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4228U - 可移动净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净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4228U
CN210974228U CN201921188528.0U CN201921188528U CN210974228U CN 210974228 U CN210974228 U CN 210974228U CN 201921188528 U CN201921188528 U CN 201921188528U CN 210974228 U CN210974228 U CN 210974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odule
purification system
pipeline
mod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85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莉
黄泽平
吴剑
乔冰倩
代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885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4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4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4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家用水净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包括,按设定布局相对固定设置的多个制水模块,管道组件,控制组件,以及,可移动基座;管道组件将多个所述制水模块进行连通,使得进水按设定水路流经一个或多个制水模块,从而获得所需水质的出水;控制组件依据所需水质,控制所述管道组件形成所述设定水路。本实施例的净水系统,将多个制水模块按设定布局整合在一起,通过管路组件和控制组件实现进水流经不同的制水模块,从而获得不同水质的出水。即满足了不同用水的需求,也避免了多个制水模块单独设置带来的不便。同时,通过可移动基座的设置,方便了净水系统的移动,为净水系统的维护带来了简便。

Description

可移动净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家庭用水的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净水设备,如,净水机,软水机,直饮机等等,满足对不同水质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在家庭内安装多种净水设备的情况,每种净水设备都独立安装,需要各自的水路和出水口等附件,导致水路复杂,不易维护,一旦出现漏水的情况,不易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种净水设备独立安装,导致水路复杂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包括,
多个制水模块,按设定布局相对固定设置;
管道组件,将多个制水模块进行连通,使得进水按设定水路流经一个或多个制水模块,从而获得所需水质的出水;
控制组件,依据所需水质,控制管道组件形成设定水路;
可移动基座,多个制水模块和管道组件固定设置在可移动基座上,实现多个制水模块和管道组件的整体移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系统,将多个制水模块按设定布局整合在一起,通过管路组件和控制组件实现进水流经不同的制水模块(即依据设定水路流动),从而获得不同水质的出水。即满足了不同用水的需求,也避免了多个制水模块单独设置带来的不便。同时,通过可移动基座的设置,方便了净水系统的移动,为净水系统的维护带来了简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级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级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级过滤模块和加热模块的叠置布局的分解图;
图16是图15中的多级过滤模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中央净水模块;12、软水模块;121、加盐口;13、多级过滤模块;1300、支撑隔板;1301、第一腔室;1302、第二腔室;130、可拆卸的侧板;131、PP滤芯子模块;132、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3、第二碳棒滤芯子模块;134、RO滤芯子模块;14、加热模块;15、模块转接头;150、连接端;151、模块直管段;152、模块外螺纹管段;153、进水过渡管道;154、出水过渡管道;101、第一外壳;102、第二外壳;103、第三外壳;104、第四外壳。100、接口;1001、接头;1002、扣接台;1003、接头密封垫圈;20、管道组件;200、管道组件的各管道的连接端;201、密封环;211、第一主进水管道;212、第二主进水管道;221、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Ⅰ;222、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Ⅱ;233、第二出水管道Ⅰ;234、第二出水管道Ⅱ;235、第二出水管道Ⅲ;230、第一总出水管道;2300、第二总出水管道;231、第一出水管道Ⅰ;232、第一出水管道Ⅱ;236、第一出水管道Ⅲ;233、第二出水管道Ⅰ;234、第二出水管道Ⅱ;235、第二出水管道Ⅲ;237、第二出水管道Ⅳ;31、主控板;301、第一阀门;302、第二阀门;303、第三阀门;304、三相阀门;40、模块管道组件;400、制水模块内部的管道的连接端;401、密封环;411、第一模块进水管道;412、第二模块进水管道;421、第一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Ⅰ;422、第一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Ⅱ;423、第一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Ⅲ;424、第二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Ⅰ;425、第二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Ⅱ;431、第一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2、第一子模块出水管道Ⅱ;433、第二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4、第二子模块出水管道Ⅱ;50、固定基座;500、固定连接孔;501、第一安装槽;502、第二安装槽;503、第三安装槽;504、容纳腔体;51、转接头;511、直管段;512、外螺纹管段;513、密封垫圈;52、U型底板;521、倒U型边沿;53、导向件;531、导向槽;532、外接固定件;54、滑动部;541、凸棱;542、连接件;60、装配结构;70、外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结构与另一个实体或结构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结构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文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结合图1至图17所示,说明本公开的一种净水系统,包括,
多个制水模块,按设定布局相对固定设置;
管道组件20,将多个制水模块进行连通,使得进水按设定水路流经一个或多个制水模块,从而获得所需水质的出水;
控制组件30,依据所需水质,控制管道组件20形成设定水路;和,
可移动基座,多个制水模块和管道组件固定设置在可移动基座上,实现多个制水模块和管道组件的整体移动。
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系统,将多个制水模块按设定布局整合在一起,通过管路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实现进水流经不同的制水模块(即依据设定水路流动),从而获得不同水质的出水。即满足了不同用水的需求,也避免了多个制水模块单独设置带来的不便。同时,通过可移动基座的设置,方便了净水系统的移动,为净水系统的维护带来了简便。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移动基座用于承载净水系统的同时,并方便净水系统的移动,便于使用过程中,对净水系统的检修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水系统的可移动基座包括固定基座50和导向件53,固定基座50上形成有与导向件53配合的移动部54,移动部54设置在导向件53上,并可沿导向件53移动。其中,导向件53配置为设置在外部构件(如,橱柜)上。例如,如图2所示,导向件53包括导向槽531,固定基座50上的滑动部具有可嵌入导向槽531内的凸棱541。可选地,导向件53呈“3”字型,具有两条导向槽531,对应地,固定基座50上的移动部54具有两个凸棱541,且两个凸棱541之间具有与“3”字型导向件53的两个平行的导向槽521的中间凸起部相适配的凹部,即固定基座50上的滑动部呈“C”型,“C”型滑动部的敞口的内端面(即凹部)与“3”字型导向件53的中间凸起部相适配。以导向槽531与可移动基座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式,将导向件53固定设定在外部构件上。移动部54在固定基座50上的设置位置不限定,只要与导向件53(导向槽531)的位置相对应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基座50上的移动部54通过连接件542固定连接在固定基座50上,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选地,连接件542采用截面为“L”型的型材作为连接件。将“C”型滑动部固定在“L”型连接件的一个侧壁的外侧面上,另一个侧壁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在固定基座50的本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基座50上开设有的一侧设置多个制水模块,另一侧设置管道组件20。通过将多个制水模块设置在固定基座50上,即可将净水系统整合,无需对每个制水模块进行固定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基座50上开设有固定连接结构500,配置为与外接构件(如,橱柜柜体)固定连接,并使当固定基座50与外部构件断开连接时,可沿导向件53移动。增加净水系统的稳固。参照图1所示,固定连接结构500可以为多个固定连接孔,通过螺钉固定至外部构件上。当净水系统无需移动时,利用该固定连接孔500固定,使净水系统不易移动。当需要检修时,将固定连接孔断开连接,即可方便移出净水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中,固定基座50的形式不限定,可以是一种支架,其上具有设置制水模块的安装部即可,也可以是一种具有安装平台的基座,将制水模块装配在安装平台上,通过在平台的相应位置处开设通孔,实现位于该平台两侧的制水模块与管道组件20之间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基座50上具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与制水模块的安装端相适配,方便将制水模块设置在固定基座50上。如图12所示,针对第一种净化系统(参加下文中相关内容),固定基座50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槽501、第二安装槽502和第三安装槽503,分别对应设置中央净水模块11、软水模块12和多级过滤模块13。图12中,仅示出了软水模块12,可见软水模块12的安装端具有与第二安装槽502适配的形状,将软水模块12插入第二安装槽502中即可,其他的中央净水模块11和多级过滤模块13同理采用这种插接方式装配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基座50的安装槽的下方形成容纳腔体504,方便管道组件20的安装。可选地,增加设置U型底板52,将U型底板52可拆卸地设置在固定基座50的安装槽的下方,形成容纳腔体504。U型底板52的设置可以将管道组件20进行适当隐藏,并能保证管道组件20不被轻易碰触,避免连接松动,导致漏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U型底板52的两侧壁分别向外翻折形成倒U型边沿521。其中,移动部54设置在两侧的倒U型边沿521的内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件53还包括外接固定件532,外接固定件532具有竖直向上的延伸部,使当外接固定件532固定后,该竖直向上的延伸部伸入U型底板52的倒U型边沿的U型内部。导向槽531固定设置在外接固定件532的竖直向上的延伸部上,并与设置在倒U型边沿的内壁上的移动部54相适配。可选地,如图2所示,外接固定件532呈倒T型,底部横部用于固定在外部构件(如,橱柜或地板)上;竖直部为竖直向上的延伸部,可延伸至倒U型边沿的U型内部。导向件53(如,“3”字型)固定设置在倒T型外接固定件532的竖直部的一侧面,移动部54(如,“C”型)设置在与导向件53的导向槽531相对的倒U型边沿521的内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水系统还包括装配结构60,装配结构60设置于固定基座50的装配后位于外侧的端面上,且配置为装配外接件70。本实施例中,外接件70可以是把手件,方便移动固定基座;也可以是外饰板,外饰板的形状和材质等不限定,可以是为了遮挡多个制水模块的作用而设置,也可以是为了方便移动净水系统起辅助作用而设置,也可以是为了使净水系统的外侧面与所装配的环境保持一致,也可以是前述的几种情况。总之,外饰板的功能作用不限定。如,当将净水系统作为厨房的橱柜的一个模块时,为了使净水系统融合至厨房橱柜的整体风格,外饰板可以为橱柜板材,或者外饰板上黏贴一层装饰层,使净水系统的外侧面与厨房的整体风格一致。
本实施例中,装配结构60用于装配外接件70,装配方式不限定,可以是固定装配,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所示,装配结构可以是装配孔,预设在固定基座50的装配后位于外侧的端面上,利用螺钉将外接件70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外接件70移开,以露出多个制水模块,方便对制水模块进行检修维护等操作,装配结构为卡接托槽,其设置在固定基座50的装配后位于外侧的端面的下侧边,槽口向上,将外接件70(如,外饰板、橱柜板材)卡接在卡接托槽内即可。卡接托槽为通槽,且布置两个或更多个,稳固地装配外接件。外接件可拆卸地装配,方便移开,进而方便对净水系统的检修维护。
本公开实施例中,制水模块,是指能够制备出特定水质的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制水模块。中央净水模块,可采用不带超滤膜的中央净水设备,用于对进水进行初级过滤,清除水中的氯,三氯甲烷,铁锈,重金属,病毒藻类以及固体悬浮物,异色异味等,使处理后的水清澈洁净。软水模块,通过化学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树脂)或者物理吸附转换法(高能聚合球)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质硬度。多级过滤模块,包括多个滤芯子模块,通过不同的滤芯子模块对进水进行不同的过滤处理,如,PP(聚酯纤维)滤芯子模块,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微粒、铁锈等杂志;碳棒滤芯子模块,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微粒、铁锈、余氯、异味等;RO(反渗透膜)滤芯子模块,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加热模块,用于将水加热获得热水的功能模块,如,小厨宝。电解水模块,用于将水进行电解处理获得电解水的功能模块。气泡水模块,用于获得含有气泡的出水的功能模块。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系统中,多个制水模块按照设定布局进行设置,设定布局是综合考量多个制水模块的体积、形状和水路布置等因素,以及净水系统所放置的位置等环境因素而设定的,形式多样。可使多个制水模块的布局整体上呈现规则形状,如,整体呈方体。可选地,如图1所示的第一种净水系统,制水模块包括中央净水模块11、软水模块12和多级过滤模块13,三个制水模块呈两列布局,其中,软水模块12呈扁长方体,为一列,中央净水模块11和多级过滤模块13呈近方形柱体,并列排布构成一列,使三个制水模块的布局呈规格的方体。可选地,如图3所示的第二种净水系统,在图1所示的第一种净水系统的三个制水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加热模块14(如,小厨宝),多级过滤模块13的高度低,故,将加热模块14布局在多级过滤模块13的上方。当然,多个制水模块的设定布局的形式多样,不限于图1和图3所示的规则形状的设定布局,也可以不规则形状的设定布局。在图1和图3所示的净水系统中,多级过滤模块13中依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滤芯子模块即可,如图1的第一种净水系统中,多级过滤模块13中设置4个滤芯子模块,PP滤芯子模块131、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第二碳棒滤芯子模块133和RO滤芯子模块134。如图8中所示的第二种净水系统中,多级过滤模块13中设置3个滤芯子模块,PP滤芯子模块131、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和RO滤芯子模块134。
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系统中,管道组件20,包括多个管道,将多个制水模块进行连通,并在控制组件的配合下能够形成设定水路,从而实现对进水进行不同的处理后获得所需水质的出水。在一些实施例中,管道组件20包括主进水管道、多个模块间连通管道和多个出水管道。主进水管道,设置为接入原水,即,将原水接入净水系统内;例如,将原水接入中央净水模块11中,主进水管道是每条设定水路的起始进水管路。模块间连通管道,设置为连接上级制水模块(如中央净水模块11)的出水口和下级制水模块(多级过滤模块13)的进水口,配置为制水模块间的水路连通;此处,上级制水模块和下级制水模块是以在一条设定水路上的水的流向来定义的,是相对的。出水管道,对应连接在制水模块的出水口上(即,一个出水管道连接在一个制水模块的出水口上),配置为输出经过所连接的制水模块处理后的出水,该出水管道即为不同设定水路的出水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种净水系统,包括中央净水模块11、软水模块12和多级过滤模块13,管道组件20包括第一主进水管道211、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Ⅰ221、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Ⅱ222,以及,第一出水管道Ⅰ231和第一出水管道Ⅱ232。第一主进水管道211与中央净水模块11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将原水接入中央净水模块11中,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Ⅰ221连接中央净水模块11的出水口和软水模块12的进水口,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Ⅱ222连接中央净水模块11的出水口和多级过滤模块13的进水口。第一出水管道Ⅰ231连接在软水模块12的出水口上,用于输出经中央净水模块11和软水模块12处理后的出水。第一出水管道Ⅱ232连接在多级过滤模块13的出水口上,用于输出经中央净水模块11和多级过滤模块13处理后的出水。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净水系统中,多级过滤模块13中的多个滤芯子模块按设定过滤顺序连通设置,如,PP滤芯子模块131→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RO滤芯子模块134→第二碳棒滤芯子模块133。
可见,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净水系统中,包括两个设定水路,第一设定水路为:原水→中央净水模块11→软水模块12→出水,经该设定水路的出水为软水水质,可用于洗衣机、热水器、马桶,还可作为洗手洗脸等的卫浴用水等。第二设定水路为:原水→中央净水模块11→多级过滤模块13→出水,经该设定水路的出水为净化水,可用于饮用水。当然,第一种净水系统中的设定水路也不限于上述的两个,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连接设置即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二种净水系统,包括中央净水模块11、软水模块12、多级过滤模块13和加热模块14,管道组件20包括第二主进水管道212、第二模块间连通管道Ⅰ223、第二模块间连通管道Ⅱ224、第二模块间连通管道Ⅲ225,以及,第二出水管道Ⅰ233、第二出水管道Ⅱ234和第二出水管道Ⅲ235。第二主进水管道212与中央净水模块11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将原水接入中央净水模块11中。第二模块间连通管道Ⅰ223连接中央净水模块11的出水口和软水模块12的进水口,第二模块间连通管道Ⅱ224连接中央净水模块11的出水口和多级过滤模块13的进水口,第二模块间连通管道Ⅲ225连接中央净水模块11的出水口和加热模块14l的进水口。第二出水管道Ⅰ233连接在软水模块12的出水口上,用于输出经中央净水模块11和软水模块12处理后的出水。第二出水管道Ⅱ234连接在多级过滤模块13的出水口上,用于输出经中央净水模块11和多级过滤模块13处理后的出水,第二出水管道Ⅲ235连接在加热模块14的出水口上,用于对出水进行加热,得到加热的出水。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净水系统中,多级过滤模块13中的多个滤芯子模块按设定过滤顺序连通设置,如,PP滤芯子模块131→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RO滤芯子模块134。
可见,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净水系统中,包括三个设定水路,第一个设定水路为:原水→中央净水模块11→软水模块12→出水,经该第一设定水路的出水为软水水质,可用于洗衣机、热水器、马桶,还可作为洗手洗脸等的卫浴用水等。第二个设定水路为:原水→中央净水模块11→多级过滤模块13→出水,经该第二设定水路的出水为净化水,可用于饮用水。第三个设定水路为:原水→中央净水模块11→加热模块14→出水,经该第三设定水路的出水是经中央初级净化后的热水,可用于生活用水,如,洗漱、厨房清洗用水等。
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净水系统中,不限于上述的三种设定水路,还可依据需求设置更多的水路。如,在多级过滤模块13和加热模块14之间增加模块间连通管道Ⅳ,使经第二设定水路的出水可以再流经加热模块14,增加得到加热的设定水路。再如,在软水模块12和加热模块14之间增加第二模块间连通管道Ⅴ,使经第一设定水路的出水可以再流经加热模块14,增加得到加热的设定水路。当然,第二种净水系统中可以增加设置的设定水路也不限于上述的两种,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连接设置即可。
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系统中,针对制水模块,可包括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滤芯子模块;完成不同程度的过滤。如,多级过滤模块13,即包括多个滤芯子模块。每个滤芯子模块对水实现不同的过滤处理,获得不同的水质需求。因此,针对包括锁哥滤芯子模块的制水模块(如,多级过滤模块13),净水系统的管道组件还包括模块管道组件40,模块管道组件40将多个滤芯子模块连通,使得进水按设定水路流经部分或全部滤芯子模块,从而获得所需水质的出水;控制组件,依据所需水质,控制管道组件20和模块管道组件40形成设定水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管道组件40包括,模块进水管道,多个子模块间连通管道和多个子模块出水管道,模块进水管道是制水模块(如,多级过滤模块13)的进水管路,与模块间连通管道(如,第一种净水系统中的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Ⅱ222)连接。子模块间连通管道连接上级滤芯子模块的出水口和下级滤芯子模块的进水口,用于子模块间的水路连通。此处,上级和下级是以在一条设定水路上的水的流向来定义的,是相对的。子模块出水管道连接在滤芯子模块的出水口上,用于输出经所在滤芯子模块处理后的出水,或者将经该滤芯子模块处理后的出水输送至其他制水模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种净水系统′,是在第一种净水系统的基础上,管道组件20还包括模块管道组件40,应用于多级过滤模块13上,多级过滤模块13包括PP滤芯子模块131、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第二碳棒滤芯子模块133和RO滤芯子模块134(多级过滤模块13的结构参见图1)。模块管道组件40包括第一模块进水管道411,第一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Ⅰ421、第一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Ⅱ422和第一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Ⅲ423,以及,第一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1和第一子模块出水管道Ⅱ432。第一模块进水管道411与上一级制水模块(即中央净水模块11)的出水管路(即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Ⅱ222)连接,接入经中央净水模块11处理后的出水。第一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Ⅰ421连接PP滤芯子模块131的出水口和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的进水口;第一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Ⅱ422连接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的出水口和RO滤芯子模块134的进水口;第一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Ⅲ423连接RO滤芯子模块134的出水口和第二碳棒滤芯子模块133的进水口。第一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1连接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的出水口,第一子模块出水管道Ⅱ432连接第二碳棒滤芯子模块133的出水口。其中,第一子模块出水管道Ⅱ432的出水端与第一出水管道Ⅱ232连接,将经多级滤芯模块13处理后的出水引出。同时,如图7所示,针对增加的第一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1,管道组件20还包括第一出水管道Ⅲ236,使第一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1的出水端与第一出水管道Ⅲ236的进水口连接。
可见,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净水系统′中,在第一种净水系统的两个设定水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第三个设定水路,即,原水→中央净水模块11→PP滤芯子模块131→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出水,经该设定水路的出水可用于厨房的清洗用水。当然,本第一种净水系统′的多级过滤模块13中还可以依据需求对不同的滤芯子模块之间进行连通,并增加滤芯子模块的出水管道,实现不同需求的出水。如,连通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和第二碳棒滤芯子模块133,不经过RO滤芯子模块134的处理。如,在RO滤芯子模块134的出水口上连接子模块出水管道,形成原水→中央净水模块11→PP滤芯子模块131→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RO滤芯子模块134→出水的新设定水路等。
本实施例的第一净水系统′中,第二设定水路和第三设定水路的出水均可在厨房内使用,如,第二设定水路为饮用水,第三设定水路为厨房清洗用水,此时,可以采用一个出水设备(如,水龙头)将两个设定水路的出水引出,因此,可增加一个第一总出水管道230,使第一出水管道Ⅱ232和第一出水管道Ⅲ236的出水端连接至该第一总出水管道230,再由第一总出水管道230连接至出水设备即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二种净水系统′,是在第二种净水系统的基础上,管道组件20还包括模块管道组件40,应用于多级过滤模块13上,多级过滤模块13包括PP滤芯子模块131、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和RO滤芯子模块134(多级过滤模块13的结构参见图8)。模块管道组件40包括第二模块进水管道412,第二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Ⅰ424和第二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Ⅱ425,以及,第二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3和第二子模块出水管道Ⅱ434。第二模块进水管道412与上一级制水模块(即中央净水模块11)的出水管路(即第二模块间连通管道Ⅱ224)连接,接入经中央净水模块11处理后的出水。第二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Ⅰ424连接PP滤芯子模块131的出水口和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的进水口;第二子模块间连通管道Ⅱ425连接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的出水口和RO滤芯子模块134的进水口;第二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3连接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的出水口,第二子模块出水管道Ⅱ434连接RO滤芯子模块134的出水口。其中,第二子模块出水管道Ⅱ434的出水端与第二出水管道Ⅱ234连接,将经多级滤芯模块13处理后的出水引出。同时,如图11所示,针对增加的第二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3,管道组件20还包括第二出水管道Ⅳ237,使第二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3的出水端与第二出水管道Ⅳ237的进水口连接。
可见,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净水系统′中,在第二种净水系统的三个设定水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第四个设定水路,即,原水→中央净水模块11→PP滤芯子模块131→第一碳棒滤芯子模块132→出水,经该设定水路的出水可用于厨房的清洗用水。第四设定水路与第二设定水路可采用一个出水设备(如,水龙头)出水,因此,在第二出水管道Ⅳ237和第二出水管道Ⅱ234可均与第二总出水管道2300连通,出水设备连接第二总出水管道2300连接(参见图10和图11)。当然,本第二种净水系统′的多级过滤模块13中还可以依据需求对不同的滤芯子模块之间进行连通,实现不同需求的出水。而且,该第四个设定水路中,可以再将第二子模块出水管道Ⅰ433的出水端连通至加热模块14的进水口的进水管道(如,第二模块间连通管道Ⅲ225)上,将经第四个设定水路的出水引入制水模块14中,加热后,再流出,增加得到第五设定水路。当然,第四设定水路和第五设定水路可以由一个出水设备(如,水龙头)引出。或者利用可冷热交替的出水龙头,实现出水的可调节。
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系统中,管道组件20的设置方式不限定,可以设置在多个制水模块的上方、下方或者侧方,依据净水系统的整体布局设置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管道组件20按照设定水路布局装配在一个结构件上构成管道组件集装体。其中,结构件可以是板状体,在其上按设定水路开设固定安装孔,将管道组件20固定在固定安装口内即可。如采用不锈钢板,防腐。管道组件集装体可以水平设置在多个制水模块的上方或下方,也可以竖直设置在多个制水模块的侧方。
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组件,依据所需水质,控制管路组件20形成设定水路。控制组件的作用即是使管路组件20形成设定水路,进而使进水按照设定水路流动,处理后,获得所需水质的出水,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31和多个阀门;控制器31分别与多个阀门控制连接,用于控制各阀门的导通或闭合。多个阀门接入管道组件20的各管道上;依据所需水质的出水,控制器31控制各阀门的导通或闭合形成设定水路。其中,阀门具有采用可以被控制器31控制的控制阀门,如,电磁阀。控制器31可以采用常规的主控板,具体设置位置不限定,如,参加图17所示,可将主控板(控制器31)装配在橱柜板材的外接件70的内壁上。当然,控制组件还包括为水的流动提供动力的动力泵,接入设置在管道组件的管道上,可使每个设定水路具有动力即可。
本实施例中,阀门接入管道组件20的各管道上,可在控制器31的控制下导通或闭合,从而形成设定水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进水管道上设置阀门,在每个模块间连通管路上分别设置阀门,在每个出水管道上设置阀门。通过各阀门的导通或关闭,使相应的管道导通或关闭,从而形成设定水路。可选地,以图1和图3所述的第一种净水系统为例,具体说明阀门的设置。在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Ⅰ221上设置第一阀门301,在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Ⅱ222上设置第二阀门302和在第一出水管道Ⅱ232上设置第三阀门303。当形成第一设定水路时,控制第一阀门301导通,第二阀门302和第三阀门303关闭,使原水流经中央净水模块11后,经过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Ⅰ221流入软水模块12,再经由第一出水管道Ⅰ231流出至相应的设备(如,洗衣机、热水器等)中。当形成第二设定水路时,控制第一阀门301关闭,第二阀门302和第三阀门303导通,使原水流经中央净水模块11后,经过第一模块间连通管道Ⅱ222流入多级过滤模块13,再经由第一出水管道Ⅱ232流出至相应的设备(如,水龙头)。同理,第一净水系统′、第二净水系统和第二净水系统′的设定水路的形成同第一净水系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中,阀门的设置位置以及方式均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例如,阀门可以采用三相阀门,接入两个管道,通过控制三相阀门中的两相的导通,实现相应管道的导通。如图7所示的第一净水系统′的管道组件20的结构,在将第一出水管道Ⅱ232和第一出水管道Ⅲ236连接在一个三相阀门304上,实现由第一总出水管道230出水。可以减少阀门的使用数量,简化管道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净水系统具有很多管道,以实现设定水路的实现。因此,结合图12至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基座50还包括多个转接头51,转接头51固定穿设(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于固定基座50上,可选地,固定穿设于安装槽的底壁上。转接头51包括连通的直管段511和外螺纹管段512;直管段511位于固定基座50的装配制水模块的一侧,用于与相对应的制水模块的进水口或出水口连接;外螺纹管段512位于相对的另一侧,用于与管道组件20的相对应的管道连接。相应地,管道组件20的各管道的连接端200设置为具有内螺纹的密封接口。方便制水模块与管道组件20的各管道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螺纹的密封接口200可旋转,即,内螺纹的密封接口200与管道本体密封且旋转连接。如图14所示,内螺纹的密封接口200通过密封环201实现与管道本体的密封且旋转连接,并于密封环201处卡止。
可选地,在转接头51的直管段511和外螺纹管段512的端面上设置密封垫圈513。提高密封性,防止漏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固定基座50设置的转接头51,各制水模块的接口100(进水口和出水口)具有与转接头51的直管段511相配合插接部,如,扣接台1002。将制水模块进行装配时,只需将制水模块上的接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与相对应的转接头51的直管段511对应扣接即可。在直管段511的端面上设置的密封垫圈513与扣接台1002密封连接,防止漏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制水模块的接口100也进行了改进设计,方便制水模块内部管道的连接及检修维护。参见图14中所示的多级过滤模块13的外壳(第三外壳103)上的接口的设置方式。制水模块的接口100包括向内侧凸起的带有外螺纹的接头1001。相应地,制水模块内部的管道(模块管道组件40)的连接端400设置为具有内螺纹的密封接口400(结构同管道组件20的连接端200的内螺纹的密封接口)。
一些实施例中,制水模块内部的管道(模块管道组件40)的连接端400的内螺纹的密封接口400可旋转,即,内螺纹的密封接口400与管道本体密封且旋转连接。如图14所示,内螺纹的密封接口400通过密封环401实现密封,并卡止于密封环401。
可选地,在接头1001的端面上设置接头密封垫圈1003(同密封垫圈513)。提高密封性,防止漏水。
如图13和图14所示,是显示了多级过滤模块13和管道组件20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固定基座50的第三安装槽503的底壁上固定(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设置转接头51,直管段511插接在多级过滤模块13的外壳(第三外壳103)的接口100内,并与扣接台1002配合扣接。管道组件20的管道的连接端200通过内螺纹的密封接口密封连接。多级过滤模块13的接口100的接头1001与模块管道组件40的管道的连接端400是内螺纹的密封接口密封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转接头51的结构不限于应用在固定基座50上,也可以用于其他部分结构中的管路的连通,如下述的模块转接头15,以及具有多个过滤子模块的制水模块中多个过滤子模块与模块管道组件40的连通,均可以采用该转接头51的结构,并使与外螺纹管段连接的管路的连接端采用具有内螺纹的密封接头。当然,各管道之间的连接采用现有的其他常规手段也可实现,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具有多个滤芯的制水模块,管道组件,还包括模块管道组件40,模块管道组件40可以作为制水模块的水路构件整合设计成一个整体的制水模块,也可以将模块管道组件40设置在固定基座50上,作为管道组件20的组成部分。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系统中不具体限定模块管道组件40的设置方式,只要实现其作用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管道组件40作为制水模块的水路构件整合设计成一个整体的制水模块。如图4和图5所示,为第一种净水系统中的多级过滤模块13。多级过滤模块13具有利用支撑隔板1300分隔的两个腔室,第一腔室1301内设置多个滤芯子模块,第二腔室1302内设置模块管道组件40,在支撑隔板1300的对应位置上开设通孔,用于滤芯子模块与模块管道组件40的连通。
可选地,在支撑隔板1300上也穿设固定前述的转接头51。其中,转接头51的直管段511位于支撑隔板的一侧,用于与滤芯子模块的进水口或出水口连接;外螺纹管段512位于支撑隔板的相对的另一侧面,用于与模块管道组件40的相应管道连接。相应地,模块管道组件40的与转接头51的外螺纹管段512连接的连接端设置为具有内螺纹的密封接口(结构同管道组件20的管道的连接端的内螺纹的密封接口200)。内螺纹的密封接口与前述的结构相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将模块管道组件40设置在固定基座50上,作为管道组件20的组成部分。将模块管道组件40设置在装配具有多个滤芯的制水模块的安装槽内,通过同前述的支撑隔板1300相同的隔板将安装槽分隔出管道安装腔,模块管道组件40装配在该管道安装腔内,并在隔板(同支撑隔板1300)上装配转接头51,实现与制水模块(如,多级过滤模块13)的连接。管道组件20与模块管道组件40的相对应的管道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同转接头51的结构一样的转接头进行中转连接,也可以是一体的管道。其中,为了检修维护方便,可选为通过转接头51中转连接。本实施例未给出附图,但参考图14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水系统还包括外壳,外壳设置在多个制水模块的外部,对多个制水模块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增加净水系统的美观。可选地,分别为每个制水模块设置外壳,每个外壳对应罩设在每个制水模块的外部。如图1所示,在第一种净水系统中,中央净水模块11的外部罩设第一外壳101,软水模块12的外部罩设第二外壳102,多级过滤模块13的外部罩设第三外壳103。如图8所示,在第二种净水系统中,增加的加热模块14的外部罩设第四外壳104。方便各制水模块进行检修维护等操作,同时,还使净水系统具有整体的外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净水系统装配后,在位于外侧的外壳上具有可拆卸的侧板。方便对制水模块的维护。可选地,在多级过滤模块13的外壳上设置可拆卸的侧板130,方便对各滤芯子模块的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水模块包括软水模块12,在外壳(第二外壳102)上开设加盐口121,用于为软水模块12加盐。可选地,将第二外壳102上开设的加盐口121与软水模块的加盐口相对应连通。加盐口121可以开设在第二外壳102的顶面上(如图1所示),也可以开设在前侧壁上(如图8所示)。且,加盐口121的打开方式不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的净水系统中,针对多个制水模块的设定布局包括制水模块的叠置(如,第二种净水系统和第二种净水系统′)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上层的制水模块与管道组件20的连通,增加了模块转接头15(结构同转接头51相同),模块转接头15穿设于叠置的制水模块的叠置面上,配置为使位于上层的制水模块与所述管道组件的连通。可选地,模块转接头15穿设于位于下层的制水模块(如,多级过滤模块13)的外壳的叠置面上,用于位于上层的制水模块(如,加热模块14)与管道组件20的连通。这样,位于上层的制水模块与管道组件20的连通的管道即可穿设在位于下层的制水模块的外壳内部,避免管道的裸露,减少了管道的老化,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其中,模块转接头15包括连通的模块直管段151和模块外螺纹管段152;模块直管段151位于下层的制水模块的外侧,用于与位于上层的制水模块的接口(进水口或出水口)连通;模块外螺纹管段152位于下层的制水模块的内侧,用于通过以穿设在下层的制水模块的外壳内的方式与管道组件20的相对应的管道连接。相应地,管道组件20的各管道的连接端200设置为具有内螺纹的密封接口。
本实施例中,为呈叠置布局的上下叠置的制水模块直接的设置,以及上层制水模块与管道组件20的连接提供了一种可选方式,该方式保证了每个制水模块的接口的结构可以设置为一样,也增加了设定布局的灵活性。
如图15所示,在第二种净水系统和第二种净水系统′中,多级过滤模块13和加热模块14呈叠置时,在多级过滤模块13的外壳的顶面(即叠置面)上穿设固定(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模块转接头15,一般为两个,一个用于进水连通,一个用于出水连通。模块直管段151凸出在多级过滤模块13的外壳的顶面上,模块外螺纹管段152位于内部,用于与连接管道连通。且用于与模块外螺纹管段152连接的管道的端部采用同前述结构相同的具有内螺纹的密封接口。
本实施例中,上层制水模块与管道组件20的连通,可以是管道组件20中的相应管道穿设进入下层制水模块的外壳内并向上延伸至模块转接头15,实现上层制水模块与管道组件20的连通。当然,也可以通过采用过渡管道的形式,实现上层制水模块与管道组件20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多个制水模块的设定布局包括制水模块的叠置时,还包括,进水过渡管道153和出水过渡管道154,进水过渡管道153和出水过渡管道154设置在下层制水模块(多级过滤模块13)内部,用于连接模块转接头15和管道组件20。可选地,在下层制水模块的与管道组件20连通侧的外壳的端面上开设相应的接口,此处,接口的结构同制水模块的接口100的结构相同,使进水过渡管道153(或出水过渡管道154)的一端与该接口连接,方便下层制水模块内的进水过渡管道153和出水过渡管道154与管道组件20的连通。进水过渡管道153(或出水过渡管道154)的另一端与模块转接头15的外螺纹管段152的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过渡管道153和出水过渡管道154的两端的连接端150均设置为具有内螺纹的密封接口,结构同前述一样。
可选地,在第二种净化系统中,加热模块14的进水口通过进水过渡管道153与第二模块间连通管道Ⅲ225连通,加热模块14的出水口通过出水过渡管道154与第二出水管道Ⅲ235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净水系统还包括废水排放管路组件,用于将在制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出系统外,本公开中不进行限定,常规设置即可。
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制水模块,按设定布局相对固定设置;
管道组件,将多个所述制水模块进行连通,使得进水按设定水路流经一个或多个制水模块,从而获得所需水质的出水;
控制组件,依据所需水质,控制所述管道组件形成所述设定水路;
可移动基座,多个所述制水模块和所述管道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基座上,实现多个制水模块和管道组件的整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基座包括固定基座和导向件,所述固定基座上形成有与所述导向件配合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设置于所述导向件,并可沿所述导向件移动;其中,所述导向件配置为设置在外部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上开设有固定连接结构,配置为与外部构件固定连接;使当固定基座与外部构件断开连接时,可沿所述导向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配结构,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基座的装配后位于外侧的端面上,且配置为装配外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管道组件包括主进水管道、多个模块间连通管道和多个出水管道;
所述主进水管道,设置为接入原水;
所述模块间连通管道,设置为连接上级制水模块的出水口和下级制水模块的进水口,配置为所述制水模块间的水路连通;
所述出水管道,对应连接在所述制水模块的出水口上,配置为输出经过所述制水模块处理后的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水模块包括多个滤芯子模块;
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模块管道组件;所述模块管道组件将多个所述滤芯子模块连通,使得进水按设定水路流经部分或全部滤芯子模块,从而获得所需水质的出水;
控制组件,依据所需水质,控制所述管道组件和模块管道组件形成所述设定水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转接头,穿设于所述固定基座,配置为连通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两侧的所述制水模块和所述管道组件;所述转接头包括连通的直管段和外螺纹管段,所述直管段位于所述固定基座的装配制水模块的侧面,所述外螺纹管段位于相对的另一侧面;相应地,所述管道组件的各管道的连接端设置为具有内螺纹的密封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壳,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制水模块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模块转接头,当所述设定布局包括制水模块的叠置时,所述模块转接头穿设于叠置的制水模块的叠置面上,配置为使位于上层的制水模块与所述管道组件的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水系统装配后,在位于外侧的所述外壳上具有可拆卸的侧板;和/或,
当多个所述制水模块包括软水模块时,与所述软水模块的加盐口相对应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加盐口。
CN201921188528.0U 2019-07-25 2019-07-25 可移动净水系统 Active CN210974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8528.0U CN210974228U (zh) 2019-07-25 2019-07-25 可移动净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8528.0U CN210974228U (zh) 2019-07-25 2019-07-25 可移动净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4228U true CN210974228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60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8528.0U Active CN210974228U (zh) 2019-07-25 2019-07-25 可移动净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4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80079937A (ko) 회동형 커넥터를 가지는 정수기용 필터 어셈블리
CN106554101B (zh) 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器
CN210974229U (zh) 一种净水系统
KR200467519Y1 (ko) 입수, 정수 및 농축수 유로가 구비된 정수시스템용 힌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수 시스템
CN112279419A (zh) 可移动净水系统
KR20150057791A (ko) 입수, 정수 및 농축수 유로가 구비되는 컨넥터바디를 포함하는 정수 시스템
CN210974228U (zh) 可移动净水系统
KR20120126169A (ko) 역류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정수필터의 필터 헤드
CN110550767B (zh) 水处理机及其外壳
CN112279421A (zh) 一种净水系统
CN111196641B (zh) 净水系统
CN212174606U (zh) 净水系统
KR101776256B1 (ko) 관로일체형 덮개가 구비되는 정수기
CN210974226U (zh) 净水系统
CN210974227U (zh) 制水单元和净水系统
KR20170000573U (ko) 수도꼭지에 연결 가능한 정수 장치
CN112279422A (zh) 净水系统
CN112279420A (zh) 制水单元和净水系统
JP4613835B2 (ja) 水処理装置
CN210438509U (zh)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10127105U (zh) 应用有拼接式水路板的横置型净水器
CN215516925U (zh) 无电全屋净水系统
CN220034073U (zh) 净水器
KR200464189Y1 (ko) 호스 연결용 핸드 밸브
KR20210102529A (ko) 정수기용 필터 카트리지의 결합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