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0527U -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0527U
CN210980527U CN201921939969.XU CN201921939969U CN210980527U CN 210980527 U CN210980527 U CN 210980527U CN 201921939969 U CN201921939969 U CN 201921939969U CN 210980527 U CN210980527 U CN 210980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pipe
inner cavity
cold water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99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shan Shanbo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399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0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0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0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油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上箱体、下箱体、若干支撑柱、若干金属导流管、散热风机、排液管、开关阀,其中上箱体上开设有上内腔;下箱体上开设有下内腔;上箱体布置在下箱体的上方,各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上箱体的底面、下箱体的顶面相接,各金属导流管竖向布置在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并分别与上内腔、下内腔相连通,各金属导流管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呈水平布置的散热片,散热风机布置在金属导流管的左侧,并使散热风机的出风端朝向金属导流管,排液管的一端连接在下箱体的底部,并使排液管与下内腔相连通,开关阀串接在排液管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冷却效果好、冷却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茶油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对茶油进行冷却。其中,现有的冷却方式是将茶油倒入一个大桶中,然后再对茶油进行搅拌,这样才能实现对茶油的冷却。该冷却方式操作十分不便,且茶油的冷却的效率十分地,这大大影响了茶油的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茶油冷却装置,该茶油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冷却效果好、冷却效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上箱体、下箱体、若干支撑柱、若干金属导流管、散热风机、排液管、开关阀,其中上箱体上开设有上内腔;所述下箱体上开设有下内腔;所述上箱体布置在下箱体的上方,各支撑柱竖向布置在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并使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箱体的底面、下箱体的顶面相接,各金属导流管竖向布置在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并使金属导流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内腔、下内腔相连通,各金属导流管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呈水平布置的散热片,所述散热风机布置在金属导流管的左侧,并使散热风机的出风端朝向金属导流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连接在下箱体的底部,并使排液管与下内腔相连通,所述开关阀串接在排液管上。
优选地,所述茶油冷却装置还包括冷水盘管、藏纳套筒,所述藏纳套筒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在藏纳套筒上形成有藏纳内腔,所述藏纳套筒横向贯穿地穿置在下箱体上,并使藏纳套筒贯穿下内腔,所述冷水盘管布置在藏纳内腔中,并使冷水盘管紧贴在藏纳内腔的腔壁上。
优选地,所述上箱体、下箱体、支撑柱、冷水盘管、藏纳套筒由不锈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流管与散热片由铝合金或黄铜或青铜制成。
优选地,所述茶油冷却装置还包括冷水箱、第一水管、第二水管、水泵,所述冷水箱设置在上箱体的右壁上,所述冷水盘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水管与冷水箱相连通,所述冷水盘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水管与冷水箱相连通,所述水泵串接在第二水管上。
优选地,所述下内腔的下腔壁上设有引导斜面,该引导斜面呈后高前低的倾斜方式布置,所述排液管的一端穿置于引导斜面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茶油冷却装置还包括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循环泵,所述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在下箱体上,并使循环管的一端与下内腔相连通,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上箱体上,并使循环管的另一端上内腔相连通,所述循环泵串接在循环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该茶油冷却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若干金属导流管、散热风机,且在金属导流管上设有若干散热片,在经过上述的组装方式组装一起后。可在使用该茶油冷却装置时,在上内腔中加入热的茶油,并打开散热风机;这时茶油就会通过金属导流管流入到下内腔中。当热的茶油经过金属导流管时,茶油的上的热量就会传导至散热片上;由于,散热风机的出风端是朝向金属导流管的,这样就能通过气流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从而能达到快速冷却茶油的目的,进而能大大提高茶油冷却的效率。且通过上述的结构,用户无需进行搅拌,只需将茶油注入到上内腔即可,其使用十分便利。由于,各散热片是呈水平布置的,这样能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从而能便于气流快速流过散热片,这样就能快速的带走热量,所以通过该茶油冷却装置能达到十分好的冷却效果。通过采用呈上下布置的上箱体、下箱体的设置,并将金属导流管布置在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这样能得到十分简单、可靠、紧凑的茶油冷却装置;且该茶油冷却装置利用了重力使上内腔中的茶油流入到下内腔中,还有两个箱体可以起到暂存茶油的目的,所以,该茶油冷却装置十分简单、可靠,且占用空间较少。通过排液管与开关阀的设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排出冷却后的茶油,这有助于提高茶油冷却装置使用的便利性。通过在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设置上支撑柱,这能对上箱体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茶油冷却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导流管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冷水盘管与藏纳套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茶油冷却装置,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若干支撑柱3、若干金属导流管4、散热风机5、排液管6、开关阀7,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上箱体1上开设有上内腔11;如图2所示,所述下箱体2上开设有下内腔21;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上箱体1布置在下箱体2的上方,各支撑柱3竖向布置在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并使支撑柱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箱体1的底面、下箱体2的顶面相接,各金属导流管4竖向布置在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并使金属导流管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内腔11、下内腔21相连通,各金属导流管4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呈水平布置的散热片41,所述散热风机5布置在金属导流管4的左侧,并使散热风机5的出风端朝向金属导流管4,所述排液管6的一端连接在下箱体2的底部,并使排液管6与下内腔21相连通,所述开关阀7串接在排液管6上。由于该茶油冷却装置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若干金属导流管4、散热风机5,且在金属导流管4上设有若干散热片41,在经过上述的组装方式组装一起后。可在使用该茶油冷却装置时,在上内腔11中加入热的茶油,并打开散热风机5;这时茶油就会通过金属导流管4流入到下内腔21中。当热的茶油经过金属导流管4时,茶油的上的热量就会传导至散热片41上;由于,散热风机5的出风端是朝向金属导流管4的,这样就能通过气流将散热片41上的热量带走,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从而能达到快速冷却茶油的目的,进而能大大提高茶油冷却的效率。且通过上述的结构,用户无需进行搅拌,只需将茶油注入到上内腔11即可,其使用十分便利。由于,各散热片41是呈水平布置的,这样能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从而能便于气流快速流过散热片41,这样就能快速的带走热量,所以通过该茶油冷却装置能达到十分好的冷却效果。通过采用呈上下布置的上箱体1、下箱体2的设置,并将金属导流管4布置在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这样能得到十分简单、可靠、紧凑的茶油冷却装置;且该茶油冷却装置利用了重力使上内腔11中的茶油流入到下内腔21中,还有两个箱体可以起到暂存茶油的目的,所以,该茶油冷却装置十分简单、可靠,且占用空间较少。通过排液管6与开关阀7的设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排出冷却后的茶油,这有助于提高茶油冷却装置使用的便利性。通过在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设置上支撑柱3,这能对上箱体1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茶油冷却装置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所述上箱体1为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以便于用户直接从上箱体1的顶部加入茶油。
如图2所示,当茶油冷却装置的宽度较大时,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散热风机5。
如图2与图4所示,所述茶油冷却装置还包括冷水盘管8、藏纳套筒9,所述藏纳套筒9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在藏纳套筒9上形成有藏纳内腔91,所述藏纳套筒9横向贯穿地穿置在下箱体2上,并使藏纳套筒9贯穿下内腔21,所述冷水盘管8布置在藏纳内腔91中,并使冷水盘管8紧贴在藏纳内腔91的腔壁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对进入到下内腔21中的茶油起到进入的冷却作用,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冷却的效率。通过将冷水盘管8布置在藏纳套筒9中,这样可以方便冷水盘管8的安装与检修;且这样还能减少下内腔21中狭小空间的产生,从而能减少下箱体2内藏污纳垢的几率。
如图2所示,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以在下箱体2上穿置上若干藏纳套筒9,并在各藏纳套筒9中分别布置上冷水盘管8。
同理,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还可以按照上述的组装结构,在上箱体1上布置上冷水盘管8、藏纳套筒9。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为增大冷水盘管8与藏纳内腔91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可以采用横截面呈方形的管体结构。
所述上箱体1、下箱体2、支撑柱3、冷水盘管8、藏纳套筒9由不锈钢制成。通过采用不锈钢可以进一步提高茶油冷却装置的可靠性。
所述支撑柱3的两端是焊接在上箱体1、下箱体2上的。
所述金属导流管4与散热片41由铝合金或黄铜或青铜制成。通过使金属导流管4与散热片41采用铝合金或黄铜或青铜,可以得到十分好的散热效果,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茶油冷却装置的散热性能。
所述金属导流管4与散热片41为一体结构,所述金属导流管4的上下两端是分别焊接在上箱体1、下箱体2上的。
如图3所示,所述金属导流管4为横截面呈长条形的管体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茶油冷却装置还包括冷水箱10、第一水管20、第二水管30、水泵40,所述冷水箱10设置在上箱体1的右壁上,所述冷水盘管8的一端通过第一水管20与冷水箱10相连通,所述冷水盘管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水管30与冷水箱10相连通,所述水泵40串接在第二水管30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提高冷水加入冷水盘管8的便利性,且这样能使冷水自动循环起来,从而有助于提高茶油冷却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并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所述冷水箱10为上端开口的水箱结构;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以在冷水箱10上端的开口上安装上能开合的遮蔽盖。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冷水箱10中加入冰袋,来抑制冷水箱的冷水升温。
如图2所示,所述下内腔21的下腔壁上设有引导斜面211,该引导斜面211呈后高前低的倾斜方式布置,所述排液管6的一端穿置于引导斜面211的下端。通过引导斜面211的设置,并使排液管6的一端穿置于引导斜面211的下端,可以便于将茶油向排液管6流动,以便于将茶油完全排出,从而避免下内腔21中残留茶油,这有助于提高茶油冷却装置的卫生性。
如图1或2所示,所述茶油冷却装置还包括循环组件50,所述循环组件50包括循环管501、循环泵502,所述循环管501的一端连接在下箱体2上,并使循环管501的一端与下内腔21相连通,所述循环管501的另一端连接在上箱体1上,并使循环管501的另一端上内腔11相连通,所述循环泵502串接在循环管501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对茶油进行自动的循环冷却作用,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茶油冷却的效率,从而能进一步提高该茶油冷却装置的适用性。

Claims (7)

1.一种茶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若干支撑柱(3)、若干金属导流管(4)、散热风机(5)、排液管(6)、开关阀(7),其中上箱体(1)上开设有上内腔(11);所述下箱体(2)上开设有下内腔(21);所述上箱体(1)布置在下箱体(2)的上方,各支撑柱(3)竖向布置在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并使支撑柱(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箱体(1)的底面、下箱体(2)的顶面相接,各金属导流管(4)竖向布置在上箱体(1)与下箱体(2)之间,并使金属导流管(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内腔(11)、下内腔(21)相连通,各金属导流管(4)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呈水平布置的散热片(41),所述散热风机(5)布置在金属导流管(4)的左侧,并使散热风机(5)的出风端朝向金属导流管(4),所述排液管(6)的一端连接在下箱体(2)的底部,并使排液管(6)与下内腔(21)相连通,所述开关阀(7)串接在排液管(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茶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水盘管(8)、藏纳套筒(9),所述藏纳套筒(9)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在藏纳套筒(9)上形成有藏纳内腔(91),所述藏纳套筒(9)横向贯穿地穿置在下箱体(2)上,并使藏纳套筒(9)贯穿下内腔(21),所述冷水盘管(8)布置在藏纳内腔(91)中,并使冷水盘管(8)紧贴在藏纳内腔(91)的腔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茶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下箱体(2)、支撑柱(3)、冷水盘管(8)、藏纳套筒(9)由不锈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茶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流管(4)与散热片(41)由铝合金或黄铜或青铜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茶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水箱(10)、第一水管(20)、第二水管(30)、水泵(40),所述冷水箱(10)设置在上箱体(1)的右壁上,所述冷水盘管(8)的一端通过第一水管(20)与冷水箱(10)相连通,所述冷水盘管(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水管(30)与冷水箱(10)相连通,所述水泵(40)串接在第二水管(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茶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腔(21)的下腔壁上设有引导斜面(211),该引导斜面(211)呈后高前低的倾斜方式布置,所述排液管(6)的一端穿置于引导斜面(211)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茶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组件(50),所述循环组件(50)包括循环管(501)、循环泵(502),所述循环管(501)的一端连接在下箱体(2)上,并使循环管(501)的一端与下内腔(21)相连通,所述循环管(501)的另一端连接在上箱体(1)上,并使循环管(501)的另一端上内腔(11)相连通,所述循环泵(502)串接在循环管(501)上。
CN201921939969.XU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Active CN210980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9969.XU CN210980527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9969.XU CN210980527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0527U true CN210980527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2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9969.XU Active CN210980527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05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4351A (zh) * 2020-09-09 2020-11-13 湖南日灿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茶油存贮的茶油桶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4351A (zh) * 2020-09-09 2020-11-13 湖南日灿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茶油存贮的茶油桶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18500B2 (ja) 蓄熱容器
KR100225276B1 (ko) 열저장장치의 운전방법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장치
CN210980527U (zh) 一种茶油冷却装置
CN106573667B (zh) 吊舱推进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N106885485A (zh) 一种热端变截面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
WO2009077966A2 (en) Heater tank
CN116931698B (zh)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CN105810646B (zh) 一种多热管复合式高功率电子芯片散热器
KR102430160B1 (ko) 물 냉각장치
JP2015025612A (ja) 地中熱ヒートポンプ
CN217148621U (zh) 偏置悬框蒸发器
CN110198623A (zh) 散热设备和电气装置
CN109128066A (zh) 一种复合冷凝的蒸发冷却电磁搅拌器
CN214007280U (zh) 一种带保护结构的摩托车排气钢管
CN201387145Y (zh) 加热桶
EP3511961B1 (en) Transformer for vehicles
CN211495385U (zh) 一种储罐冷却装置
CN101793293A (zh) 一种滑动轴承冷却结构
CN210463753U (zh) 一种冷却桶用冷却系统
JP2007028750A (ja) 車両用電動機又は発電機における冷却ジャケット及び車両用冷却媒体循環路
CN201687865U (zh) 一种法兰连接式滑动轴承冷却结构
CN109945706B (zh) 一种环路热管底部蓄热能力的设计方法
CN202535676U (zh) 铝合金水冷散热器控制箱
CN215140902U (zh) 一种管内水循环散热式电磁除铁器
CN219433848U (zh) 洗浴废水热置换装置以及电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3

Address after: No. 205, Hetang Group, Tianshui Village, Xuanzhou Town, Hengshan County,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421300

Patentee after: Hengshan Shanbo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4, Tianzhuyuan, Xiannong Community, Kaiyun Town, Hengshan County,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421300

Patentee before: Yin Hail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