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1992U -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1992U
CN210941992U CN201921044121.0U CN201921044121U CN210941992U CN 210941992 U CN210941992 U CN 210941992U CN 201921044121 U CN201921044121 U CN 201921044121U CN 210941992 U CN210941992 U CN 210941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ular ring
closed rectangular
cabin body
plat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441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cha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cha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cha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cha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441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1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1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1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使得方舱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使得在一定范围内的通用性好。第一舱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第一顶板、第一前端板,第一底板、第一左侧板、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组合拼接形成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第一前端板安装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面,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面开口,第二调节舱体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第二顶板,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板、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组合拼接形成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面、后端面均开口布置,第三舱体包括第三底板、第三左侧板、第三右侧板、第三顶板、第三后端板。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方舱结构,其均为一个封闭的箱体,在实际操作中,方舱内部设置多种设备,以适应不同工程车辆的需求,由于单个方舱并不是只能对应一个车体存在,在实际中,往往会有需要进行方舱长度扩展的需求,这个时候,固定长度的方舱无法使用,只能重新选择长度更长的方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使得方舱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使得在一定范围内的通用性好。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舱体、第二调节舱体、第三舱体,所述第一舱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第一顶板、第一前端板,所述第一底板、第一左侧板、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组合拼接形成第一封闭矩形环周,所述第一前端板安装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面,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面开口,所述第二调节舱体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板、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组合拼接形成第二封闭矩形环周,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面、后端面均开口布置,所述第三舱体包括第三底板、第三左侧板、第三右侧板、第三顶板、第三后端板,所述第三底板、第三左侧板、第三顶板、第三右侧板组合拼接形成第三封闭矩形环周,所述第三后端板安装于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面,所述第二调节舱体的前端外围区域分别支承于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的内壁对应区域、且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二调节舱体的后端外围区域分别支承于所述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的内壁对应区域、且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面外周和所述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面外周之间通过柔性延展器连接,所述柔性延展器面域覆盖住位于内部的所述第二调节舱体,所述第二调节舱体的每块板的外周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外凸的导向轨道,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内壁对应于导向轨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内凹导向槽,对应位置的导向轨道分别嵌装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内凹导向槽布置,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每块板分别通过连接螺栓固接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盲孔。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位置内凹形成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用于放置折叠状态下的柔性延展器,使得柔性延展器的外露于方舱的外壁部分尽可能少,确保行车安全;
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上的每块板的内凹槽的前端面布置有至少两个外凸的前部导向轨道,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每块的内凹槽的后端面布置有至少两个外凸的后部导向轨道,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内壁对应于前部导向轨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前部内凹导向槽,所述前部内凹导向槽的后端面焊接有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内壁对应于后部导向轨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后部内凹导向槽,所述后部内凹导向槽的前端面焊接有第二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块、第二止挡块用于限定整个方舱的最短长度状态下、第二调节舱体相对于第一舱体、第三舱体的位置;
所述前部内凹导向槽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止口面,所述后部内凹导向槽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止口面,所述第一止口面、第二止口面用于限定整个方舱的最长长度状态下、第二调节舱体相对于第一舱体、第三舱体的位置;
方舱处于最长状态时,所述柔性延展器的延展面全部展开、形成平面状态布置;
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设有前斜导块、后斜导块,所述前斜导块、后斜导块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方向两端,所述前斜导块的上端斜面、后斜导块的上端斜面确保位于方舱内的物品的搬运便捷;
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每块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沉头孔,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内壁对应于每个沉头孔的轴线位置排布有若干个对应的定位盲孔,其使得连接螺栓根据需求进行长度方向定位连接,确保方舱可在一定方位内调整长度;
所述第一底板、第三底板的底部外环周设置有内凹矩形环槽,所述内凹矩形环槽内布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用于缓冲减震;
所述柔性延展连接器具体包括防水帘布、金属可折叠骨架,所述防水帘布包覆住金属壳折叠骨架,所述防水帘布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接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面外周、所述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面外周,金属可折叠骨架确保防水帘布的折叠状态不会外露方舱侧壁、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所述第一舱体、第二舱体的长度不同;
所述第一舱体、第二舱体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舱体、第二舱体为相同的舱体。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第一舱体、第二调节舱体、第三舱体,第二调节舱体可相对于第一舱体的后端面长度方向伸缩,第二调节舱体可相对于第三舱体的前端面长度方向伸缩,且第二调节舱体所形成的第二封闭矩形外周本身可作为舱体的一部分存在、完全可以用于放置对应的设备和布置对应的空间,其使得方舱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使得在一定范围内的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舱长度最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方舱长度最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第一舱体1、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前部内凹导向槽12、第一止口面121、第一止挡块13、第一底板101、第一左侧板102、第一右侧板103、第一顶板 104、第一前端板105、第二调节舱体2、第二封闭矩形环周21、内凹槽22、前部导向轨道23、后部导向轨道24、沉头孔25、第二底板201、第二左侧板202、第二顶板204、第三舱体3、第三封闭矩形环周31、后部内凹导向槽32、第二止口面321、第二止挡块33、第三底板301、第三左侧板302、第三右侧板303、第三顶板304、第三后端板305、柔性延展器4、防水帘布41、金属可折叠骨架42、连接螺栓5、定位盲孔6、前斜导块7、后斜导块8、内凹矩形环槽9、缓冲垫1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见图1-图5:其包括第一舱体1、第二调节舱体2、第三舱体3,第一舱体包括第一底板101、第一左侧板102、第一右侧板103、第一顶板104、第一前端板105,第一底板101、第一左侧板102、第一顶板104、第一右侧板103组合拼接形成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第一前端板105安装于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的前端面,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的后端面开口,第二调节舱体2包括第二底板201、第二左侧板202、第二右侧板(图中被挡住、未示意出,其和第二左侧202板为相同结构)、第二顶板204,第二底板201、第二左侧板202、第二顶板204、第二右侧板组合拼接形成第二封闭矩形环周21,第二封闭矩形环周21的前端面、后端面均开口布置,第三舱体3包括第三底板301、第三左侧板302、第三右侧板303、第三顶板304、第三后端板305,第三底板301、第三左侧板302、第三顶板304、第三右侧板303组合拼接形成第三封闭矩形环周31,第三后端板305安装于第三封闭矩形环周31的后端面,第二调节舱体2的前端外围区域分别支承于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的后端的内壁对应区域、且可相对移动,第二调节舱体2的后端外围区域分别支承于第三封闭矩形环周31的前端的内壁对应区域、且可相对移动,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的后端面外周和第三封闭矩形环周31的前端面外周之间通过柔性延展器4连接,柔性延展器4面域覆盖住位于内部的第二调节舱体2,第二调节舱体2的每块板的外周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外凸的导向轨道,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第三封闭矩形环周31的内壁对应于导向轨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内凹导向槽,对应位置的导向轨道分别嵌装于对应位置的内凹导向槽布置,第二封闭矩形环周21的每块板分别通过连接螺栓5固接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第三封闭矩形环周31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盲孔6。
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封闭矩形环周2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位置内凹形成内凹槽22,内凹槽22用于放置折叠状态下的柔性延展器4,使得柔性延展器4的外露于方舱的外壁部分尽可能少,确保行车安全;
第二封闭矩形环周21上的每块板的内凹槽22的前端面布置有至少两个外凸的前部导向轨道23,第二封闭矩形环周21的每块板的内凹槽22的后端面布置有至少两个外凸的后部导向轨道24,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的内壁对应于前部导向轨道23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前部内凹导向槽12,前部内凹导向槽 12的后端面焊接有第一止挡块13,第三封闭矩形环周31的内壁对应于后部导向轨道2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后部内凹导向槽32,后部内凹导向槽32的前端面焊接有第二止挡块33,第一止挡块13、第二止挡块33用于限定整个方舱的最短长度状态下、第二调节舱体2相对于第一舱体1、第三舱体3的位置;
前部内凹导向槽1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止口面121,后部内凹导向槽32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止口面321,第一止口面121、第二止口面321用于限定整个方舱的最长长度状态下、第二调节舱体2相对于第一舱体1、第三舱体3的位置;
方舱处于最长状态时,柔性延展器6的延展面全部展开、形成平面状态布置;
第二底板201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设有前斜导块7、后斜导块8,前斜导块7、后斜导块8分别固接于第二底板201的长度方向两端,前斜导块7的上端斜面、后斜导块8的上端斜面确保位于方舱内的物品的搬运便捷;
第二封闭矩形环周21的每块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沉头孔25,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第三封闭矩形环周31的内壁对应于每个沉头孔25的轴线位置排布有若干个对应的定位盲孔6,其使得连接螺栓5根据需求进行长度方向定位连接,确保方舱可在一定方位内调整长度;
第一底板101、第三底板301的底部外环周设置有内凹矩形环槽9,内凹矩形环槽9内布置有缓冲垫10,缓冲垫10用于缓冲减震;
柔性延展连接器6具体包括防水帘布41、金属可折叠骨架42,防水帘布 41包覆住金属壳折叠骨架42,防水帘布41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接第一封闭矩形环周11的后端面外周、第三封闭矩形环周31的前端面外周,金属可折叠骨架42确保防水帘布41的折叠状态不会外露方舱侧壁、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防水帘布41确保不会有雨水进入到方舱内部。
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舱体、第二调节舱体、第三舱体,第二调节舱体可相对于第一舱体的后端面长度方向伸缩,第二调节舱体可相对于第三舱体的前端面长度方向伸缩,且第二调节舱体所形成的第二封闭矩形外周本身可作为舱体的一部分存在、完全可以用于放置对应的设备和布置对应的空间,其使得方舱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使得在一定范围内的通用性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舱体、第二调节舱体、第三舱体,所述第一舱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第一顶板、第一前端板,所述第一底板、第一左侧板、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组合拼接形成第一封闭矩形环周,所述第一前端板安装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面,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面开口,所述第二调节舱体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第二左侧板、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组合拼接形成第二封闭矩形环周,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面、后端面均开口布置,所述第三舱体包括第三底板、第三左侧板、第三右侧板、第三顶板、第三后端板,所述第三底板、第三左侧板、第三顶板、第三右侧板组合拼接形成第三封闭矩形环周,所述第三后端板安装于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面,所述第二调节舱体的前端外围区域分别支承于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的内壁对应区域、且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二调节舱体的后端外围区域分别支承于所述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的内壁对应区域、且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面外周和所述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面外周之间通过柔性延展器连接,所述柔性延展器面域覆盖住位于内部的所述第二调节舱体,所述第二调节舱体的每块板的外周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外凸的导向轨道,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内壁对应于所述导向轨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内凹导向槽,对应位置的导向轨道分别嵌装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内凹导向槽布置,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每块板分别通过连接螺栓固接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盲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位置内凹形成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用于放置折叠状态下的柔性延展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上的每块板的内凹槽的前端面布置有至少两个外凸的前部导向轨道,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每块的内凹槽的后端面布置有至少两个外凸的后部导向轨道,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内壁对应于前部导向轨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前部内凹导向槽,所述前部内凹导向槽的后端面焊接有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内壁对应于后部导向轨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后部内凹导向槽,所述后部内凹导向槽的前端面焊接有第二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块、第二止挡块用于限定整个方舱的最短长度状态下、第二调节舱体相对于第一舱体、第三舱体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内凹导向槽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止口面,所述后部内凹导向槽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止口面,所述第一止口面、第二止口面用于限定整个方舱的最长长度状态下、第二调节舱体相对于第一舱体、第三舱体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方舱处于最长状态时,所述柔性延展器的延展面全部展开、形成平面状态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设有前斜导块、后斜导块,所述前斜导块、后斜导块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方向两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矩形环周的每块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沉头孔,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内壁对应于每个沉头孔的轴线位置排布有若干个对应的定位盲孔,其使得连接螺栓根据需求进行长度方向定位连接,确保方舱可在一定方位内调整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第三底板的底部外环周设置有内凹矩形环槽,所述内凹矩形环槽内布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用于缓冲减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延展连接器具体包括防水帘布、金属可折叠骨架,所述防水帘布包覆住金属壳折叠骨架,所述防水帘布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接所述第一封闭矩形环周的后端面外周、所述第三封闭矩形环周的前端面外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第二舱体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舱体、第二舱体为相同的舱体。
CN201921044121.0U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Active CN210941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4121.0U CN210941992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4121.0U CN210941992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1992U true CN210941992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1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44121.0U Active CN210941992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19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4529A (zh) * 2019-07-05 2019-09-20 江苏鸿昌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4529A (zh) * 2019-07-05 2019-09-20 江苏鸿昌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41992U (zh)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US9327774B2 (en) Mount apparatus for rollover protection system
CN104828150A (zh) 后轮罩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4587034U (zh) 一种前围板结构
CN208530566U (zh)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CN207631341U (zh) 车辆侧围内板后段总成和车辆
CN111016836A (zh) 一种越野车保险杠与小纵梁的集成结构
CN212224326U (zh) 一种抗应力的建筑幕墙
CN206265163U (zh) 一种侧围与地板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0254529A (zh) 一种工程车辆的方舱结构
CN110395281A (zh)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KR101860415B1 (ko) 트럭용 바닥공간의 확장시스템
CN210000417U (zh) 用于车辆的顶盖后横梁结构以及车辆
CN207193748U (zh) 双铰体系桥梁伸缩装置
CN203064038U (zh) 可扩展的特种车体
IT202000025009A1 (it) Staffa anteriore migliorata per un sistema di sospensione di un veicolo pesante
CN205908585U (zh) 六方接头构件
CN213083014U (zh) 一种拖挂式房车车身新型防护结构
CN213869282U (zh) 一种公路施工辅助装置
CN216212164U (zh) 可折叠警示牌
CN216279360U (zh) 一种汽车橡胶堵盖结构
CN217923218U (zh) 一种施工警示牌
CN207168035U (zh) 一种立体折叠包
CN21707986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卫生间
CN213384063U (zh) 两厢汽车行李箱盖板安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