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6291U - 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66291U
CN210966291U CN201921672081.4U CN201921672081U CN210966291U CN 210966291 U CN210966291 U CN 210966291U CN 201921672081 U CN201921672081 U CN 201921672081U CN 210966291 U CN210966291 U CN 210966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t
dust removal
ball
dust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20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Keji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Keji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Keji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Keji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20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66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66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66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vention Of Fou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包括除尘主室和抛丸主机,除尘主室和抛丸主机之间设有截丸器,抛丸主机靠近截丸器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吸尘口,吸尘口内设置有第一除尘管道,第一除尘管道的另一端与截丸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抛丸主机开机根据程序设定,遂级设备运转,抽风机运作,把抛丸机工作产生的粉尘和部分抛丸珠粒一起吸入第一除尘管道,抛丸珠粒沿着第一除尘管流入截丸器内,粉尘沿着第二除尘管道进入除尘主室内进行除尘,把截丸器设置在出风口后端,能够提高截丸效果,减小除尘通道被堵塞的可能,同时截取后的抛丸珠粒可以通过下料口从截丸器内流出,实现抛丸珠粒的再次利用,减小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丸机,具体为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抛丸机除尘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抛丸机的截丸效果不是很好,会导致除尘管道被堵塞,同时也会导致抛丸珠粒浪费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包括除尘主室和抛丸主机,所述除尘主室和抛丸主机之间设有截丸器,所述抛丸主机靠近截丸器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吸尘口,所述抛丸主机内位于吸尘口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吸尘口内设置有第一除尘管道,所述第一除尘管道的另一端与截丸器相连通,所述第一除尘管道的顶端相连通设置有第二除尘管道,所述第二除尘管道的一端与除尘主室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截丸器包括截丸罩、防回吸装置和截丸沉降槽,所述第一除尘管道与截丸罩相连通,所述防回吸装置设置在截丸罩内腔的顶部,所述截丸沉降槽设置在防回吸装置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截丸沉降槽的底部开设有截丸下料口,所述截丸下料口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料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抛丸主机的正面设置有两扇气化自动对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抛丸机除尘装置,抛丸主机开机根据程序设定,遂级设备运转,抽风机运作,把抛丸机工作产生的粉尘和部分抛丸珠粒一起吸入第一除尘管道,抛丸珠粒沿着第一除尘管流入截丸器内,粉尘沿着第二除尘管道进入除尘主室内进行除尘,把截丸器设置在出风口后端,能够提高截丸效果,减小除尘通道被堵塞的可能,同时截取后的抛丸珠粒可以通过下料口从截丸器内流出,实现抛丸珠粒的再次利用,减小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的截丸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尘主室;2、抛丸主机;3、截丸器;301、截丸罩;302、防回吸装置;303、截丸沉降槽;304、下料口;305、导料板;4、第一除尘管道;5、第二除尘管道;6、气化自动对开门;7、吸尘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包括除尘主室1和抛丸主机2,除尘主室1和抛丸主机2之间设有截丸器3,抛丸主机2靠近截丸器3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吸尘口7,抛丸主机2内位于吸尘口7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吸尘口7内设置有第一除尘管道4,第一除尘管道4的另一端与截丸器3相连通,第一除尘管道4的顶端相连通设置有第二除尘管道5,第二除尘管道5的一端与除尘主室1相连通,截丸器3包括截丸罩301、防回吸装置302和截丸沉降槽303,第一除尘管道4与截丸罩301相连通,防回吸装置302设置在截丸罩301内腔的顶部,截丸沉降槽303设置在防回吸装置302的底部,截丸沉降槽303的底部开设有截丸下料口304,截丸下料口30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料板305,抛丸主机2的正面设置有两扇气化自动对开门6。
工作原理,抛丸主机2开机根据程序设定,遂级设备运转,然后抽风机运作,把抛丸主机2工作产生的粉尘和部分抛丸珠粒一起吸入第一除尘管道4内,抛丸珠粒沿着第一除尘管道4流入截丸器3内,粉尘沿着第二除尘管道5进入除尘主室1内进行除尘,除尘主室1内为布袋除尘,且在原设备基础上把第一除尘管道4和第二除尘管道5抬升1.08m,吸尘口7抬升50cm,能够提高一定的截丸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包括除尘主室(1)和抛丸主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主室(1)和抛丸主机(2)之间设有截丸器(3),所述抛丸主机(2)靠近截丸器(3)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吸尘口(7),所述抛丸主机(2)内位于吸尘口(7)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吸尘口(7)内设置有第一除尘管道(4),所述第一除尘管道(4)的另一端与截丸器(3)相连通,所述第一除尘管道(4)的顶端相连通设置有第二除尘管道(5),所述第二除尘管道(5)的一端与除尘主室(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丸器(3)包括截丸罩(301)、防回吸装置(302)和截丸沉降槽(303),所述第一除尘管道(4)与截丸罩(301)相连通,所述防回吸装置(302)设置在截丸罩(301)内腔的顶部,所述截丸沉降槽(303)设置在防回吸装置(30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丸沉降槽(303)的底部开设有截丸下料口(304),所述截丸下料口(30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料板(3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主机(2)的正面设置有两扇气化自动对开门(6)。
CN201921672081.4U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Active CN210966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2081.4U CN210966291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2081.4U CN210966291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66291U true CN210966291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40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2081.4U Active CN210966291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66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69255U (zh) 一种粉料投料装置的除尘系统
CN205495170U (zh) 一种多进气口工业除尘器
CN106002462A (zh) 一种机床除屑装置
CN210385898U (zh) 一种流量控制生物安全柜
CN210966291U (zh) 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CN208930355U (zh) 一种建筑装饰板的切割装置
CN101941183B (zh) 自动喷砂处理机
CN205817438U (zh) 一种机床除屑装置
CN201815956U (zh) 自动喷砂处理机
CN207641220U (zh) 一种干式打磨除尘器
CN211274303U (zh) 一种粉尘自动化浆装置
CN109647066A (zh) 核电设备专用除尘器
CN211612121U (zh) 一种岩棉生产废气集气装置
CN209060730U (zh) 一种一体化过滤除尘及粉尘回收装置
CN203344206U (zh) 风冷热切罩
CN210969140U (zh) 一种瓦楞纸生产用除尘装置
CN211102976U (zh) 一种球杆削毛边工作台
CN215089436U (zh) 一种锅炉防积灰吹扫装置
CN215092983U (zh) 一种抛丸机喷砂除锈的回收装置
CN220834634U (zh) 一种干粉砂浆生产用除尘设备
CN211133309U (zh) 一种羽毛球生产用羽绒收集装置
CN209362039U (zh) 一种pvc板生产车间的集成除尘装置
CN209772126U (zh) 一种配置水垢清洗剂的反应釜
CN208876826U (zh) 一种氧化锆切削仪
CN212348071U (zh) 一种滤筒式脉冲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