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1010U -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1010U
CN211001010U CN201921995007.6U CN201921995007U CN211001010U CN 211001010 U CN211001010 U CN 211001010U CN 201921995007 U CN201921995007 U CN 201921995007U CN 211001010 U CN211001010 U CN 211001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ckrest
row
sec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50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世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950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1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1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1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包括能安装于车身内前排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上的前排座椅以及能安装于车身后排处的后排座椅,前排座椅包括前排底座和角度可调地转动连接在前排底座上并能相对前排底座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的前排靠背,且前排靠背为分段式可伸缩结构使前排靠背的长度可调,后排座椅包括后排底座和连接在后排底座上的、能折叠形成背垫和/或坐垫的折叠垫,折叠垫展开后能平铺于前排底座和后排底座上。本实用新型的前排靠背收缩并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后,后排座椅上的折叠垫展开时能平铺在前排底座和后排底座上,形成宽敞平整的便于躺卧的床,大大地提高了休息的舒适性,且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变形为床的过程快捷方便易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各地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的提供,许多有车族喜欢驾驶私家汽车出行,当司机或家人累了,需要休息时,常常萎缩身子在后排座睡觉,这样无法得到充分休息;无奈只好到宾馆休息,这样对于一些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说寻找一家合适的宾馆,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由于结构限制,不便于人们躺卧休息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包括能安装于车身内前排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上的前排座椅以及能安装于车身后排处的后排座椅,前排座椅包括前排底座和角度可调地转动连接在前排底座上并能相对前排底座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的前排靠背,且前排靠背为分段式可伸缩结构使前排靠背的长度可调,后排座椅包括后排底座和连接在后排底座上的、能折叠形成背垫和/或坐垫的折叠垫,折叠垫展开后能平铺于前排底座和后排底座上形成便于躺卧的床。
进一步,所述前排靠背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段靠背和第二段靠背,第一段靠背和第二段靠背之间设有靠背伸缩调节机构使第一段靠背和第二段靠背之间的间距可调以改变前排靠背的总长度。
进一步,所述靠背伸缩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伸缩杆,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段靠背和第二段靠背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包括上伸缩杆和下伸缩杆,上伸缩杆套置在下伸缩杆中并能相对下伸缩杆上下伸缩,且上伸缩杆上设有弹簧定位销,下伸缩杆上设有能与弹簧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靠背伸缩调节机构还包括上框架、下框架,每一上伸缩杆上端均与上框架相连,每一下伸缩杆的下端均与下框架相连,上框架固定连接于第一段靠背,下框架固定连接于第二段靠背,第一段靠背和第二段靠背之间连接有一折叠式保护套以免靠背伸缩调节机构外露。
进一步,所述前排靠背的上端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活动头枕。
进一步,所述活动头枕包括头枕支柱和连接在头枕支柱上的枕部,头枕支柱通过头枕高度调节机构活动地连接于前排靠背上端部,枕部呈与前排靠背上端部相适配的弧形折弯状,使当调低活动头枕时,活动头枕的枕部能贴合于前排靠背的上端部。
进一步,所述前排底座底部设有前后调节机构使前排底座能相对车身调节前后位置。
进一步,所述前排底座和后排底座的高度一致,使展开后平铺于前排底座和后排底座上的折叠垫能保持水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房车,包括车身和上述的汽车变形座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具有如下优点:
1、在不改变现有汽车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的原有设计间距的前提下,通过将前排靠背改为分段式可伸缩结构使前排靠背的长度可调,进而使前排靠背能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同时后排座椅上设有折叠垫,折叠垫展开时能平铺在前排底座和后排底座上,进行形成宽敞平整的便于躺卧的床,大大地提高了休息的舒适性,且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变形为床的过程快捷方便易操作。
2、房车与原普通家用汽车(包括轿车和SUV汽车)的动力、内外部结构几乎相同,生产成本与原汽车相差无几。由于一般房车的价格比普通小汽车高得多,使用成本也比较高,而且地下停车场或机械停车楼,普通的房车根本无法进行泊车,而本实用新型的房车完全可以自由泊车,通常状态下与普通的家用汽车一样使用,而当需要休息时,便可将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变形形成便于躺卧的床,让人们得到更好的休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房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房车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活动头枕调低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前排座椅的前排靠背收缩长度并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后排座椅的折叠垫向前展开平铺于前排底座和后排底座上形成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排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排座椅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排靠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排靠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排靠背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背伸缩调节机构的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背伸缩调节机构的伸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背伸缩调节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排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排座椅的侧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排座椅的折叠垫展开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排座椅的折叠垫展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用电源的电路原理框图。
标号说明:
1、前排座椅,2、后排座椅,3、车身,11、前排底座,12、前排靠背,21、后排底座,22、折叠垫,23、背垫支撑部,121、第一段靠背,122、第二段靠背,123、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4、活动头枕,125、折叠式保护套,221、第一垫部,222、第二垫部,223、第三垫部,231、嵌槽,1231、上伸缩杆,1232、下伸缩杆,1233、上框架,1234、下框架,1241、头枕支柱,1242、枕部,2231、活动垫部,12311、弹簧定位销,KA、继电器,QA1、微动开关,QA2、启动开关,FA、空气开关,FU1/FU2/FU3/FU4、保险丝,LOCK/ON、汽车钥匙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6,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包括能安装于车身3内前排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上的前排座椅1以及能安装于车身3后排处的后排座椅2,前排座椅1包括前排底座11和角度可调地转动连接在前排底座11上并能相对前排底座11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的前排靠背12,且前排靠背12为分段式可伸缩结构使前排靠背12的长度可调,后排座椅2包括后排底座21和连接在后排底座21上的、能折叠形成背垫和/或坐垫的折叠垫22,折叠垫22展开后能平铺于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上形成便于躺卧的床。
汽车的前排座椅1和后排座椅2之间的距离有限,现有普通的前排座椅的前排靠背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可能会受影响或导致翻转不便,而本实施例中,在不改变现有汽车的前排座椅1和后排座椅2的原有设计间距的前提下,通过将前排靠背12改为分段式可伸缩结构使前排靠背12的长度可调,进而使前排靠背12能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同时后排座椅2上设有折叠垫22,折叠垫22展开时能平铺在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上,进行形成宽敞平整的便于躺卧的床,大大地提高了休息的舒适性,且前排座椅1和后排座椅2变形为床的过程快捷方便易操作。
请参照附图5、附图7至附图1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前排靠背12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之间设有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使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之间的间距可调以改变前排靠背12的总长度。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前排靠背12也可是由三段靠背(如附图11所示)甚至更多段靠背组合而成,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由上下布置的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组合而成。
请参照附图12至附图15,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包括至少两个伸缩杆,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伸缩杆包括上伸缩杆1231和下伸缩杆1232,上伸缩杆1231套置在下伸缩杆1232中并能相对下伸缩杆1232上下伸缩,且上伸缩杆1231上设有弹簧定位销12311,下伸缩杆1232上设有能与弹簧定位销12311相配合的定位孔。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还包括上框架1233、下框架1234,每一上伸缩杆1231上端均与上框架1233相连,每一下伸缩杆1232的下端均与下框架1234相连,上框架1233固定连接于第一段靠背121,下框架1234固定连接于第二段靠背122,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之间连接有一折叠式保护套125以免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外露。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也可以由三个或四个甚至更多的伸缩杆组成,如附图12和附图13所示,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中设有四个伸缩杆,处于两侧的伸缩杆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弹簧定位销12311和定位孔,两侧的伸缩杆即具有导向作用,同时还具有定位作用,通过弹簧定位销12311和定位孔能限制伸缩杆的拉伸距离;而设置在中部的两个伸缩杆上不设置相互配合弹簧定位销12311和定位孔,中部的两个伸缩杆仅起到导向和加固作用。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也可是其他结构,如附图14、附图15所示,包括相互套置的上伸缩块和下伸缩块,上伸缩块套置在下伸缩块中,且上伸缩块两侧各设有一个弹簧定位销,而下伸缩块对应的两侧上各设有一个能与弹簧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上伸缩块与第一段靠背121相连接,下伸缩块固定在第二段靠背122上。要收缩前排靠背12时,只需按压弹簧定位销,使之与下伸缩块上的定位孔脱离定位配合,即可使上伸缩块朝下伸缩块内部缩进,缩短了第一段靠背121与第二段靠背122之间的距离,从而缩短前排靠背12的总长度。
请参照附图7、附图8,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前排靠背12的上端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活动头枕124。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活动头枕124包括头枕支柱1241和连接在头枕支柱1241上的枕部1242,头枕支柱1241通过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图未示)活动地连接于前排靠背12上端部,枕部1242呈与前排靠背12上端部相适配的弧形折弯状,使当调低活动头枕124时,活动头枕124的枕部1242能贴合于前排靠背12的上端部。本实施例中,头枕高度调节机构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计,在现有技术的汽车座椅上已有很多能调节头枕高低的调节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可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计,其具体结构及原理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本实施例中,前排靠背12是通过前排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图未示)可翻转地连接在前排底座11上的,而前排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同样也是现有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前排座椅上也已有前排靠背能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前排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相应结构进行设计,其具体结构及原理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本实施例中,前排座椅1中还设有能调节前排底座11高度的前排底座高度调节机构,该前排底座高度调节机构同样也是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前排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相应结构进行设计,其具体结构及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附图4、附图5,本实施例中,前排底座11底部设有前后调节机构(图未示)使前排底座11能相对车身3调节前后位置。本实施例中,前排底座11的前后调节机构属于现有技术,在现有技术的汽车前排座椅上均有很多的应用,本实施例中的前后调节机构可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计,其具体结构及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附图5,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的高度一致,使展开后平铺于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上的折叠垫22能保持水平。
请参照附图5、附图16至附图1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折叠垫22由第一垫部221、第二垫部222和第三垫部223依次连接形成三段折叠式结构,且第一垫部221连接在后排底座21上,第一垫部221和第二垫部222折叠在一起能形成后排座椅2的双层式背垫,且第三垫部223铺设于后排底座21上形成后排座椅2的坐垫。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折叠垫22也可以是由四段或更多段的垫部连接形成,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由第一垫部221、第二垫部222和第三垫部223依次连接形成。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垫部221和第二垫部222折叠在一起能形成后排座椅2的双层式背垫,而第三垫部223铺设于后排底座21上形成后排座椅2的坐垫,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各段垫部可折叠在一起单独形成后排座椅2的坐垫或单独形成后排座椅2的背垫,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垫部223的中间还设有内凹的凹部,当折叠垫22展平时,第三垫部223中间的凹部正好与前排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中间的凸起部位(如档位调节区和储物箱)上下对应,该凹部能对凸起部位进行让位,以便于折叠垫22向前伸展开来,并平铺在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上,而不至于被凸起部位顶起导致不平整。而当第一垫部221和第二垫部222折叠在一起能形成后排座椅2的双层式背垫,第三垫部223铺设于后排底座21上形成后排座椅2的坐垫时,在第三垫部223的中间的凹部中适配地嵌设有活动垫部2231,使第三垫部223所形成的坐垫不会在中间形成一个坑而不平整。此外,根据前排座椅1和后排座椅2的实际间距设计,也可在第三垫部223的中间开设凹部的同时,在第二垫部222也可以开设一段与第三垫部223连通的凹部,使折叠垫22能更好地铺设在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
请参照附图5、附图16至附图1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垫部221、第二垫部222和第三垫部223均由硬质底板和设在硬质底板上的海绵垫组成,折叠垫22处于折叠状态时,由第一垫部221和第二垫部222折叠在一起能形成的后排座椅2的双层式背垫是海绵垫一侧朝外,且由第三垫部223铺设于后排底座21上形成的后排座椅2的坐垫同样是海绵垫一侧朝上,进而能提高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而当折叠垫22向前展开后,由于第一垫部221、第二垫部222和第三垫部223均设有硬质底板,可以在第一垫部221和第二垫部222的硬质底板连接处设置限位结构或者外加辅助支撑架使之展平后不会下陷进而能支撑于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之间的空缺之上,此外也可以使展开后的折叠垫22的第二垫部222的硬质底板一端支撑在后排底座21上,另一端支撑在前排底座21上,从而更好地形成便于躺卧的床。
请参照附图18,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后排底座21上设有背垫支撑部23,背垫支撑部23上开设有嵌槽231,嵌槽231能供由第一垫部221和第二垫部222折叠形成的双层式背垫适配嵌入。
本实施例的汽车变形座椅在变形使用时,首先可通过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将头枕降低,使枕部1242贴合于前排靠背12的上端部,然后按压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的弹簧定位销12311使至与下伸缩杆1232的定位孔脱离配合,而后便可将第一段靠背121下压,进而缩短前排靠背12的总长度,接着通过前排底座11的前后调节机构将前排座椅1向前调节位置,以增大前排座椅1和后排座椅2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前排靠背12通过前排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最后,将折叠垫22展开,使折叠垫22平铺于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上,进而形成便于躺卧的床。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房车,如附图1至附图20所示,包括车身3和上述的汽车变形座椅。此外,司机在停车休息时,一般会选择关闭汽车钥匙,以保证车内安全,(LOCK)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而本实施例的房车中还设有备用电源电路(其电路原理框图如附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后排座椅2的后排底座21上设有微动开关(QA1),当后排座椅2的折叠垫22向前展开之后,微动开关(QA1)就会闭合,此时,即使关闭汽车钥匙(LOOK),备用电瓶可向车内的通风辅助设备、照明设备进行供电,以保证汽车密封情况下的空气流通,正常汽车行驶时,汽车发电机向备用电瓶充电,汽车所有用电仍然采用汽车主电瓶或发电机,只有在汽车停车下来,后排座椅2的折叠垫22伸展开后,才采用备用电瓶供电,一旦采用采备用电瓶供电,主电瓶则停止供电,以防止汽车主电瓶用电过多,影响汽车启动。特殊情况下,当汽车主电瓶没有电,汽车无法启动时,打开开关FA,按住备用开关QA2,备用电瓶为发动机提供电源,让汽车启动;如房车采用纯锂电池或其它原料作为汽车动力,房车的通风及车内照明等设备仍然适用于此电路图的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的房车与原普通家用汽车(包括轿车和SUV汽车)的动力、内外部结构几乎相同,生产成本与原汽车相差无几。由于一般房车的价格比普通小汽车高得多,使用成本也比较高,而且地下停车场或机械停车楼,普通的房车根本无法进行泊车,而本实用新型的房车完全可以自由泊车,通常状态下与普通的家用汽车一样使用,而当需要休息时,便可将前排座椅1和后排座椅2变形形成便于躺卧的床,让人们得到更好的休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的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安装于车身(3)内前排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上的前排座椅(1)以及能安装于车身(3)后排处的后排座椅(2),前排座椅(1)包括前排底座(11)和角度可调地转动连接在前排底座(11)上并能相对前排底座(11)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的前排靠背(12),且前排靠背(12)为分段式可伸缩结构使前排靠背(12)的长度可调,后排座椅(2)包括后排底座(21)和连接在后排底座(21)上的、能折叠形成背垫和/或坐垫的折叠垫(22),折叠垫(22)展开后能平铺于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上形成便于躺卧的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靠背(12)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之间设有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使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之间的间距可调以改变前排靠背(12)的总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包括至少两个伸缩杆,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上伸缩杆(1231)和下伸缩杆(1232),上伸缩杆(1231)套置在下伸缩杆(1232)中并能相对下伸缩杆(1232)上下伸缩,且上伸缩杆(1231)上设有弹簧定位销(12311),下伸缩杆(1232)上设有能与弹簧定位销(12311)相配合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还包括上框架(1233)、下框架(1234),每一上伸缩杆(1231)上端均与上框架(1233)相连,每一下伸缩杆(1232)的下端均与下框架(1234)相连,上框架(1233)固定连接于第一段靠背(121),下框架(1234)固定连接于第二段靠背(122),第一段靠背(121)和第二段靠背(122)之间连接有一折叠式保护套(125)以免靠背伸缩调节机构(123)外露。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汽车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靠背(12)的上端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活动头枕(1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头枕(124)包括头枕支柱(1241)和连接在头枕支柱(1241)上的枕部(1242),头枕支柱(1241)通过头枕高度调节机构活动地连接于前排靠背(12)上端部,枕部(1242)呈与前排靠背(12)上端部相适配的弧形折弯状,使当调低活动头枕(124)时,活动头枕(124)的枕部(1242)能贴合于前排靠背(12)的上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汽车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底座(11)底部设有前后调节机构使前排底座(11)能相对车身(3)调节前后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汽车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的高度一致,使展开后平铺于前排底座(11)和后排底座(21)上的折叠垫(22)能保持水平。
10.一种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3)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汽车变形座椅。
CN201921995007.6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Active CN211001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5007.6U CN211001010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5007.6U CN211001010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1010U true CN211001010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98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5007.6U Active CN211001010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1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2835A (zh)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CN101522464B (zh) 具有传动杆的折叠放平座椅组件
CN210258110U (zh) 座椅及其骨架、车辆
CN210363467U (zh) 车辆座椅和车辆
CN211280731U (zh)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CN211001010U (zh) 一种汽车变形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CN211001012U (zh) 一种靠背升降式汽车前排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CN103108773B (zh) 包括可通过两个阶段折叠的座椅的车辆
CN211001017U (zh) 一种折叠式汽车后排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CN210416324U (zh)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结构及汽车
CN207207811U (zh) 小轿车内部结构
CN101157348A (zh) 一种高度升降宽度伸缩的房车
CN212579679U (zh) 一种折叠式汽车后排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KR20220169056A (ko) 전동식 차박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다인승 승합차의 실내 개조 방법
JP2019142294A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CN211442062U (zh) 折叠头枕及汽车前排座椅
CN207089101U (zh) 一种多功能乘用车
CN215361104U (zh) 一种车载帐篷和车辆
CN110774947A (zh) 便携式车用、休闲两用的汽车座椅
CN207360195U (zh) 一种多功能乘用车
CN201432596Y (zh) 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
CN111038350A (zh) 折叠头枕及带有折叠头枕的汽车前排座椅
CN212195176U (zh) 一种折叠式汽车后排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CN213442267U (zh) 一种房车
CN1984797A (zh) 用于房车或类似车辆的斜倚长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