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1000U - 一种印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印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1000U
CN210941000U CN201921208665.6U CN201921208665U CN210941000U CN 210941000 U CN210941000 U CN 210941000U CN 201921208665 U CN201921208665 U CN 201921208665U CN 210941000 U CN210941000 U CN 210941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seal
uni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86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建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iget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iget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iget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iget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86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1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1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1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印章装置,解决了当前台式印章机便携性不够、便携印章机无法记录盖章内容和查询印章使用记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和手持盖章机;底座上设有第一控制系统、显示屏、第一权限识别模块以及第一摄像模块;手持盖章机包括壳体、分别设于壳体内的第二控制系统、印章驱动机构以及锁定组件。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权限识别模块和锁定组件,实现了印章的限制使用,仅让取得权限的人员才能进行盖章,可避免印章被盗用的情况;利用第一摄像模块可以及时拍摄并记录手持盖章机的盖章内容,同时配合显示屏,可以让用户及时对印章的使用记录以及所盖章的文本进行查询和核实,可核查印章是否有不规范使用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印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印章装置。
背景技术
印章,用于印在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广泛的应用在银行、政府、企业、学校等各个行业中,作为一种最直接地最有效力的法律凭证,印章的规范使用和安全保管在各行各业中都拥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市面上的台式机虽然实现了智能安全盖章的手段,但由于体积过大,不利于企业在外出时进行携带,而便携式盖章机虽然携带方便,但便携式盖章机其不能够对盖章文件进行完整地记录、确认或进行记录查询,存在乱盖章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印章装置,解决当前台式印章机便携性不够、便携印章机无法记录盖章内容和查询印章使用记录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印章装置,包括底座和手持盖章机;
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控制系统、显示屏、第一权限识别模块以及第一摄像模块,所述第一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权限识别模块以及所述第一摄像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手持盖章机包括壳体、分别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控制系统、印章驱动机构以及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印章驱动机构锁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控制系统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系统的指令控制所述锁定组件的动作。
进一步,所述第一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单元、第一供电单元、第一存储器、第一AD转换单元以及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AD转换单元与所述第一权限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摄像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无线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无线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权限识别模块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或声音识别传感器的其中一个或两个或多个。
进一步,所述显示屏为触摸显示屏。
进一步,所述第一摄像模块包括第一摄像头以及第一图像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控制端还与所述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可容置手持盖章机放置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单元、第二供电单元、第二存储器以及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无线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系统无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锁定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磁铁以及设于所述印章驱动机构上的锁止槽,所述电磁铁的衔铁置于所述锁止槽内,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电状态,使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锁止槽相互配合而锁定所述壳体和所述印章驱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壳体外部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摄像模块,所述第二摄像模块包括第二摄像头以及第二图像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控制端还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顶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权限识别模块,所述第二权限识别模块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或声音识别传感器的其中一个或两个或多个。
有益效果:利用第一权限识别模块和锁定组件,实现了印章的限制使用,仅让取得权限的人员才能进行盖章,可避免印章被盗用的情况;利用第一摄像模块可以及时拍摄并记录手持盖章机的盖章内容,同时配合显示屏,可以让用户及时对印章的使用记录以及所盖章的文本进行查询和核实,可核查印章是否有不规范使用的情况;
此外,手持盖章机上也设有第二权限识别模块和第二摄像模块,在企业人员外出时,仅需携带手持盖章机外出,可直接通过第二权限识别模块获得盖章的权限,同时也可对所盖章的文本进行记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电路硬件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中的手持盖章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中的手持盖章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中的手持盖章机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中的手持盖章机中的导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中的手持盖章机解锁锁定组件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印章装置,包括底座10和手持盖章机20;
底座10上设有第一控制系统、显示屏102、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以及第一摄像模块103,第一控制系统分别与显示屏102、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以及第一摄像模块103电性连接,其中第一控制系统设于底座10的内部;
手持盖章机20包括壳体201、分别设于壳体201内的第二控制系统203、印章驱动机构以及锁定组件,锁定组件用于将印章驱动机构锁定在壳体201上,第二控制系统203与第一控制系统无线连接,第二控制系统203根据第一控制系统的指令控制锁定组件的动作。其中印章2024固定于印章驱动机构上,通过手动方式,则可实现印章2024的驱动,完成盖章的动作。印章驱动机构与壳体201之间为滑动连接,即印章驱动机构可沿着壳体201实现上下滑动,在上下滑动过程中,同时驱动印章2024沿着壳体201的内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盖章的动作。
具体地,参考图4至图6,印章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套202以及连接件2023,驱动套202内部两侧设有导轨2021,壳体201上设有与导轨2021相匹配的滑槽2011;驱动套202套设在壳体201上,驱动套202沿着滑槽2011上下滑动;连接件2023设于壳体201的内部并与驱动套202固定连接,连接件2023的下端与印章2024固定连接,驱动套202通过驱动连接件2023带动印章2024沿着壳体201的内部上下滑动,两侧导轨2021上还分别套设有导轨套2022,两侧导轨套2022分别置于对应的导轨2021与滑槽2011之间。其中,两侧的导轨套2022的上端分别通过螺钉与对应的导轨2021实现固定连接,采用螺钉结构,可方便导轨套2022与导轨2021的拆装。
参考图1,工作原理:
通过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可事先记录有权限人员的人体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纹、虹膜、人脸或声音等至少一种的生物特征信息,第一控制系统会将相应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存储以便下次的对比。然后在每次需要使用印章2024时,仅需在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上进行人体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并让第一控制系统进行识别判断是否匹配;
当需要使用印章2024时,操作人员需将所盖章的文本放置在第一摄像模块103所拍摄的区域内,第一控制系统会事先控制第一摄像模块103进行拍摄,对所盖章的文本进行图像记录;然后操作人员通过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进行生物特征信息的识别,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会向第一控制系统反馈,第一控制系统判断该信号与事先存储的生物特征信息符合后,第一控制系统便向第二控制系统203进行发出解锁的指令,则第二控制系统203在接收解锁指令后便解锁锁定组件,使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手持盖章机20,通过驱动印章驱动机构,实现盖章的动作,同时在完成盖章的过程中时,第一摄像模块103会对盖章过程进行拍摄记录同时存储在第一控制系统内,通过显示屏102,相关人员可以对印章2024的使用记录以及盖章文本内容进行查询或核查。此外,第二控制系统203在解锁锁定组件后,在限定时间T内重新控制锁定组件对印章驱动机构和壳体201进行锁定,因此每个有权限的人员仅能在限定时间T内进行盖章,超过时间T后,需要重新进行权限识别。同时会将该次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以便企业人员可以记录核查,判断是否有异常使用印章2024的情况。时间T的设定主要根据一般情况下完成盖章的动作所需时间进行设定,可在5-15s内进行设定。
第一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单元、第一供电单元、第一存储器、第一AD转换单元以及第一驱动单元,第一AD转换单元与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电性连接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摄像模块103电性连接,第一无线单元与第二控制系统203无线连接。
第一控制器可采用但不限于单片机、DSP、ARM等处理器,比如SPARTAN6系列XC6SLX16作为第一控制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系统优先采用第一单片机作为第一控制器;第一供电单元为第一控制系统提供电能。第一存储器存有已记录的生物特征信息以及印章2024使用的相关程序,至少包括控制第一摄像模块103的动作的程序、向第二控制系统203发生指令的程序以及权限信号识别和判断的程序,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程序均为现有常规的技术手段,本次不作详细的介绍。第一AD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给第一控制器。第一驱动单元用于将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从而控制第一摄像模块103的动作;第一无线单元可采用GPRS单元或者WCDMA单元实现信号无线传输,由于信号的无线传输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信号传输手段,所以在本文中不再进行展开说明。
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或声音识别传感器的其中一个或两个或多个。采用生物特征信息作为权限识别,可防止识别信号被轻易复制,可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若设置一个以上的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产品的可靠性,以免指纹识别传感器出现异常或权限人员的手指受伤时,仍有其它的传感器可进行虹膜、人脸或声音的信号采集。确保企业人员仍然可以识别权限并顺利进行盖章。
显示屏102为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与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利用触摸显示屏,可对第一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查询印章2024的使用记录以及所盖章的文本图像信息和记录生物特征信息的操作。
第一摄像模块103包括第一摄像头以及第一图像处理单元,第一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摄像头电性连接,第一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第一摄像头的控制端还与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其中,第一摄像头可设置多个,并通过固定杆104固定于底座10的一侧,其中一个第一摄像头朝下拍摄,用于拍摄盖章的文本图像,其余则设置的固定杆104的周边,实现多角度拍摄,可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拍摄,以便对盖章过程及盖章人员进行拍摄记录,以免盖章人员进行未授权的盖章行为。
参考图3,底座10上设有可容置手持盖章机20放置的凹槽105。设置凹槽105,可对手持盖章机20进行存放。
参考图1,第二控制系统203至少包括第二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单元、第二供电单元、第二存储器以及第二驱动单元,第二无线单元与第一控制系统无线连接,第二驱动单元与锁定组件电性连接。其中第一无线单元与第二无线单元实现无线信号传输。
第二控制器、第二无线单元、第二供电单元、第二存储器以及第二驱动单元的硬件结构及原理则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单元、第一供电单元、第一存储器以及第一驱动单元的硬件结构及原理一一对应且相同。
参考图1、图4至图8,锁定组件包括设于壳体201内部的电磁铁301以及设于印章驱动机构上的锁止槽302,锁止槽302设于一侧的导轨套2022上,电磁铁301的衔铁3011置于锁止槽302内,电磁铁301与第二控制系统203电性连接;第二控制系统203通过控制电磁铁301的通电状态,使电磁铁301与锁止槽302相互配合而锁定壳体201和印章驱动机构。具体地,电磁铁301则与第二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为了提高安全性,可在锁止槽302内设置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采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衔铁3011是否有在限定时间T内复位,其中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二AD转换单元与第二控制器连接,在锁定组件解锁后,若在时间T内未能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则通过第二无线单元向第一控制系统反馈异常,则第一控制系统会将此次印章2024使用进行异常记录,以提醒企业人员进行核查。
壳体201外部还设有与第二控制系统203电性连接的第二摄像模块,第二摄像模块包括第二摄像头以及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二摄像头电性连接,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系统203电性连接,第二摄像头的控制端还与第二控制系统203电性连接。通过在手持盖章机20同时设置第二摄像头,可以使企业人员外出使用印章2024时,也可对印章2024的使用过程和盖章文本进行拍摄记录。可提高手持盖章机20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其中第二摄像头可固定安装于壳体201上端侧面。
壳体201顶端还设有与第二控制系统203电性连接的第二权限识别模块,第二权限识别模块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或声音识别传感器的其中一个或两个或多个。第二权限识别模块与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的作用相同,同时在手持盖章机20设置第二权限识别模块,可以进一步提高印章2024使用的便利性,可让企业人员在外出时,也可获得权限而实现盖章的动作。
壳体201内部上端还设有横架2012,电磁铁301固定于横架2012上。设置横架2012,可使电磁铁301的位置保持固定,同时与锁止槽302相互配合实现锁定,实现印章驱动机构与壳体201的锁定和限制印章驱动机构的滑动距离的效果。
第二控制系统203固定于横架2012的上方并与壳体201固定连接。第二控制系统203可通过固定架以及螺栓结构固定于壳体201上。
印章驱动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2025,复位弹簧2025的一端与横架2012的下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2025的另一端与连接件2023的上端固定连接。
参照图8,在实际使用中将壳体201置于盖章处,在电磁铁301得电解锁锁定组件后即衔铁3011脱离锁止槽302,则可直接手动将驱动套202往下滑动,此时壳体201保持不动,则驱动套202驱动连接件2023而带动印章2024沿着壳体201的内部往下滑动,印章2024则移动到壳体201的底部开口对准的位置实现印章2024面蘸印泥或者盖章,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2025会随着连接件2023下滑而拉伸,当停止对驱动套202的作用力,则复位弹簧2025会因弹性形变的作用恢复原形,将连接件2023拉回原位,并使连接件2023、印章2024以及驱动套202同步回到原位,同时电磁铁301不再得电,衔铁3011则卡在锁止槽302内,使驱动套202无法向下移动。
底座10上还设有人体感应模块,人体感应模块与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设置人体感应模块,可及时在有人靠近底座10时进行检测并向第一控制系统反馈,及时启动第一摄像模块103进行拍摄记录,同时也启动显示屏102和第一权限识别模块101。不仅可提高用户的体验性,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人体感应模块为红外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具体地,红外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与第一AD转换单元电性连接。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手持盖章机;
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控制系统、显示屏、第一权限识别模块以及第一摄像模块,所述第一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权限识别模块以及所述第一摄像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手持盖章机包括壳体、分别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控制系统、印章驱动机构以及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印章驱动机构锁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控制系统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控制系统的指令控制所述锁定组件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单元、第一供电单元、第一存储器、第一AD转换单元以及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AD转换单元与所述第一权限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摄像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无线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权限识别模块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或声音识别传感器的其中一个或两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触摸显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模块包括第一摄像头以及第一图像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控制端还与所述第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可容置手持盖章机放置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单元、第二供电单元、第二存储器以及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无线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系统无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锁定组件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磁铁以及设于所述印章驱动机构上的锁止槽,所述电磁铁的衔铁置于所述锁止槽内,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电状态,使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锁止槽相互配合而锁定所述壳体和所述印章驱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部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摄像模块,所述第二摄像模块包括第二摄像头以及第二图像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控制端还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权限识别模块,所述第二权限识别模块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或声音识别传感器的其中一个或两个或多个。
CN201921208665.6U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印章装置 Active CN210941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8665.6U CN210941000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印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8665.6U CN210941000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印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1000U true CN210941000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8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8665.6U Active CN210941000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印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10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9072A (zh) * 2020-10-30 2021-02-05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印章装置及印章方法
CN112565195A (zh) * 2020-11-09 2021-03-26 河北戈德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印章备案追溯系统
CN113733767A (zh) * 2021-08-25 2021-12-03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财务印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9072A (zh) * 2020-10-30 2021-02-05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印章装置及印章方法
CN112565195A (zh) * 2020-11-09 2021-03-26 河北戈德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印章备案追溯系统
CN113733767A (zh) * 2021-08-25 2021-12-03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财务印章
CN113733767B (zh) * 2021-08-25 2022-12-20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财务印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41000U (zh) 一种印章装置
CN210941003U (zh) 一种盖章区域识别装置
US10176651B2 (en) Motorized docking apparatus
WO2020237190A1 (en)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CN208110755U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储物柜
US2019018686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firearms
CN210415958U (zh) 一种自动摄像的印章机
CN109869062A (zh) 一种自动开门系统
CN210941002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印章装置
CN210941001U (zh) 一种可调节的印章装置
CN210888401U (zh) 智能门锁
CN107948132B (zh) 一种身份认证系统及报销设备
CN210940999U (zh) 一种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
CN211506592U (zh) 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
CN210940998U (zh) 一种可监测拓印的印章装置
CN210442854U (zh) 一种智能识别门禁系统
CN108999538A (zh) 智能安全门
CN220747923U (zh) 智能防盗门锁系统
CN209874718U (zh) 一种智能锁的控制系统
CN20881934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装置
CN210501937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安全印章
KR20100009347U (ko) 얼굴인식 디지털 도어록
CN205976782U (zh) 锁具
WO2022253274A1 (zh) 一种可闭合设备及索引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7044226B (zh) 一种具有备用开锁装置的电子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