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8862U - 卡钳 - Google Patents

卡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8862U
CN210938862U CN201921098987.XU CN201921098987U CN210938862U CN 210938862 U CN210938862 U CN 210938862U CN 201921098987 U CN201921098987 U CN 201921098987U CN 210938862 U CN210938862 U CN 210938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clamping
caliper
limiting
clamp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89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安宇
刘星
杨彦岭
许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ianyue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89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8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8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8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钳,其包括:支撑杆和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依次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限位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夹持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部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二夹持部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用于放置加持物。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钳,通过设置分体式结构,只需更换损坏部即可,增加卡钳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卡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钳。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加工先进设备的普及,客户对提高加工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夹具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要求也更高。
卡钳在使用过程中损耗严重,卡钳损坏时需更换全部组件,一些未损坏的配套部件只能扔掉,造成资源浪费,成本高。
一种使卡钳易损部分分离,每次只需更换部分组件,卡钳便能正常使用的卡钳成为当前研发的目标,以此能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钳,通过设置分体式结构,只需更换损坏部即可,增加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卡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支撑杆和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依次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限位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夹持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夹持部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
所述第二夹持部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用于放置加持物。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为螺杆,所述支撑杆为螺杆,所述螺杆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限位方向相反;和/或
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螺纹,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同或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长度约占所述支撑杆长度的5%—50%。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为正六边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在所述支撑杆端部设置的螺母。
可选地,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设置垫片。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钳口,所述钳口为用于夹持的限位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沿轴向设有的盲孔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平滑的限位孔和轴向设置的周向为圆弧的导向挡边;
所述第一夹持部向第二夹持部运动,所述导向挡边包围部分所述第二夹持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周向一侧设置开口,另一侧为圆弧形的外周;
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导向挡边内部圆弧过渡,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圆弧形外周匹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卡钳易损部分分离,每次只需更换部分组件,卡钳便能正常使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都是可以活动调节的,可拆卸连接,根据夹持物件的大小调节位置,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部通过两个限位件来限位,第二夹持部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卡钳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卡钳剖视图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卡钳使用状态示意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螺杆-3、螺母-4、垫片-5、法兰-6、上盖-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对运动”等动态用语,不仅是位置上的变动,还包括转动、滚动等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状态却发生改变的运动,所提到的数字“一”、“二”等并不代表确指,只是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钳,其包括支撑杆和沿支撑杆的轴向依次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限位件、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定第一夹持部1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的方向移动,第一夹持部1滑动套设在支撑杆,第二夹持部2活动连接在支撑杆,第一夹持部1与第二夹持部2之间用于放置加持物。
通过设置分体的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和支撑杆,当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和支撑杆出现问题时,可以分别更换对应的部件既可以正常使用,其中,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更易出现损坏,第一夹持部滑动套设在支撑杆,第二夹持部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都非常容易的更换。
其中,支撑杆为螺杆3,螺杆3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与第一限位件的限位方向相反,两端分别设置螺纹,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同或相反。
设置螺杆,中部设置第二限位件可以阻挡第一夹持部向第二夹持部运动,起支撑限位作用;在轴向上针对第一夹持部向下限位,当第一夹持部运动到中部第二限位件时,即被阻挡,不能继续向下运动。
另外,第一夹持部的向下的限位还可以通过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间夹持的夹持物品来阻挡第一夹持部的向下的位移。
优选的,第二限位件的长度约占双向螺杆长度的5%—50%。限制第二限位件的长度以此对第一夹持部的行程进行限定,适用于不同的物品的夹持,针对特别长的双向螺杆,可以限定不同长度的第二限位件来限定卡钳的夹持长度变化值。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限位件为正六边体。第二限位件设置为正六边体,可以作为扳手方使用,在第一夹持部定位时可以通过扳手来拧紧。
优选的,第一限位件包括在第一夹持部之上的螺杆的端部设置的螺母。第一夹持部向上的限位是通过设置在第一夹持部上部的螺母4实行的,螺母4与螺杆3的螺丝是紧密契合的。
优选的,螺母4与第一夹持部1之间设置垫片5。
由此可见,第一夹持部1向上的限位,即远离第二夹持部2的方向,是通过螺母4在螺杆3的位置实现的;第一夹持部1向下的限位,即向第二夹持部2的方向,是分别通过第二限位件、夹持物品来实现的。
优选的,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对应设置钳口,用于夹持物件。钳口包括用于夹持的限位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钳口包括用于夹持的限位凹槽,具体的,包括两侧的竖边和两竖边之间的凹槽,物品夹持在上下相对的两凹槽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夹持部2与螺杆螺纹连接,第二夹持部2还包括与螺杆3螺纹连接的沿轴向设有盲孔螺纹孔。
第二夹持部2包括具有一定高度的桶形,其中设置盲孔的螺纹孔与螺杆3螺纹连接,桶形外部一侧设置钳口,另一侧设置为圆弧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夹持部1还包括平滑的限位孔和轴向设置的周向为圆弧的导向挡边;第一夹持部向第二夹持部运动,导向挡边半包围第二夹持部。
第一夹持部设置平滑的限位孔,是因为第一夹持部需要上下滑动和左右转动,使得第一夹持部的钳口与第二夹持部的钳口对应配合。
设置轴向的导向挡边,可以有导向作用,且导向挡边的内周大于第二夹持部的外周的尺寸,使得第一夹持部运动到与第二夹持部一段重合时,第一夹持部能够包围第二夹持部的外部,使得在重合时不冲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夹持部2周向一侧设置钳口,另一侧为圆弧形的外周;第一夹持部1的导向挡边内部圆弧过渡,与第二夹持部2的圆弧形外周匹配。
第一夹持部1运动到与第二夹持部2一段重合时,第一夹持部1内圈为周向圆弧形的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第二夹持部的圆弧形的外周,在重合时相互不干涉。
综上,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和螺杆3分体设置,第二夹持部2在双向螺杆上螺纹固定;第一夹持部1通过正六边体向下限位,通过第一夹持部之上的螺母向上限位。第二夹持部2和第一夹持部1设置相对应的钳口,通过钳口卡住物品。
参考图3,此卡钳用于碳化硅长晶炉上法兰6与上盖7的密封夹紧。使用卡钳的具体步骤如下:将螺母4松开至螺杆3顶部,垫片5与第一夹持部1向上松开,用第一夹持部1下侧凹槽和第二夹持部2上侧凹槽夹住法兰6边缘,拧紧螺母4,使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夹紧,起到夹紧密封的作用。螺杆3损坏后,可单独进行更换,同时保留其它四部分,降低更换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卡钳,其包括:分体的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和螺杆3,第一夹持部1滑动套设在螺杆3,螺杆3设有螺母4,螺母4与第一夹持部1之间设置垫片5;第二夹持部2与螺杆3螺纹连接;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夹持物品时,通过螺母紧固第一夹持部1。
使用时,第二夹持部2在双向螺杆3上螺纹固定,通过上下调节第一夹持部1,将物品夹持在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设置的钳口,然后调整第一夹持部1之上的螺母4,使第一夹持部1固定,从而固定物品。
通过松开螺母4,调节第一夹持部1远离物品运动,使物品的夹持放松,松开物品,取出夹持的物品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卡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支撑杆和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依次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限位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夹持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夹持部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
所述第二夹持部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用于放置加持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螺杆,所述螺杆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限位方向相反;和/或
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螺纹,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同或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长度约占所述支撑杆长度的5%—5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为正六边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在所述支撑杆端部设置的螺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设置垫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钳口,所述钳口为用于夹持的限位凹槽。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沿轴向设有的盲孔螺纹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平滑的限位孔和轴向设置的周向为圆弧的导向挡边;
所述第一夹持部向第二夹持部运动,所述导向挡边包围部分所述第二夹持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周向一侧设置开口,另一侧为圆弧形的外周;
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导向挡边内部圆弧过渡,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圆弧形外周匹配。
CN201921098987.XU 2019-07-12 2019-07-12 卡钳 Active CN210938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8987.XU CN210938862U (zh) 2019-07-12 2019-07-12 卡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8987.XU CN210938862U (zh) 2019-07-12 2019-07-12 卡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8862U true CN210938862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7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8987.XU Active CN210938862U (zh) 2019-07-12 2019-07-12 卡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8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5699U (zh) 一种机床用多向式圆柱体零件夹治具
CN105058126B (zh) 液压式多支撑杆可换夹头自适应虎钳
CN202123381U (zh) 夹具
CN105818009A (zh) 一种更换方便的五金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05021218U (zh) 直角工件夹具
CN211587993U (zh) 一种铜杆拉拔机的防滑夹具
CN107363279B (zh) 一种数控车床可调节式多功能液压卡具
CN202622381U (zh) 一种半自动夹具
CN102990550A (zh) 一种同步夹紧机构
CN210938862U (zh) 卡钳
CN104119001B (zh) 一种用于去除玻璃夹缝中气泡的夹具
CN210476984U (zh) 一种机械夹持装置
CN204954395U (zh) 一种数控多用夹具
CN218136470U (zh) 一种螺纹钢管加工用的夹具结构
CN204964294U (zh) 一种无扩口导管组件连接强度试验夹具
CN205588012U (zh) 一种新型铜棒加工专用快速夹具
CN203804822U (zh) 带有自动对中结构的圆钢夹具
CN207858664U (zh) 一种移动夹具
CN205799041U (zh) 一种活塞销外径的夹筒夹具
CN208514134U (zh) 液压夹紧的专用铣燕尾槽夹具
CN206937150U (zh) 一种螺钉检测用固定装置
CN110788429A (zh) 一种线切割气动夹具
CN108188792A (zh) 一种夹具
CN203510127U (zh) 一种控制阀阀芯拆装装置
CN210173399U (zh) 一种航空管状接头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99, Tianyue South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Tianyue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100 Shandong city of Ji'nan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Xinyu Road on the west side of century wealth center AB block 1106-6-01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Tianyue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