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7632U - 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7632U
CN211007632U CN201921771278.3U CN201921771278U CN211007632U CN 211007632 U CN211007632 U CN 211007632U CN 201921771278 U CN201921771278 U CN 201921771278U CN 211007632 U CN211007632 U CN 211007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frame
steel
shear wal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12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文
李力
万义龙
雷先凤
王凌
杨志刚
周春明
王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l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l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l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12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7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7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7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部位模板和支架支撑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包括模板结构和悬挑结构;模板结构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模板,其作为外侧墙分列于沉降缝的两侧面,且在两面模板之间设置有可调支撑杆;悬挑结构用于支撑、调整模板结构,包括分列于模板两侧的悬挑结构Ⅰ和悬挑结构Ⅱ,其顶端通过模板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悬挑结构Ⅰ的底端与已施工的侧墙面连接固定,悬挑结构Ⅱ的底端与楼板面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克服了常见的缺点。2、保证了施工质量。3、满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整体性好,安全性好,周转效率快捷。4、尺寸精确、外观质量美观、耐久性、耐候性、防水防渗漏性优良。

Description

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部位模板和支架支撑结构,属于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见的高层建筑沉降缝部位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此施工结构施工的沉降缝部位模板和支架支撑结构存在以下五个问题:1、木板皮材料无抗变形能力,与苯板之间的贴合空隙会产生沉降缝部位的跑模、胀模甚至爆模,影响外观质量;2、沉降缝部位的跑模、胀模甚至爆模都会改变沉降缝的设计尺寸甚至沉降缝两侧剪力墙产生结构连体,使得沉降缝失效和连通结构产生局部软弱夹层,形成结构受力隐患;3、沉降缝部位夹杂层、变形边缘部位和跑模部位会产生流浆、蜂窝麻面、狗洞等一系列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从而引起结构渗漏风险和结构破坏风险;4、沉降缝部位填充的聚苯板和木板皮料不能拆除,时间长了会产生积水、生菌和腐蚀沉降缝两侧的墙面,造成结构墙面的渗漏和返潮风险,影响居住和使用。常见的沉降缝部位模板和支架支撑存在施工构造的缺陷和质量通病,如图2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剪力墙整板结构满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且部位间隔尺寸精确、外观质量美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包括模板结构和悬挑结构;模板结构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模板,其作为外侧墙分列于沉降缝的两侧面,且在两面模板之间设置有可调支撑杆;悬挑结构用于支撑、调整模板结构,包括分列于模板两侧的悬挑结构Ⅰ和悬挑结构Ⅱ,其顶端通过模板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悬挑结构Ⅰ的底端与已施工的侧墙面连接固定,悬挑结构Ⅱ的底端与楼板面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可调支撑杆分设于模板的顶部、中部和底部,用于模板的局部调平和卡紧。
优选的,所述模板包括安装框架和定型钢模板,安装框架为多个角钢结构焊接而成,定型钢模板和安装框架采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大模板框架,大模板框架与安装框架连接固定,其两侧框架内角钢框分别向安装框架的两侧延伸,用于水平调节、垂直度调节结构及悬挑结构的固定和支撑。
优选的,在大模板框架的上端安装固定吊钩,用于起吊、安装固定大模板结构。
优选的,悬挑结构Ⅰ固定于边柱或剪力墙结构面上的角钢支拖上,包括槽钢支拖、支撑钢管和大模板垂直度可调斜向支撑;槽钢支拖安装于角钢支拖上,其数量为两个,支撑钢管安装于一个槽钢支拖上,用于插入悬挑方钢;大模板垂直度可调斜向支撑一端设置于槽钢支拖上,另一端与框架内角钢框上的固定端头连接固定,用于支撑模板。
优选的,悬挑结构Ⅱ包括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和槽钢横向水平固定杆;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安装于楼板面上,高度可调;槽钢横向水平固定杆安装于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上。
优选的,所述模板水平方向两侧翼缘各宽出剪力墙结构面,便于贴合外墙模板的安装;高度方向向剪力墙底部下伸,用于紧密贴合已施工的侧墙面。
优选的,所述悬挑结构挑出模板外边缘面500~800mm。
具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角钢制作定型钢模板的安装框架,框架中间的双面连接部位采用短角钢材料焊接固定成为整体,在框架的顶面、中面和底面各设一排可调支撑杆,用于模板的局部调平和卡紧,定型钢模板和整板角钢框架采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2、角钢安装框架带定型钢模板水平方向两侧翼缘各宽出剪力墙结构面,利于贴合外墙模板的安装;角钢安装框架两端头悬挑结构挑出模板外边缘面,利于两侧的结构支撑和调平使用;悬挑结构底部模板从已完成现浇楼板结构表面下伸长500mm安装,用于紧密贴合已施工的侧墙面,避免剪力墙侧墙层间交接施工缝部位漏浆;
3、角钢框架两端头悬挑结构分别支撑在侧墙的两侧,其中外墙面侧支撑在角钢支拖上,内墙面侧支撑在楼板面上。通过两个面的高度调整稳定整板安装框架和双面大模板结构的定位准确和结构稳定;
4、整板安装框架和双面打模板结构与原结构的贴合及自身模板尺寸的控制通过顶面、中面和底面各设一排可调支撑杆进行调节稳定,垂直度通过支拖、支脚和脚手架钢管制作的支撑杆进行整板大面调整垂直度;
5、内侧墙采用传统木模板结构施工完成,内侧木模板的垂直度通过可调斜支撑进行调节,内侧木模板支设完成和双面大模板形成完整的模板支设体系,经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浇筑,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均衡连续的浇筑方式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克服了常见的剪力墙结构沉降缝部位结构模板施工过程中受力易破坏和结构缝易渗漏产生的安全隐患、质量通病和防水效果差的缺点。
2、沉降缝部位留设尺寸精确,整板结构就位稳定安全,易于调整贴合已完成现浇结构的优点,保证了框架剪力墙侧墙沉降缝部位双面结构的施工质量,有利于结构施工完成后后续的防水和装饰装修施工。
3、满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整体性好,安全性好,周转效率快捷。
4、满足与框架剪力墙结构同时安装,同时拆模的技术要求,实现了沉降缝两侧剪力墙整板结构部位间隔尺寸精确、外观质量美观、耐久性、耐候性、防水防渗漏性优良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1-1剖面图;
图5是图3的3-3剖面图;
图6是图3中角钢框架与定型钢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2-2剖面图;
图中,100、沉降缝;1、角钢框架;2、定型钢模板;3、角钢框架底面外框;4、调平槽钢;5、悬挑方钢;6、剪力墙;7、防护脚手架;8、预埋件支脚;9、斜向可调支撑杆;10、可调支座支脚;11、方钢横楞;12、木模板竖楞;13、边柱或剪力墙结构面;14、槽钢支拖;15、支撑钢管;16、可调斜向支撑架;17、大模板垂直度可调斜向支撑;18、固定钢板;19、角钢支拖;20、M8固定螺栓;21、木模板安装面;22、端头方钢;23、方形垫铁;24、楼板面;25、纵向水平支撑杆;26、可调螺栓;27、横向水平固定杆;28、可调支撑杆;29、钢管脚手架可调支拖;30、框架内角钢框;31、固定端头;32、吊钩;300、大模板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相同结构采用相同的数字标识。另外,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连接等,可以是固定连接、活动连接、卡接等,也可以是通过某一连接件进行连接,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3-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包括模板结构和悬挑结构;模板结构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模板,其作为外侧墙分列于沉降缝100的两侧面,且在两面模板之间设置有可调支撑杆28;悬挑结构3用于支撑、调整模板结构,包括分列于模板两侧的悬挑结构Ⅰ和悬挑结构Ⅱ,其顶端通过模板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悬挑结构Ⅰ的底端与已施工的侧墙面连接固定,悬挑结构Ⅱ的底端与楼板面连接固定。
如图6-7所示,可调支撑杆28分设于模板的顶面、中面和底面,每一面上均设置一排,用于模板的局部调平和卡紧。模板为由角钢框架1和定型钢模板2组成的平面,角钢框架1为多个角钢结构焊接而成,形成多个容纳定型钢模板2的小框架,定型钢模板为多个,分别与小框架匹配,并采用M8固定螺栓20与角钢框架进行连接固定。
如图6所示,在模板上还固定连接大模板框架300,用于固定由角钢框架1和定型钢模板2组成的带肋钢模板。其包括水平件和竖直件,水平件与角钢框架1的水平角钢位于同一位置且固定在一起,同时两端伸出角钢框架的两侧,竖直件连接固定于水平件的端头,从而构成框架内角钢框30,在框架内角钢框上设置固定端头31。大模板框架与模板在同一平面上,其底部与悬挑结构的顶部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用于支撑水平调节和斜撑进行垂直度调节及悬挑结构的固定和支撑。
悬挑结构Ⅰ和悬挑结构Ⅱ的顶部通过固定在角钢框架1底部的框架内角钢框30固定在一起,角钢框架1底面角钢框架底面外框3通过固定在支撑钢管15上的钢管脚手架可调支拖29和楼板面24上固定在调平槽钢4上的可调螺栓26对角钢框架1进行水平高度的调节,实现角钢框架1的两侧水平高度一致从而确保大模板框架300的水平高度定位准确。
大模板垂直度可调斜向支撑17通过固定端头31与框架内角钢框30锁紧进行大模板框架300的垂直度方向调节,确保大模板框架300的垂直度定位准确。
为了起吊安装大模板结构,实现大模板结构的周转使用,在大模板框架的顶部安装固定吊钩32。
如图4所示,悬挑结构Ⅰ固定于边柱或剪力墙结构面13上的L90×56×8三角形角钢支拖19上,包括槽钢支拖14、支撑钢管15和大模板垂直度可调斜向支撑17,槽钢支拖14安装于角钢支拖19上的固定钢板18上,固定钢板18通过固定螺栓与角钢支拖19固定,支撑钢管15固定在槽钢支拖14上,槽钢支拖14用于固定悬挑方钢5;大模板垂直度可调斜向支撑17一端设置于槽钢支拖14上,另一端与框架内角钢框30上的固定端头31连接固定,用于支撑模板并调节大模板垂直度;角钢支拖19的一边与边柱或剪力墙上预埋件支脚8连接固定。
如图5所示,悬挑结构Ⅱ包括20#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25和20#槽钢横向水平固定杆27固定连接在楼板面上;在钢筋混凝土楼板面上固定方形垫铁23,方形垫铁包括两块,分列于楼板面上,其上通过可调螺栓26固定20#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25,可调螺栓26可以在高度上调节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25上下移动使得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25作为调平槽钢4使用;在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25上通过固定螺栓固定20#槽钢横向水平固定杆27;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25为两根,槽钢横向水平固定杆27的两端部固定在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25上,用于加固整体框架结构。
如图3所示,在剪力墙6的两端外侧安装封闭式防护脚手架7,同时在楼板面上安装可调支座支脚10,斜向可调支撑杆9的一端安装于可调支座支脚10内,另一端用于支撑固定双面大模板,用于调整双面大模板的垂直度。在浇筑剪力墙时,在剪力墙两端同步埋设预埋件支脚8,用于固定角钢支拖19。内侧墙采用传统木模板结构施工完成,紧贴木模板的竖向采用50mm×100mm间距300mm木模板竖楞12进行加固,水平向采用50mm×50mm间距300mm方钢横楞11进行加固,方钢横楞11与悬挑方钢5端部的端头方钢22采用栓钉销接形成独立的受力框架体系。内侧木模板的垂直度通过可调斜向支撑架16进行调节,可调斜向支撑架16为可调斜支撑,其一端固定于楼板面上,另一端与方钢横楞11连接,内侧木模板支设完成和双面大模板形成完整的模板支设体系。
如图7所示,内侧木模板和双面大模板结构形成完整的模板支设体系。在侧墙内边设置木模板安装面21,木模板安装面21用于安装内侧木模板;木模板竖楞12紧贴木模板面,用于竖向加固;方钢横楞11与端头方钢22组成独立的水平受力框架,对两侧外侧支设的木模形成水平向加固框架;可调斜向支撑架16用于调整内侧木模板安装的垂直度;斜向可调支撑杆9用于调整双面大模板结构安装的垂直度。
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L50×32×4角钢制作定型钢模板的安装框架,框架中间的双面连接部位采用短角钢材料焊接固定成为整体,在框架的顶面、中面和底面各设一排M16可调节伸缩杆,用于模板的局部调平和卡紧。定型钢模板和整板角钢框架采用M8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2、角钢框架带模板面水平方向两侧翼缘各宽出剪力墙结构面100mm,利于贴合外墙模板的安装。角钢框架两端头的框架内角钢框及悬挑架挑出模板外边缘面500~800mm,利于两侧的结构支撑和调平使用。悬挑架底部模板从剪力墙底部下伸500mm安装,用于紧密贴合已施工的侧墙面,避免剪力墙侧墙层间交接施工缝部位漏浆;
3、角钢框架两端头悬挑架分别支撑体系在侧墙的两侧,其中外墙面侧支撑在L90×56×8三角形角钢支拖上,内墙面侧支撑在楼板面可调支撑架上。通过两个面的高度调整稳定整板框架结构和大板模板结构的定位准确和结构稳定;
4、整板框架和模板面结构与原结构的贴合及自身模板尺寸的控制通过顶面、中面和底面各设一排可调支撑杆进行调节稳定。整板大面的垂直度通过支拖、支脚和Φ48mm脚手架钢管制作的支撑杆进行整板大面调整垂直度;
5、侧墙外表面保护层控制采用塑料卡扣式圆形垫块控制完成,楼层交接处的施工缝部位采用塑料垫片嵌缝或者粘贴胶带纸进行塞缝处理,避免局部漏浆产生蜂窝麻面;
6、内侧墙采用传统木模板结构施工完成,紧贴模板的竖向楞采用50mm×100mm间距300mm竖楞木方进行加固,水平向采用50mm×50mm间距300mm水平向方钢进行加固,方钢与钢框架两侧悬挑端的连接采用栓钉连接,内侧木模板的垂直度通过可调斜支撑进行调节,内侧木模板支设完成和侧墙整体外模板形成完整的模板支设体系,经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浇筑,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均衡连续的浇筑方式完成。
此结构在中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南昌新力弘阳府项目工程和南昌新力锦睿园项目工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部位结构施工过程中使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可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的设计宽度和位置进行双面大模板结构的方案设计,现场实测参数和环境自然条件进行定型放样制作预制双面大模板结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引申、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结构和悬挑结构;模板结构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模板,其作为外侧墙分列于沉降缝的两侧面,且在两面模板之间设置有可调支撑杆;悬挑结构用于支撑、调整模板结构,包括分列于模板两侧的悬挑结构Ⅰ和悬挑结构Ⅱ,其顶端通过模板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悬挑结构Ⅰ的底端与已施工的侧墙面连接固定,悬挑结构Ⅱ的底端与楼板面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杆分设于模板的顶部、中部和底部,用于模板的局部调平和卡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安装框架和定型钢模板,安装框架为多个角钢结构焊接而成,定型钢模板和安装框架采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模板框架,大模板框架与安装框架连接固定,其两侧框架内角钢框分别向安装框架的两侧延伸,用于水平调节、垂直度调节结构及悬挑结构的固定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大模板框架的上端安装固定吊钩,用于起吊、安装固定大模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悬挑结构Ⅰ固定于边柱或剪力墙结构面上的角钢支拖上,包括槽钢支拖、支撑钢管和大模板垂直度可调斜向支撑;槽钢支拖安装于角钢支拖上,其数量为两个,支撑钢管安装于一个槽钢支拖上,用于插入悬挑方钢;大模板垂直度可调斜向支撑一端设置于槽钢支拖上,另一端与框架内角钢框上的固定端头连接固定,用于支撑模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悬挑结构Ⅱ包括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和槽钢横向水平固定杆;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安装于楼板面上,高度可调;槽钢横向水平固定杆安装于槽钢纵向水平支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水平方向两侧翼缘各宽出剪力墙结构面,便于贴合外墙模板的安装;高度方向向剪力墙底部下伸,用于紧密贴合已施工的侧墙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结构挑出模板外边缘面500~800mm。
CN201921771278.3U 2019-10-22 2019-10-22 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 Active CN211007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1278.3U CN211007632U (zh) 2019-10-22 2019-10-22 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1278.3U CN211007632U (zh) 2019-10-22 2019-10-22 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7632U true CN211007632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80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1278.3U Active CN211007632U (zh) 2019-10-22 2019-10-22 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7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8258B (zh) 大跨度半球形钢筋混凝土穹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631512B (zh) 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
CN100390359C (zh) 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逐层整体浇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18539A (zh) 装配整体式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CN105220808A (zh) 大跨度预应力拱板现场预制安装施工方法
CN103669865A (zh) 定型支架楼梯施工方法
CN207812741U (zh) 预制钢构叠合剪力墙
CN105672664A (zh) 整体保温墙板建筑体系
CN104895193A (zh) 预制外墙板连接盒及连接节点
CN107989238A (zh) 一种现浇夹心保温剪力墙结构、装配式建筑及工法
CN114770706B (zh) 一种轻型t梁预制装备及预制安装施工方法
CN111456291A (zh) 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连接结构和施工方法
CN113137046A (zh) 一种锚固式工字钢悬挑架构件及施工方法
CN203640278U (zh) 楼梯施工模架
CN211007632U (zh) 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
CN116696038A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坡屋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940652U (zh) 大跨度预应力现场预制拱板
CN111851827A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桁架免拆模板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03147573A (zh) 游泳馆顶梁板高支模施工方法
CN110644776A (zh) 框架剪力墙结构沉降缝双面大模板结构
CN109629447B (zh) 变截面现浇箱梁施工及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12746704A (zh) 大跨度巨型地下厂房拱式钢-混凝土组合吊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348142B (zh) 基于bim用组合模板支架工艺成型曲线桥的方法
CN207597652U (zh) 一种现浇夹心保温剪力墙结构和装配式建筑
CN113323131A (zh) 用于仿古建筑的装配式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