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7359U -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7359U
CN210927359U CN202020101949.1U CN202020101949U CN210927359U CN 210927359 U CN210927359 U CN 210927359U CN 202020101949 U CN202020101949 U CN 202020101949U CN 210927359 U CN210927359 U CN 210927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motor
heat dissipation
motor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19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瑞祥
王伟
刘耀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aoq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aoq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aoq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aoq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19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7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7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7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壳、冷却管和传输筒;所述电机壳左右两侧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壳端盖,两组所述电机壳端盖中部横向转动贯穿有转子,所述转子右端键槽连接有皮带轮B,所述电机壳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环形孔,两组所述环形孔顶部分别贯穿固定焊接有回水管和抽水管,所述电机壳内部开设有中空腔。本实用新型空气从散热盘上开设的通气孔穿过,此时散热盘内腔冷却水中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进而使得热量可以快速的排出,使得本装置相对于传统的电机冷却装置而言,本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加快了热量传递的效率,且提高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的效率,进而使得本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机的冷却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主要是靠在电机外壳上的散热片来增加散热面积,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这样的散热装置只能给电机外壳及其所接触的定子散热,而电机内部,尤其是电机转子产生的热难以散出,积聚的热量将引起线圈的电阻值升高造成效率降低。因此,有必要对现在的电机进行改进或者是优化。
现有的电机散热技术一般为内封闭外部风冷却技术,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转子和定子密封在电机内部,使用风扇冷却外壳,但是这样的散热效果较差,电机内部的热量不能快速的传递到电机外壳上,造成散热速度较慢,不利于电机的散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机冷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冷却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壳、冷却管和传输筒;
所述电机壳左右两侧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壳端盖,两组所述电机壳端盖中部横向转动贯穿有转子,所述转子右端键槽连接有皮带轮B,所述电机壳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环形孔,两组所述环形孔顶部分别贯穿固定焊接有回水管和抽水管,所述电机壳内部开设有中空腔,所述电机壳顶部横向固定焊接有冷却管;
所述冷却管左右两侧面中部横向转动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右端固定焊接有皮带轮A,所述转杆外壁上固定焊接有桨叶和扇叶,所述冷却管内腔右侧横向设置有传输筒,所述传输筒右侧面底部贯穿焊接有抽水管,所述传输筒左侧面底部贯穿焊接有供水管,所述传输筒外壁与冷却管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冷却管内腔竖向设置有散热盘,所述散热盘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回水管和供水管贯穿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空腔具体位于两组环形孔之间,且两组环形孔内腔与中空腔内腔之间均通过连接孔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皮带轮A与皮带轮B之间通过皮带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杆横向转动贯穿传输筒中部,所述桨叶位于传输筒内腔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盘位于回水管和供水管之间,且散热盘具体为内部中空的金属圆盘,所述散热盘和扇叶具体均为十组,且十组散热盘和十组扇叶为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却管左右两侧面和散热盘的左右两侧面均横向贯穿开设有通风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在空气从冷却管内腔穿过时,空气从散热盘上开设的通气孔穿过,此时散热盘内腔冷却水中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进而使得热量可以快速的排出,使得本装置相对于传统的电机冷却装置而言,本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加快了热量传递的效率,且提高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的效率,进而使得本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机的冷却速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冷却结构的前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冷却结构的转子、电机壳和环形孔的右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冷却结构的转子、电机壳和中空腔的右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冷却结构的冷却管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冷却结构的散热盘、连接管、回水管和供水管的右视图。
图中:电机壳端盖1、转子2、电机壳3、环形孔4、连接孔5、中空腔6、回水管7、散热盘8、扇叶9、供水管10、连接管11、传输筒12、桨叶13、固定杆14、皮带轮A15、皮带16、皮带轮B17、抽水管18、冷却管19、通风孔20、转杆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壳3、冷却管19和传输筒12;
所述电机壳3左右两侧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壳端盖1,两组所述电机壳端盖1中部横向转动贯穿有转子2,所述转子2右端键槽连接有皮带轮B17,所述电机壳3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环形孔4,两组所述环形孔4顶部分别贯穿固定焊接有回水管7和抽水管18,所述电机壳3内部开设有中空腔6,所述电机壳3顶部横向固定焊接有冷却管19;
所述冷却管19左右两侧面中部横向转动贯穿有转杆21,所述转杆21右端固定焊接有皮带轮A15,所述转杆21外壁上固定焊接有桨叶13和扇叶9,所述冷却管19内腔右侧横向设置有传输筒12,所述传输筒12右侧面底部贯穿焊接有抽水管18,所述传输筒12左侧面底部贯穿焊接有供水管10,所述传输筒12外壁与冷却管19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固定杆14,所述冷却管19内腔竖向设置有散热盘8,所述散热盘8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连接管11分别与回水管7和供水管10贯穿焊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桨叶13、扇叶9、传输筒12和冷却管19的设置,桨叶13通过转动将传输筒12内腔右侧的冷却水向传输筒12内腔左侧传输,进而使得冷却水在传输筒12、供水管10、连接管11、散热盘8、回水管7、环形孔4、连接孔6和抽水管18内循环流动;扇叶9通过转动向左侧吹风,使得冷却管19外部的空气从冷却管19右侧面上的通气孔20进入冷却管19内腔,然后通过冷却管19左侧面上的通气孔20排出冷却管19内腔。
其中,所述中空腔6具体位于两组环形孔4之间,且两组环形孔4内腔与中空腔6内腔之间均通过连接孔5贯通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连接孔5的设置,两组环形孔4内腔的冷却水通过连接孔5就可以进入中空腔6内腔。
其中,所述皮带轮A15与皮带轮B17之间通过皮带16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皮带16的设置,皮带轮B17通过皮带16带动皮带轮A15转动,皮带轮A15带动转杆21转动。
其中,所述转杆21横向转动贯穿传输筒12中部,所述桨叶13位于传输筒12内腔中部。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桨叶13的设置,桨叶13通过转动将传输筒12内腔右侧的冷却水向传输筒12内腔左侧传输。
其中,所述散热盘8位于回水管7和供水管10之间,且散热盘8具体为内部中空的金属圆盘,所述散热盘8和扇叶9具体均为十组,且十组散热盘8和十组扇叶9为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散热盘8的设置,空气从散热盘8上开设的通气孔20穿过,就可以带走散热盘8内腔冷却水中的热量。
其中,所述冷却管19左右两侧面和散热盘8的左右两侧面均横向贯穿开设有通风孔20。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通风孔20的设置,通风孔20使得空气可以进入冷却管19内腔,在从冷却管19内腔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壳端盖1、转子2、电机壳3、环形孔4、连接孔5、中空腔6、回水管7、散热盘8、扇叶9、供水管10、连接管11、传输筒12、桨叶13、固定杆14、皮带轮A15、皮带16、皮带轮B17、抽水管18、冷却管19、通风孔20、转杆2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工作原理,本装置中的中空腔6、连接孔5、回水管7、连接管11、散热盘8、供水管10、传输筒12和抽水管18内腔均注满冷却水;本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转子2带动皮带轮B17转动,皮带轮B17通过皮带16带动皮带轮A15转动,皮带轮A15带动转杆21转动,转杆21带动桨叶13和扇叶9转动;桨叶13通过转动将传输筒12内腔右侧的冷却水向传输筒12内腔左侧传输,进而使得冷却水在传输筒12、供水管10、连接管11、散热盘8、回水管7、环形孔4、连接孔6和抽水管18内循环流动;扇叶9通过转动向左侧吹风,使得冷却管19外部的空气从冷却管19右侧面上的通气孔20进入冷却管19内腔,然后通过冷却管19左侧面上的通气孔20排出冷却管19内腔;在空气从冷却管19内腔穿过时,空气从散热盘8上开设的通气孔20穿过,此时散热盘8内腔冷却水中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进而使得热量可以快速的排出,使得本装置相对于传统的电机冷却装置而言,本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加快了热量传递的效率,且提高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的效率,进而使得本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机的冷却速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3)、冷却管(19)和传输筒(12);
所述电机壳(3)左右两侧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壳端盖(1),两组所述电机壳端盖(1)中部横向转动贯穿有转子(2),所述转子(2)右端键槽连接有皮带轮B(17),所述电机壳(3)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环形孔(4),两组所述环形孔(4)顶部分别贯穿固定焊接有回水管(7)和抽水管(18),所述电机壳(3)内部开设有中空腔(6),所述电机壳(3)顶部横向固定焊接有冷却管(19);
所述冷却管(19)左右两侧面中部横向转动贯穿有转杆(21),所述转杆(21)右端固定焊接有皮带轮A(15),所述转杆(21)外壁上固定焊接有桨叶(13)和扇叶(9),所述冷却管(19)内腔右侧横向设置有传输筒(12),所述传输筒(12)右侧面底部贯穿焊接有抽水管(18),所述传输筒(12)左侧面底部贯穿焊接有供水管(10),所述传输筒(12)外壁与冷却管(19)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固定杆(14),所述冷却管(19)内腔竖向设置有散热盘(8),所述散热盘(8)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连接管(11)分别与回水管(7)和供水管(10)贯穿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6)具体位于两组环形孔(4)之间,且两组环形孔(4)内腔与中空腔(6)内腔之间均通过连接孔(5)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A(15)与皮带轮B(17)之间通过皮带(1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1)横向转动贯穿传输筒(12)中部,所述桨叶(13)位于传输筒(12)内腔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盘(8)位于回水管(7)和供水管(10)之间,且散热盘(8)具体为内部中空的金属圆盘,所述散热盘(8)和扇叶(9)具体均为十组,且十组散热盘(8)和十组扇叶(9)为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9)左右两侧面和散热盘(8)的左右两侧面均横向贯穿开设有通风孔(20)。
CN202020101949.1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 Active CN210927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1949.1U CN210927359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1949.1U CN210927359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7359U true CN210927359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1949.1U Active CN210927359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73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9760A (zh) * 2020-08-11 2020-11-20 温岭市东菱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3300v高压永磁变频电机一体机
CN112531959A (zh) * 2020-12-04 2021-03-19 湖北梨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型永磁电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9760A (zh) * 2020-08-11 2020-11-20 温岭市东菱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3300v高压永磁变频电机一体机
CN112531959A (zh) * 2020-12-04 2021-03-19 湖北梨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型永磁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27359U (zh)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
CN107508422B (zh) 一种外循环冷却汽车永磁同步电机
CN213990430U (zh) 液体冷却式节能永磁同步电机
CN108808950A (zh) 屏蔽式永磁高速潜水泵电机
CN109412348A (zh) 一种双层防触电水冷式电机、电机泵单元及高压清洗设备
CN107905995B (zh) 一种水冷式无刷电机泵单元及高压清洗设备
CN106487152A (zh) 一种混合式电机散热结构
CN114337107B (zh) 一种外循环冷却式新能源电机
CN216414051U (zh) 一种具有复合式冷却结构的电机外壳
CN212318278U (zh) 一种用于柱塞泵的冷却装置
CN211183643U (zh) 一种具有水冷通道的主轴电机壳体
CN218243262U (zh) 高效散热的永磁直驱电机
CN216290563U (zh) 一种电动机前轴端盖冷却装置
CN215772833U (zh) 一种马达壳体温度控制系统
CN214082667U (zh) 一种注塑机恒温冷却装置
CN214159873U (zh) 一种氮化铬生产用球磨机
CN214154226U (zh) 一种全密封全水冷电机装置
CN114777229A (zh)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CN210297465U (zh) 一种适用于船舶的高效散热型永磁无刷电机
CN208401669U (zh) 屏蔽式永磁高速潜水泵电机
CN113224887A (zh) 一种复合材料永磁同步电机
CN212116020U (zh) 一种实时监控的网络安全设备
CN111049322A (zh) 一种新型电机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CN210129812U (zh) 一种高效散热单相交流异步电机
CN216432528U (zh) 一种箱式电阻炉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