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6534U - 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6534U
CN210936534U CN201920888002.7U CN201920888002U CN210936534U CN 210936534 U CN210936534 U CN 210936534U CN 201920888002 U CN201920888002 U CN 201920888002U CN 210936534 U CN210936534 U CN 210936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shaft
adjusting
fixing plate
spring
screw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80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海龙
刘启伟
汪敏
刘小华
王张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Shanghai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Guangxi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Jiangsu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Nanchang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anghai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Guangxi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Jiangsu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Nanchang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anghai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Guangxi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Jiangsu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Nanchang Cenat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880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6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6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6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包括:相对称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第一压辊,第一压辊设置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第二压辊;第一调节结构,第一调节结构设置在左固定板上,第一调节结构上设有第一托辊,第一托辊分别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相平行,第一调节结构调节所述第一托辊进行上下位移;第二调节结构,第二调节结构设置在右固定板上,第二调节结构上设有第二托辊,第二调节结构调节所述第二托辊进行上下位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需除皱的产品特性、硬度、极片宽度、留白铝箔极耳宽度等,进行不同方式的除皱和展平,为极片能顺利进入下道工序生产做好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极片经过轧辊进行碾压后,中间涂布部分延展、两边留白部分因未碾压而不会延展,这样极片在涂布与留白交汇处就会出现褶皱、不平滑的现象,从而极片不能进入下道工序生产,现有市场上的展平装置要么很简单,且只能按照一种固定的方式进行展平,并不适用于任何一种需要除皱展平的极片,所以使得极片展平不均匀,拉伸不完整,效果很差,导致最后极片在收卷过程中难以完成、造成大量极片报废。要么是只对极片部位进行拉伸,而未对极耳部位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包括:
相对称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
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设置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
第二压辊,所述第二压辊设置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并与第一压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设置在左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调节结构上设有第一托辊,所述第一托辊分别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相平行,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调节所述第一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设置在右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调节结构上设有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托辊与第一托辊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调节所述第二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轴、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一弹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所述左固定板内,所述第一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一压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和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螺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一调节轴的端部,所述第一弹簧压缩形变对第一调节轴进行限位;所述第一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一托辊;所述第一调节螺母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一调节轴通过轴承连接,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可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轴进行旋转,从而调节第一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轴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一调节轴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所述左固定板内,所述第一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一压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和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螺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一调节轴的端部,所述第一弹簧压缩形变对第一调节轴进行限位;所述第一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一托辊,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轴在第二螺孔内旋转来调节第一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调节轴、第二调节螺母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二弹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调节轴,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所述右固定板内,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二压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右固定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四螺孔和第五螺孔,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和第二弹簧安装在所述第四螺孔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压在所述第二调节轴的端部,所述第二弹簧压缩形变对所述第二调节轴进行限位;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二托辊;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一端穿过所述第五螺孔,所述第二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二调节轴通过轴承连接,通过旋转第二调节螺母可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轴进行旋转,从而调节所述第二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调节轴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第二调节轴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所述右固定板内,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二压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右固定板上设有第四螺孔,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和第二弹簧安装在所述第四螺孔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二调节轴的端部,所述第二弹簧压缩形变对第二调节轴进行限位;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二托辊,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轴在第四螺孔内旋转来调节第二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连接端,所述第一螺孔和螺纹连接端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都为不锈钢板;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为不锈钢压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需除皱的产品特性、硬度、极片宽度、留白铝箔极耳宽度等,进行不同方式的除皱和展平,为极片能顺利进入下道工序生产做好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左固定板110、右固定板120、第一压辊210、第二压辊220、第一托辊410、第二托辊420;
第一调节轴311、第一调节螺母312、第一弹簧313、第二螺孔314、第三螺孔315;
第二调节轴321、第二调节螺母322、第二弹簧323、第四螺孔324、第五螺孔3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包括相对称的左固定板110和右固定板120、第一压辊210、第二压辊220、第一调节结构、第二调节结构、第一托辊410和第二托辊420。
左固定板110和右固定板120都为不锈钢板,用于安装第一压辊210、第二压辊220、第一调节结构、第二调节结构、第一托辊410和第二托辊420。
第一压辊210和第二压辊220具体都由不锈钢或表面微弧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制成,第一压辊210和第二压辊220相互平行的分别设置在左固定板110和右固定板120之间,第二压辊220与第一压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一调节结构设置在左固定板110上,第一调节结构上设有第一托辊410,第一托辊410分别与第一压辊210和第二压辊220相平行,第一调节结构可调节第一托辊410进行上下位移,具体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可通过螺母与螺孔配合调节所述第一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第二调节结构对应设置在右固定板120上,在第二调节结构上设有第二托辊420,并且第二托辊420与第一托辊410位于同一轴心线上,第二调节结构可调节第二托辊420进行上下位移,具体的第二调节结构可通过螺母与螺孔配合调节所述第二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第一调节结构具体包括第一调节轴311、第一调节螺母312和第一弹簧313,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一弹簧之间连接有第一调节轴,第一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安装在左固定板内,第一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一压辊。
在左固定板110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螺孔314和第三螺孔315,第二螺孔314与第三螺孔315连通,第一调节轴311的一个端部和第一弹簧313安装在第二螺孔内,而第一弹簧313的一端抵压第一调节轴311的端部,第一弹簧313的另一端抵压第二螺孔314的内壁,通过对第一弹簧压缩发生形变,进一步对第一调节轴311进行限位;在第一调节轴311的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一托辊410,第一调节螺母312一端可穿过第三螺孔315,第一调节螺母312和第一调节轴311通过轴承连接,这样通过旋转第一调节螺母312可调节第一调节轴311进行旋转,从而调节第一托辊410进行上下位移。
另外,本申请也可不设置第一调节螺母312,直接将第一调节轴311在第二螺孔314内旋转来调节第一托辊410进行上下位移。即,第一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轴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一调节轴连接,第一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安装在左固定板内,第一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一压辊。
具体的,左固定板110上设有第二螺孔314,第一调节轴311的一个端部和第一弹簧313安装在第二螺孔314内,第一弹簧313的一端抵压第一调节轴311的端部,第一弹簧313的另一端抵压第二螺孔314的内壁,通过对第一弹簧313压缩发生形变,进一步对第一调节轴311进行限位;第一调节轴311的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一托辊410,调节第一调节轴311在第二螺孔314内旋转来调节第一托辊410进行上下位移。
第二调节结构具体包括第二调节轴321、第二调节螺母322和第二弹簧323,第二调节螺母322和第二弹簧323之间连接有第二调节轴321,第二调节轴321的一个端部安装在右固定板内,第二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二压辊。
优选的,右固定板120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四螺孔324和第五螺孔325,第二调节轴321的一个端部和第二弹簧323安装在第四螺孔324内,第二弹簧323的一端抵压在所述第二调节轴321的端部,第二弹簧323的另一端抵压第四螺孔324的内壁,通过对第二弹簧323压缩发生形变,进一步对第二调节轴321进行限位;第二调节轴321的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二托辊420;第二调节螺母322一端穿过第五螺孔325,第二调节螺母322和第二调节轴321通过轴承连接,通过旋转第二调节螺母322可调节第二调节轴321进行旋转,从而调节第二托辊420进行上下位移。
另外,本申请也可不设置第二调节螺母322,直接将第二调节轴321在第四螺孔324内旋转来调节第二托辊420进行上下位移,即,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调节轴321和第二弹簧323,第二弹簧323和第二调节轴321连接,第二调节轴321的一个端部安装在右固定板内,第二调节轴321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二压辊。同样的,右固定板120上设有第四螺孔324,所述第二调节轴321的一个端部和第二弹簧323安装在所述第四螺孔324内,第二弹簧323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二调节轴321的端部,第二弹簧323的另一端抵压在第四螺孔324的内壁,通过第二弹簧323压缩发生形变,对第二调节轴321进行限位;所述第二调节轴321的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二托辊420,调节第二调节轴321在第四螺孔324内旋转来调节第二托辊420进行上下位移。
上述第二托辊420与第一托辊410可以由不锈钢或表面微弧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制成。
本申请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极片出辊压机和展平装置后两边留白交汇处和留白的极耳会产生褶皱和不平整问题,为了使极片更好地收卷,根据极片的特性及高度,如图1和图2所示,可让极片通过第一压辊210和第二压辊220的下方或上方,然后再通过第一托辊410的下方或第二托辊420的上方,然后旋转第一调节螺母312或第二弹簧323,从而调节第一托辊410或第二托辊420的位置使其刚好在留白的铝箔极耳上,然后再旋转第一调节螺母312或第二弹簧323,调节第一托辊410或第二托辊420的高低位置,使留白铝箔极耳向上拉伸至展平到理想状态,进行工作。
优选,在左固定板110和右固定板120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螺孔,而在第一压辊210和第二压辊220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连接端,进一步的,第一螺孔和螺纹连接端配合连接,这样第一压辊210和第二压辊220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地设置在左固定板110和右固定板120之间。
通过上述结构的实施,本申请也可同时对两个极片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1)

1.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相对称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
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设置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
第二压辊,所述第二压辊设置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并与第一压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设置在左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调节结构上设有第一托辊,所述第一托辊分别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相平行,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调节所述第一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设置在右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调节结构上设有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托辊与第一托辊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调节所述第二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轴、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一弹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所述左固定板内,所述第一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一压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和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螺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一调节轴的端部,所述第一弹簧压缩形变对第一调节轴进行限位;所述第一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一托辊;所述第一调节螺母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一调节轴通过轴承连接,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可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轴进行旋转,从而调节第一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轴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一调节轴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所述左固定板内,所述第一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一压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和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螺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一调节轴的端部,所述第一弹簧压缩形变对第一调节轴进行限位;所述第一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一托辊,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轴在第二螺孔内旋转来调节第一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调节轴、第二调节螺母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二弹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调节轴,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所述右固定板内,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二压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固定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四螺孔和第五螺孔,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和第二弹簧安装在所述第四螺孔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压在所述第二调节轴的端部,所述第二弹簧压缩形变对所述第二调节轴进行限位;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二托辊;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一端穿过所述第五螺孔,所述第二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二调节轴通过轴承连接,通过旋转第二调节螺母可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轴进行旋转,从而调节所述第二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调节轴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第二调节轴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所述右固定板内,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第二压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固定板上设有第四螺孔,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个端部和第二弹簧安装在所述第四螺孔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二调节轴的端部,所述第二弹簧压缩形变对第二调节轴进行限位;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二托辊,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轴在第四螺孔内旋转来调节第二托辊进行上下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连接端,所述第一螺孔和螺纹连接端配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都为不锈钢板;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为不锈钢压辊。
CN201920888002.7U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 Active CN210936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8002.7U CN210936534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8002.7U CN210936534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6534U true CN210936534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8002.7U Active CN210936534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6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36534U (zh) 一种处理连续涂布极片辊压后极耳褶皱的装置
CN202316689U (zh) 花纹铝板z形折弯机
CN210208196U (zh) 一种轮圈压圆机
CN217943889U (zh) 一种开炼机的双辊筒压料机构
CN201385071Y (zh) 金属板压花装置
CN208357673U (zh) 一种箱包固定条的加工装置
CN208810857U (zh) 一种可调u型大小的折弯装置
CN213165758U (zh) 一种反光膜加工开孔装置
CN204685736U (zh) 板材平整机
CN210788891U (zh) 一种板材加强筋钣金冷冲压模具
CN204448906U (zh) 高精密数控整平送料机
CN208352689U (zh) 端子压线设备
CN202921661U (zh) 一种铝板带冷轧机用展平辊
CN207876935U (zh) 送丝夹辊组件
CN202316659U (zh) 花纹铝板校平机
CN205926758U (zh) 一种冷弯成型设备中的滚冲辅助装置
CN206382445U (zh) 一种卷料预处理装置
CN212385996U (zh) 一种特种薄膜基膜预处理装置
CN203610450U (zh) 卷板机异径管挡板装置
CN206046752U (zh) 一种船用便携式手动滚波纹机
CN203470460U (zh) 一种漆包扁线压制装置
CN206065017U (zh) 一种金属箔轧制装置
CN217451567U (zh) 一种批量生产的高性能电池用极耳滚压设备
CN219086035U (zh) 一种电池电芯生产用辊压装置
CN213378985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连轧冷压扁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0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a, Xingli Zundian furniture factory, No.1 shouhe Road, Jinsha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ENAT NEW ENERGY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CENAT NEW ENER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XI CENAT NEW ENERGY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CENAT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2 Room 201, building a, No.1 Qianhai 1st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ENAT NEW ENER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CENAT NEW ENER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CENAT NEW ENER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CENAT NEW ENER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