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0314U - 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0314U
CN210980314U CN201921851222.9U CN201921851222U CN210980314U CN 210980314 U CN210980314 U CN 210980314U CN 201921851222 U CN201921851222 U CN 201921851222U CN 210980314 U CN210980314 U CN 210980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refrigerant
pipe
cavity
parti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12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剑辉
孙国庆
叶梅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12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0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0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0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以及贮液管,第二集流管位于第一集流管与贮液管之间,换热器具有形成在第一集流管上的多个冷媒入口、沿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换热区、以及与贮液管连通的冷媒出口,每个换热区内均设置有多个扁管组,每个扁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连通,每个换热区中的相邻两个扁管组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相反,冷媒通道用于连通第二集流管与贮液管,每个换热区均具有与其对应的冷媒入口和冷媒通道,以使冷媒能够通过对应的冷媒入口流入对应的换热区,且每个换热区中的冷媒均经由该换热区内的扁管组流入第二集流管,并经由与该换热区对应的冷媒通道流入贮液管内。

Description

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中,当换热器作为室内换热器使用时,其作用相当于蒸发器或冷凝器,冷媒通过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空气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室内降温或室内采暖的目的,当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使用时,其作用相当于蒸发器和冷凝器,冷媒通过室外换热器吸收外界环境中的热量或向外界环境放热。
为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换热器通常采用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中通常包括多个扁管,每个扁管内具有多条微通道,换热器通常只具有一个冷媒入口,这样,当冷媒通过该冷媒入口进入换热器中后,需要依次流经该多个扁管进行换热后再流出换热器,冷媒在换热器中流过的换热路径的长度为该多个扁管的长度之和。在冷媒刚进入换热管时,由于冷媒的压力大于扁管的阻力,冷媒可以同时填满扁管内的多条微通道,随着冷媒的流动,冷媒的压力逐渐降低,当冷媒的压力降低到小于扁管的阻力时,冷媒只能填满扁管中的部分微通道,使得每根扁管中的冷媒体积不一样,导致冷媒分配不均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能够避免冷媒分配不均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换热器,用于空调系统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上的贮液管,所述第二集流管位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贮液管之间,所述换热器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集流管上的多个冷媒入口、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换热区、以及与所述贮液管连通的冷媒出口,每个换热区内均设置有多个扁管组,每个扁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连通,每个换热区中的相邻两个扁管组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贮液管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贮液管的多个冷媒通道,每个换热区均具有与其对应的冷媒入口和与其对应的冷媒通道,以使所述冷媒能够通过对应的冷媒入口流入对应的换热区,且每个换热区中的所述冷媒均经由该换热区内的扁管组流入所述第二集流管,并经由与该换热区对应的冷媒通道流入所述贮液管内。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冷媒入口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区对应设置,以使所述冷媒通过该冷媒入口进入该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区,以及/或者,
至少一个所述冷媒通道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区对应设置,以使该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区中的所述冷媒通过该冷媒通道进入所述贮液管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置有多个第一上腔体和多个第二上腔体,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多个第一下腔体和多个第二下腔体,每个换热区内均具有所述第一上腔体、所述第二上腔体、所述第一下腔体以及所述第二下腔体;
每个换热区内的多个所述扁管组均包括第一扁管组、第二扁管组以及第三扁管组,每个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一扁管组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一上腔体和第一下腔体连通,每个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二扁管组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一上腔体和第二下腔体连通,每个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三扁管组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二上腔体和第二下腔体连通。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上腔体和多个所述第二上腔体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多个所述第一下腔体和多个所述第二下腔体沿所述第二集流管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多个所述换热区包括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换热区、第二换热区、第三换热区以及第四换热区,所述第一换热区内的第二上腔体与所述第二换热区内的第一上腔体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分流腔,所述第三换热区内的第二上腔体与所述第四换热区内的第一上腔体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分流腔,所述第二换热区内的第二上腔体与所述第三换热区内的第一上腔体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汇流腔,所述第二换热区内的第二下腔体与所述第三换热区内的第一下腔体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汇流腔;
多个所述冷媒入口包括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入口,多个所述冷媒通道包括第一冷媒通道、第二冷媒通道以及第三冷媒通道,所述第一冷媒入口位于所述第一分流腔,所述第二冷媒入口位于所述第二分流腔,所述第一冷媒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内的第一下腔体上,所述第二冷媒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汇流腔,所述第三冷媒通道位于所述第四换热区内的第二下腔体上,所述第二换热区内的第三扁管组与所述第三换热区内的第一扁管组为同一扁管组,该扁管组与所述第二冷媒通道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上隔板、第二上隔板、第三上隔板以及第四上隔板,所述第一上隔板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换热区内的第一上腔体,所述第一上隔板、所述第二上隔板以及所述第一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分流腔,所述第二上隔板、所述第三上隔板以及所述第一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汇流腔,所述第三上隔板、所述第四上隔板以及所述第一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分流腔,所述第四上隔板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四换热区内的第二上腔体;
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下隔板、第二下隔板、第三下隔板、第四下隔板、第五下隔板以及第六下隔板,所述第一下隔板与所述第二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换热区内的第一下腔体,所述第一下隔板、所述第二下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换热区内的第二下腔体,所述第二下隔板、所述第三下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换热区内的第一下腔体,所述第三下隔板、所述第四下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汇流腔,所述第四下隔板、所述第五下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三换热区内的第二下腔体,所述第五下隔板、所述第六下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四换热区内的第一下腔体,所述第六下隔板与所述第二集流管共同限定出所述第四换热区内的第二下腔体。
可选地,多个所述冷媒入口包括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入口,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具有与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换热区,所述第二冷媒入口具有与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换热区,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三通接头、第一分液管以及第二分液管,所述三通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上,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通过所述第一分液管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分液管与所述第二冷媒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液管和第二分液管均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液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分液管的长度,所述第一分液管构造为直管,所述第二分液管构造为弯管。
可选地,所述贮液管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贮液管内设置有贮液隔板、两端均开放的第一内插管、以及两端均开放的第二内插管,多个所述换热区、所述第一内插管以及所述第二内插管均位于所述贮液隔板的一侧,所述贮液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贮液管共同限定出第一出流腔,所述第一内插管位于所述贮液管的中心轴线的上方,所述第二内插管位于所述贮液管的中心轴线的下方,所述贮液隔板上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内插管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出流腔连通,所述第二内插管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出流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流腔与所述冷媒出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插管的上表面与所述贮液管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内插管的下表面贴设在所述贮液管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插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内插管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冷媒出口设置在所述贮液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出流腔,或者;
所述冷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上,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多个所述换热区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集流管共同限定出第二出流腔,所述第二出流腔通过出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流腔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出流腔,或者;
所述冷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上,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集流管内设置有第二分隔板,多个所述换热区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集流管共同限定出第二出流腔,所述第二分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共同限定出第三出流腔,所述第二出流腔通过出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流腔连通,所述第三出流腔通过出流管道与所述第二出流腔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位于所述第三出流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公开提供的换热器具有多个冷媒入口且每个换热区具有与其对应的冷媒入口,使得冷媒可以通过对应的冷媒入口进入对应的换热区,并在该换热区内的多个扁管组中流动,也就是说,冷媒可以通过多个冷媒入口进入换热器中的多个换热区,且每个换热区内的冷媒流动互不干扰,这样,冷媒在换热器中流过的换热路径的长度为每个换热区中多个扁管组的长度之和,与现有技术中只在换热器上设置一个冷媒入口,且冷媒在换热器中流过的换热路径的长度为换热器中所有扁管组的长度之和的技术方案相比,冷媒在本公开提供的换热器中流过的换热路径缩短,压降减小,从而保证在每个换热区中,冷媒的压力始终大于扁管组的阻力,从而使冷媒能够始终填满每个扁管组中的多条微通道,使得每个扁管组中的冷媒分配均匀,进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的目的。此外,通过在第二集流管上设置贮液管能够使得经扁管组换热后的气液两相冷媒能够在贮液管中进行气液分离,从而通过设置冷媒出口与贮液管的连通位置可以使尽可能多的气态冷媒或尽可能多的液态冷媒流出贮液管,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空调系统的采暖效果或制冷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
图2是本公开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
图3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其中,实线箭头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
图4是本公开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其中,实线箭头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
图5是本公开再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其中,实线箭头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
图6是本公开又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其中,实线箭头表示冷媒的流动方向;
图7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集流管;11-第一上腔体;12-第二上腔体;13-第一分流腔;14-第二分流腔;15-第一汇流腔;16-第三出流腔;2-第二集流管;21-第一下腔体;22-第二下腔体;23-第二汇流腔;24-第二出流腔;3-贮液管;31-贮液隔板;311-第一通孔;312-第二通孔;32-第一内插管;33-第二内插管;34-第一出流腔;4-冷媒出口;51-第一扁管组;52-第二扁管组;53-第三扁管组;54-出流管道;61-第一换热区;62-第二换热区;63-第三换热区;64-第四换热区;71-第一冷媒入口;72-第二冷媒入口;73-第三冷媒入口;74-第四冷媒入口;81-第一冷媒通道;82-第二冷媒通道;83-第三冷媒通道;84-第四冷媒通道;85-出流通道;91-第一上隔板;92-第二上隔板;93-第三上隔板;94-第四上隔板;95-第二分隔板;101-第一下隔板;102-第二下隔板;103-第三下隔板;104-第四下隔板;105-第五下隔板;106-第六下隔板;107-第一分隔板;110-三通接头;120-第一分液管;130-第二分液管;140-二通接头;150-出口接头;A-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以相应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而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对于对应部件本身轮廓而言的内、外,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方位词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此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换热器,用于空调系统中,该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以及设置在第二集流管2上的贮液管3,第二集流管2位于第一集流管1与贮液管3之间,换热器具有形成在第一集流管1上的多个冷媒入口、沿第一集流管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换热区、以及与贮液管3连通的冷媒出口4,每个换热区内均设置有多个扁管组,每个扁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连通,每个换热区中的相邻两个扁管组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相反,第二集流管2与贮液管3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二集流管2与贮液管3的多个冷媒通道,每个换热区均具有与其对应的冷媒入口和与其对应的冷媒通道,以使冷媒能够通过对应的冷媒入口流入对应的换热区,且每个换热区中的冷媒均经由该换热区内的扁管组流入第二集流管2并经由与该换热区对应的冷媒通道流入贮液管3内。
这里,扁管组指的是由一个或多个扁管组成的部件,扁管为内部形成有多条微通道的结构。上述贮液管3主要用于利用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密度不同,所受重力不同的特点,来使进入贮液管3中的气液两相混合的冷媒能够进行气液分离,这样在空调系统中,当换热器用作室外蒸发器时,通过设置冷媒出口4与贮液管3的连通位置,可以使尽可能多的气态冷媒流出贮液管3,提高空调系统的采暖效果;当换热器用作室外冷凝器时,通过设置冷媒出口4与贮液管3的连通位置,可以使尽可能多的液态冷媒流出贮液管3,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公开提供的换热器具有多个冷媒入口且每个换热区具有与其对应的冷媒入口,使得冷媒可以通过对应的冷媒入口进入对应的换热区,并在该换热区内的多个扁管组中流动,也就是说,冷媒可以通过多个冷媒入口进入换热器中的多个换热区,且每个换热区内的冷媒流动互不干扰,这样,冷媒在换热器中流过的换热路径的长度为每个换热区中多个扁管组的长度之和,与现有技术中只在换热器上设置一个冷媒入口,且冷媒在换热器中流过的换热路径的长度为换热器中所有扁管组的长度之和的技术方案相比,冷媒在本公开提供的换热器中流过的换热路径缩短,压降减小,从而保证在每个换热区中,冷媒的压力始终大于扁管组的阻力,从而使冷媒能够始终填满每个扁管组中的多条微通道,使得每个扁管组中的冷媒分配均匀,进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的目的。此外,通过在第二集流管2上设置贮液管3能够使得经扁管组换热后的气液两相冷媒能够在贮液管3中进行气液分离,从而通过设置冷媒出口4与贮液管3的连通位置可以使尽可能多的气态冷媒或尽可能多的液态冷媒流出贮液管3,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空调系统的采暖效果或制冷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提及的每个换热区具有与其对应的冷媒入口指的是,多个冷媒入口可以与多个换热区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冷媒能够通过一个冷媒入口进入一个换热区,或者,一个换热区可以与多个冷媒入口对应设置,以使冷媒能够通过多个冷媒入口进入一个换热区,或者,一个冷媒入口可以与多个换热区对应设置,以使冷媒能够通过同一个冷媒入口进入多个换热区;每个换热区具有与其对应的冷媒通道指的是,多个冷媒通道可以与多个换热区一一对应设置,以使一个换热区内的冷媒能够通过一个冷媒通道流入贮液管3,或者,一个换热区可以与多个冷媒通道对应设置,以使一个换热区内的冷媒能够通过多个冷媒通道流入贮液管3,或者,一个冷媒通道可以与多个换热区对应设置,以使多个换热区内的冷媒通过同一个冷媒通道流入贮液管3,只要冷媒能够通过对应的冷媒入口流入对应的换热区内,并从与该换热区对应的冷媒通道流入贮液管3即可。
此外,参照图3至图5,贮液管3与冷媒出口4的连通关系可以为直接连通也可以为间接连通,也就是说,冷媒出口4可以设置在贮液管3上,或者,设置在第二集流管2上,并使第二集流管2与贮液管3连通,或者,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上,并使第二集流管2、第一集流管1、贮液管3相互连通,只要能使贮液管3中的冷媒能够通过冷媒出口4流出换热器即可。
可选地,为简化换热器的结构,使换热器更加便于制造,参照图2至图6,至少一个冷媒入口与两个相邻的换热区对应设置,以使冷媒通过该冷媒入口进入该两个相邻的换热区,以及/或者;至少一个冷媒通道与两个相邻的换热区对应设置,以使该两个相邻的换热区中的冷媒通过该冷媒通道进入贮液管3内。也就是说,冷媒能够通过至少一个冷媒入口同时进入相邻的两个换热区,以及/或者;至少一对相邻的两个换热区能够通过一个冷媒通道进入贮液管3,从而通过减少冷媒入口和/或冷媒通道的数量来达到简化换热器的结构的目的。
为使每个换热区中的相邻两个扁管组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相反,使冷媒能够在每个换热区中互不干扰地流动,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第一集流管1内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上腔体11和多个第二上腔体12,第二集流管2内设置有多个第一下腔体21和多个第二下腔体22,每个换热区内均具有第一上腔体11、第二上腔体12、第一下腔体21以及第二下腔体22,每个换热区内的多个扁管组均包括第一扁管组51、第二扁管组52以及第三扁管组53,每个换热区内的第一扁管组51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区内的第一上腔体11和第一下腔体21连通,每个换热区内的第二扁管组52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区内的第一上腔体11和第二下腔体22连通,每个换热区内的第三扁管组53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区内的第二上腔体12和第二下腔体22连通,这样,当冷媒通过对应的冷媒入口进入对应的换热区后,能够依次流过该换热区内的多个扁管组。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多个换热区可以与多个冷媒入口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换热区可以与多个冷媒通道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多个冷媒入口可以包括第一冷媒入口71、第二冷媒入口72、第三冷媒入口73以及第四冷媒入口74,多个冷媒通道可以包括第一冷媒通道81、第二冷媒通道82、第三冷媒通道83以及第四冷媒通道84,第一冷媒入口71设置在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二上腔体12上,第二冷媒入口72设置在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一上腔体11上,第三冷媒入口73设置在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二上腔体12上,第四冷媒入口74设置在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一上腔体11上,第一冷媒通道81设置在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一下腔体21上,第二冷媒通道82设置在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二下腔体22上,第三冷媒通道83设置在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下腔体21上,第四冷媒通道84设置在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下腔体22上。
这样,当冷媒通过第一冷媒入口71和第三冷媒入口73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区61和第三换热区63后,在第一换热区61和第三换热区63中,冷媒能够从第三扁管组53流入第二下腔体22,并从第二下腔体22流入第二扁管组52,再经由第一上腔体11流入第一扁管组51,并从第一扁管组51进入第一下腔体21,最终流入贮液管3;当冷媒通过第二冷媒入口72和第四冷媒入口74分别进入第二换热区62和第四换热区64后,在第二换热区62和第四换热区64中,冷媒能够从第一扁管组51流入第一下腔体21,并从第一下腔体21流入第二扁管组52,再经由第二上腔体12流入第三扁管组53,并从第三扁管组53进入第二下腔体22,最终流入贮液管3。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至图6所示,相邻的两个换热区可以具有与该相邻的两个换热区对应的一个冷媒入口,且相邻的两个换热区还可以具有与该相邻的两个换热区对应的一个冷媒通道。作为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多个第一上腔体11和多个第二上腔体12沿第一集流管1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多个第一下腔体21和多个第二下腔体22沿第二集流管2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多个换热区包括沿第一集流管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换热区61、第二换热区62、第三换热区63以及第四换热区64,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二上腔体12与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一上腔体11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分流腔13,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二上腔体12与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一上腔体11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分流腔14,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二上腔体12与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上腔体11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汇流腔15,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二下腔体22与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下腔体21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汇流腔23;多个冷媒入口包括第一冷媒入口71和第二冷媒入口72,多个冷媒通道包括第一冷媒通道81、第二冷媒通道82以及第三冷媒通道83,第一冷媒入口71位于第一分流腔13,第二冷媒入口72位于第二分流腔14,第一冷媒通道81位于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一下腔体21上,第二冷媒通道82位于第二汇流腔23,第三冷媒通道83位于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下腔体22上,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三扁管组53与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扁管组51为同一扁管组,该扁管组与第二冷媒通道82相对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换热区61和第二换热区62共用第一冷媒入口71,第三换热区63和第四换热区64共用第二冷媒入口72,第二换热区62和第三换热区63共用第二冷媒通道82。
这样,由于第一分流腔13为第一换热区61的第二上腔体12与第二换热区62的第一上腔体11相互连通而成,当冷媒通过第一冷媒入口71进入第一分流腔13时,由于第一换热器区的第三扁管组53和第二换热区62的第一扁管组51均与第一分流腔13连通,第一分流腔13内的冷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冷媒进入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三扁管组53,并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二下腔体22、第二扁管组52、第一上腔体11、第一扁管组51、第一下腔体21、第一冷媒通道81,最终流入贮液管3内,另一部分冷媒进入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一扁管组51,并依次流经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一下腔体21、第二扁管组52、第二上腔体12、第三扁管组53、第二下腔体22、第二冷媒通道82,最终流入贮液管3内。由于第二分流腔14为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二上腔体12与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一上腔体11相互连通而成,当冷媒通过第二冷媒入口72进入第二分流腔14时,由于第三换热区63的第三扁管组53和第四换热区64的第一扁管组51均与第二分流腔14连通,第二分流腔14内的冷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冷媒进入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三扁管组53,并依次流经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二下腔体22、第二扁管组52、第一上腔体11、第一扁管组51、第一下腔体21、第二冷媒通道82,最终流入贮液管3内,另一部分冷媒进入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一扁管组51,并依次流经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一下腔体21、第二扁管组52、第二上腔体12、第三扁管组53、第二下腔体22、第三冷媒通道83,最终流入贮液管3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二上腔体12与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上腔体11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汇流腔15,从第二换热区62的第二扁管组52中流出的冷媒和从第三换热区63的第二扁管组52中流出的冷媒将在第一汇流腔15中汇流,且由于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二下腔体22与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下腔体21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汇流腔23,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三扁管组53与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扁管组51为同一扁管组,第一汇流腔15中汇流的冷媒经由该同一扁管组流入第二汇流腔23,并经由第二冷媒通道82流入贮液管3。由于第二冷媒通道82是与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三扁管组53(即,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扁管组51)相对设置的,这样,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三扁管组53(即,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扁管组51)出口处的压力更低,使得第一汇流腔15中的冷媒只能从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三扁管组53(即,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扁管组51)流向第二冷媒通道82,而不会流入第三换热区63的第二扁管组52。
进一步地,为构成上述第一上腔体11、第二上腔体12、第一下腔体21、第二下腔体22、第一汇流腔15、第二汇流腔23、第一分流腔13、第二分流腔14,参照图2至图7,第一集流管1内可以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上隔板91、第二上隔板92、第三上隔板93以及第四上隔板94,第一上隔板91与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一上腔体11,第一上隔板91、第二上隔板92以及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第一分流腔13,第二上隔板92、第三上隔板93以及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第一汇流腔15,第三上隔板93、第四上隔板94以及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第二分流腔14,第四上隔板94与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上腔体12;第二集流管2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下隔板101、第二下隔板102、第三下隔板103、第四下隔板104、第五下隔板105以及第六下隔板106,第一下隔板101与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一下腔体21,第一下隔板101、第二下隔板102以及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二下腔体22,第二下隔板102、第三下隔板103以及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一下腔体21,第三下隔板103、第四下隔板104以及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二汇流腔23,第四下隔板104、第五下隔板105以及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二下腔体22,第五下隔板105、第六下隔板106以及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一下腔体21,第六下隔板106与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下腔体22。
可选地,第一上隔板91、第二上隔板92、第三上隔板93以及第四上隔板94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一集流管1内,也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集流管1内;第一下隔板101、第二下隔板102、第三下隔板103、第四下隔板104、第五下隔板105以及第六下隔板106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二集流管2内,也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集流管2内。
可选地,第一集流管1可以为两端均封闭的管状结构,也可以为两端均开放的管状结构,对于第一集流管1为两端均开放的管状结构而言,第一集流管1的两端可以设置有两个堵盖,这样,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一上腔体11可以由第一上隔板91、第一集流管1一端的堵盖、以及第一集流管1共同围成,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上腔体12可以由第四上隔板94、第一集流管1另一端的堵盖以及第一集流管1共同围成。第二集流管2可以为两端均封闭的管状结构,也可以为两端均开放的管状结构,对于第二集流管2为两端均开放的管状结构而言,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一下腔体21可以由第一下隔板101、第二集流管2一端的堵盖以及第二集流管2共同围成,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下腔体22可以由第六下隔板106、第二集流管2另一端的堵盖以及第二集流管2共同围成。
此外,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冷媒入口可以包括第一冷媒入口71和第二冷媒入口72,第一冷媒入口71具有与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换热区,第二冷媒入口72具有与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换热区。例如,第一冷媒入口71和第二冷媒入口72可以分别与两个换热区对应设置,以使冷媒通过第一冷媒入口71和第二冷媒入口72分别流入两个换热区,或者,如图6所示,第一冷媒入口71可以与第一换热区61和第二换热区62对应设置,第二冷媒入口72可以与第三换热区63和第四换热区64对应设置,这样使冷媒可以通过第一冷媒入口71流入多个换热区中的两个换热区,并通过第二冷媒入口72流入多个换热区中的另两个换热区,从而达到简化管路的目的。
其中,换热器还可以包括三通接头110、第一分液管120以及第二分液管130,三通接头110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上,三通接头110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一分液管120与第一冷媒入口71连通,三通接头110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分液管130与第二冷媒入口72连通,三通接头110的入口用于与和换热器连接的设备(例如,室内冷凝器、室内蒸发器等)连通,第一分液管120和第二分液管130均沿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分液管120的长度大于第二分液管130的长度,第一分液管120构造为直管,第二分液管130构造为弯管。由于第一分液管120的长度大于第二分液管130的长度,冷媒从第一分液管120流出所需的时长比冷媒从第二分液管130流出的时长更长,将第一分液管120设置为直管,第二分液管130设置为弯管,能够增大冷媒在第二分液管130中流动所需的时长,从而尽可能地使冷媒同时从第一分液管120和第二分液管130流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第二分液管的长度大于第一分液管的长度,第二分液管构造为直管,第一分液管构造为弯管。
可选地,为便于第一分液管120与第一冷媒入口71连通,第一分液管120可以通过二通接头140连接第一冷媒入口71,该二通接头140的入口与第一分液管120的出口连通,该二通接头的出口与第一冷媒入口71连通,以及/或者,为便于第二分液管130与第二冷媒入口72连通,第二分液管130可以通过二通接头140连接第二冷媒入口72,该二通接头140的入口与第二分液管130的出口连通,该二通接头的出口与第二冷媒入口72连通。
当换热器为室外换热器且用于热泵空调系统中时,在空调系统制冷时,换热器用作冷凝器,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放热冷凝,在空调系统采暖时,换热器用作蒸发器,冷媒在室外换热器中吸热蒸发。在空调系统制冷时,从贮液管中流出的液态冷媒的含量越多,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越好,在空调系统采暖时,从贮液管中流出的气态冷媒的含量越多,空调系统的采暖效果越好。而在现有技术中,根据贮液管与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的连通位置,从贮液管中流出的冷媒要么气态冷媒的含量多,要么液态冷媒的含量多,无法根据空调系统的制冷工作模式和采暖工作模式进行选择,从而导致空调系统要么采暖效果好但制冷效果差,要么制冷效果好但采暖效果差。
对此,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贮液管3沿水平方向延伸,贮液管3内设置有贮液隔板31、两端均开放的第一内插管32、以及两端均开放的第二内插管33,多个换热区、第一内插管32以及第二内插管33均位于贮液隔板31的一侧,贮液隔板31的另一侧与贮液管3共同限定出第一出流腔34,第一内插管32位于贮液管3的中心轴线A的上方,第二内插管33位于贮液管3的中心轴线A的下方,贮液隔板31上形成有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第一内插管32的出口端通过第一通孔311与第一出流腔34连通,第二内插管33的出口端通过第二通孔312与第一出流腔34连通,第一出流腔34与冷媒出口4连通。由于贮液管3沿水平方向延伸,贮液管3中的气液两相冷媒在贮液管3中因重力不同而进行分离,贮液管3上层为气态冷媒,贮液管3下层为液态冷媒。当空调系统制冷时,液态冷媒可以通过第二内插管33流入第一出流腔34,并通过与第一出流腔34连通的冷媒出口4进入与换热器相连的设备(例如,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等设备)中,使得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更好,在空调系统采暖时,气态冷媒可以通过第一内插管32流入第一出流腔34,使得空调系统的采暖效果更好。
为进一步地提高在制冷模式下,进入第一出流腔34的液态冷媒的含量,其在采暖模式下,进入第一出流腔34的气态冷媒的含量,进一步地,第一内插管32的上表面可以与贮液管3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第二内插管33的下表面可以贴设在贮液管3的内壁上。也就是说,第一内插管32可以靠近贮液管3的中心轴线A设置。由于在制冷模式下进入换热器的冷媒中气态冷媒的含量较高,因此在经扁管组换热后贮液管3中的液态冷媒的含量大于气态冷媒的含量,液态冷媒的液面通常会在贮液管3的中心轴线A上方,使第一内插管32靠近贮液管3的中心轴线A设置,可以使得液态冷媒的液面位于第一内插管32的上方,即,使液态冷媒完全覆盖第一内插管32和第二内插管33,这样,在制冷模式下,液态冷媒可以通过第一内插管32和第二内插管33进入第一出流腔34,气态冷媒可以位于第一内插管32的上表面与贮液管3的内壁之间间隙中,从而提高制冷模式下进入第一出流腔34的液态冷媒的含量。在采暖模式下进入换热器的冷媒中液态冷媒的含量较高,因此在经扁管组换热后贮液管3中的气态冷媒的含量大于液态冷媒的含量,液态冷媒的液面通常会在贮液管3的中心轴线A下方,使得气态冷媒能够覆盖第一内插管32,这样,在采暖模式下,大量的气态冷媒可以通过第一内插管32进入第一出流腔34,使得空调系统的采暖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第一内插管32的长度大于第二内插管33的长度,从而使贮液管3内不同位置的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能够通过第一内插管32和第二内插管33进入第一出流腔34。
可选地,贮液管3的直径可以为18mm-35mm;长度可以为200mm-750mm,第一内插管32和第二内插管33的直径可以为6mm-16mm。
另外,如前文所提及的,冷媒出口4可以与第一出流腔34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冷媒出口4在换热器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与换热器相连的设备(例如,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等)的位置进行选择。
例如,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7,冷媒出口4设置在贮液管3上且位于第一出流腔34,使得第一出流腔34内的冷媒可以直接通过第一出流腔34上的冷媒出口4流出。
在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和图7,冷媒出口4设置在第二集流管2上,第二集流管2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107,多个换热区位于第一分隔板107的一侧,第一分隔板107的另一侧与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二出流腔24,第二出流腔24通过出流通道85与第一出流腔34连通,冷媒出口4位于第二出流腔24。这样,第一出流腔34内的冷媒可以通过出流通道85进入第二出流腔24,并通过第二出流腔24上的冷媒出口4流出换热器。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文提及的第六下隔板106与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下腔体22的实施例而言,在冷媒出口4设置在第二集流管2上的情况下,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下腔体22由第六下隔板106、第一分隔板107以及第二集流管2共同围成。
在本公开提供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和图7,冷媒出口4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上,第二集流管2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107,第一集流管1内设置有第二分隔板95,多个换热区位于第一分隔板107和第二分隔板95的同一侧,第一分隔板107的另一侧与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二出流腔24,第二分隔板95的另一侧与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第三出流腔16,第二出流腔24通过出流通道85与第一出流腔34连通,第三出流腔16通过出流管道54与第二出流腔24连通,冷媒出口4位于第三出流腔16。这样,第一出流腔34内的冷媒通过出流通道85进入第二出流腔24,并通过与第二出流腔24连通的出流管道54进入第三出流腔16,最终通过设置在第三出流腔16上的冷媒出口4流出换热器。由于冷媒出口4和冷媒入口均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上,更加便于换热器的安装和与其他设备的连接。这里,出流管道54可以为扁管。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文提及的第六下隔板106与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下腔体22,且第四上隔板94与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上腔体12的实施例而言,在冷媒出口4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上的情况下,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下腔体22由第六下隔板106、第一分隔板107以及第二集流管2共同围成,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一下腔体21由第四上隔板94、第二分隔板95以及第一集流管1共同围成。
可选地,为了便于冷媒出口4与其他设备连接,参照图6,冷媒出口4处可以设置出口接头150,出口接头150的入口与冷媒出口4连通,出口接头150的出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用于空调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的贮液管(3),所述第二集流管(2)位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与所述贮液管(3)之间,所述换热器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集流管(1)上的多个冷媒入口、沿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换热区、以及与所述贮液管(3)连通的冷媒出口(4),每个换热区内均设置有多个扁管组,每个扁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连通,每个换热区中的相邻两个扁管组内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集流管(2)与所述贮液管(3)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2)与所述贮液管(3)的多个冷媒通道,每个换热区均具有与其对应的冷媒入口和与其对应的冷媒通道,以使所述冷媒能够通过对应的冷媒入口流入对应的换热区,且每个换热区中的所述冷媒均经由该换热区内的扁管组流入所述第二集流管(2),并经由与该换热区对应的冷媒通道流入所述贮液管(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冷媒入口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区对应设置,以使所述冷媒通过该冷媒入口进入该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区,以及/或者,
至少一个所述冷媒通道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区对应设置,以使该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区中的所述冷媒通过该冷媒通道进入所述贮液管(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上腔体(11)和多个第二上腔体(12),所述第二集流管(2)内设置有多个第一下腔体(21)和多个第二下腔体(22),每个换热区内均具有所述第一上腔体(11)、所述第二上腔体(12)、所述第一下腔体(21)以及所述第二下腔体(22);
每个换热区内的多个所述扁管组均包括第一扁管组(51)、第二扁管组(52)以及第三扁管组(53),每个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一扁管组(51)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一上腔体(11)和第一下腔体(21)连通,每个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二扁管组(52)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一上腔体(11)和第二下腔体(22)连通,每个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三扁管组(53)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区内的所述第二上腔体(12)和第二下腔体(2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上腔体(11)和多个所述第二上腔体(12)沿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多个所述第一下腔体(21)和多个所述第二下腔体(22)沿所述第二集流管(2)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多个所述换热区包括沿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换热区(61)、第二换热区(62)、第三换热区(63)以及第四换热区(64),所述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二上腔体(12)与所述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一上腔体(11)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分流腔(13),所述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二上腔体(12)与所述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一上腔体(11)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分流腔(14),所述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二上腔体(12)与所述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上腔体(11)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一汇流腔(15),所述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二下腔体(22)与所述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下腔体(21)相互连通以形成第二汇流腔(23);
多个所述冷媒入口包括第一冷媒入口(71)和第二冷媒入口(72),多个所述冷媒通道包括第一冷媒通道(81)、第二冷媒通道(82)以及第三冷媒通道(83),所述第一冷媒入口(71)位于所述第一分流腔(13),所述第二冷媒入口(72)位于所述第二分流腔(14),所述第一冷媒通道(81)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一下腔体(21)上,所述第二冷媒通道(82)位于所述第二汇流腔(23),所述第三冷媒通道(83)位于所述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下腔体(22)上,所述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三扁管组(53)与所述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一扁管组(51)为同一扁管组,该扁管组与所述第二冷媒通道(82)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上隔板(91)、第二上隔板(92)、第三上隔板(93)以及第四上隔板(94),所述第一上隔板(91)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一上腔体(11),所述第一上隔板(91)、所述第二上隔板(92)以及所述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分流腔(13),所述第二上隔板(92)、所述第三上隔板(93)以及所述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汇流腔(15),所述第三上隔板(93)、所述第四上隔板(94)以及所述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分流腔(14),所述第四上隔板(94)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所述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上腔体(12);
所述第二集流管(2)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下隔板(101)、第二下隔板(102)、第三下隔板(103)、第四下隔板(104)、第五下隔板(105)以及第六下隔板(106),所述第一下隔板(101)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一下腔体(21),所述第一下隔板(101)、所述第二下隔板(102)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换热区(61)内的第二下腔体(22),所述第二下隔板(102)、所述第三下隔板(103)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换热区(62)内的第一下腔体(21),所述第三下隔板(103)、所述第四下隔板(104)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汇流腔(23),所述第四下隔板(104)、所述第五下隔板(105)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三换热区(63)内的第二下腔体(22),所述第五下隔板(105)、所述第六下隔板(106)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所述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一下腔体(21),所述第六下隔板(106)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所述第四换热区(64)内的第二下腔体(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媒入口包括第一冷媒入口(71)和第二冷媒入口(72),所述第一冷媒入口(71)具有与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换热区,所述第二冷媒入口(72)具有与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换热区,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三通接头(110)、第一分液管(120)以及第二分液管(130),所述三通接头(110)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1)上,所述三通接头(110)的第一出口通过所述第一分液管(120)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71)连通,所述三通接头(110)的第二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分液管(130)与所述第二冷媒入口(72)连通,所述第一分液管(120)和第二分液管(130)均沿所述第一集流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液管(12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分液管(130)的长度,所述第一分液管(120)构造为直管,所述第二分液管(130)构造为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液管(3)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贮液管(3)内设置有贮液隔板(31)、两端均开放的第一内插管(32)、以及两端均开放的第二内插管(33),多个所述换热区、所述第一内插管(32)以及所述第二内插管(33)均位于所述贮液隔板(31)的一侧,所述贮液隔板(31)的另一侧与所述贮液管(3)共同限定出第一出流腔(34),所述第一内插管(32)位于所述贮液管(3)的中心轴线(A)的上方,所述第二内插管(33)位于所述贮液管(3)的中心轴线(A)的下方,所述贮液隔板(31)上形成有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所述第一内插管(32)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11)与所述第一出流腔(34)连通,所述第二内插管(33)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12)与所述第一出流腔(34)连通,所述第一出流腔(34)与所述冷媒出口(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插管(32)的上表面与所述贮液管(3)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内插管(33)的下表面贴设在所述贮液管(3)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插管(3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内插管(33)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出口(4)设置在所述贮液管(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出流腔(34),或者;
所述冷媒出口(4)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管(2)上,所述第二集流管(2)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107),多个所述换热区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07)的一侧,所述第一分隔板(107)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二出流腔(24),所述第二出流腔(24)通过出流通道(85)与所述第一出流腔(34)连通,所述冷媒出口(4)位于所述第二出流腔(24),或者;
所述冷媒出口(4)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1)上,所述第二集流管(2)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107),所述第一集流管(1)内设置有第二分隔板(95),多个所述换热区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07)和第二分隔板(95)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分隔板(107)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集流管(2)共同限定出第二出流腔(24),所述第二分隔板(95)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共同限定出第三出流腔(16),所述第二出流腔(24)通过出流通道(85)与所述第一出流腔(34)连通,所述第三出流腔(16)通过出流管道(54)与所述第二出流腔(24)连通,所述冷媒出口(4)位于所述第三出流腔(16)。
CN201921851222.9U 2019-10-30 2019-10-30 换热器 Active CN210980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222.9U CN210980314U (zh) 2019-10-30 2019-10-30 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222.9U CN210980314U (zh) 2019-10-30 2019-10-30 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0314U true CN210980314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18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1222.9U Active CN210980314U (zh) 2019-10-30 2019-10-30 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03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9337A (zh) * 2021-02-01 2021-06-15 中节能宁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超算数据中心冷却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9337A (zh) * 2021-02-01 2021-06-15 中节能宁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超算数据中心冷却方法
CN112969337B (zh) * 2021-02-01 2023-01-06 中节能宁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超算数据中心冷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9953B (zh) 具有增强集成度的汽车冷凝器
KR20170012878A (ko) 열교환기
EP1640682A1 (en) Evaporator using micro-channel tubes
KR101462173B1 (ko) 열교환기
CN103712509B (zh) 热交换器
JP4180801B2 (ja) 冷凍空調サイクル装置
KR101786965B1 (ko) 헤더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열교환기
WO2011160501A1 (zh) 换热器
CN102384692A (zh) 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换热器
US10041710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JP6098451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203629159U (zh) 冷媒分流装置、扁管换热器及应用其的空调、热泵热水器
CN106524594A (zh) 蛇形管式换热器
CN112026475A (zh) 换热装置及空调设备
CN103807936B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CN210980314U (zh) 换热器
WO2017149950A1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10165622U (zh) 换热器及空调设备
JP2015055408A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03454474U (zh) 微通道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CN112594975B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110195948A (zh) 气液分离器及换热系统
CN204806926U (zh) 换热装置和具有它的热泵系统
CN109595951A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112413931A (zh) 换热器及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