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5667U - 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5667U
CN210945667U CN201921842830.3U CN201921842830U CN210945667U CN 210945667 U CN210945667 U CN 210945667U CN 201921842830 U CN201921842830 U CN 201921842830U CN 210945667 U CN210945667 U CN 210945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flue gas
pipe
temperature flue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28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大宏
童振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County Tianhai Refractory Furnace Char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County Tianhai Refractory Furnace Char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County Tianhai Refractory Furnace Char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County Tianhai Refractory Furnace Char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428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5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5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56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业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电转炉,还包括控制器、光敏传感器、加热箱和供热机构,供热机构包括供水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供水组件设在加热箱的旁侧,所述加热组件设在加热箱的内部,所述光敏传感器、供水组件和加热组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在收集电转炉的高温烟气时,排除了高温烟气中的杂质,减小了环境污染,同时将高温烟气产生的余热充转化为热能,并二十四小时服务于居民生活用水,进而提高了本系统的实用性,为居民随时用水提供了保障,并且有效节约了资源,节省了回收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业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电转炉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步推广使用的炼钢炉,电转炉既不同于氧气顶吹转炉,也不同于直流电弧炉,是氧气顶吹转炉与直流电弧炉的技术结合体。
在电转炉冶炼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这些高温烟气不仅带走了大量的热能,而且还会影响下游除尘设备的运行,进而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钢铁企业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如何将炼钢工序高温烟气中的显热充分回收,变“废”为宝,已经成为炼钢企业日益关心的问题。
由于电转炉是近几年兴起的炼钢设备,目前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电转炉高温烟气余热利用方案,工程上采用的回收方式普遍比较粗放,不能排除高温烟气中的杂质,也就不能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同时不能充分将高温烟气转化成其他能量并服务于居民生活。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既能排出高温烟气中的杂质,又能使充分回收余热并充分转化成其他能量服务于居民生活的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电转炉,还包括控制器、光敏传感器、加热箱和供热机构,所述供热机构设在加热箱上以供热,供热机构包括供水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箱设在电转炉的旁侧并通过连接管与其连通,所述控制器和光敏传感器均设在加热箱的顶部,所述供水组件设在加热箱的旁侧,所述加热组件设在加热箱的内部,所述光敏传感器、供水组件和加热组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螺旋蓄水管、太阳能板、蓄电池和若干个电加热管,所述太阳能板设在加热箱的顶部,所述蓄电池设在加热箱的内部,若干个电加热管通过安装座水平设在加热箱的内侧底部,所述螺旋蓄水管通过两个夹紧套水平设在加热箱的内部并位于若干个电加热管的上方,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若干个电加热管均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储水桶和吸水泵,所述储水桶设在加热箱的旁侧,所述吸水泵设在储水桶与加热箱之间,所述储水桶与吸水泵、吸水泵与加热箱之间均连通设置有输送管,并且输送管与螺旋蓄水管靠近储水桶的一端连通,所述吸水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靠近电转炉的一端内部通过加强筋固定设有微电机,所述微电机的输出端上套设有风扇,所述微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连接管靠近加热箱的一端内壁上插设有插板,所述插板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和把手。
优选的,所述螺旋蓄水管远离吸水泵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与螺旋蓄水管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前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护面板,其背部固定设有排气网。
优选的,所述螺旋蓄水管的上方固定设有聚拢罩,所述聚拢罩的顶部与加热箱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水桶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上铰接设置有旋盖。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在收集电转炉的高温烟气时,利用负压原理将其充分吸附并输送至加热箱对螺旋蓄水管进行加热,在吸附的过程设计插板,并利用其上的过滤孔进行排除杂质,减小了环境污染,同时将高温烟气产生的余热充转化为热能,并二十四小时服务于居民生活用水,进而提高了本系统的实用性,为居民随时用水提供了保障,并且利用太阳能板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与电加热管电连接,而对螺旋蓄水管加热,有效节约了资源,节省了回收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箱和加热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除去电转炉和加热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图中:电转炉1,控制器2,加热箱3,供热机构4,供水组件5,加热组件6,连接管7,螺旋蓄水管8,太阳能板9,蓄电池10,电加热管11,安装座12,夹紧套13,储水桶14,吸水泵15,输送管16,微电机17,风扇18,插板19,分流管20,电磁阀21,防护面板22,排气网23,聚拢罩24,旋盖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电转炉1,还包括控制器2、光敏传感器、加热箱3和供热机构4,所述供热机构4设在加热箱3上以供热,供热机构4包括供水组件5和加热组件6,所述加热箱3设在电转炉1的旁侧并通过连接管7与其连通,所述控制器2和光敏传感器均设在加热箱3的顶部,所述供水组件5设在加热箱3的旁侧,所述加热组件6设在加热箱3的内部,所述光敏传感器、供水组件5和加热组件6均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组件6包括螺旋蓄水管8、太阳能板9、蓄电池10和若干个电加热管11,所述太阳能板9设在加热箱3的顶部,所述蓄电池10设在加热箱3的内部,若干个电加热管11通过安装座12水平设在加热箱3的内侧底部,所述螺旋蓄水管8通过两个夹紧套13水平设在加热箱3的内部并位于若干个电加热管11的上方,所述太阳能板9与蓄电池10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0与控制器2、若干个电加热管11均为电连接,太阳能板9白天接收光照,为蓄电池10充电,当进入夜晚后,蓄水管内部储存的水由于夜间低温会降温,此时光敏传感器启动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2,控制器2启动蓄电池10,蓄电池10启动若干个电加热管11对螺旋蓄水管8内的水进行加热,因而满足居民夜间用水的要求,白天则由电转炉1排放的高温烟气进行加热,因而使得螺旋蓄水管8内部的水二十四小时皆可供给,进而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要求,提高了本供热系统的实用性。
所述供水组件5包括储水桶14和吸水泵15,所述储水桶14设在加热箱3的旁侧,所述吸水泵15设在储水桶14与加热箱3之间,所述储水桶14与吸水泵15、吸水泵15与加热箱3之间均连通设置有输送管16,并且输送管16与螺旋蓄水管8靠近储水桶14的一端连通,所述吸水泵15与控制器2电连接,当水被注入储水桶14内部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吸水泵15,从而将储水桶14内部的水通过输送管16输入至加热箱3内部的螺旋蓄水管8内,以待加热。
所述连接管7靠近电转炉1的一端内部通过加强筋固定设有微电机17,所述微电机17的输出端上套设有风扇18,所述微电机17与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连接管7靠近加热箱3的一端内壁上插设有插板19,所述插板19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和把手,当高温烟气从电转炉1内部进入连接管7内部后,为了使其更容易进入加热箱3,因而设计微电机17和风扇18,通过控制器2启动微电机17,从而使得风扇18旋转,进而使得连接管7内部产生负压,进一步将高温烟气吸附并输送至加热箱3的内部,插板19上的过滤孔起到过滤的作用,因而可将高温气体中的杂质过滤掉,进而使得进入加热箱3内部的高温烟气较之前更洁净,不污染居民用水,同时可定期抽出插板19清理杂质,以便连接管7顺利运作。
所述螺旋蓄水管8远离吸水泵15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分流管20,所述分流管20与螺旋蓄水管8之间设有电磁阀21,所述电磁阀21与控制器2电连接,当螺旋蓄水管8内部储存的水经加热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电磁阀21,进而使得加热后的水进入分流管20中,以方便多户居民使用。
所述加热箱3的前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护面板22,其背部固定设有排气网23,由于连接管7内部输送的是高温烟气,加之加热箱3设计成密封结构,因而设计排气网23,以防止高温烟气进入过多,使得加热箱3内部气压过高而产生爆裂甚至爆炸,伤害居民,同时由于连接管7内部设计了微电机17和风扇18,其起到更好的向加热箱3吸附并输送高温烟气的作用,运用了负压原理,而负压原理成立的前提是必须空气流通,因而排气网23的设计提供了这一前提条件。
所述螺旋蓄水管8的上方固定设有聚拢罩24,所述聚拢罩24的顶部与加热箱3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当高温烟气从连接管7进入加热箱3内部时,为了使其更好的对螺旋蓄水管8加热,因而设计了聚拢罩24,使得高温烟气聚集在一起,使其不易扩散至流失,从而有利于螺旋蓄水管8的加热。
所述储水桶14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上铰接设置有旋盖25,当储水桶14内部的水源用完时,通过人工打开旋盖25,然后从注水口将新的水源注入以备用。
工作原理:当水被注入储水桶14内部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吸水泵15,从而将储水桶14内部的水通过输送管16输入至加热箱3内部的螺旋蓄水管8内,以待加热,当储水桶14内部的水源用完时,通过人工打开旋盖25,然后从注水口将新的水源注入以备用。
当高温烟气从电转炉1内部进入连接管7内部后,为了使其更容易进入加热箱3,因而设计微电机17和风扇18,通过控制器2启动微电机17,从而使得风扇18旋转,进而使得连接管7内部产生负压,进一步将高温烟气吸附并输送至加热箱3的内部,插板19上的过滤孔起到过滤的作用,因而可将高温气体中的杂质过滤掉,进而使得进入加热箱3内部的高温烟气较之前更洁净,不污染居民用水,同时可定期抽出插板19清理杂质,以便连接管7顺利运作,当高温烟气从连接管7进入加热箱3内部时,为了使其更好的对螺旋蓄水管8加热,因而设计了聚拢罩24,使得高温烟气聚集在一起,使其不易扩散至流失,从而有利于螺旋蓄水管8的加热。
由于连接管7内部输送的是高温烟气,加之加热箱3设计成密封结构,因而设计排气网23,以防止高温烟气进入过多,使得加热箱3内部气压过高而产生爆裂甚至爆炸,伤害居民,同时由于连接管7内部设计了微电机17和风扇18,其起到更好的向加热箱3吸附并输送高温烟气的作用,运用了负压原理,而负压原理成立的前提是必须空气流通,因而排气网23的设计提供了这一前提条件。
太阳能板9白天接收光照,为蓄电池10充电,当进入夜晚后,蓄水管内部储存的水由于夜间低温会降温,此时光敏传感器启动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2,控制器2启动蓄电池10,蓄电池10启动若干个电加热管11对螺旋蓄水管8内的水进行加热,因而满足居民夜间用水的要求,白天则由电转炉1排放的高温烟气进行加热,因而使得螺旋蓄水管8内部的水二十四小时皆可供给,进而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要求,提高了本供热系统的实用性。
当螺旋蓄水管8内部储存的水经加热后,通过控制器2启动电磁阀21,进而使得加热后的水进入分流管20中,以方便多户居民使用。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Claims (8)

1.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电转炉(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2)、光敏传感器、加热箱(3)和供热机构(4),所述供热机构(4)设在加热箱(3)上以供热,供热机构(4)包括供水组件(5)和加热组件(6),所述加热箱(3)设在电转炉(1)的旁侧并通过连接管(7)与其连通,所述控制器(2)和光敏传感器均设在加热箱(3)的顶部,所述供水组件(5)设在加热箱(3)的旁侧,所述加热组件(6)设在加热箱(3)的内部,所述光敏传感器、供水组件(5)和加热组件(6)均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6)包括螺旋蓄水管(8)、太阳能板(9)、蓄电池(10)和若干个电加热管(11),所述太阳能板(9)设在加热箱(3)的顶部,所述蓄电池(10)设在加热箱(3)的内部,若干个电加热管(11)通过安装座(12)水平设在加热箱(3)的内侧底部,所述螺旋蓄水管(8)通过两个夹紧套(13)水平设在加热箱(3)的内部并位于若干个电加热管(11)的上方,所述太阳能板(9)与蓄电池(10)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0)与控制器(2)、若干个电加热管(11)均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5)包括储水桶(14)和吸水泵(15),所述储水桶(14)设在加热箱(3)的旁侧,所述吸水泵(15)设在储水桶(14)与加热箱(3)之间,所述储水桶(14)与吸水泵(15)、吸水泵(15)与加热箱(3)之间均连通设置有输送管(16),并且输送管(16)与螺旋蓄水管(8)靠近储水桶(14)的一端连通,所述吸水泵(15)与控制器(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靠近电转炉(1)的一端内部通过加强筋固定设有微电机(17),所述微电机(17)的输出端上套设有风扇(18),所述微电机(17)与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连接管(7)靠近加热箱(3)的一端内壁上插设有插板(19),所述插板(19)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和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蓄水管(8)远离吸水泵(15)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分流管(20),所述分流管(20)与螺旋蓄水管(8)之间设有电磁阀(21),所述电磁阀(21)与控制器(2)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3)的前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护面板(22),其背部固定设有排气网(2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蓄水管(8)的上方固定设有聚拢罩(24),所述聚拢罩(24)的顶部与加热箱(3)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桶(14)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上铰接设置有旋盖(25)。
CN201921842830.3U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45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2830.3U CN210945667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2830.3U CN210945667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5667U true CN210945667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0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283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45667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5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0864A (zh) 一种生物质蒸汽锅炉系统
CN210945667U (zh) 一种基于电转炉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110469865B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4332667U (zh) 一种锅炉除氧装置
CN212158226U (zh) 一种涂装环保机械设备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4009556U (zh) 一种基于碳纤维发热的节能高效锅炉
CN211384403U (zh) 一种工业环保的高效废气处理设备
CN210772266U (zh) 一种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20287735U (zh) 一种清洁能源加热装置
CN207604811U (zh) 电水壶
CN208574411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用除尘设备
CN211650756U (zh) 一种减排锅炉装置
CN201679871U (zh) 环形油浴加热器及油浴加热循环过滤冷却系统
CN210638018U (zh) 一种环保锅炉用供水装置
CN216713194U (zh) 一种融雪供水的设备
CN217928831U (zh) 一种双燃气环保节能炊事采暖炉
CN219160390U (zh) 一种热量循环利用环保锅炉
CN220771933U (zh) 矿热炉高温烟气热量回收系统
CN215676585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用烟气换热装置
CN207778413U (zh) 一种火力发电自动回用烟气余热的除尘装置
CN216815155U (zh) 一种锅炉用余热回收设备
CN209977997U (zh) 一种立式节能环保蒸汽锅炉
CN109282295A (zh) 一种非晶硅薄膜电池尾气处理装置
CN220489122U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燃煤发电装置
CN212375095U (zh) 一种节能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