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2690U -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 Google Patents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62690U
CN210962690U CN201920907061.4U CN201920907061U CN210962690U CN 210962690 U CN210962690 U CN 210962690U CN 201920907061 U CN201920907061 U CN 201920907061U CN 210962690 U CN210962690 U CN 210962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plate
board
frame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70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宪伦
丁文壮
孙宇轩
孙旭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n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n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n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n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70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62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62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62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包括车身机构和移动机构,车身机构安装在移动机构的上端,在车身机构的两侧设有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由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两部分组成,该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升降立柱,升降立柱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车身机构连接,通过遥控器驱动升降立柱伸缩,从而带动车身机构升降;该平移机构包括车架、助力轮、万向轮和刹车杆,升降立柱设在车架的上端,在车架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各装有一个万向轮,在万向轮的说明设有刹车杆,在车架下面的中部装有助力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方便接送病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高效率、安全性能好。

Description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主要用于医院中将卧床的病人从病床上转移到其它设备或床上。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病人手术、治疗以及各项检查均需要从病床上转移到其它设备或床上,大部分医院仍采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进行抬、扶、抱的转移方法。不仅给医护人员和家属带来繁重的工作量,而且在转移的过程中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可以帮助病人进行转运的医疗转运设备。
现在医院中出现一些医疗转运病床,勇于辅助医护人员进行转运病人,其中以专利号(CN201521013228)和专利号(CN200620106335)公开的最具代表性。
专利号(CN201521013228)的结构简单,能够基本实现病人的转移工作,但是床板过硬,过厚,造成病人体感很差,缺乏舒适性,并且容易对手术完的病人造成伤害,需要医护人员辅助才能很好的完成转运操作过程。整个设备的移动完全依靠医护人员的推送,缺少辅助的助力装置,因此增大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降低了工作效率。
专利号(CN200620106335)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采用一个电机和离合器控制床板运动和卷起病人整个过程,运动耦合性大,不能灵活操作,容易产生需要重复出板进板才能把病人送上转运车的现象,操作过程过于繁琐,并且给病人带来很不好的体感。
上述两类产品的传动部分分布于车体两端,与传送板在同一平面,只做了简单外壳防护,均存在缠绕病人衣物和头发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接送病人不方便、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效率和安全性较低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包括车身机构和移动机构,车身机构安装在移动机构的上端,在车身机构的两侧设有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由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两部分组成,该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升降立柱,升降立柱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车身机构连接,通过遥控器驱动升降立柱伸缩,从而带动车身机构升降;该平移机构包括车架、助力轮、万向轮和刹车杆,升降立柱设在车架的上端,在车架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各装有一个万向轮,在万向轮的说明设有刹车杆,在车架下面的中部装有助力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方便接送病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高效率、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身机构A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床架A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I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的左侧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床板A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左端(层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A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III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IV处的结构示意图;盖板16作用是放置机械结构外露并防止异物进入结构内部;图9中35随动轮在12滑槽内滚动可以使整个传动机构平稳运行,增加使用寿命。
图12是图1中1助力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支撑架9的左侧视图。
图14是异型件21的左侧视图。
图15是床板接收病人时的状态。
图16展示导轨34、滑块35的限位作用以及滚轮25对A1床板的支撑作用。
图17展示了床头护板47上的扩音器口。
图18 展示了跟随功能摄像头。
图19展示了除静电装置(金属线和拖链)。
图20是位置传感器51的放大图。
图21是床板后端(即图7中的右下长边)床板滚珠53示意图。
图22是床板前端(即图7中的左上长边)床板滚珠53示意图。
图23是包含上层布54的传动机构A3和床板A1的组合示意图。
图24是下板24和下层布55的组合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A车身机构,A1床板,A2 床架,A3传动机构,B 移动机构,1助力轮,2万向轮,3刹车杆,4升降立柱,5连接法兰,6滑槽,7挡板,8滑槽连接件,9支撑架,11遮挡帘,12滑槽,13端板,14调平翻转装置,15传动轴,151第一平移齿轮,16盖板,17平移电机,18对称连接件,19卷布电机,20卷布轴,21异型件,22上板,23床板调平连接块,24下板,25、滚轮,26隔板,27轮子,28凸轮连杆,29电缸,30减震器,31助力轮连杆,32卡子,33扶手,34导轨,35滑块,36驱动线保护管,37随动轮,38车架,39支撑梁,40支撑滚轮,41螺纹连杆,42异型件滚轮,43齿轮组,431第二平移齿轮,432主动齿轮,433从动齿轮,44齿条,45卷布齿轮组,46橡胶垫,47头部护板,48尾部护板,49防静电拖链,50智能摄像头,51位置传感器,52扩音器口,53床板滚珠,54上层布,55下层布。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车身机构A和移动机构B,车身机构A安装在移动机构B的上端,在车身机构A的两侧设有扶手33,作用是防止病人跌落。
所述的移动机构B由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两部分组成,升降功能由升降立柱4完成,升降立柱4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5与车身机构A连接,通过遥控器驱动升降立柱4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车身机构A升降,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床位;平移机构包括车架38、助力轮1、万向轮2和刹车杆3,三根升降立柱4设在车架38的上端,在车架38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各装有一个万向轮2,在车架38下面的中部装有助力轮1。在所述的移动机构B的下面连接有防静电拖链49。
参见图3-图9,本实用新型的车身机构A由床板A1、床架A2和传动机构A3三部分组成,床板A1连接在传动机构A3的上面,并随着传动机构A3在床架A2内横向移动。
参见图4-图6,所述的床架A2包括滑槽6、挡板7、滑槽连接件8、支撑架9、遮挡帘11和支撑梁39,支撑架9和支撑梁39构成矩形的框架主体,在框架主体的两端各通过滑槽连接件8连接有滑槽6,两端的滑槽6的凹槽相对设置,在每一滑槽6下侧设有齿条44;在该滑槽6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设有支撑梁39和导轨34所述的传动机构A3包括端板13、调平翻转装置14、传动轴15、盖板16、卷布电机19、对称连接件18、平移电机17、卷布轴20和异型件21,在异型件21的两端各连接一端板13,该异型件21的截面为勺形结构,在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的轴线设有卷布轴20,后者的两端转动支撑在两个端板13上;在两个端板13的相对一侧分别装有卷布电机19和平移电机17,该卷布轴20的一端通过卷布齿轮组45与卷布电机1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的口部两侧分别设有异形件滚轮42用于为卷布导向,在该异型件21的上面设有盖板16,盖板16作用是放置机械结构外露并防止异物进入结构内部。在该在两个端板13之间转动连接传动轴15,后者的一端通过齿轮组43与该平移电机1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该传动轴15的另一端装有第一平移齿轮151,后者与滑槽6内的齿条44相对应;在两个端板13的外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有随动轮37,用于支撑传动机构A3在滑槽内往复移动;在两端的端板13上部各装有一个调平翻转装置14;在该卷布轴20上连接卷布的一端,卷布的另一端从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引出,并与卷布齿轮组45连接。
滑槽6功能是对床板进行支撑,可以使随动轮37在滑槽6内滚动,从而带动整个传动系统的运动。导轨34和滑块35组成的直线导轨对传动机构起到导向作用和安全辅助作用。随动轮37在滑槽6内滚动可以使整个传动机构平稳运行,增加使用寿命。
在所述的支撑梁39的上面设有挡板7,用于防止杂物落入机构中导致安全事故,同时可以防止床板移动时机械结构暴露;床板A1在移动时需要依靠滑槽6进行支撑,为了防止滑槽6和床板摩擦导致不必要的损耗,因此在滑槽6上部设置沿长方向排列的一排用于支撑床板A1的(PU制成的)滚轮25;所述的框架主体采用铝型材连接而成,铝型材之间的连接采用转向角件和配套的螺钉螺母连接,其余的零件均采用螺钉连接。
在所述的支撑架9上装有支撑滚轮40(参见图13),保证床板A1可以平稳的运动,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参见图7和图8,所述的床板A1包括上板22、床板调平连接块23、下板24和隔板26,上板22设在下板24的上面,隔板26设在上板22的上面,在上板22和下板24的前、后长边都设有保证卷布能够流畅运行的床板滚珠53,在上板22的两端设有能够在隔板26与下板24之间滑动的床板调平连接块23,该连接块23与所述的调平翻转装置14连接;在该上板22、下板24、隔板26上设有梳状长条保证床板足够柔软,减少插进病人身体时的不适;床板调平连接块23主要作用是将整个床板和传动部分连接起来;床板A1分成上板22、下板24两层,由中间的隔板26分隔,上板22通过螺钉连接到床板调平连接块23上,床板调平连接块23和调平翻转装置14连接;隔板26通过螺钉连接到下板24上,下板24通过螺钉连接到端板13和对称连接件18上,从而与传动装置连接起来。
在所述的滑槽6内的两端分别装有橡胶垫46,作用是防止在限位开关失灵时造成机械损坏。
在所述的床架A2的两端分别设有头部护板47和尾部护板48,在该头部护板47上有扩音器52,在该头部护板47或/和尾部护板48上安装具有自动跟踪能够的摄像头50。
参见图9-图11,所述的传动机构A3包括端板13、调平翻转装置14、传动轴15、盖板16、卷布电机19、对称连接件18、平移电机17、卷布轴20和异型件21,在异型件21的两端各连接一端板13,该异型件21的截面为勺形结构,在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的轴线设有卷布轴20,后者的两端转动支撑在两个端板13上;在两个端板13的相对一侧分别装有卷布电机19和平移电机17,该卷布轴20的一端通过卷布齿轮组45与卷布电机1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的口部两侧分别设有异形件滚轮42用于为卷布导向,在该异型件21的上面设有盖板16;在该在两个端板13之间转动连接传动轴15,后者的一端装有第二平移齿轮431,并通过齿轮组43(主动齿轮432和从动齿轮433,从动齿轮433与第二平移齿轮431同轴,参见图11)与该平移电机1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该传动轴15的另一端装有第一平移齿轮151,后者与滑槽6内的齿条44相对应;在两个端板13的外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有随动轮37,用于支撑传动机构A3在滑槽内往复移动;在两端的端板13上部各装有一个调平翻转装置14;上层布54绕在卷布轴20上,通过异型件滚珠压紧在卷布轴20上再将上板22包裹起来,卷布轴一端从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引出并进行定位,另一端与齿轮组43连接。卷布电机19转动,通过齿轮组43带动卷布轴20转动,由于卷布轴20和上层布54相互接触,通过摩擦力带动上层布54转动。
床板A1安装时不能完全保证与卷布轴20平行,因此设置调平装置14,原理是通过扭转螺纹连杆41从而带动上板22一端的床板调平连接块23做微小移动,从而使上板22调整到相对平齐的结果。通过调平装置14的螺纹杆件从而调整床板A1的平行程度,从而保证不会出现跑偏的情况。由于在转运过程中病人会出现出血的情况,因此设计出的调平装置14还可以实现上下板的分离,将上板单独掀起从而对床单和床体进行清理,并能实现铺设医用隔离床单的作用。
参见图12,助力轮1为现有产品,运动原理为由电缸29带动凸轮连杆28带动卡子32摆动,从而卡住助力轮连杆31,31助力轮连杆和27助力轮连接,通过卡子32推动助力轮连杆31摆动从而使轮子27上升,使助力轮停止工作。同理电缸29运动带动凸轮连杆28再次转动,带动卡子32松开助力轮连杆31,助力轮27在减震器30作用下压住地面,使助力轮27开始运动。病床有自动跟随功能,可以跟随医护人员到达需要达到地点,助力轮27采用双轮结构可以使病床移动时更方便转弯。助力轮27为外购件,通过减震器30的弹簧作用压紧地面,通过电驱动可以转动,从而对病床的移动起辅助作用。
参见图14,异型件21凹槽口部的异形件滚轮42的主要作用是压紧上板的卷布,保证可以将病人转移到转移床上。
传动机构通过随动轮37在滑槽6和滑槽12内移动。
在滑槽6内的两端分别装有橡胶垫46,作用是防止在限位开关失灵时造成机械损坏。
头部护板47和尾部护板48的作用是便于工作人员推动病床移动,在头部护板47上有扩音器52(参见图17),可以播放医疗知识来减少病患的紧张感。在头部护板47或/和尾部护板48上安装具有自动跟踪能够的摄像头50,作用是获取工作人员和路径,便于车体的自动跟踪。
在所述的移动机构B的下面连接有防静电拖链49(参见图19),作用是将车体产生的静电导入地面,防止静电对病人造成不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医疗转运设备首先跟随医护人员运动至病床处,将扶手33降下,把设备与病床平行对齐,踩下3刹车杆件将整个设备固定,升降机构4启动依靠位置传感器51将设备床板A1与病床自动对齐,再启动接送程序。
启动平移电机17带动齿轮组43转动,齿轮和齿条44啮合做相对运动,从而带动图9所示的传动结构A3和图7所示的床板A1进行运动,运动后状态如图15所示,箭头方向为床板A1移出的方向。当床板A1接触人体下侧之后再次启动另一侧的卷布电机19,经卷布齿轮组45带动卷布轴20转动,卷布轴20转动带动卷布转动,从而将病人卷起放至床板A1上。再由移动机构B将病人运送至指定位置。
转移车将病人转移到指定病床后,首先启动升降立柱4,利用位置传感器51自动控制将床板A1与病床对齐。启动平移电机17通过齿轮组43将床板A1和病人送至病床上,在平移过程中,到达指定位置同时启动卷布电机19,通过卷布齿轮组45将病人送至病床上。再启动平移电机17,将床板A1移回车体。转移工作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采用由上板22、隔板26、下板24组成的三层薄塑料板作为转运执行部分,上板和转运布的复合运动,方便实现插入身下,拉人上车的作用,转运布为专门设计的,抗拉,耐磨,抗菌,防水,防静电的专用转运布;隔板26实现上层布54和下层布55的隔离,能够把直接接触病人的部分和辅助功能部分隔离,防止细菌病毒的传播,同时能够减少上层布54和下层布55之间的摩擦,提高转运效率;下板24由高强度塑料板组成,可以较好的实现推进和承重作用,同时下板24在前后运动的同时,会和下部三块独立的下层布55产生反方向运动,可以起到拉平床单,防止卷入转运部分的功能,三板前端采用软化齿状结构,在嵌入人体下方时不会引起病人的不适,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少损伤。薄板结构的床板A1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但对承载能力带来了挑战,转运车通过一面联接,四方面滚动支撑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板的刚度,提高了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在床板前后运动和转运布的传动机构,采用卷布电机19和平移电机17两台电机分别驱动床板的运动和卷布运动,从而实现两个运动的独立进行,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为提高医疗设备安全性和传动平稳性。传动机构A3采用了滑槽6、滑轨34和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齿轮齿条实现板的同步平稳推进和后退,滑槽和滑轨的同时使用提高了安全系数,保证了运行平稳。转运车具有较高的智能,可以采用激光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辅助,可以实现对任意设备和床体的自动对高功能,减少人员造成的误差和反复的上下调整;同时该转运床具有自动跟随功能,可以跟随服务人员自行前行,具有较高的智能,减轻了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转运车设有人文关怀系统,装有随车播放器,可以播放医疗康护知识,减少病人焦虑和恐惧的功能,在转移车的的下部装有防静电拖链49,提高舒适度;助力轮1处采用的是双轮结构,可以通过调整双轮的速度实现移动和转弯,在上坡情况下可以利用助力轮进行辅助运动,并能实现差速助力转弯功能,减少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个设备上方是一块完整的床板,完全盖住了传动部分,床板和床架之间不存在缝隙,因此不会出现缠绕头发和衣物等的问题。

Claims (8)

1.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包括车身机构(A)和移动机构(B),车身机构(A)安装在移动机构(B)的上端,在车身机构(A)的两侧设有扶手(3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B)由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两部分组成,该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升降立柱(4),升降立柱(4)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5)与车身机构(A)连接,通过遥控器驱动升降立柱(4)伸缩,从而带动车身机构(A)升降;该平移机构包括车架(38)、助力轮(1)、万向轮(2)和刹车杆(3),升降立柱(4)设在车架(38)的上端,在车架(38)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各装有一个万向轮(2),在万向轮(2)的上面设有刹车杆(3),在车架(38)下面的中部装有助力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机构(A)由床板(A1)、床架(A2)和传动机构(A3)三部分组成,床板(A1)连接在传动机构(A3)的上面,并随着传动机构(A3)在床架(A2)内横向移动;所述的床架(A2)包括滑槽(6)、挡板(7)、滑槽连接件(8)、支撑架(9)、遮挡帘(11)和支撑梁(39),支撑架(9)和支撑梁(39)构成矩形的框架主体,在框架主体的两端各通过滑槽连接件(8)连接有滑槽(6),两端的滑槽(6)的凹槽相对设置,在每一滑槽(6)下侧设有齿条(44);在该滑槽(6)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设有支撑梁(39)和导轨(34);所述的传动机构(A3)包括端板(13)、调平翻转装置(14)、传动轴(15)、盖板(16)、卷布电机(19)、对称连接件(18)、平移电机(17)、卷布轴(20)和异型件(21),在异型件(21)的两端各连接一端板(13),该异型件(21)的截面为勺形结构,在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的轴线设有卷布轴(20),后者的两端转动支撑在两个端板(13)上;在两个端板(13)的相对一侧分别装有卷布电机(19)和平移电机(17),该卷布轴(20)的一端通过卷布齿轮组(45)与卷布电机(1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的口部两侧分别设有异形件滚轮(42)用于为卷布导向,在该异型件(21)的上面设有盖板(16);在该在两个端板(13)之间转动连接传动轴(15),后者的一端通过齿轮组(43)与该平移电机(1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该传动轴(15)的另一端装有第一平移齿轮(151),后者与滑槽(6)内的齿条(44)相对应;在两个端板(13)的外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有随动轮(37),用于支撑传动机构(A3)在滑槽内往复移动;在两端的端板(13)上部各装有一个调平翻转装置(14);在该卷布轴(20)上连接卷布的一端,卷布的另一端从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引出,并与卷布齿轮组(4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梁(39)的上面设有挡板(7),用于防止杂物落入机构中导致安全事故,同时可以防止床板移动时机械结构暴露;床板(A1)在移动时需要依靠滑槽(6)进行支撑,为了防止滑槽(6)和床板摩擦导致不必要的损耗,因此在滑槽(6)上部设置沿长方向排列的一排用于支撑床板(A1)的滚轮(25);所述的框架主体采用铝型材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架(9)上装有支撑滚轮(40),保证床板(A1)可以平稳的运动,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A1)包括上板(22)、床板调平连接块(23)、下板(24)和隔板(26),上板(22)设在下板(24)的上面,隔板(26)设在上板(22)的上面,在上板(22)和下板(24)的前、后长边都设有保证卷布能够流畅运行的床板滚珠(53),在上板(22)的两端设有能够在隔板(26)与下板(24)之间滑动的床板调平连接块(23),该连接块(23)与所述的调平翻转装置(14)连接;在该上板(22)、下板(24)、隔板(26)上设有梳状长条保证床板足够柔软,减少插进病人身体时的不适;床板调平连接块(23)主要作用是将整个床板和传动部分连接起来;床板(A1)分成上板(22)、下板(24)两层,由中间的隔板(26)分隔,上板(22)通过螺钉连接到床板调平连接块(23)上,床板调平连接块(23)和调平翻转装置(14)连接;隔板(26)通过螺钉连接到下板(24)上,下板(24)通过螺钉连接到端板(13)和对称连接件(18)上,从而和传动装置连接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滑槽(6)内的两端分别装有橡胶垫(46),作用是防止在限位开关失灵时造成机械损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床架(A2)的两端分别设有头部护板(47)和尾部护板(48),在该头部护板(47)上有扩音器(52),在该头部护板(47)或/和尾部护板(48)上安装具有自动跟踪能够的摄像头(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移动机构(B)的下面连接有防静电拖链(49)。
CN201920907061.4U 2019-06-17 2019-06-17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Active CN210962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7061.4U CN210962690U (zh) 2019-06-17 2019-06-17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7061.4U CN210962690U (zh) 2019-06-17 2019-06-17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62690U true CN210962690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58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7061.4U Active CN210962690U (zh) 2019-06-17 2019-06-17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626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1510A (zh) * 2019-06-17 2019-08-09 青岛安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CN113842285A (zh) * 2021-10-15 2021-12-28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手动病人转运车及转运病人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1510A (zh) * 2019-06-17 2019-08-09 青岛安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CN113842285A (zh) * 2021-10-15 2021-12-28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手动病人转运车及转运病人的方法
CN113842285B (zh) * 2021-10-15 2023-05-1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手动病人转运车及转运病人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3154B (zh) 医用病人转移车
CN210962690U (zh)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CN204863713U (zh) 一种病人摆渡床
CN104856808A (zh) 一种病人摆渡床
WO2013149462A1 (zh) 一种无避让型立体停车位及其移动机箱的移动驱动机构
CN110101510A (zh)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CN103381118A (zh) 一种方便病人从侧面上下的电动轮椅
CN107374865B (zh) 一种护理床
CN217339194U (zh) 一种核磁共振室用转运车
CN109528428B (zh) 一种可垂直侧翻的医疗辅助床
CN114469590A (zh) 一种核磁共振室用转运车
CN212037985U (zh) 电动转移床
CN102793613B (zh) 基于摩擦力实现人体翻身、移离床面的多功能医疗护理床
CN206603899U (zh) 胃肠镜手术床
CN214596253U (zh) 一种可翻身新型智能电动护理床
CN102018607A (zh) 自走式医用电动移床器
CN113952124A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病人安全转运装置
CN200987749Y (zh) 医用病人转移车
CN110584895A (zh) 一种可完成车椅交换功能的新型家用轮椅
CN203861464U (zh) 一种自动升降轮椅
CN112790917A (zh) 一种急诊科用辅助移动机构
CN102018606A (zh) 轨道式医用电动移床器
CN216496128U (zh) 一种具有起身转向结构的老人轮椅
CN220801236U (zh) 一种适用于手术室护理的对接专用车
CN2288720Y (zh) 危重病人移转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