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9475U - 一种颈椎靠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椎靠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9475U
CN210989475U CN201922144681.XU CN201922144681U CN210989475U CN 210989475 U CN210989475 U CN 210989475U CN 201922144681 U CN201922144681 U CN 201922144681U CN 210989475 U CN210989475 U CN 210989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ing body
flexible foaming
base
flexible
gas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46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举波
燕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446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9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9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94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靠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椎靠枕,包括柔性发泡体和设置在柔性发泡体内的气囊,所述气囊呈U型,所述柔性发泡体的形状与气囊相匹配,所述气囊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一侧的两个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分别位于底座的两端,两个连接臂均与底座连通设置,所述连接臂远离连接臂的一侧设置有按压充气装置。本实用新型整体重量小,可避免长时间使用对肩部造成压力的问题,与此同时,本实施例在闲置时易于进行收纳。

Description

一种颈椎靠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颈椎靠枕。
背景技术
颈椎在人体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颈椎的健康关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乘坐飞机、火车及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过程中,乘客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尤其在发困时头部易歪斜,从而使颈椎承受不同程度的负荷,甚至会发生颈椎扭伤的意外事故,颈椎靠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旅行枕,内部通常设置棉絮,其具有舒适、柔软、透气的优点,但其具备如下缺陷:a.会造成旅行枕的整体重量过大,长时间易发生肩部酸痛等问题;b.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靠枕。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颈椎靠枕,包括柔性发泡体和设置在柔性发泡体内的气囊,所述气囊呈U型,所述柔性发泡体的形状与气囊相匹配,所述气囊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一侧的两个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分别位于底座的两端,两个连接臂均与底座连通设置,所述连接臂远离连接臂的一侧设置有按压充气装置。
优选地,两个连接臂均设置为半球型,且连接臂靠近底座的一端的外径大于远离底座的一端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柔性发泡体包括第一柔性发泡体和第二柔性发泡体,所述第一柔性发泡体环绕连接臂设置,所述第二柔性发泡体与第一柔性发泡体远离连接臂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柔性发泡体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柔性发泡体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柔性发泡体均设置在底座远离连接臂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柔性发泡体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柔性发泡体为记忆棉、乳胶或海绵。
优选地,所述颈椎靠枕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柔性发泡体和气囊外,所述保护套远离连接臂的一侧设置有绑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绑带上设置有调节装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为插扣或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整体重量小,可避免长时间使用对肩部造成压力的问题,与此同时,本实施例在闲置时易于进行收纳。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只需通过按压充气装置向气囊内充气,便使得气囊充气呈U型,用户可将其放置在颈椎后侧,使气囊中的底座位于颈椎与座椅之间,两个连接臂由底座延伸至颈椎两侧,如此可有效保护颈椎,避免颈椎受压的问题,同时由于气囊的重量轻,使得颈椎靠枕整体重量有效降低,避免对肩部造成压力;在不需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通过按压充气装置将气囊内的气体泄出,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压缩,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1-柔性发泡体;11-第一柔性发泡体;12-第二柔性发泡体;2-气囊;21-底座;22-连接臂;3-按压充气装置;31-按压部;32-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前”、“后”、“左”、“右”、“底”、“侧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颈椎靠枕,如图1至4所示,包括柔性发泡体1和设置在柔性发泡体1内的气囊2,气囊2呈U型,柔性发泡体1的形状与气囊2相匹配,气囊2包括底座21和设置在底座21一侧的两个连接臂22,两个连接臂22分别位于底座21的两端,两个连接臂22均与底座21连通设置,即两个连接臂22与底座21的外壳相连接,两个连接臂22的内部与底座21的内部连通设置,连接臂22远离连接臂22的一侧设置有按压充气装置3。需要说明的是,按压充气装置3包括设置在气囊2上的按压部31和出气孔,具体地,按压充气装置3可采用如公开号为CN207420825U、CN207539006U或CN207813847U的专利文件中的按压充气装置实现,只需将其安装于气囊2上的底座21上,并保证气囊2的密封即可。
本实施例整体重量小,可避免长时间使用对肩部造成压力的问题,与此同时,本实施例在闲置时易于进行收纳。具体来说,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只需通过按压充气装置3向气囊1内充气,便使得气囊2充气呈U型,用户可将其放置在颈椎后侧,使气囊2中的底座21位于颈椎与座椅之间,两个连接臂22由底座21延伸至颈椎两侧,如此可有效保护颈椎,避免颈椎受压的问题,同时由于气囊2的重量轻,使得颈椎靠枕整体重量有效降低,避免对肩部造成压力;在不需使用本实施例时,只需通过按压充气装置3将气囊2内的气体泄出,即可实现本实施例中颈椎靠枕的压缩,便于收纳。
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臂22均设置为半球型,且连接臂22靠近底座21的一端的外径大于远离底座21的一端的外径。具体地,两个连接臂22的球心面位于底座1的外壁。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臂22设置为半球型,可减小对肩部的压迫,同时保证用户的颈椎可容纳于两个连接臂22与底座21围绕而成的U型空间内,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具体地,如图1和2所示,柔性发泡体1包括第一柔性发泡体11和第二柔性发泡体12,第一柔性发泡体11环绕连接臂22设置,第二柔性发泡体12与第一柔性发泡体11远离连接臂22的一侧连接,第二柔性发泡体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柔性发泡体12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柔性发泡体12均设置在底座21远离连接臂22的一侧。在使用过程中,第二柔性发泡体12位于气囊2远离用户颈椎的一侧,可起到对颈椎的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柔性发泡体12和第一柔性发泡体11构成了容纳气囊2的空间,在装配过程中,只需先翻开两个第二柔性发泡体12,然后将气囊2放置在第一柔性发泡体11内,第二柔性发泡体12可归于原位,由此实现气囊2在柔性发泡体1内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柔性发泡体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此可提升用户舒适度。
具体地,柔性发泡体1为记忆棉、乳胶或海绵。
需要说明的是,记忆棉中的分子在受到外力压迫时会发生“流动”而移位以贴合施压物的接触面轮廓,从而将压力均匀分散至整个接触面,而当压力消除时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因而记忆棉不但能在意外事故时对乘坐人员提供良好的冲击力保护,而且可以改善增加乘坐人员长时间旅程中的舒适性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柔性发泡体1也可采用乳胶、软性硅胶、软胶、聚氨酯或海绵等慢性回弹材料制成,如此可提升颈椎靠枕的回弹性,使得用户颈椎靠枕在长期使用后也可轻松恢复原状,同时有效增强用户的舒适度。具体地,柔性发泡体1也可采用棉花或蚕丝等材料制成,也可设置为布袋形式,并在布袋内设置决明子、麦粒或茶叶等材料。
本实施例中,颈椎靠枕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套设在柔性发泡体1和气囊2外,保护套远离连接臂22的一侧设置有绑带。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套设置为易导热、透气的布料织物,保护套和柔性发泡体1可贴合成型设置,也可采用分体式设置,用于保护内部柔性发泡体1和气囊2,避免柔性发泡体1和气囊2发生损坏,同时可提升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绑带用于将颈椎靠枕固定在座椅上,避免颈椎靠枕移动问题,绑带可设置为松紧带等。
进一步地,绑带上设置有调节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装置可设置为插扣或魔术贴等,用于调节绑带绑设长度,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座椅,提升颈椎靠枕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案:
1)气囊2外仅套设第一柔性发泡体11,并在第一柔性发泡体11外套设保护套,保护套外设置绑带,且绑带上设置插扣或魔术贴等调节装置,其中第一柔性发泡体11和保护套可贴合成型设置,也可采用分体式设置;
2)气囊2外套设第一柔性发泡体11和第二柔性发泡体12,并在第一柔性发泡体11和第二柔性发泡体12外套设保护套,保护套外设置绑带,且绑带上设置插扣或魔术贴等调节装置,其中第一柔性发泡体11、第二柔性发泡体12和保护套均可为贴合成型设置,也均可采用分体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案与上一实施方案相比,气囊2外还套设有第二柔性发泡体12,如此可进一步提升对颈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颈椎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发泡体(1)和设置在柔性发泡体(1)内的气囊(2),所述气囊(2)呈U型,所述柔性发泡体(1)的形状与气囊(2)相匹配,所述气囊(2)包括底座(21)和设置在底座(21)一侧的两个连接臂(22),两个连接臂(22)分别位于底座(21)的两端,两个连接臂(22)均与底座(21)连通设置,所述连接臂(22)远离连接臂(22)的一侧设置有按压充气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靠枕,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臂(22)均设置为半球型,且连接臂(22)靠近底座(21)的一端的外径大于远离底座(21)的一端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泡体(1)包括第一柔性发泡体(11)和第二柔性发泡体(12),所述第一柔性发泡体(11)环绕连接臂(22)设置,所述第二柔性发泡体(12)与第一柔性发泡体(11)远离连接臂(2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柔性发泡体(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柔性发泡体(12)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柔性发泡体(12)均设置在底座(21)远离连接臂(2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泡体(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颈椎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泡体(1)为记忆棉、乳胶或海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靠枕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柔性发泡体(1)和气囊(2)外,所述保护套远离连接臂(22)的一侧设置有绑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颈椎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上设置有调节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颈椎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为插扣或魔术贴。
CN201922144681.X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颈椎靠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89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681.XU CN210989475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颈椎靠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681.XU CN210989475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颈椎靠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9475U true CN210989475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8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468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89475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颈椎靠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9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14715A1 (en) Travel cushion
KR200484694Y1 (ko) 기능성 경추 및 날개 베개
CN210989475U (zh) 一种颈椎靠枕
CN217429639U (zh) 一种组合床垫
CN201700848U (zh) 一种多用靠垫
CN209915592U (zh) 一种改进型头枕
CN212346103U (zh) 一种硬度可调的乳胶枕
CN218651115U (zh) 床垫及气囊
CN204120606U (zh) 多功能充气式靠垫枕
CN203974624U (zh) 汽车按摩靠垫
CN212036987U (zh) 颈枕
CN212912600U (zh) 一种舒适性硅橡胶旅行枕
CN207306496U (zh) 一种u型枕
KR200463898Y1 (ko) 목베개 겸용 쿠션
CN217852238U (zh) 一种可折叠枕头
CN217285052U (zh) 一种缓压背包
CN217365137U (zh) 护腰靠枕
CN220860271U (zh) 一种骶尾部防压疮垫
CN213155022U (zh) 一种折叠床
CN218922158U (zh) 一种防护枕及充气式防护枕
CN219288958U (zh) 一种肩部减压按摩书包
CN216610981U (zh) 一种户外汽车垫
CN215936836U (zh) 一种护腰靠垫内芯
CN210018644U (zh) 充气垫
CN216020322U (zh) 一种可卷装压缩海绵枕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