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3802U - 一种旋盖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盖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3802U
CN210973802U CN201921705046.8U CN201921705046U CN210973802U CN 210973802 U CN210973802 U CN 210973802U CN 201921705046 U CN201921705046 U CN 201921705046U CN 210973802 U CN210973802 U CN 210973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main body
screw
sealing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50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辉
张聪敏
黄龙强
宋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050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3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3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3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盖头,其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组件,上部与旋盖臂的一端直接连接,且上部与相互接触的面的外轮廓相同,该上部呈圆台状;动力组件,一端与主体组件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压盖件连接,用于带动压盖件旋转。通过主体组件与旋盖臂直接连接,使得旋盖臂与主体组件之间的间隙可以很小,使得灰尘杂质较难停留在该间隙内,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

Description

一种旋盖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盖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瓶装产品的无菌要求越来越高,也即是,对无菌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关技术中,无菌设备通常包括灌装机和旋盖机。瓶件经过消菌杀毒后,在无菌状态下输送至灌装机,由灌装机进行无菌充填,然后将瓶件输送至旋盖机,由旋盖机进行旋盖密封。其中,旋盖机通常包括旋盖臂和与该旋盖臂连接的旋盖头。其中,旋盖头包括旋盖主体和部分位于该旋盖主体内的顶杆,该顶杆能够在旋盖臂和旋盖主体之间移动。该顶盖向上限位于旋盖臂的调整块,向下限位限位于位于该旋盖主体内的弹簧。
由于顶杆能够在旋盖臂和旋盖主体间移动,使得旋盖臂、旋盖主体和顶杆间存在间隙,导致该间隙内较容易积攒灰尘杂质,且由于该间隙较小,增加了无菌清洗消毒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盖头,通过主体组件与旋盖臂直接连接,使得旋盖臂与主体组件之间的间隙可以很小,使得灰尘杂质较难停留在该间隙内,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旋盖头,包括:
主体组件,上部与旋盖臂的一端直接连接,且所述上部的外轮廓与相互接触的面的外轮廓相同,所述上部呈圆台状;
动力组件,一端与所述主体组件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压盖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压盖件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连接的旋盖主体和刻度盘;
所述旋盖主体的一端具有凹槽,且所述旋盖主体的一端呈圆台状,所述旋盖主体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旋盖臂的一端螺纹连接;
所述旋盖主体的另一端呈空心圆柱状,且与所述刻度盘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盖主体的外表面经抛光处理且设有夹持槽。
作为优选,所述旋盖主体与所述旋盖臂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旋盖主体与所述旋盖臂间的间隙;
所述旋盖主体与所述刻度盘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旋盖主体与所述刻度盘间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体组件内的旋转轴,一端与所述刻度盘连接的安装环,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的第一磁铁,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装环上的第二磁铁;
所述安装环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盖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刻度盘与所述安装环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刻度盘与所述安装环间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刻度盘上,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环上,所述第三密封圈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变,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一端指向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另一端的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的第一磁铁座和固定于所述安装环上的第二磁铁座,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座内,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第二磁铁座内。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环上设有呈梭形旋钮,通过所述旋钮能调节所述第一磁铁座与所述第二磁铁座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环与所述压盖件的连接处设有旋转密封圈,所述旋转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安装环与所述压盖件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盖头,主体组件与旋盖臂直接连接,且上部中与旋盖臂接触的面的外轮廓,与旋盖臂中与上部接触的面的外轮廓相同,旋盖头还未设置有顶杆,相较于相关技术,旋盖臂与主体组件之间的间隙可以很小,使得灰尘杂质较难停留在该间隙内,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的旋盖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
01、旋盖壳体;02、顶杆;03、限位弹簧;04、顶压弹簧;05、调节螺母; 06、连接轴套;07、调节片;
1、主体组件;11、旋盖主体;111、夹持槽;12、刻度盘;2、旋盖臂;3、动力组件;31、旋转轴;32、安装环;33、第一磁铁;34、第二磁铁;35、第一磁铁座;36、第二磁铁座;37、紧定螺钉;4、压盖件;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第三密封圈;8、旋转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请参考图1,旋盖头包括旋盖壳体01、顶杆02、限位弹簧03、顶压弹簧04、调节螺母05和连接轴套06。其中,顶杆02的一部分位于旋盖壳体01的通孔内,并且,顶杆02向上限位于旋盖臂中的调整块上,向下限位于限位弹簧03。顶压弹簧04位于调整螺母与旋盖壳体01之间,且通过调节调整螺母能够将顶压弹簧04进行预紧。连接轴套06与旋盖壳体01通过定位销进行连接传动。该旋盖头的旋盖扭矩是通过磁铁夹紧片之间的磁场产生的,并且,通过调节片07能够调节磁铁夹紧片之间的距离,进而达到改变扭矩的目的,以适应不同的盖件。
但是,由图1中可以看出,顶杆02旋盖和旋盖壳体01之间存在间隙,增加了无菌清洗消毒的难度。并且,调节螺母05和顶压弹簧04均位于旋盖壳体 01的外部,导致调节螺母05和顶压弹簧04存在卫生盲区,进一步增加了无菌清洗消毒的难度,且不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另外,连接轴套06与旋盖壳体01 之间通过定位销传动,导致连接轴套06与旋盖壳体01之间的传动连接较复杂,且连接轴套06的材料为普通材料,不能承受酸、碱性消毒液的腐蚀,也不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同时,调节片07采用滚直纹加工工艺及连接方式,导致调节片07与旋盖壳体01之间存在间隙,增加了细菌污染的风险,不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
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盖头,该旋盖头上存在间隙的位置较少,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盖头,请参考图2至图4,该旋盖头包括:主体组件 1和动力组件3。其中,主体组件1的上部与旋盖臂2的一端直接连接,并且,主体组件1的上部的外轮廓与相互接触的面的外轮廓相同,也即是,主体组件1 的上部中与旋盖臂2接触的面的外轮廓与旋盖臂2中与该上部接触的面的外轮廓相同。该主体组件1的上部呈圆台状,且该主体组件1与旋盖臂2之间未设置顶杆。
动力组件3的一端与主体组件1的下部连接,动力组件3的另一端与压盖件4连接,该动力组件3用于带动压盖件4旋转,以使压盖件4将盖件从瓶类上旋出或将盖件旋紧在瓶类上。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组件1的上部呈圆台状时,主体组件1中与旋盖臂2 接触的面的外轮廓为圆,此时,旋盖臂2中与主体组件1接触的面的外轮廓也为圆,且该两个圆的直径相等,这样能够避免在旋盖臂或主体组件上积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主体组件1与旋盖臂2直接连接,且上部的外轮廓与相互接触的面的外轮廓相同,旋盖头未设置有顶杆,相较于相关技术,旋盖臂2与主体组件1之间的间隙可以很小,使得灰尘杂质较难停留在该间隙内,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
另外,主体组件1的上部呈圆台状,使得旋盖头在清洗作业或消毒作业的工程中,清洗液或消毒液能够沿主体组件1的侧面滑落,降低了在主体组件1 上积液的几率,防止了清洗液或消毒液长时间停留在主体组件1而腐蚀主体组件1的情况。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主体组件1包括连接的旋盖主体11和刻度盘12。其中,旋盖主体11的一端具有凹槽,且该旋盖主体11的一端呈圆台状,旋盖主体11通过凹槽与旋盖臂2的一端螺纹连接。旋盖主体11的另一端呈空心圆柱状,且与刻度盘12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旋盖主体11的外表面可以经抛光处理且设有夹持槽111。由于旋盖主体11的外表面经抛光处理,使得旋盖头在进行消毒作业和清洗作业时,较难出现积液残留的情况,从而在旋盖头旋盖时,不容易出现旋盖头上的积液掉落至瓶件中,提高了旋盖头的安全性能,并且保证了旋盖头的无菌要求。另外,由于旋盖主体11的外表面设置有夹持槽111,使得在安装或拆卸旋盖头时,可以采用工具夹持在夹持槽111上,便于旋盖头跟随工具进行转动,便于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旋盖主体11与旋盖臂2的连接处可以设有第一密封圈5。该第一密封圈5用于密封旋盖主体11与旋盖臂2间的间隙,使得旋盖臂2与旋盖主体11之间的间隙可以更小,甚至没有缝隙,从而使得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更难停留在该间隙内,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另外,旋盖臂2与旋盖主体11之间存在的第一密封圈5还能够防止旋盖臂2与旋盖主体11之间的间隙积液的情况,进而防止了消毒液或清洗液对旋盖臂2或旋盖主体11的腐蚀。
在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3,旋盖主体11与刻度盘12的连接处可以设有第二密封圈6。该第二密封圈6用于密封旋盖主体11与刻度盘12间的间隙,使得旋盖主体11与刻度盘12之间的间隙可以较小,甚至没有缝隙,从而使得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更难停留在该间隙内,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另外,旋盖主体11与刻度盘12之间存在第二密封圈6还能够防止旋盖主体11与刻度盘12 之间的间隙积液的情况,进而防止了消毒液或清洗液对旋盖主体11或刻度盘12 的腐蚀,延长了旋盖主体11和刻度盘12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旋盖头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请参考图3,为了提高第一密封圈5的密封性,旋盖臂2与旋盖主体11连接的一端可以具有用于放置第一密封圈5的密封槽,该密封槽的槽深小于第一密封圈5的厚度。由于第一密封圈5的一部分位于密封槽内,防止了第一密封圈5因旋盖头旋转而移动的情况,提高了第一密封圈5的稳定性。并且,旋盖臂2与旋盖主体11固定的过程中,可以压紧第一密封圈5,使得第一密封圈5位于密封槽外的部分也进入密封槽中,使得旋盖臂2与旋盖主体11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进而避免了因放置第一密封圈5导致旋盖臂2与旋盖主体11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
类似的,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第二密封圈6的密封性,旋盖主体11与刻度盘12连接的一端可以具有用于放置第二密封圈6的密封槽,该密封槽的槽深小于第二密封圈6的厚度。由于第二密封圈6的一部分位于密封槽内,防止了第二密封圈6因旋盖头旋转而移动的情况,提高了第二密封圈6的稳定性。并且,旋盖主体11与刻度盘12固定的过程中,可以压紧第二密封圈6,使得第二密封圈6位于密封槽外的部分也进入密封槽中,使得旋盖主体11与刻度盘12 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进而避免了因放置第二密封圈6导致旋盖主体11与刻度盘12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
于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动力组件3还包括位于主体组件1内的旋转轴31,一端与刻度盘12连接的安装环32,固定于旋转轴31上的第一磁铁33,以及固定于安装环32上的第二磁铁34。并且,安装环32的另一端与压盖件4 连接。
其中,第一磁铁33的磁性与第二磁铁34的磁性相反,且该第一磁铁33与该第二磁铁34之间存在距离,使得第一磁铁33与第二磁铁34之间产生扭力,在该扭力的作用下,旋转轴31与安装环32之间存在扭力,进而使得安装环32 相对于旋转轴31旋转。由于安装环32与压盖件4连接,因此,安装环32带动压盖件4旋转,并进行旋盖。通过调整第一磁铁33和第二磁铁34间的距离能够调整第一磁铁33与第二磁铁34之间产生的扭力的大小,进而对不同的盖件进行旋盖,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示例地,第一磁铁33与第二磁铁34之间的扭力与第一磁铁33与第二磁铁34间的距离负相关。
进一步地,动力组件3还包括固定于旋转轴31上的第一磁铁座35和固定于安装环32上的第二磁铁座36,此时,第一磁铁33位于第一磁铁座35内,第二磁铁34位于第二磁铁座36内。可选地,第一磁铁座35与旋转轴31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磁铁座36与安装环32可以为一体结构。
第一磁铁座35上可以具有第一磁铁槽,第一磁铁33设置在该第一磁铁槽中;第二磁铁座36上可以具有第二磁铁槽,第二磁铁34设置在该第二磁铁槽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磁铁33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磁体块,此时,第一磁铁座35上可以具有用于盛放多个第一磁体块的多个第一磁铁槽。第二磁铁 34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磁体块,此时,第二磁铁座36上可以具有用于盛放多个第二磁体块的多个第二磁铁槽。
可选地,于本实施例中,安装环32上可以设有呈梭形的旋钮,通过该旋钮能调节第一磁铁座35与第二磁铁座36间的距离。示例地,可以控制旋钮带动安装环32相对于刻度盘12移动,即控制固定于安装环32上的第二磁铁座36 相对于刻度盘12移动。而旋转轴31的位置相对于刻度盘12固定,也即是第一磁铁座35相对于刻度盘12固定,进而达到了调整第一磁铁座35和第二磁铁座 36之间距离的目的。由于旋钮的外形呈梭形,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调节片,可以防止因旋钮的存在而出现卫生盲区,有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其中,刻度盘 12上具有刻度,能够标示第一磁铁座35与第二磁铁座36之间的距离,便于用户直观的调节第一磁铁座35与第二磁铁座36间的距离,便于用户的使用。
再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组件3还可以包括紧定螺钉37,该紧定螺钉37用于在调整好第一磁铁座35和第二磁铁座36之间的距离后,将安装环32 固定在刻度盘12上,以防止安装环32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晃动。可选地,动力组件3可以包括3个紧定螺钉37,该三个紧定螺钉37周向设置在刻度盘12上。
于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或图3所示,刻度盘12与安装环32的连接处可以设有第三密封圈7。该第三密封圈7用于密封刻度盘12与安装环32间的间隙,使得刻度盘12与安装环32之间的间隙可以较小,甚至没有缝隙,从而使得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更难停留在该间隙内,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另外,刻度盘12与安装环32之间存在第三密封圈7还能够防止刻度盘12与安装环32 之间的间隙积液的情况,进而防止了消毒液或清洗液对刻度盘12或安装环32 的腐蚀。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2或图3,第三密封圈7的一端固定于刻度盘12 上,第三密封圈7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环32上,且第三密封圈7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变,该第一方向为第三密封圈7的一端指向第三密封圈7的另一端的方向。示例地,该第三密封圈7可以为O形密封圈,由于安装环32与刻度盘 12的相对位置需要调整,以调整第一磁铁座35和第二磁铁座36之间的距离,因此,使用第三密封圈7可以能够满足安装环32与刻度盘12之间距离可调的要求。并且,第三密封圈7能够防止杂质或液体进入安装环32与刻度盘12之间或进入刻度盘12内,进而第三密封圈7能够避免消毒液或清洗液对安装环32、刻度盘12及位于刻度盘12内的旋转轴31的腐蚀,延长了安装环32、刻度盘 12和旋转轴31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旋盖头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于本实施例中,安装环32与压盖件4的连接处可以设有旋转密封圈8。该旋转密封圈8用于密封安装环32与压盖件4间的间隙。由于安装环32 与压盖件4可能发生相对转动,因此,使用旋转密封圈8能够满足该需求。安装环32与压盖件4的连接处可以设有旋转密封圈8,使得安装环32与压盖件4 之间的间隙可以较小,甚至没有缝隙,从而使得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更难停留在该间隙内,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另外,安装环32与压盖件4之间存在旋转密封圈8还能够防止安装环32与压盖件4之间的间隙积液的情况,进而防止了消毒液或清洗液对安装环32或压盖件4的腐蚀。可选地,该旋转密封圈8可以为唇形旋转密封圈。
请参考图3,为了提高旋转密封圈8的密封性,安装环32与压盖件4连接的一端可以具有用于放置该旋转密封圈8的密封槽,该旋转密封圈8嵌入该密封槽中,避免了因放置该旋转密封圈8而出现卫生盲区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主体组件1与旋盖臂2直接连接,且上部的外轮廓与相互接触的面的外轮廓相同,旋盖头未设置有顶杆,相较于相关技术,旋盖臂2与主体组件1之间的间隙可以很小,使得灰尘杂质较难停留在该间隙内,利于无菌环境的建立。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旋盖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组件(1),上部与旋盖臂(2)的一端直接连接,且所述上部的外轮廓与相互接触的面的外轮廓相同,所述上部呈圆台状;
动力组件(3),一端与所述主体组件(1)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压盖件(4)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压盖件(4)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连接的旋盖主体(11)和刻度盘(12);
所述旋盖主体(11)的一端具有凹槽,且所述旋盖主体(11)的一端呈圆台状,所述旋盖主体(11)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旋盖臂(2)的一端螺纹连接;
所述旋盖主体(11)的另一端呈空心圆柱状,且与所述刻度盘(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主体(11)的外表面经抛光处理且设有夹持槽(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盖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盖主体(11)与所述旋盖臂(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5),所述第一密封圈(5)用于密封所述旋盖主体(11)与所述旋盖臂(2)间的间隙;
所述旋盖主体(11)与所述刻度盘(1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6),所述第二密封圈(6)用于密封所述旋盖主体(11)与所述刻度盘(12)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位于所述主体组件(1)内的旋转轴(31),一端与所述刻度盘(12)连接的安装环(32),固定于所述旋转轴(31)上的第一磁铁(33),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装环(32)上的第二磁铁(34),所述安装环(32)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盖件(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盘(12)与所述安装环(32)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7),所述第三密封圈(7)用于密封所述刻度盘(12)与所述安装环(32)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圈(7)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刻度盘(12)上,所述第三密封圈(7)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环(32)上,所述第三密封圈(7)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变,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三密封圈(7)的一端指向所述第三密封圈(7)的另一端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旋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3)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旋转轴(31)上的第一磁铁座(35)和固定于所述安装环(32)上的第二磁铁座(36),所述第一磁铁(33)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座(35)内,所述第二磁铁(34)位于所述第二磁铁座(36)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32)上设有呈梭形的旋钮,通过所述旋钮能调节所述第一磁铁座(35)与所述第二磁铁座(36)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32)与所述压盖件(4)的连接处设有旋转密封圈(8),所述旋转密封圈(8)用于密封所述安装环(32)与所述压盖件(4)间的间隙。
CN201921705046.8U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旋盖头 Active CN210973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5046.8U CN210973802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旋盖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5046.8U CN210973802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旋盖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3802U true CN210973802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18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5046.8U Active CN210973802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旋盖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38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0590A (zh) * 2019-10-12 2019-12-10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盖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0590A (zh) * 2019-10-12 2019-12-10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盖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73802U (zh) 一种旋盖头
CN110550590A (zh) 一种旋盖头
CN213569449U (zh) 压旋盖装置
CN212918764U (zh) 一种用于封头板料的自动去毛刺工作台
CN208791134U (zh) 一种防漏液旋盖头
CN209887460U (zh) 一种圆形光学器件定位夹持装置
CN210913615U (zh) 口服液体用聚乙烯瓶密封垫片装置
CN210683153U (zh) 一种瓶装乳酸菌饮料电动封盖机
CN210191882U (zh) 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生产的密封包装装置
CN210894165U (zh) 一种高灵敏度医用玻璃瓶底部顶起机构
CN112456407A (zh) 真空旋盖机
CN217673379U (zh) 一种封盖用轧盖头装置
CN208153556U (zh) 一种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装配工装机构
CN216141220U (zh) 一种电动夹爪及旋盖机
CN218539241U (zh) 一种无菌旋盖头的磁力限距装置
CN216407513U (zh) 一种旋转固定的双耳盖
CN220643369U (zh) 一种纺纱机锭子调节结构
CN214243745U (zh) 真空旋盖机
CN220332045U (zh) 一种气瓶带压缠绕用工装
CN202071023U (zh) 夹具
CN209887153U (zh) 一种锯床加工件固定装置
CN214394049U (zh) 一种螺母和螺栓的安装工装
CN211366890U (zh) 压盖机
CN210825365U (zh) 一种用于膏滋生产的灌装机下料结构
CN217076916U (zh) 一种适用于大小不同封盖的自动锁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