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6793U -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6793U
CN211006793U CN201921565345.6U CN201921565345U CN211006793U CN 211006793 U CN211006793 U CN 211006793U CN 201921565345 U CN201921565345 U CN 201921565345U CN 211006793 U CN211006793 U CN 211006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fixed
fixedly connected
monitoring device
settlement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53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斌根
李彬舫
高松
王庆申
孙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iru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rchitectural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rchitectural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rchitectural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53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6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6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6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滑道,固定滑道上滑移连接有滑机,滑机上铰接有连杆,其特征是:连杆远离滑机的端部铰接固定环,固定环上设有用于卡紧桩基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与固定环固定连接的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侧挡板、与侧挡板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及分别与双向丝杆的两螺纹段螺纹连接的移动杆,移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移穿设固定环且与桩基抵接的抵紧杆。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装置与桩基连接时不会破坏桩基本身的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沉降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中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都会使用到桩基,桩基的稳定性是建筑稳定性基石,但是现在桩基的沉降无法及时检测。
目前,公告号为CN2091170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包括:装置的左端设计有固定架,在固定架两侧设计有固定销,固定架与滑机之间利用连杆连接,在连杆内设计有控制块、信息发射器、倾角传感器及电池块,滑机两侧与固定滑道匹配连接;电池块接入控制块,控制块输入端连接倾角传感器,输出端连接信息发射器。
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杆内设计有倾角传感器,当桩基的高度降低的时候,连杆的倾角改变,装置的信息发射装置,发送数据信息,方便及时通知控制端。但存在以下缺陷:固定架通过固定销与桩基连接,破坏了桩基本身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装置与桩基连接时不会破坏桩基本身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滑道,所述固定滑道上滑移连接有滑机,所述滑机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滑机的端部铰接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用于卡紧桩基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固定环固定连接的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侧挡板、与侧挡板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及分别与双向丝杆的两螺纹段螺纹连接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移穿设固定环且与桩基抵接的抵紧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环套在待监测的桩基的外部,然后转动双向丝杆,使两个移动杆相互靠近,从而可带动两个抵紧杆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抵紧杆均与桩基抵紧,从而可将固定环与桩基固定在一起,固定过程对桩基本身结构不造成毁坏,从而保证了桩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抵紧杆位置便于调节,进而使装置可用于固定多种尺寸的桩基,以此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杆靠近桩基的端部可拆卸固定有抵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紧板增大抵紧杆与桩基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抵紧位置处桩基所受的压强,从而减少抵紧杆可能对桩基造成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杆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抵紧板上固定连接有可插入容纳槽中的插杆,所述插杆上开设有与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抵紧板长期使用发生磨损需要更换时,可拉动抵紧板从而使抵紧板与卡块之间抵触产生作用力,进而使张紧弹簧发生形变,以此使卡块缩回至限位槽中,从而可将抵紧板与抵紧杆拆卸分离,方便了防护垫与抵紧板的更换;通过需要将抵紧板与抵紧杆固定时,将插杆插入容纳槽中,当插杆与卡块抵接时,可产生作用力从而使张紧弹簧发生形变而带动卡块缩回至限位槽内,当卡槽运动至于限位槽所在位置时,张紧弹簧恢复形变从而使卡块卡在卡槽中,以此完成了抵紧板与抵紧杆之间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板上固定连接有与桩基侧壁紧贴的防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垫可增大抵紧板与桩基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桩基固定的稳定性,减少桩基与固定环脱离的问题;同时可减缓抵紧板的磨损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挡板上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双向丝杆转动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限位组件可对双向丝杆进行限位,减少因双向丝杆发生自转而造成抵紧板与桩基分离,进而影响监测准确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顶板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板、铰接在两个短板之间的棘爪、固定在顶板上且与棘爪固定连接的限位弹簧及固定在双向丝杆上且齿槽与棘爪抵接的棘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丝杆向可使两个移动杆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时,棘爪与棘轮上的齿槽抵接,以此可限制棘轮的转动,从而限制了双向丝杆的转动,以此减少了双向丝杆自转可能造成的监测不准确的问题;双向丝杆向可使两个移动杆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时,棘爪可沿棘轮的齿背滑动,从而保证双向丝杆可正常转动使两者相互靠近将桩基固定;在需要将固定环与桩基分离时,向上拉动棘爪使张紧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使棘爪与棘轮分开,以此可方便转动双向丝杆使移动杆相互远离而将固定环与桩基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滑移连接的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导向槽及导向块,在移动杆随着双向丝杆滑移时,可带动导向块沿着导向槽移动,从而提高了移动杆滑移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丝杆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便于转动双向丝杆的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手轮可方便地转动双向丝杆,使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设有固定座,方便了手轮与双向丝杆的拆卸,以此可将手轮用在其他地方,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将固定环套在待监测的桩基的外部,然后转动双向丝杆,使两个移动杆相互靠近,从而可带动两个抵紧杆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抵紧杆均与桩基抵紧,从而可将固定环与桩基固定在一起,固定过程对桩基本身结构不造成毁坏,从而保证了桩基结构的稳定性;
2.本方案中抵紧杆位置便于调节,进而使装置可用于固定多种尺寸的桩基,以此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实用性;
3.本方案中设有限位组件可对双向丝杆进行限位,防止双向丝杆发生自转而造成抵紧板与桩基分离,进而影响监测准确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凸显抵紧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凸显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滑道;11、滑机;12、连杆;13、固定环;2、固定组件;21、底板;211、导向槽;22、侧挡板;23、双向丝杆;231、固定座;232、手轮;24、移动杆;241、导向块;25、抵紧杆;251、容纳槽;252、限位槽;253、张紧弹簧;254、卡块;3、抵紧板;31、防护垫;32、插杆;321、卡槽;4、顶板;5、限位组件;51、短板;52、棘爪;53、限位弹簧;54、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滑道1,固定滑道1为长方体形结构,固定滑道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滑道1相互平行设置,且两个固定滑道1上共同滑动连接有滑机11。滑机11上铰接有连杆12,连杆12为长方体形结构,连杆12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滑道1的长度方向一致。连杆12远离滑机11的端部上铰接有固定环13,固定环13为圆环形结构,固定环13套设在待监测桩基的外部,固定环13上设有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用于固定桩基。通过固定组件2将固定环13与桩基固定在一起,当桩基发生沉降时,连杆12与固定环13之间的铰接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带动滑机11滑动,通过连杆12倾斜的角度,可方便及时了解桩基的沉降;具体监测原理采用与对比文件中相同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图2所示,固定组件2包括底板21、侧挡板22、双向丝杆23、移动杆24及抵紧杆25。底板2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底板2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滑道1的长度方向垂直。侧挡板2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侧挡板22竖直设置,且侧挡板22较小面积的底面固定在底板21一端部上表面上。双向丝杆23的长度方向与底板2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双向丝杆23与侧挡板22转动连接。结合图3所示,双向丝杆23靠近侧挡板22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31,固定座231为管状结构,且固定座231的内径大于双向丝杆23的直径,固定座231与双向丝杆2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座231远离双向丝杆23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手轮232,通过手轮232可方便地转动双向丝杆23,且通过拧下固定座231与双向丝杆23上的螺栓可方便地将手轮232拆卸下来,可用于其他地方,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如图1、图2所示,移动杆24为长方体形结构,移动杆24的长度方向与双向丝杆23的长度方向垂直,移动杆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移动杆24分别与双向丝杆23的两螺纹段螺纹连接。移动杆24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41,导向块241为等腰梯形结构,底板21上开设有导向槽211,导向槽211的长度方向与双向丝杆23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导向槽211与导向块241滑移配合,转动双向丝杆23使移动杆24滑移时,可带动导向块241在导向槽211内滑移,以此提高了移动杆24滑移时的稳定性。抵紧杆25为长方体形结构,抵紧杆25滑移穿设固定环13,抵紧杆2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抵紧杆25分别固定在两个移动杆24远离双向丝杆23的端部上,两个抵紧杆25沿固定环13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将固定环13套在待监测的桩基的外部,然后转动双向丝杆23,使两个移动杆24相互靠近,从而可带动两个抵紧杆25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抵紧杆25均与桩基抵紧,从而可将固定环13与桩基固定在一起,固定过程对桩基本身结构不造成毁坏,从而保证了桩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抵紧杆25位置便于调节,进而使装置可用于固定多种尺寸的桩基,以此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实用性。
抵紧杆25远离移动杆24的端部上可拆卸固定有抵紧板3,抵紧板3为弧形板状结构,抵紧板3较大面积的弧面与抵紧杆25连接,抵紧板3较小面积的弧面与桩基侧壁紧贴,增大抵紧杆25与桩基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抵紧位置处桩基所受的压强,从而减少抵紧可能对桩基造成的损害。抵紧板3较小面积的弧面上粘接有防护垫31,防护垫31远离抵紧板3的侧面与桩基侧壁抵接,防护垫31可增大抵紧板3与桩基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桩基固定的稳定性,减少桩基与固定环13脱离的问题;同时可减缓抵紧板3的磨损速度。
如图2、图4所示,抵紧杆25远离移动杆24的端部上开设有容纳槽251,容纳槽251为方形槽,容纳槽251的深度方向与抵紧杆25的长度方向一致,容纳槽251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52,限位槽252呈圆柱形,且限位槽252的深度方向与容纳槽251侧壁的厚度方向一致,优选地,限位槽2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槽252沿容纳槽25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限位槽252上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簧253,张紧弹簧253的伸缩方向与限位槽252的深度方向一致,张紧弹簧253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卡块254,卡块254远离张紧弹簧253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张紧弹簧253压缩时可带动卡块254缩回至限位槽252内。抵紧板3靠近抵紧杆25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插杆32,插杆32为方形杆状结构,插杆32的长度方向与容纳槽251的深度方向一致,且插杆32可插入容纳槽251中,插杆32上开设有卡槽321,卡槽3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槽321分别与两个卡块254卡接配合,在防护垫31长期使用需要更换时,可拉动抵紧板3从而使抵紧板3与卡块254之间抵触产生作用力,进而使张紧弹簧253发生形变,以此使卡块254缩回至限位槽中,从而可将抵紧板3与抵紧杆25拆卸分离,方便了防护垫31与抵紧板3的更换;通过需要将抵紧板3与抵紧杆25固定时,将插杆32插入容纳槽251中,当插杆32与卡块254抵接时,可产生作用力从而使张紧弹簧253发生形变而带动卡块254缩回至限位槽252内,当卡槽321运动至于限位槽252所在位置时,张紧弹簧253恢复形变从而使卡块254卡在卡槽321中,以此完成了抵紧板3与抵紧杆25之间的固定。
如图5所示,侧挡板22靠近手轮232的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为长方形板状结构。顶板4上设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用于限制双向丝杆23的转动,限位组件5包括短板51、棘爪52、限位弹簧53及棘轮54。短板5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短板51竖直设置,且短板51的上表面与顶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棘爪52与两个短板51共同铰接,且棘爪52位于两个短板51之间。限位弹簧53的伸缩方向与短板51的长度方向一致,限位弹簧53的一端部固定在棘爪52远离短板51的端部上表面上,限位弹簧53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在顶板4的下表面上。棘轮54与双向丝杆23共轴心线,且棘轮54与双向丝杆23固定连接,棘爪52与棘轮54的齿槽抵接配合。双向丝杆23向可使两个移动杆24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时,棘爪52与棘轮54上的齿槽抵接,以此可限制棘轮54的转动,从而限制了双向丝杆23的转动,以此减少了双向丝杆23自转可能造成的监测不准确的问题;双向丝杆23向可使两个移动杆24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时,棘爪52可沿棘轮54的齿背滑动,从而保证双向丝杆23可正常转动使两者相互靠近将桩基固定;在需要将固定环13与桩基分离时,向上拉动棘爪52使张紧弹簧253发生形变,从而使棘爪52与棘轮54分开,以此可方便转动双向丝杆23使移动杆24相互远离而将固定环13与桩基分离。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固定环13套在待监测的桩基的外部,然后转动双向丝杆23,使两个移动杆24相互靠近,从而可带动两个抵紧杆25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抵紧杆25均与桩基抵紧,从而可将固定环13与桩基固定在一起,固定过程对桩基本身结构不造成毁坏,从而保证了桩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抵紧杆25位置便于调节,进而使装置可用于固定多种尺寸的桩基,以此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滑道(1),所述固定滑道(1)上滑移连接有滑机(11),所述滑机(11)上铰接有连杆(12),其特征是:所述连杆(12)远离滑机(11)的端部铰接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上设有用于卡紧桩基的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与固定环(13)固定连接的底板(21)、固定在底板(21)上的侧挡板(22)、与侧挡板(22)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23)及分别与双向丝杆(23)的两螺纹段螺纹连接的移动杆(24),所述移动杆(2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移穿设固定环(13)且与桩基抵接的抵紧杆(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抵紧杆(25)靠近桩基的端部可拆卸固定有抵紧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抵紧杆(25)上开设有容纳槽(251),所述容纳槽(251)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52),所述限位槽(252)内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簧(253),所述张紧弹簧(25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块(254),所述抵紧板(3)上固定连接有可插入容纳槽(251)中的插杆(32),所述插杆(32)上开设有与卡块(254)卡接配合的卡槽(3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抵紧板(3)上固定连接有与桩基侧壁紧贴的防护垫(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侧挡板(22)上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双向丝杆(23)转动的限位组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固定在顶板(4)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板(51)、铰接在两个短板(51)之间的棘爪(52)、固定在顶板(4)上且与棘爪(52)固定连接的限位弹簧(53)及固定在双向丝杆(23)上且齿槽与棘爪(52)抵接的棘轮(5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21)上开设有导向槽(211),所述移动杆(24)上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211)滑移连接的导向块(2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向丝杆(23)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31),所述固定座(231)上固定连接有便于转动双向丝杆(23)的手轮(232)。
CN201921565345.6U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Active CN211006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5345.6U CN211006793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5345.6U CN211006793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6793U true CN211006793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69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5345.6U Active CN211006793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67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351A (zh) * 2021-02-04 2021-06-11 湖州新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管桩掏桩装置
CN113091592A (zh) * 2021-03-09 2021-07-09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一种长寿命的海下桩基结构变形检测传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351A (zh) * 2021-02-04 2021-06-11 湖州新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管桩掏桩装置
CN113091592A (zh) * 2021-03-09 2021-07-09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一种长寿命的海下桩基结构变形检测传感器
CN113091592B (zh) * 2021-03-09 2023-12-05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一种长寿命的海下桩基结构变形检测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06793U (zh)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CN109773632A (zh) 一种地质勘探钻杆加工设备
CN217966282U (zh) 一种连铸辊修复用焊点打磨装置
CN214535259U (zh) 一种便捷式测绘三脚架
CN20642040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检具
CN208438111U (zh) 一种圆钢生产上料架装置
CN218857779U (zh) 一种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用全自动高速压片机
CN107321791B (zh) 一种定尺机挡头接触检测装置和定尺机
CN210849814U (zh) 一种自预警式防干扰高精度数控机床
CN219882539U (zh) 一种数据采集平台用可识别机器人监测设备
CN218034845U (zh) 一种土地收购用便携式土地测量装置
CN209737193U (zh) 一种高精度无心磨床
CN213481366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
CN211439292U (zh) 一种墙面磨平装置
CN208992637U (zh) 一种带防护装置的地质锤
CN216646875U (zh) 一种光纤准直器对准调节装置
CN109142544A (zh) 一种手持式墙体空鼓快速检测仪
CN216307311U (zh) 一种市政工程地形测绘辅助设备
CN218291691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警示装置
CN218035053U (zh) 工程测量用标杆
CN209980376U (zh) 一种带有小主机固定装置的自助打印终端设备
CN216668989U (zh) 一种煤矿机电运行振动监测设备
CN21510064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玻璃输送带翻转架上的支撑机构
CN217820092U (zh) 一种小径管射线检测辅助装置
CN210221959U (zh) 一种气体分析传感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Room 203, building 15, area a, headquarters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ark, 160 Taiyang Road, Huangqiao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beiru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building 11, Tsinghua Science Park, 1666 Zuchongzhi South Road,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ARCHITECTURAL DESIGNING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