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8583U - 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8583U
CN210938583U CN201921547059.7U CN201921547059U CN210938583U CN 210938583 U CN210938583 U CN 210938583U CN 201921547059 U CN201921547059 U CN 201921547059U CN 210938583 U CN210938583 U CN 210938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ide plate
sheet metal
driving wheel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70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敏超
陆小军
陆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aochua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haochua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haochua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haochua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470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8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8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8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后机盖,打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盖的前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的轮轴,且发动机侧盖通过螺钉连接于后机盖的左侧;所述主动轮的左侧轮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内侧板的开孔上,且主动轮的右侧轮轴通过轴承连接于外侧板的开孔上;所述挡板的下方通过焊接连接有出屑口,且出屑口的前方通过焊接连接有集尘罩;所述从动轮的两侧轮轴通过过盈配合轴承分别安装于内侧板与外侧板上,且从动轮为三处;所述打磨带安装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可以看出,比现有的钣金件打磨装置增加收集废屑功能,减小了废屑对工作环境造成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件打磨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在钣金加工后有时由于使用高速冲冲压剪切或者激光剪切过程中容易导致剪切件的边缘出现毛刺或者激光切造成的废屑飞溅在工件表面凝固,影响工件的美观同时也影响了加工精度,人工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需将检测出不合格的工件进行边缘毛刺打磨和工件表面飞溅铁屑打磨,在打磨表面精度要求较高的钣金件时,若使用锉刀打磨或者砂轮打磨容易划伤工件表面,较多的工人会选择较软的砂纸进行打磨工作。
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820744579.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钣金件的毛刺打磨装置,其基本描述为:该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一端设置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与机体的间隙处设置有减震块,所述机体的内部中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的正面与传动电机的正面相匹配,所述机体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调速器,所述机体正面的外表壁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中部设置有开关。
基于上述专利描述,可以看出,类似于这一专利中的钣金打磨装置在打磨工件的边缘毛刺时硬质打磨轮容易对工件造成损伤,在打磨过程中有废屑飞溅,对加工环境造成影响。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以解决类似于这一专利中的钣金打磨装置在打磨工件的边缘毛刺时硬质打磨轮容易对工件造成损伤,在打磨过程中有废屑飞溅,对加工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后机盖,打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盖的前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的轮轴,且发动机侧盖通过螺钉连接于后机盖的左侧;所述主动轮的左侧轮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内侧板的开孔上,且主动轮的右侧轮轴通过轴承连接于外侧板的开孔上;所述挡板的下方通过焊接连接有出屑口,且出屑口的前方通过焊接连接有集尘罩;所述从动轮的两侧轮轴通过过盈配合轴承分别安装于内侧板与外侧板上,且从动轮为三处;所述打磨带安装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罩为折弯的板状,且集尘罩的前侧距离打磨带形成的开口较宽后侧较窄。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右侧在打磨带的下方延伸有一段圆弧形的薄板,且挡板下方焊接有出屑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板的上方加工有三处支架结构,且外侧板的表面上开有四处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左侧通过焊接连接有内侧板,且上顶板的后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后机盖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设计在现有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在本结构的外侧板和内侧板之间安装有三处相互平行的从动轮和一处主动轮,在四个转轮结构的外部安装有打磨带,打磨带可根据加工情况从市场上选择合适粗细的砂纸进行安装,使主动轮转动时打磨带跟着转动,可手持设备使用打磨带的下表面靠前侧打磨工件,打磨时产生的废铁屑由于打磨带转动产生的摩擦力带进集尘罩内,减小废屑飞溅的几率,使用一段时间后将设备侧翻,出屑口朝外将铁屑排出,更换打磨带时将外侧板从轴承上取下,便可将加工成环形的砂纸或打磨带安装好,再将外侧板安装在轴承上完成更换,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现有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增加了收集废屑的功能,减小了废屑对工作环境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磨带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后机盖;2、挡板;3、出屑口;4、发动机侧盖;5、上顶板;6、集尘罩;7、内侧板;8、从动轮;9、打磨带;10、外侧板;11、电动机;12、主动轮;1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后机盖1,打磨带9;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盖1的前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挡板2,且挡板2的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12的轮轴,且发动机侧盖4通过螺钉连接于后机盖1的左侧;所述主动轮12的左侧轮轴通过轴承13安装于内侧板7的开孔上,且主动轮12的右侧轮轴通过轴承13连接于外侧板10的开孔上;所述挡板2的下方通过焊接连接有出屑口3,且出屑口3的前方通过焊接连接有集尘罩6;所述从动轮8的两侧轮轴通过过盈配合轴承13分别安装于内侧板7与外侧板10上,且从动轮8为三处;所述打磨带9安装于主动轮12和从动轮8上。
其中,所述集尘罩6为折弯的板状,且集尘罩6的前侧距离打磨带9形成的开口较宽后侧较窄,此结构的集尘罩6如图1所示,距离出屑口3远的集尘罩6的一端开口较大,接近设备的工作位置,可使工作中产生的铁屑便于集中,进入集尘罩6,降低铁屑飞溅而影响工作环境的几率。
其中,所述挡板2的右侧在打磨带9的下方延伸有一段圆弧形的薄板,且挡板2下方焊接有出屑口3,此结构的挡板2如图5所示,挡板2延伸到打磨带9下方的一块圆弧结构有利于阻挡废屑进入打磨带9的内圈,对主动轮12与打磨带9的传动造成影响,将废屑集中在出屑口3和集尘罩6内后将设备倾斜,将废屑倒出。
其中,所述外侧板10的上方加工有三处支架结构,且外侧板10的表面上开有四处圆孔,此结构的外侧板10如图2所示,外侧板10上的圆孔便于将外侧板10安装在轴承13上,防止打磨带9脱离设备,在需要更换打磨带9时也将外侧板10从轴承13上取下才可更换。
其中,所述上顶板5的下表面左侧通过焊接连接有内侧板7,且上顶板5的后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后机盖1上,此结构的上顶板5如图1所示,上顶板5和内侧板7连接可防止打磨带9脱离设备,后机盖1连接顶板5的后方,方便安装设备,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将外侧板10拆开,选择合适粗细的砂纸或现有的打磨带9,裁剪成条形后环绕成环形,安装在主动轮12和从动轮8上,使打磨带9有一定紧凑度,再将外侧板10扣在轴承13上,将电动机11通电,手持设备,使用打磨带9的底部靠前侧对钣金件的边缘进行毛刺打磨,产生的废屑将被打磨带9带进集尘罩6,减小废屑飞溅,使用一段时间后将设备侧倒,将废屑排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现有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增加了收集废屑的功能,减小了废屑对工作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4)

1.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后机盖(1),上顶板(5),从动轮(8),打磨带(9)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盖(1)的前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挡板(2),且挡板(2)的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12)的轮轴,且发动机侧盖(4)通过螺钉连接于后机盖(1)的左侧;所述主动轮(12)的左侧轮轴通过轴承(13)安装于内侧板(7)的开孔上,且主动轮(12)的右侧轮轴通过轴承(13)连接于外侧板(10)的开孔上;所述挡板(2)的下方通过焊接连接有出屑口(3),且出屑口(3)的前方通过焊接连接有集尘罩(6);所述从动轮(8)的两侧轮轴通过过盈配合轴承(13)分别安装于内侧板(7)与外侧板(10)上,且从动轮(8)为三处;所述打磨带(9)安装于主动轮(12)和从动轮(8)上;所述上顶板(5)的下表面左侧通过焊接连接有内侧板(7),且上顶板(5)的后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后机盖(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罩(6)为折弯的板状,且集尘罩(6)的前侧距离打磨带(9)形成的开口较宽后侧较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的右侧在打磨带(9)的下方延伸有一段圆弧形的薄板,且挡板(2)下方焊接有出屑口(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10)的上方加工有三处支架结构,且外侧板(10)的表面上开有四处圆孔。
CN201921547059.7U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Active CN210938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7059.7U CN210938583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7059.7U CN210938583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8583U true CN210938583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6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7059.7U Active CN210938583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85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1153A (zh) * 2023-04-19 2023-05-23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砂带抛光磨削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1153A (zh) * 2023-04-19 2023-05-23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砂带抛光磨削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9601A1 (en) Cutting machine guard
CN210938583U (zh) 一种防废屑飞溅的钣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AU2013285686B2 (en) Beveling cutter having helical edged blades and discharge grooves
CN211438111U (zh) 一种带有自动清理装置的车床
CN211192193U (zh) 一种减少碎屑飞溅的铣扁机
CN212947094U (zh) 一种手持修磨机用磨屑回收装置
CN211539737U (zh) 一种倒角装置
CN211681157U (zh) 一种机床加工位透明罩体
CN211804238U (zh) 一种螺丝加工用具有快速排屑结构的攻丝装置
CN210254546U (zh) 一种倒角机
CN111804896A (zh) 一种铸铁件毛坯自动精整装置及方法
CN212351360U (zh) 一种便于清理磨屑的内圆磨床
CN209887238U (zh) 一种刀片磨削加工磨床
CN207272911U (zh) 一种辊刷窜动去毛刺机构
CN218283999U (zh) 一种零件去毛刺组件
CN111318918A (zh) 一种适用于精密加工的防飞尘机床
CN207272912U (zh) 一种盘刷窜动去毛刺机构
CN213080965U (zh) 一种可旋转的毛刺打磨平台
CN211414592U (zh) 一种新型打磨机
JP5986756B2 (ja) 摩擦撹拌接合装置
CN21839748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边角打磨用刀具
CN210255368U (zh) 一种机床排屑装置
CN213380978U (zh) 一种加长型气动砂轮机
CN213258598U (zh) 一种铸件仿形打磨用铣刀机构
CN215394484U (zh) 切割机切割料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