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8077U - 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08077U CN211008077U CN201921660701.2U CN201921660701U CN211008077U CN 211008077 U CN211008077 U CN 211008077U CN 201921660701 U CN201921660701 U CN 201921660701U CN 211008077 U CN211008077 U CN 2110080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hasp
- mount pad
- door
- handl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型把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解决了目前车门把手松紧调节不便,以及现有把手开合操作不易懂的问题,其包括安装座、L型板和第二锁扣,所述安装座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L型板,L型板一端连接有转折块,且转折块下端一侧连接有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座、L型板和第二锁扣的设置,在开合门时,L型板一端的卡块与第二锁扣上的第二卡槽卡接方式,可以用力直接拉开,关门时也可以用力关上并锁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懂;通过转动螺栓推动挡块挤压弹簧,进而调节弹簧抵持L型板的弹性压力大小,从而来控制开关车门的松紧,更能体现模型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模型把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模型采用的开关门把手装置开关门不方便,有时关门太紧把整个车门部件都振裂,而且花样很多有时都不知道怎么开门,在汽车模型中很多模型的车门都无法开关或者锁止,由于拉线无法借用现有的车门把手,大多借用市场上结构件进行进行安装,车门把手五花八门,有些索性就不安装把手,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车门把手松紧调节不便,以及现有把手开合操作不易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包括安装座、L型板和第二锁扣,所述安装座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L型板,L型板一端连接有转折块,且转折块下端一侧连接有卡块,L型板一端相对于转折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锁扣,且安装座上端对应第一锁扣处开设有第一卡槽,安装座下部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部安装有弹簧,弹簧一端连接有螺栓,且螺栓延伸至安装座外部,弹簧另一端相对于L型板下部开设有弹簧槽,安装座一侧连接有第二锁扣,第二锁扣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下端开设有第二卡槽,且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L型板和安装座一端均开设有用于转轴连接的轴孔。
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连接销和安装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栓一端相对于调节孔内部连接有用于抵持弹簧的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扣呈L型。
优选的,所述卡块和第二卡槽均呈V型,且第二卡槽一侧开设有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座、L型板和第二锁扣的设置,在开合门时,L型板一端的卡块与第二锁扣上的第二卡槽卡接方式,可以用力直接拉开,关门时也可以用力关上并锁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懂;
(2)、通过转动螺栓推动挡块挤压弹簧,进而调节弹簧抵持L型板的弹性压力大小,从而来控制开关车门的松紧,更能体现模型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转轴;3、L型板;4、转折块;5、卡块;6、第一锁扣;7、第一卡槽;8、调节孔;9、弹簧;10、螺栓;11、弹簧槽;12、第二锁扣;13、凸块;14、凹槽;15、第二卡槽;16、轴孔;17、连接销;18、挡块;19、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座1、L型板3和第二锁扣12,安装座1一侧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L型板3,L型板3一端连接有转折块4,且转折块4下端一侧连接有卡块5,便于和第二卡槽15卡接进行配合,从而将车门闭合,L型板3一端相对于转折块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锁扣6,且安装座1上端对应第一锁扣6处开设有第一卡槽7,便于限定L型板3,安装座1下部开设有调节孔8,调节孔8内部安装有弹簧9,弹簧9一端连接有螺栓10,且螺栓10延伸至安装座1外部,弹簧9另一端相对于L型板3下部开设有弹簧槽11,通过螺栓10挤压弹簧9调节开关车门的松紧,安装座1一侧连接有第二锁扣12,第二锁扣12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3,凸块13一侧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下端开设有第二卡槽15,且卡块5与第二卡槽15卡接,配合L型板3对车门进行开合。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L型板3和安装座1一端均开设有用于转轴2连接的轴孔16。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转轴2通过连接销17和安装座1固定连接,便于将转轴2固定,使得L型板3绕转轴2转动。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3给出,螺栓10一端相对于调节孔8内部连接有用于抵持弹簧9的挡块18。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锁扣6呈L型,便于和第一卡槽7卡持固定。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卡块5和第二卡槽15均呈V型,且第二卡槽15一侧开设有斜面19,便于L型板3绕转轴2转动时,卡块5与第二卡槽15配合时,斜面19进行导向。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第二锁扣12固定于车身的B柱上,安装座1固定于车门上,用户在开门时,直接向外拉车门,随着L型板3逐渐向外运动,卡块5底部逐渐运动至第二卡槽15上部,此时,L型板3绕转轴2向上转动,继续向外拉车门,L型板3和第二锁扣12脱离,从而将车门打开;用户在关门时,推动车门,卡块5沿斜面19导向与第二卡槽15卡接,从而将车门关闭,且通过弹簧9与L型板3抵持,使得L型板3始终保持趋于向下的力,使得卡块5和第二卡槽15卡持时保持稳定,另外,通过转动螺栓10推动挡块18挤压弹簧9,进而调节弹簧9抵持L型板3的弹性压力大小,从而来控制开关车门的松紧,更能体现模型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包括安装座(1)、L型板(3)和第二锁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一侧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有L型板(3),L型板(3)一端连接有转折块(4),且转折块(4)下端一侧连接有卡块(5),L型板(3)一端相对于转折块(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锁扣(6),且安装座(1)上端对应第一锁扣(6)处开设有第一卡槽(7),安装座(1)下部开设有调节孔(8),调节孔(8)内部安装有弹簧(9),弹簧(9)一端连接有螺栓(10),且螺栓(10)延伸至安装座(1)外部,弹簧(9)另一端相对于L型板(3)下部开设有弹簧槽(11),安装座(1)一侧连接有第二锁扣(12),第二锁扣(12)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3),凸块(13)一侧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下端开设有第二卡槽(15),且卡块(5)与第二卡槽(15)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3)和安装座(1)一端均开设有用于转轴(2)连接的轴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通过连接销(17)和安装座(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0)一端相对于调节孔(8)内部连接有用于抵持弹簧(9)的挡块(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6)呈L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5)和第二卡槽(15)均呈V型,且第二卡槽(15)一侧开设有斜面(1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60701.2U CN211008077U (zh) | 2019-10-06 | 2019-10-06 | 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60701.2U CN211008077U (zh) | 2019-10-06 | 2019-10-06 | 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08077U true CN211008077U (zh) | 2020-07-14 |
Family
ID=71476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60701.2U Active CN211008077U (zh) | 2019-10-06 | 2019-10-06 | 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08077U (zh) |
-
2019
- 2019-10-06 CN CN201921660701.2U patent/CN2110080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69446B (zh) | 防误操作自动锁装置和有该装置的推拉平开门窗五金系统 | |
CN1134584C (zh) | 铰链 | |
CN109496248A (zh) | 家具铰链 | |
CN211008077U (zh) | 一种用于汽车模型开门把手装置 | |
CN206233747U (zh) | 用于汽车玻璃升降器的快速装夹玻璃滑块 | |
CN208360329U (zh) | 汽车前格栅充电口盖结构 | |
CN210798590U (zh) | 一种隐藏式门窗合页机构 | |
CN210191159U (zh) | 一种按压式加油口盖总成 | |
CN204583629U (zh) | 用于白车身涂装的车门限位器 | |
CN217326912U (zh) | 隐藏式入户门的闭门器内骨 | |
EP0980950A3 (de) | Scharnier | |
CN211038248U (zh) | 一种窗用重型铰链 | |
CN108020183A (zh) | 汽车顶盖用检具 | |
CN205370254U (zh) | 开窗器 | |
CN211342300U (zh) | 一种铝合金门窗合页 | |
CN213063266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金属门框铰链 | |
CN209838027U (zh) | 冰箱闭门器及冰箱 | |
CN210659561U (zh) | 一种实现微通风功能的锁杆锁座组件 | |
CN210598550U (zh) | 一种可调节汽车窗扣 | |
CN207211985U (zh) | 一种用于门框的新型可调式锁座 | |
CN112681918A (zh) | 一种调节机构、铰链、窗 | |
CN213063267U (zh) | 一种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铝门用合页 | |
CN211342523U (zh) | 一种任意铰链间矩适配门扇 | |
CN219101029U (zh) | 铝合金内平开耐火合页 | |
CN221642440U (zh) | 一种避免夹手的轨道交通客室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