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6592U - 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06592U CN211506592U CN202020061127.5U CN202020061127U CN211506592U CN 211506592 U CN211506592 U CN 211506592U CN 202020061127 U CN202020061127 U CN 202020061127U CN 211506592 U CN211506592 U CN 2115065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door lock
- camera
- indoor
-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包括门锁,门锁包括门体、第一门锁面板和第二门锁面板,第一门锁面板设有指纹采集器、摄像头、密码键盘、报警器、门铃和IC卡感应器,第二门锁面板设有电池和总控制器,门铃、指纹采集器、IC卡感应器以及密码键盘均能触发摄像头工作;还包括室内机,配置为显示由摄像头采集到的影像信息并对门锁进行控制,第二门锁面板内设有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通讯模块,室内机内设有第二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与第一通讯模块无线连接。该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设置了室内机,用户在室内即可对门锁进行远程操控,便于识别和及时开门。室内机与门锁通过单独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连接,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目前的锁由机械钥匙转动锁芯带动制动栓转动实现开锁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更高要求,出现了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具体可分为四类:一、密码锁,主要用于保险柜这类安全性较高的锁;二、感应锁,又分为接触式锁和非接触式锁,例如IC卡锁,在停车场、地铁等场所应用十分普遍,配置携带方便,价格低廉;三、电磁锁,应用电磁原理制成,缺点是停电就无法关门,因此需要与其他锁配套使用;四、生物锁,是由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衍生出来的,包括指纹锁、掌纹锁、视网膜锁等,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破坏,但不方便配置,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620028915.8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远程监控的智能门锁,该智能门锁包括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终端、移动手机终端和无线通信网络,智能门锁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移动手机终端实现信号交换,智能门锁终端内设置有门锁处理器,门锁处理器与GPS定位终端二、门锁和位置信息存储管理终端相连,门锁处理器内设置有权限管理模块,门锁处理器还分别与电源和USB接口相连,移动手机终端内设置有手机处理器,手机处理器分别与GPS定位终端一、门锁控制终端和显示器终端相连。该带有远程监控的智能门锁,通过手机实现智能门锁的监控和控制,使用方便,能够时刻对智能门锁进行监控和控制,便于控制,安全且易于携带。
现有智能锁一般包括门板前后两侧的两部分,设置有摄像头、指纹锁、密码按键等的一部分设置于室外,设置有显示屏、反锁旋钮等的一部分设置于室内。由于门锁与控制终端一般采用WiFi或者局域网等通讯连接,很容易出现断网或者运行后台等的网络遭到攻击而中断连接,影响使用和安全。此外,现有的智能门锁开门还是要跑到门边去手动操作开门,对门锁不能进行远程控制,功能模式单一,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方便、防盗效果好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包括门锁,门锁包括门体以及设置于门体的第一门锁面板和第二门锁面板,第一门锁面板设置在门体的外侧,第二门锁面板设置在门体的内侧,第一门锁面板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指纹采集器、摄像头、门铃、密码键盘、IC卡感应器和报警器,在门体的厚度方向上设有锁体,在第一门锁面板与第二门锁面板之间设有与锁体配合的锁芯,第二门锁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锁芯开门的手动旋钮,在第二门锁面板中设有电池和总控制器,电池和总控制器电连接,摄像头、指纹采集器、密码键盘、报警器、门铃和IC卡感应器均与总控制器电连接,门铃、指纹采集器、IC卡感应器以及密码键盘均能触发摄像头工作,还包括室内机,室内机设置于室内,配置为显示由摄像头采集到的影像信息并对门锁进行控制,第二门锁面板内设有与总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通讯模块,室内机内设有第二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与第一通讯模块无线连接。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设置了室内机,用户在室内即可对门锁进行远程操控,不用特意跑到门锁附近进行开门操作,便于识别和及时开门。此外,室内机与门锁通过独立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连接,安全性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通讯模块为2.4G无线接收模块,第二通讯模块为2.4G无线发射模块。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通讯模块可以是型号为JF24D-RX的2.4G无线接收模块,第二通讯模块可以是型号为JF24D-TX的2.4G无线发射模块。距离可以为50米,基本可以涵盖大部分的家居范围,而且接收单元和遥控器单元具有1键自动对码功能,容量大,避免地址重复,安全性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显示器和控制模块,第一显示器嵌入式安装于壳体,控制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安装于壳体内,第一显示器、第二通讯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由此,第一显示器可以为市面上常用的显示屏,优选为矩形的七寸TFT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门锁面板上设有第二显示器,第二显示器与总控制器连接且位于手动旋钮的上方,第二显示器与摄像头配合,能够显示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由此,通过第二显示器可以看到摄像头拍摄到的门外的图像,便于门内户主进行识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头为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摄像头设有红外线发生器、灵敏电阻,红外线发生器设于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内部,灵敏电阻设于红外线发生器旁边与第一门锁面板相连接。由此,通过在现有设备上加设一种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通过摄像头中的红外线采集图像进而通过程序发送至房主的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开锁提醒,便于户主控制门锁状态,利于防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设有两个并为串联连接。由此,电池设有两个并为串联连接,其中一个电池为备用状态,当在使用的一个电池没电时,可以将该电池换下并启用备用电池,使门锁得以不间断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码键盘为触摸式密码键盘。由此,触摸式密码键盘美观实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门锁面板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密码键盘的下方,报警器安装于把手。由此,把手的设置便于开关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锁还包括图像对比器和存储器,图像对比器与总控制器连接,存储器与图像对比器连接,存储器用于储存开锁指纹、按键密码、IC卡开锁信息以及通过摄像头抓拍到的内容等,图像对比器用于将通过指纹采集器输入的活体指纹与存储器储存的开锁指纹进行对比。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通过指纹采集器获取指纹图像,将指纹图像信息发送至总控制器,总控制器将收取到的图像信息传送至图像对比器,图像对比器将图像与存储器内的开锁指纹图像进行对比,图像对比器将对比后的结果再反馈给总控制器,如果对比后的结果为正确指纹,总控制器控制锁芯打开门锁,如果对比后的结果为错误指纹,总控制器会将该信息发送至室内机提醒户主,如果错误一定次数(用户可以设定次数),门锁上的报警器可以自动报警或者用户通过室内机操控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设置了室内机,用户在室内即可对门锁进行远程操控,不用特意跑到门锁附近进行开门操作,便于识别和及时开门。此外,室内机与门锁通过独立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连接,无需连接网络也无运行后台,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的第一门锁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的第二门锁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的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1~5中的附图标记:1-室内机;2-门锁;11-壳体;12-第一显示器;13-第二通讯模块;14-控制模块;15-控制按钮;21-门体;22-第一门锁面板;23-第二门锁面板;24-锁体;25-手动旋钮;26-钥匙孔;27-图像对比器;28-存储器;29-指纹采集器;210-摄像头;211-密码键盘;212-门铃;213-把手;214-电池;215-总控制器;216-显示器;217-第一通讯模块;218-IC卡感应器;219-报警器;220-锁芯;210a-红外线发生器;210b-灵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
如图1~5所示,该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包括门锁2以及用于控制门锁2的室内机1。
本实施方式的门锁2包括门体21以及设置于门体21的第一门锁面板22和第二门锁面板23。第一门锁面板22设置在门体21的外侧,第二门锁面板23设置在门体21的内侧。第一门锁面板22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指纹采集器29、摄像头210、门铃212、密码键盘211、IC卡感应器218和报警器219。在门体21的厚度方向上设有锁体24,在第一门锁面板22与第二门锁面板23之间设有与锁体24配合的锁芯220。第二门锁面板23上设有用于控制锁芯220开门的手动旋钮25。在第二门锁面板23中设有电池214和总控制器215,电池214和总控制器215电连接。摄像头210、指纹采集器29、密码键盘211、报警器219、门铃212和IC卡感应器218均与总控制器215电连接。门铃212、指纹采集器29、和IC卡感应器218以及密码键盘211均能触发摄像头210工作。
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设置于室内,配置为显示由摄像头210采集到的影像信息并对门锁2进行控制。第二门锁面板23内设有与总控制器215电性连接的第一通讯模块217,室内机1内设有第二通讯模块13,第二通讯模块13与第一通讯模块217无线连接。
第一通讯模块217为2.4G无线接收模块,第二通讯模块13为2.4G无线发射模块。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通讯模块217可以是型号为JF24D-RX的2.4G无线接收模块,第二通讯模块13可以是型号为JF24D-TX的2.4G无线发射模块。距离可以为50米,基本可以涵盖大部分的家居范围,而且接收单元和遥控器单元具有1键自动对码功能,容量大,避免地址重复,安全性高。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包括壳体11、第一显示器12、控制模块14和控制按钮15。第一显示器12嵌入式安装于壳体11,控制模块14和第二通讯模块13安装于壳体11内,第一显示器12、第二通讯模块13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一显示器12可以为市面上常用的显示屏,优选为矩形的七寸TFT显示屏。控制按钮15设置于壳体11且位于第一显示器12的底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按钮15包括但不限于开关按键、选择按键、确认按键等,控制按钮15可以为按键式或者触摸式。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的放置方式可以为壁挂、桌式及手持。壁挂时,需要在壳体11开设相应的挂孔;桌式的话可以在壳体11的底部增设安装架等。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模块14可以为单片机或者PCB电路板等结构。
当使用指纹采集器29或者密码键盘211或者和IC卡感应器218进行验证,输入错误指纹或者错误密码或者错误IC卡至少2次以上时即可触发安装于门锁的报警器219进行报警并同时触发摄像头210抓拍照片或者视频并将抓拍到的照片或者视频等内容存储于总控制器215且将抓拍到的照片和具体验证错误类型推送至室内机1的第一显示器12。本实施方式的触发报警器18进行报警的错误次数可以更加需要进行设定,如指纹输入错误5次或者密码输入错误3次或者IC卡验证错误4次等情况发生时进行报警。
如图2所示,第二门锁面板23上设有第二显示器216且位于手动旋钮25的上方。第二显示器216与总控制器215连接,第二显示器216与摄像头210配合,能够显示摄像头210拍摄的图像。第二显示器216可以为常见的显示屏。由此,通过第二显示器216可以看到摄像头210拍摄到的门外的图像,便于门内户主进行识别。
摄像头210为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通过在现有设备上加设一种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通过摄像头210中的红外线采集图像进而通过无线模块发送至室内机1,进行开锁提醒,便于户主控制门锁状态。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210设有红外线发生器210a、灵敏电阻210b。红外线发生器210a设于摄像头210内部,灵敏电阻210b设于红外线发生器210a旁边与第一门锁面板22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红外线发生器210a是一种遥控设备,具有遥控功能,它通过红外线发射管在一定范围内向外发射光线,从而达到控制信号的作用。使用时,通过在现有设备上加设一种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210,通过摄像头210中的红外线采集图像进而通过无线模块发送至室内机1,进行开锁提醒,便于户主控制门锁2状态,利于防盗。
电池214设有两个并为串联连接。由此,电池214设有两个并为串联连接,其中一个电池214为备用状态,当在使用的一个电池214没电时,可以将该电池214换下并启用备用电池214,使门锁得以不间断工作。
密码键盘211为触摸式密码键盘,IC卡感应器安装于密码键盘211后方的第一门锁面板22。由此,触摸式密码键盘211美观实用。
第一门锁面板22上设有把手213,把手213位于密码键盘211的下方,报警器219安装于把手213的壳体内。把手213上还设有用于钥匙开锁的钥匙孔26。由此,把手213的设置便于开关门。门铃212安装于摄像头210下方的第一门锁面板22,本实施方式的门铃212为触摸按键。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门锁2还包括图像对比器27和存储器28。图像对比器27与总控制器215连接,存储器28与图像对比器27连接。存储器28用于储存开锁指纹、按键密码、IC卡开锁信息以及通过摄像头210抓拍到的照片或者视频等内容。图像对比器27用于将通过指纹采集器29输入的活体指纹与存储器28储存的指纹进行对比。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通过指纹采集器29获取指纹图像,将指纹图像信息发送至总控制器215,总控制器215将收取到的图像信息传送至图像对比器27,图像对比器27将图像与存储器28内的开锁指纹图像进行对比,图像对比器27将对比后的结果再反馈给总控制器215,如果对比后的结果为正确指纹,总控制器215控制锁芯220打开门锁2,如果对比后的结果为错误指纹,总控制器215会将该信息发送至室内机1提醒户主,如果错误一定次数(用户可以设定次数),会启动把手213上的报警器219进行报警。同理,也可以实现按键密码、IC卡开锁信息等信息的对比。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门锁面板22、第二门锁面板23、把手213、总控制器215、摄像头210、报警器219、IC卡感应器218、指纹采集器29、锁体24、手动旋钮25、指纹采集器29、门铃212、电池214、第二显示器216、红外线发生器210a以及灵敏电阻210b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施方式的总控制器215可以是单片机且为电路板结构,图像对比器27、存储器28以及第一通讯模块217等通过集成安装于总控制器215。报警器219可以为蜂鸣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设置了室内机1,用户在室内即可对门锁2进行远程操控,不用特意跑到门锁2附近进行开门操作,便于识别和及时开门。此外,室内机1与门锁2通过独立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连接,无需连接网络也无运行后台,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包括门锁(2),所述门锁(2)包括门体(21)以及设置于门体(21)的第一门锁面板(22)和第二门锁面板(23),所述第一门锁面板(22)设置在门体(21)的外侧,所述第二门锁面板(23)设置在门体(21)的内侧,所述第一门锁面板(22)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指纹采集器(29)、摄像头(210)、门铃(212)、密码键盘(211)、IC卡感应器(218)和报警器(219),在所述门体(21)的厚度方向上设有锁体(24),在所述第一门锁面板(22)与第二门锁面板(23)之间设有与锁体(24)配合的锁芯(220),所述第二门锁面板(23)上设有用于控制锁芯(220)开门的手动旋钮(25),在所述第二门锁面板(23)中设有电池(214)和总控制器(215),所述电池(214)和总控制器(215)电连接,所述摄像头(210)、指纹采集器(29)、密码键盘(211)、报警器(219)、门铃(212)和IC卡感应器(218)均与总控制器(215)电连接,所述门铃(212)、指纹采集器(29)、IC卡感应器(218)以及密码键盘(211)均能触发摄像头(210)工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内机(1),所述室内机(1)设置于室内,配置为显示由所述摄像头(210)采集到的影像信息并对门锁(2)进行控制,所述第二门锁面板(23)内设有与总控制器(215)电性连接的第一通讯模块(217),所述室内机(1)内设有第二通讯模块(13),所述第二通讯模块(13)与第一通讯模块(217)无线连接;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217)为2.4G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第二通讯模块(13)为2.4G无线发射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1)包括壳体(11)、第一显示器(12)和控制模块(14),所述第一显示器(12)嵌入式安装于壳体(11),所述控制模块(14)和第二通讯模块(13)安装于壳体(11)内,所述第一显示器(12)、第二通讯模块(13)均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锁面板(23)上设有第二显示器(216),所述第二显示器(216)与总控制器(215)连接且位于手动旋钮(25)的上方,所述第二显示器(216)与摄像头(210)配合,能够显示摄像头(210)拍摄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10)为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所述摄像头(210)设有红外线发生器(210a)和灵敏电阻(210b),所述红外线发生器(210a)设于红外线图像采集摄像头(210)内部,所述灵敏电阻(210b)设于红外线发生器(210a)旁边与第一门锁面板(2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214)设有两个并为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键盘(211)为触摸式密码键盘。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锁面板(22)上设有把手(213),所述把手(213)位于密码键盘(211)的下方,所述报警器(219)安装于把手(2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门锁(2)还包括图像对比器(27)和存储器(28),所述图像对比器(27)与总控制器(215)连接,所述存储器(28)与图像对比器(27)连接,所述存储器(28)用于储存开锁指纹以及通过所述摄像头(210)抓拍到的内容,所述图像对比器(27)用于将通过指纹采集器(29)输入的活体指纹与存储器(28)储存的开锁指纹进行对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61127.5U CN211506592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61127.5U CN211506592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06592U true CN211506592U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399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61127.5U Active CN211506592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0659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98980A (zh) * | 2021-05-14 | 2021-08-24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设备及楼宇系统 |
CN114241633A (zh) * | 2021-12-02 | 2022-03-25 | 泰仕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门锁的远程控制系统 |
-
2020
- 2020-01-13 CN CN202020061127.5U patent/CN21150659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98980A (zh) * | 2021-05-14 | 2021-08-24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设备及楼宇系统 |
CN114241633A (zh) * | 2021-12-02 | 2022-03-25 | 泰仕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门锁的远程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80298638A1 (en) | Door lock | |
AU2016341463B2 (en) | Electronic keypad lock for furniture, cabinets or lockers | |
CN107369236B (zh) | 一种互联网二维码智能锁及其在酒店管理中的使用方法 | |
CN107093252A (zh) | 一种智能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1506592U (zh) | 可室内操控的智能门锁系统 | |
CN207742709U (zh) | 一种电子智能锁控制系统 | |
CN105275274B (zh) | 一种智慧识别锁具 | |
CN110295799A (zh) | 一种高安全性的全自动电子防盗锁及其系统 | |
CN205845134U (zh) | 一种智能锁 | |
CN204595972U (zh) | 一种可共享信息的互联网家居卫士信息服务系统 | |
CN105545091A (zh) | 一种手机远程可视智能门锁控制系统 | |
CN212054165U (zh) | 语音控制自动开门的智能门 | |
CN201818148U (zh) | 内置手机模组的玻璃门电锁 | |
CN207008742U (zh) | 一种智能门系统 | |
CN210721598U (zh) | 智能门锁 | |
CN201311670Y (zh) | 远程通信操控电子锁 | |
CN109219682B (zh) | 电子锁系统和电子锁装置 | |
CN104821028A (zh) | 一种可共享信息的互联网家居卫士信息服务系统 | |
CN105064809A (zh) | 一种智能锁具 | |
CN109671200B (zh) | 基于物联网的指纹识别门锁系统 | |
CN112233280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自动报警的智慧门锁 | |
CN212054166U (zh) | 具有防小孩误出门功能的电子锁 | |
CN110728782A (zh) | 适用于场所门禁和电源的管理系统 | |
CN214335806U (zh) |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智能门锁装置 | |
CN104835227B (zh) | 一种智能化安防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