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7229A -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7229A
CN114777229A CN202210119225.3A CN202210119225A CN114777229A CN 114777229 A CN114777229 A CN 114777229A CN 202210119225 A CN202210119225 A CN 202210119225A CN 114777229 A CN114777229 A CN 114777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hamber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92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俊英
陈子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1192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7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7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7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5/00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35/04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moving coil systems and stationary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69Linear generators; sectional generators
    • H02K7/1876Linear generators; sectional 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linearly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设有用于盛装热交换水体的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一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部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还固定安装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设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用于对能量进行转化的发电机构。本发明通过受热的不均衡使得转板的重心始终向导热板的内部偏离,进而持续转动,将热交换水内部的余热转换成动能,并完成回收,转轴转动后,会在感应线圈的内部产生感应电流,完成能量的回收,只需将两个换向器与储电设备电性连接,即可完成对感应线圈产生的电流的存储。

Description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水机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行业中分为风冷式冷水机组和水冷式冷水机组两种,根据压缩机又分为螺杆式冷水机组、涡旋式冷水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在温度控制上分为低温工业冷水机和常温冷水机,常温机组温度一般控制在0度-35度范围内。低温机组温度控制一般在0度至-100度左右,冷水机组一般运用于空调机组和工业冷却,冷水机组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这部分热量通过冷却水管路最终散发到周围环境中,从而保证冷水机组的正常运行,该部分热量称为余热。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7540053U)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冷却水管路,冷却水管路串接有热交换器、循环泵以及冷却装置,所述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空调供暖管路,所述空调供暖管路的进口连接在冷却装置的上游管路上,空调供暖管路上串接有与其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空调加热器。
该实用新型在工作的时候,冷却水管路上连接有空调供暖管路,经过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热水进入空调供暖管路中为空调供暖系统提供热量,回收后的能源仅在水体的内部流通,能量形式较为单一,进而降低了回收的效率。
为此,提出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受热的不均衡使得转板的重心始终向导热板的内部偏离,进而持续转动,将热交换水内部的余热转换成动能,并完成回收,转轴转动后,会在感应线圈的内部产生感应电流,完成能量的回收,只需将两个换向器与储电设备电性连接,即可完成对感应线圈产生的电流的存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设有用于盛装热交换水体的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一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部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还固定安装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设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用于对能量进行转化的发电机构,所述壳体的一侧壁还开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的内部设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用于对驱动机构以及发电机构进行降温的散热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于导热板中部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缘于弧形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滑腔,每个所述滑腔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塞,每个所述滑塞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每个所述滑塞与滑腔的一侧壁之间均填充有蒸发液。
先将热交换水体通入储液槽的内部,随后位于壳体侧壁的转板就会通过导热板将热量吸收,并传给滑腔内部的蒸发液,使得蒸发液受热蒸发后变成气体并推动滑塞以及配重块移动,由于转板只有一部分插在导热板的内部,所以转板会部分受热,进而转板内部转动至导热板的区域内的蒸发液才会受热蒸发并变成气体,使得转板的重心向导热板的内部发生偏移,随后转板就会发生转动,当转板受热的区域转动至导热板外部时便不再受热,其温度就会下降,随后蒸发液的将热量放出,然后重新变回液体后并带动配重块复位,而此时转板内部转动至导热板的区域会重新受热进而带动配重块移动,使得转板的重心始终向导热板的内部偏离,进而持续转动,将热交换水内部的余热转换成动能,并完成回收。
优选的,所述转板的内部在每两个相邻的滑腔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隔热板。
隔热板的设置可以使得热量通过导热板传递至转板上后仅能向滑腔内部传递,而不能向导热板的其余部分传递,进而使转板两侧温差变化较大,有效的增强重心的改变量,进而增强转板的转动力度。
优选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开设于圆筒内部的圆腔,所述圆腔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装置腔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且于装置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往复丝杠,所述圆筒的内部还开设有凹槽,所述转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并通过传动带与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外缘于圆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感应线圈,所述圆腔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与感应线圈配合的磁铁。
在转轴转动后,会通过传动带带动圆筒内部的转杆转动,然后会带动圆腔内部的感应线圈切割两个磁铁之间的磁感线,进而在感应线圈的内部产生感应电流,将转轴的动能转换成电能,进而完成能量的回收。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套设于往复丝杠外部的丝杠套,所述丝杠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与装置腔的两侧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壳体的内部于两个气囊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单向阀,所述壳体的外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喷管,所述圆腔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喷管,一侧所述单向阀与多个第一喷管以及第二喷管相连通,另一侧所述单向阀与壳体的外部相连通,所述圆筒的侧壁还开设有与第二喷管配合的出气口。
在转轴转动后,会通过装置腔内部的丝杠套带动挡板在装置腔的内部往复移动,随后挡板就会轮流对两个气囊进行挤压,使得两个气囊不断地收缩膨胀,然后与两个单向阀配合,将外部的气体抽入气囊的内部,再通过多个第一喷管以及第二喷管喷出,对转板位于导热板的外部区域以及圆腔的内部进行通过散热,以加快转板位于导热板外部的区域的降温散热,以保证转板具有足够的转动力矩,并保证圆腔的内部在发电的时候,其内部温度不会过高。
优选的,所述圆腔的内壁还固定安装有两个与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的换向器,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储电设备,两个所述换向器均与储电设备电性连接。
只需将两个换向器与储电设备电性连接,即可完成对感应线圈产生的电流的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将热交换水体通入储液槽的内部,受热的不均衡会使得转板的重心始终向导热板的内部偏离,进而持续转动,将热交换水内部的余热转换成动能,并完成回收。
2、在转轴转动后,会在感应线圈的内部产生感应电流,完成能量的回收,只需将两个换向器与储电设备电性连接,即可完成对感应线圈产生的电流的存储。
3、在转轴转动后,会将外部的气体抽入气囊的内部,再通过多个第一喷管以及第二喷管喷出,对转板位于导热板的外部区域以及圆腔的内部进行通过散热,以加快转板位于导热板外部的区域的降温散热,以保证转板具有足够的转动力矩,并保证圆腔的内部在发电的时候,其内部温度不会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储液槽;3、导热板;4、转板;5、转轴;6、隔热板;7、滑腔;8、滑塞;9、配重块;10、蒸发液;11、装置腔;12、往复丝杠;13、丝杠套;14、挡板;15、气囊;16、单向阀;17、第一喷管;18、圆筒;19、圆腔;20、转杆;21、传动带;22、感应线圈;23、磁铁;24、第二喷管;25、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有设有用于盛装热交换水体的储液槽2,储液槽2的一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板3,导热板3的内部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壳体1的一侧外壁还固定安装有圆筒18,圆筒18的内部设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用于对能量进行转化的发电机构,壳体1的一侧壁还开设有装置腔11,装置腔11的内部设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用于对驱动机构以及发电机构进行降温的散热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3和图5,驱动机构包括开设于导热板3中部的弧形槽,弧形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5,转轴5的外缘于弧形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板4,转板4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滑腔7,每个滑腔7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塞8,每个滑塞8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配重块9,每个滑塞8与滑腔7的一侧壁之间均填充有蒸发液10。
先将热交换水体通入储液槽2的内部,随后位于壳体1侧壁的转板4就会通过导热板3将热量吸收,并传给滑腔7内部的蒸发液10,使得蒸发液10受热蒸发后变成气体并推动滑塞8以及配重块9移动,由于转板4只有一部分插在导热板3的内部,以转板4会部分受热,进而转板4内部转动至导热板3的区域内的蒸发液10才会受热蒸发并变成气体,使得转板4的重心向导热板3的内部发生偏移,随后转板4就会发生转动,当转板4受热的区域转动至导热板3外部时便不再受热,其温度就会下降,随后蒸发液10的将热量放出,然后重新变回液体后并带动配重块9复位,而此时转板4内部转动至导热板3的区域会重新受热进而带动配重块9移动,使得转板4的重心始终向导热板3的内部偏离,进而持续转动,将热交换水内部的余热转换成动能,并完成回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3和图5,转板4的内部在每两个相邻的滑腔7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隔热板6。
隔热板6的设置可以使得热量通过导热板3传递至转板4上后仅能向滑腔7内部传递,而不能向导热板3的其余部分传递,进而使转板4两侧温差变化较大,有效的增强重心的改变量,进而增强转板4的转动力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4以及图6,发电机构包括开设于圆筒18内部的圆腔19,圆腔19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20,转轴5的一端贯穿装置腔1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且于装置腔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往复丝杠12,圆筒18的内部还开设有凹槽,转杆20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并通过传动带21与转轴5的一端传动连接,转杆20的外缘于圆腔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感应线圈22,圆腔19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与感应线圈22配合的磁铁23。
在转轴5转动后,会通过传动带21带动圆筒18内部的转杆20转动,然后会带动圆腔19内部的感应线圈22切割两个磁铁23之间的磁感线,进而在感应线圈22的内部产生感应电流,将转轴5的动能转换成电能,进而完成能量的回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4以及图6,散热机构包括套设于往复丝杠12外部的丝杠套13,丝杠套1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4,挡板14的两侧与装置腔11的两侧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气囊15,壳体1的内部于两个气囊1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单向阀16,壳体1的外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喷管17,圆腔19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喷管24,一侧单向阀16与多个第一喷管17以及第二喷管24相连通,另一侧单向阀16与壳体1的外部相连通,圆筒18的侧壁还开设有与第二喷管24配合的出气口25。
在转轴5转动后,会通过装置腔11内部的丝杠套13带动挡板14在装置腔11的内部往复移动,随后挡板14就会轮流对两个气囊15进行挤压,使得两个气囊15不断地收缩膨胀,然后与两个单向阀16配合,将外部的气体抽入气囊15的内部,再通过多个第一喷管17以及第二喷管24喷出,对转板4位于导热板3的外部区域以及圆腔19的内部进行通过散热,以加快转板4位于导热板3外部的区域的降温散热,以保证转板4具有足够的转动力矩,并保证圆腔19的内部在发电的时候,其内部温度不会过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2,圆腔19的内壁还固定安装有两个与感应线圈22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的换向器,壳体1的外部设有储电设备,两个换向器均与储电设备电性连接。
只需将两个换向器与储电设备电性连接,即可完成对感应线圈22产生的电流的存储。
工作原理:先将热交换水体通入储液槽2的内部,随后位于壳体1侧壁的转板4就会通过导热板3将热量吸收,并传给滑腔7内部的蒸发液10,使得蒸发液10受热蒸发后变成气体并推动滑塞8以及配重块9移动,由于转板4只有一部分插在导热板3的内部,以转板4会部分受热,进而转板4内部转动至导热板3的区域内的蒸发液10才会受热蒸发并变成气体,使得转板4的重心向导热板3的内部发生偏移,随后转板4就会发生转动,当转板4受热的区域转动至导热板3外部时便不再受热,其温度就会下降,随后蒸发液10的将热量放出,然后重新变回液体后并带动配重块9复位,而此时转板4内部转动至导热板3的区域会重新受热进而带动配重块9移动,使得转板4的重心始终向导热板3的内部偏离,进而持续转动,将热交换水内部的余热转换成动能,并完成回收,隔热板6的设置可以使得热量通过导热板3传递至转板4上后仅能向滑腔7内部传递,而不能向导热板3的其余部分传递,进而使转板4两侧温差变化较大,有效的增强重心的改变量,进而增强转板4的转动力度,在转轴5转动后,会通过传动带21带动圆筒18内部的转杆20转动,然后会带动圆腔19内部的感应线圈22切割两个磁铁23之间的磁感线,进而在感应线圈22的内部产生感应电流,将转轴5的动能转换成电能,进而完成能量的回收,只需将两个换向器与储电设备电性连接,即可完成对感应线圈22产生的电流的存储,在转轴5转动后,会通过装置腔11内部的丝杠套13带动挡板14在装置腔11的内部往复移动,随后挡板14就会轮流对两个气囊15进行挤压,使得两个气囊15不断地收缩膨胀,然后与两个单向阀16配合,将外部的气体抽入气囊15的内部,再通过多个第一喷管17以及第二喷管24喷出,对转板4位于导热板3的外部区域以及圆腔19的内部进行通过散热,以加快转板4位于导热板3外部的区域的降温散热,以保证转板4具有足够的转动力矩,并保证圆腔19的内部在发电的时候,其内部温度不会过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设有用于盛装热交换水体的储液槽(2),所述储液槽(2)的一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板(3),所述导热板(3)的内部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壳体(1)的一侧外壁还固定安装有圆筒(18),所述圆筒(18)的内部设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用于对能量进行转化的发电机构,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还开设有装置腔(11),所述装置腔(11)的内部设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用于对驱动机构以及发电机构进行降温的散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于导热板(3)中部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缘于弧形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板(4),所述转板(4)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滑腔(7),每个所述滑腔(7)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塞(8),每个所述滑塞(8)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配重块(9),每个所述滑塞(8)与滑腔(7)的一侧壁之间均填充有蒸发液(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4)的内部在每两个相邻的滑腔(7)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隔热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开设于圆筒(18)内部的圆腔(19),所述圆腔(19)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20),所述转轴(5)的一端贯穿装置腔(1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且于装置腔(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往复丝杠(12),所述圆筒(18)的内部还开设有凹槽,所述转杆(20)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并通过传动带(21)与转轴(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杆(20)的外缘于圆腔(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感应线圈(22),所述圆腔(19)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与感应线圈(22)配合的磁铁(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套设于往复丝杠(12)外部的丝杠套(13),所述丝杠套(1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的两侧与装置腔(11)的两侧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气囊(15),所述壳体(1)的内部于两个气囊(1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单向阀(16),所述壳体(1)的外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喷管(17),所述圆腔(19)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喷管(24),一侧所述单向阀(16)与多个第一喷管(17)以及第二喷管(24)相连通,另一侧所述单向阀(16)与壳体(1)的外部相连通,所述圆筒(18)的侧壁还开设有与第二喷管(24)配合的出气口(2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腔(19)的内壁还固定安装有两个与感应线圈(22)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的换向器,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有储电设备,两个所述换向器均与储电设备电性连接。
CN202210119225.3A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Pending CN114777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9225.3A CN114777229A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9225.3A CN114777229A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7229A true CN114777229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22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9225.3A Pending CN114777229A (zh) 2022-02-08 2022-02-08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72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6634A (zh) * 2023-09-11 2023-10-20 四川川西数据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6634A (zh) * 2023-09-11 2023-10-20 四川川西数据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6916634B (zh) * 2023-09-11 2023-12-19 四川川西数据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0257Y (zh) 马达散热结构
CN114777229A (zh) 一种冷水机组余热回收系统
CN213817498U (zh) 一种风电发电机空水冷却器
CN112941467B (zh) 一种光学镜片真空蒸镀设备用蒸发源降温装置
CN115483798A (zh) 一种外挂贴合式永磁发电机水冷装置
CN210951992U (zh) 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
CN110822784A (zh) 环保型食品冷冻设备
CN112531962B (zh) 一种飞轮储能转子散热系统
CN214154156U (zh) 一种飞轮储能转子散热系统
CN115559964B (zh) 一种液压站内液压油冷却装置以及冷却方法
CN218407735U (zh) 一种改进型空气压缩机
CN215772833U (zh) 一种马达壳体温度控制系统
CN116093493A (zh) 动力电池的冷却组件
CN208174462U (zh) 高压电机用空冷装置
CN211183642U (zh) 一种电机外壳的冷却结构
CN213408189U (zh) 一种强化换热的节能型冷冻式干燥机
CN108092163A (zh) 一种节能配电柜
CN212081510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风扇
CN212619578U (zh) 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CN111107694A (zh) 散热性强的led驱动电源
CN20625978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机
CN208174461U (zh) 高压电机用热管空冷装置
CN212941182U (zh) 一种健身动力制冷一体机
CN219572336U (zh) 一种地热能空气源吸收式热泵装置
CN2901193Y (zh) 一种家用电子制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