侧壁上;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通过连接在铁芯和执行件之间的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使执行件向远离铁芯的方向移动,执行件带动限位件的第一端向上移动,从而使限位件的第二端相对向下移动从缺口内移出。因此,当需要拉动连接在圆盘上的刀闸时,若刀闸装置处于通电状态,限位件的第二端位于圆盘的缺口内并抵顶在缺口的侧壁上,从而使圆盘限定了圆盘无法转动,则无法拉动刀闸;若刀闸装置处于断电状态,限位件的第二端从缺口内移出,从而使圆盘可以转动,则可以拉动刀闸。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卡定组件,当刀闸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使限位件更加稳固的卡在卡定组件和缺口的内壁之间,进一步提高了限定圆盘的作用,使圆盘无法转动,从而防止带负荷带动电闸。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带负荷拉动隔离刀闸,从而避免产生电弧损坏设备,以及提高人员安全性,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刀闸装置的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刀闸装置的卡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圆盘;
11-缺口;
2-限位组件;
21-限位件;
211-转轴;
212-第一端;
213-第二端;
22-支撑件;
3-控制组件;
31-壳体;
32-执行件;
33-接触件;
4-卡定组件;
41-第一卡定部;
42-第二卡定部;
43-第一弯折部;
44-第二弯折部;
45-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刀闸装置的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刀闸装置的卡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刀闸装置,包括圆盘1、限位组件2和控制组件3。圆盘1上连接有刀闸(图中未示出),圆盘1上还设置有缺口11。其中,通过拉动刀闸来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控制设备的运行、停止操作以及各种故障控制。其中,缺口11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圆形、多边形等等,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也不限于上述示例。
控制组件3包括壳体31、接触件33和执行件32,接触件33固定连接在壳体31上,执行件32可移动的连接在接触件33上。
具体地,如图5所示,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件21和支撑件22,限位件21的第一端212与执行件32铰链连接,限位件21的中部铰接连接在支撑件22上。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21可以为长条板结构、圆柱体结构或者长方体结构等,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也不限于上述示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限位件21可以为长条板结构。
当执行件32移动时,带动限位件21的第一端212向执行件32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由于限位件21的中部铰接连接在支撑件22上,则限位件21的第二端213向执行件32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
具体地,如图1所示,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执行件32朝向接触件运动,以带动限位件21的第二端212移动至缺口内,并抵顶在缺口的侧壁上。
具体地,如图2所示,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执行件32远离接触件运动,以带动限位件21的第二端212从缺口内移出。
因此,当设备运行时,刀闸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执行件32带动限位件21运动至缺口11内,限位件21抵顶在缺口11的侧壁上,如果此时操作人员想要拉刀闸,则圆盘1的缺口11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但由于限位件21卡在缺口11内,因此圆盘1无法转动,则操作人员无法拉动刀闸,以保证防止带负荷拉刀闸,从而避免产生电弧损坏设备,以及提高人员安全性。当设备停止运行时,刀闸装置处于断电状态,限位件21移出缺口11,操作人员可以拉动刀闸,且圆盘1随之转动。
为了使限位件21相对于支撑件22的转动更为灵活,如图5所示,限位件2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支撑件2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通孔,转轴211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限位件21通过转轴211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件22上。例如,当执行件带动限位件21的第一端212向下运动时,限位件的第二端212可以更加灵活向上运动。
其中,支撑件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图中未示出)支撑件22为上端与下端的尺寸相等的结构,例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如图5所示,支撑件22的未与限位件21连接的一端的尺寸大于与限位件21连接的另一端的尺寸。
当支撑件22的下端的尺寸大于上端的尺寸时,支撑件更为稳固,可以更好的起到支撑限位件21的作用。
此外,当刀闸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为了进一步限定圆盘,使圆盘无法转动,从而防止带负荷带动电闸,如图3和图4所示,刀闸装置还包括:卡定组件4。具体地,如图6所示,卡定组件4包括第一卡定部41和第二卡定部42,第一卡定部41和第二卡定部42相对设置在圆盘1的两侧。
第一卡定部41具有第一弯折部43,第一弯折部4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卡定部41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第二卡定部42具有第二弯折部44,第二弯折部4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卡定部42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具体地,如图3所示,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执行件32带动限位件21的第二端212移动至缺口11内,第一弯折部43和第二弯折部44位于缺口11的上方,将限位件21限定在缺口11内,因此卡定组件4使限位件21更加稳固的卡在卡定组件4和缺口11的内壁之间,
具体地,如图4所示,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执行件32带动限位件21的第二端212从缺口内移出,此时,第一弯折部43和第二弯折部44位于缺口11的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夹角和第二预设夹角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弯折部43和第二弯折部4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卡定部41和第二卡定部4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此外,如图6所示,卡定组件4还包括:支撑部45;支撑部45与第一卡定部41和第二卡定部42的下端连接,起到支撑连接第一卡定部41和第二卡定部42的作用。
其中,支撑部45与第一卡定部41和第二卡定部42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图中未示出),也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当支撑部45与第一卡定部41和第二卡定部42不在一个平面上时,如图6所示,支撑部45与第一卡定部41和第二卡定部42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该夹角可以根据卡定组件4相对于圆盘1的具体设置位置进行选定,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接触件33包括铁芯和线圈,线圈绕设在铁芯上。当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时,线圈导电使铁芯周围产生磁场,从而吸引执行件32向铁芯靠近。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接触件33进行改进设计,通过接触件33通电时铁芯的磁吸作用,来实现带动执行件32移动。
此外,铁芯与执行件32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图中未示出),执行件32在铁芯的吸引力和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壳体31上沿着弹性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靠近或远离铁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弹性件一般可以为压向弹性件,执行件32向靠近铁芯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为压缩状态,这样弹性件即可在执行件32的压迫下产生向远离铁芯的方向的弹性恢复力;执行件32向远离铁芯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为伸展状态。具体的,弹性件通常可以为压向弹簧。
例如,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执行件32在铁芯的吸引力下向铁芯靠近;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执行件32在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远离铁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限位件2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执行件32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执行件32的插接部连接在限位件21的插接孔中。
需要说明的是,插接部可以为尖端结构,以方便执行件32的插接部插接于限位件21的插接孔内,而且插接部可以设计得相对比较长,可以起到防止插接部从插接孔中窜出的作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圆盘1远离缺口11的一端还可以连接有用于拉动圆盘1转动的手柄(图中未示出),当缺口11和限位件21距离较远时,拉动手柄可以使圆盘1的缺口11与限位件21靠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刀闸装置,该刀闸装置包括圆盘、限位组件和控制组件;圆盘上连接有刀闸,圆盘上还设置有缺口;控制组件包括壳体、接触件和执行件,接触件固定连接在壳体内,执行件可移动的连接在接触件上;接触件包括铁芯和线圈,线圈绕设在铁芯上,铁芯与执行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支撑件,执行件与限位件的第一端铰链连接,限位件的中部铰接连接在支撑件上。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通过线圈导电使铁芯周围产生磁场吸引执行件向靠近铁芯的方向移动,执行件带动限位件的第一端向下移动,从而使限位件的第二端相对向上移动至圆盘的缺口内并抵顶在缺口的侧壁上;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通过连接在铁芯和执行件之间的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使执行件向远离铁芯的方向移动,执行件带动限位件的第一端向上移动,从而使限位件的第二端相对向下移动从缺口内移出。因此,当需要拉动连接在圆盘上的刀闸时,若刀闸装置处于通电状态,限位件的第二端位于圆盘的缺口内并抵顶在缺口的侧壁上,从而使圆盘限定了圆盘无法转动,则无法拉动刀闸;若刀闸装置处于断电状态,限位件的第二端从缺口内移出,从而使圆盘可以转动,则可以拉动刀闸。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卡定组件,当刀闸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使限位件更加稳固的卡在卡定组件和缺口的内壁之间,进一步提高了限定圆盘的作用,使圆盘无法转动,从而防止带负荷带动电闸。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带负荷拉动隔离刀闸,从而避免产生电弧损坏设备,以及提高人员安全性,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在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含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刀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限位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圆盘上连接有刀闸,所述圆盘上还设置有缺口,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壳体、接触件和执行件,所述接触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执行件可移动的连接在所述接触件上;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支撑件,所述执行件与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铰链连接,所述限位件的中部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
所述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朝向所述接触件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移动至所述缺口内,并抵顶在所述缺口的侧壁上;
所述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远离所述接触件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从所述缺口内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件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通孔,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限位件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未与所述限位件连接的一端的尺寸大于与所述限位件连接的另一端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闸装置还包括:卡定组件;所述卡定组件包括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所述第一卡定部和所述第二卡定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圆盘的两侧;
所述第一卡定部具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卡定部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卡定部具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定部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所述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带动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移动至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缺口的上方,将所述限位件限定在所述缺口内;
所述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带动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从所述缺口内移出,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缺口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卡定部和所述第二卡定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组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卡定部和所述第二卡定部的下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包括铁芯和线圈,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铁芯上;所述铁芯与所述执行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执行件在所述铁芯的吸引力和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共同作用下,在所述壳体内沿着弹性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铁芯;
所述刀闸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在所述铁芯的吸引力下向所述铁芯靠近;
所述刀闸装置在断电状态下,所述执行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远离所述铁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刀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执行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执行件的所述插接部连接在所述限位件的所述插接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刀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远离所述缺口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拉动所述圆盘转动的手柄。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刀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长条板结构。
CN201921798928.3U 2019-10-24 2019-10-24 刀闸装置 Active CN211016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8928.3U CN211016886U (zh) 2019-10-24 2019-10-24 刀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8928.3U CN211016886U (zh) 2019-10-24 2019-10-24 刀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6886U true CN211016886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6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8928.3U Active CN211016886U (zh) 2019-10-24 2019-10-24 刀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6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48745B1 (en) Molded-case circuit breaker with single solenoid operator for rectilinear handle movement
WO2011021331A1 (ja) 電磁接触器
JP2008159270A (ja) 遮断器
US9799475B2 (en) Magnetic latching relay
CN211016886U (zh) 刀闸装置
JP5389050B2 (ja) 電磁接触器
JP2018129293A (ja) スイッチング装置
CN105428171A (zh) 一种断路器
JP5447594B2 (ja) 電磁接触器
US20020158734A1 (en) Handl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JP2021002516A (ja) 手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を有するラッチングリレー
JP2015002012A (ja) 接点装置及び回路遮断器
CN211788787U (zh) 一种三工位操动机构手动闭锁装置
TWM445249U (zh) 一種開關連動機構及一種使用該開關連動機構之大電流斷路開關
KR100967249B1 (ko) 차단기
US8970330B2 (en) Contactor
CN113972112A (zh) 一种电磁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212542325U (zh) 一种电磁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115360065A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EP4060708A1 (en) Plug-in circuit breaker
CN217768263U (zh) 一种安全装置及插入式断路器
CN216818221U (zh) 一种接触器的档位复位结构
JP2014199755A (ja) 電磁引外装置及び回路遮断器
CN216818219U (zh) 一种接触器的档位锁定结构
CN214313062U (zh) 交流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