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6561U - 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 Google Patents

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6561U
CN210926561U CN201922486375.4U CN201922486375U CN210926561U CN 210926561 U CN210926561 U CN 210926561U CN 201922486375 U CN201922486375 U CN 201922486375U CN 210926561 U CN210926561 U CN 210926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d
plug
data transmission
line
transmis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63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向阳
蔡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ur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ur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ur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ur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63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6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6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6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该OBD延长线包括连接线、以及设置在连接线两端的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所述连接线包括防护层和一根以上的数据传输线,所述防护层内部注塑有支撑结构,所述防护层包覆在数据传输线上且所述数据传输线呈单层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结构与数据传输线通过防护层隔离,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两端分别与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电连接。通过数据传输线呈单层间隔设置,使防护层包裹该数据传输线后形成连接线的扁平化的设计方式,该种方式使OBD延长线对应一般OBD线束具有较大线宽度,OBD延长线难以相互缠绕和打结;通过在防护层中加设支撑结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连接线的硬度,方便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方向的调整和该方向上连接线的固定。

Description

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诊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OBD延长线用于连接汽车的OBD接口和外部设备(如汽车诊断设备),OBD延长线一直沿用10多年前的技术,工艺、材料、造型都没有改变,过于陈旧,已跟不上时代需求。
现有一个诊断设备配备的OBD延长线众多,从1条到30条不等,由于OBD延长线呈一般线束状,在ODB延长线的使用过程中极容易缠绕、打结,导致OBD延长线摆放杂乱且难以管理,严重影响OBD延长线使用效率和使用体验,且OBD延长线呈线束状,不方便握持使用。
在公告号为“CN206947687U”名称为“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OBD延长线和汽车诊断系统,该OBD延长线包括连接线,以及设置在连接线两端的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连接线包括数据传输线和防护层,数据传输线呈单层并列设置,数据传输线的两端分别与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的接口插针信号连接;防护层对各个数据传输线单独隔离包裹,形成扁平状的连接线的线主体,线主体上间隔设置多个凹槽。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摆放难以管理、容易打结缠绕而战乱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对OBD延长线的日常管理难度,方便工作人员握持和插拔OBD延长线,提高了OBD延长线的使用体验。
以上专利中,数据传输线呈单层并列设置后虽然解决了打结纠缠的问题,但是以上设计的数据传输线整体较为柔软,在使用过程中数据传输线的方向不能固定,当需要固定或者多条数据传输线并排设置时仍然需要加设固定装置来固定该数据传输线,即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容易缠绕、不打结、方便握持和固定方向的一种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活、安装使用方便、适用范围更广的一种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该OBD延长线包括连接线、以及设置在连接线两端的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所述连接线包括防护层和一根以上的数据传输线,所述防护层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防护层包覆在数据传输线上且所述数据传输线呈单层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结构与数据传输线通过防护层隔离,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两端分别与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电连接。通过数据传输线呈单层间隔设置,使防护层包裹该数据传输线后形成连接线的扁平化的设计方式,该种方式使OBD延长线对应一般OBD线束具有较大线宽度,OBD延长线难以相互缠绕和打结,多个扁平的OBD延长线更容易形成层层堆砌的层叠状,有效避免了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摆放难以管理、容易打结缠绕而线乱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对OBD延长线的日常管理难度,提高了OBD延长线的使用体验;同时,通过在防护层中加设支撑结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连接线的硬度,方便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方向的调整和该方向上连接线的固定,便于该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对连接线安装位置和方向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金属丝,所述金属丝注塑在防护层内,且所述金属丝的延伸方向与数据传输线的延伸方向一致。利用金属丝柔软且具有一定硬度的作用,当连接线调整到某个安装角度后,该金属丝可实现连接线在该方向上的固定,避免连接线在常规情况下因重力而下垂等情况。金属丝的延伸方向与数据传输线的延伸方向一致,使该连接线整体都具备该固定功能。其中,金属丝包括铁丝、铜丝和铝丝等。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对所述数据传输线单独隔离包裹后形成扁平状的连接线的线主体,所述线主体连接在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之间。数据传输线单独隔离包裹避免数据传输线的交叉连接,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扁平状的线主体使该OBD延长线具有难以相互缠绕和打结的特点。同时,此种扁平的线主体结构强度好,耐久性佳,且制作工艺简化,无需进行线束成束融合,大大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线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两数据传输线之间的对应位置,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数据传输线的延伸方向一致。线主体的外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凹槽,增加了OBD延长线的线主体外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大了工作人员握持OBD延长线时的握持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握持和插拔OBD延长线。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为TPU线材件,且防护层为柔性件。其中防护层、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上均可采用TPU线材件,从而OBD延长线具有良好耐磨、耐油和弹性;OBD延长线因而在承载能力、抗冲击性及减震性、耐寒性等性能方面突出,其中防护层并不限定为该TPU线材件,只要与金属丝能够实现活动时的搭配弯曲即可,且应具备一定的耐高温和绝缘等基本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OBD插头的插接侧是双层卡槽结构,所述OBD插头的插接侧包括第一接口插针区、围绕该第一接口插针区设置的第一卡槽层,以及围绕在第一卡槽层外围的第二卡槽层,所述第一接口插针区中OBD接口插针远离OBD插头插接侧的一端与数据传输线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诊断座插头的插接侧是双层卡槽结构,所述诊断座插头的插接侧包括第二接口插针区、围绕该第二接口插针区设置的第三卡槽层,以及围绕在第三卡槽层外围的第四卡槽层,所述第二接口插针区中诊断座接口插针远离诊断座插头插接侧的一端与数据传输线信号连接。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均采用双层卡槽机构,OBD插头的第一卡槽层和第二卡槽层均与汽车OBD接口对应部件卡接适配,当OBD插头与汽车OBD接口连接时,OBD插头将会与汽车OBD接口紧密扣合,防止OBD插头与汽车OBD接口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进一步地,所述诊断座插头与外部的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适配,在所述诊断座插头的第四卡槽层外围设置环形匹配部,当诊断座插头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连接时,环形匹配部外边沿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外边沿对齐。诊断座插头的第三卡槽层和第四卡槽层均与外部的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卡接适配,当诊断座插头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连接时,诊断座插头将会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紧密扣合,防止诊断座插头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进一步地,所述OBD插头的外表面设置第一标识,所述诊断座插头的外表面设置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设置在OBD插头外表面的第一颜色环,所述第二标识为设置在诊断座插头外表面的第二颜色环,所述第一颜色环和第二颜色环的颜色不同。通过第一颜色环和第二颜色环的区别标示,便于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的区分,进一步提高了OBD延长线的使用便捷性。
一种汽车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诊断系统包括诊断设备和如上所述的OBD延长线,所述OBD延长线的OBD插头与汽车连接,所述OBD延长线的诊断座插头与诊断设备连接。汽车诊断系统保护上述OBD延长线各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技术解释和技术效果与上述OBD延长线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累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该OBD延长线包括连接线、以及设置在连接线两端的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所述连接线包括防护层和一根以上的数据传输线,所述防护层内部注塑有支撑结构,所述防护层包覆在数据传输线上且所述数据传输线呈单层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结构与数据传输线通过防护层隔离,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两端分别与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电连接。通过数据传输线呈单层间隔设置,使防护层包裹该数据传输线后形成连接线的扁平化的设计方式,该种方式使OBD延长线对应一般OBD线束具有较大线宽度,OBD延长线难以相互缠绕和打结,多个扁平的OBD延长线更容易形成层层堆砌的层叠状,有效避免了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摆放难以管理、容易打结缠绕而线乱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对OBD延长线的日常管理难度,提高了OBD延长线的使用体验;同时,通过在防护层中加设支撑结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连接线的硬度,方便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方向的调整和该方向上连接线的固定,便于该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对连接线安装位置和方向的调节。通过在线主体上设置凹槽,增加了OBD延长线的线主体外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大了工作人员握持OBD延长线时的握持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握持和插拔OBD延长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OBD延长线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OBD延长线的OBD插头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OBD延长线的诊断座插头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OBD延长线的线主体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OBD延长线的线主体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OBD延长线,该OBD延长线包括连接线1、以及设置在连接线1两端的OBD插头2和诊断座插头3,连接线1包括防护层11和一根以上的数据传输线12,防护层11内部注塑有支撑结构111,防护层11包覆在数据传输线12上且数据传输线12呈单层间隔设置,支撑结构111与数据传输线12通过防护层11隔离,数据传输线12的两端分别与OBD插头2和诊断座插头3电连接。通过数据传输线12呈单层间隔设置,使防护层11包裹该数据传输线12后形成连接线1的扁平化的设计方式,该种方式使OBD延长线对应一般OBD线束具有较大线宽度,OBD延长线难以相互缠绕和打结,多个扁平的OBD延长线更容易形成层层堆砌的层叠状,有效避免了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摆放难以管理、容易打结缠绕而线乱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对OBD延长线的日常管理难度,提高了OBD延长线的使用体验;同时,通过在防护层11中加设支撑结构111,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连接线1的硬度,方便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方向的调整和该方向上连接线1的固定,便于该OBD延长线在使用过程中对连接线1安装位置和方向的调节。
参照图4-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11包括金属丝112,金属丝112注塑在防护层11内,且金属丝112的延伸方向与数据传输线12的延伸方向一致。利用金属丝112柔软且具有一定硬度的作用,当连接线1调整到某个安装角度后,该金属丝112可实现连接线1在该方向上的固定,避免连接线1在常规情况下因重力而下垂等情况。金属丝112的延伸方向与数据传输线12的延伸方向一致,使该连接线1整体都具备该固定功能。其中,金属丝112包括铁丝、铜丝和铝丝等。
参照图1-5,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层11对数据传输线12单独隔离包裹后形成扁平状的连接线1的线主体10,线主体10连接在OBD插头2和诊断座插头3之间。数据传输线12单独隔离包裹避免数据传输线12的交叉连接,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扁平状的线主体10使该OBD延长线具有难以相互缠绕和打结的特点。同时,此种扁平的线主体10结构强度好,耐久性佳,且制作工艺简化,无需进行线束成束融合,大大降低了成本。
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线主体10的表面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凹槽101,凹槽101设置在两数据传输线12之间的对应位置,凹槽101的延伸方向与数据传输线12的延伸方向一致。线主体10的外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凹槽101,增加了OBD延长线的线主体10外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大了工作人员握持OBD延长线时的握持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握持和插拔OBD延长线。
参照图1-5,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层11为TPU线材件,且防护层11为柔性件。其中防护层11、OBD插头2和诊断座插头3上均可采用TPU线材件,从而OBD延长线具有良好耐磨、耐油和弹性;OBD延长线因而在承载能力、抗冲击性及减震性、耐寒性等性能方面突出,其中防护层11并不限定为该TPU线材件,只要与金属丝112能够实现活动时的搭配弯曲即可,且应具备一定的耐高温和绝缘等基本功能。
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中,OBD插头2的插接侧是双层卡槽结构,OBD插头2的插接侧包括第一接口插针区211、围绕该第一接口插针区211设置的第一卡槽层212,以及围绕在第一卡槽层212外围的第二卡槽层213,第一接口插针区211中OBD接口插针214远离OBD插头2插接侧的一端与数据传输线12信号连接。
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中,诊断座插头3的插接侧是双层卡槽结构,诊断座插头3的插接侧包括第二接口插针区311、围绕该第二接口插针区311设置的第三卡槽层312,以及围绕在第三卡槽层312外围的第四卡槽层313,第二接口插针区311中诊断座接口插针314远离诊断座插头3插接侧的一端与数据传输线12信号连接。OBD插头2和诊断座插头3均采用双层卡槽机构30,OBD插头2的第一卡槽层212和第二卡槽层213均与汽车OBD接口对应部件卡接适配,当OBD插头2与汽车OBD接口连接时,OBD插头2将会与汽车OBD接口紧密扣合,防止OBD插头2与汽车OBD接口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中,诊断座插头3与外部的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适配,在诊断座插头3的第四卡槽层313外围设置环形匹配部,当诊断座插头3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连接时,环形匹配部外边沿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外边沿对齐。诊断座插头3的第三卡槽层312和第四卡槽层313均与外部的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卡接适配,当诊断座插头3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连接时,诊断座插头3将会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紧密扣合,防止诊断座插头3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中,OBD插头2的外表面设置第一标识21,诊断座插头3的外表面设置第二标识31,第一标识21为设置在OBD插头2外表面的第一颜色环,第二标识31为设置在诊断座插头3外表面的第二颜色环,第一颜色环和第二颜色环的颜色不同。通过第一颜色环和第二颜色环的区别标示,便于OBD插头2和诊断座插头3的区分,进一步提高了OBD延长线的使用便捷性。
参照图1-5,一种汽车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汽车诊断系统包括诊断设备和如上的OBD延长线,OBD延长线的OBD插头2与汽车连接,OBD延长线的诊断座插头3与诊断设备连接。汽车诊断系统保护上述OBD延长线各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技术解释和技术效果与上述OBD延长线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累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该OBD延长线包括连接线、以及设置在连接线两端的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所述连接线包括防护层和一根以上的数据传输线,所述防护层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防护层包覆在数据传输线上且所述数据传输线呈单层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结构与数据传输线通过防护层隔离,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两端分别与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金属丝,所述金属丝注塑在防护层内,且所述金属丝的延伸方向与数据传输线的延伸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对所述数据传输线单独隔离包裹后形成扁平状的连接线的线主体,所述线主体连接在OBD插头和诊断座插头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主体的表面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两数据传输线之间的对应位置,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数据传输线的延伸方向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为TPU线材件,且防护层为柔性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所述OBD插头的插接侧是双层卡槽结构,所述OBD插头的插接侧包括第一接口插针区、围绕该第一接口插针区设置的第一卡槽层,以及围绕在第一卡槽层外围的第二卡槽层,所述第一接口插针区中OBD接口插针远离OBD插头插接侧的一端与数据传输线信号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座插头的插接侧是双层卡槽结构,所述诊断座插头的插接侧包括第二接口插针区、围绕该第二接口插针区设置的第三卡槽层,以及围绕在第三卡槽层外围的第四卡槽层,所述第二接口插针区中诊断座接口插针远离诊断座插头插接侧的一端与数据传输线信号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座插头与外部的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适配,在所述诊断座插头的第四卡槽层外围设置环形匹配部,当诊断座插头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连接时,环形匹配部外边沿与诊断设备的数据接口外边沿对齐。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OBD延长线,其特征在于,所述OBD插头的外表面设置第一标识,所述诊断座插头的外表面设置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设置在OBD插头外表面的第一颜色环,所述第二标识为设置在诊断座插头外表面的第二颜色环,所述第一颜色环和第二颜色环的颜色不同。
10.一种汽车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诊断系统包括诊断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OBD延长线,所述OBD延长线的OBD插头与汽车连接,所述OBD延长线的诊断座插头与诊断设备连接。
CN201922486375.4U 2019-12-30 2019-12-30 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Active CN210926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6375.4U CN210926561U (zh) 2019-12-30 2019-12-30 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6375.4U CN210926561U (zh) 2019-12-30 2019-12-30 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6561U true CN210926561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8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6375.4U Active CN210926561U (zh) 2019-12-30 2019-12-30 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65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0006A (zh) * 2021-09-27 2021-12-2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滑移门线束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0006A (zh) * 2021-09-27 2021-12-2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滑移门线束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26561U (zh) Obd延长线及汽车诊断系统
CN106655047A (zh) 一种线轴式绝缘子街码
CN111883302A (zh) 一种具有中间加强筋的电缆结构
CN202564693U (zh) 光伏连接器
CN210467429U (zh) 扁平线束股成型辅助虚拟线束
CN213459133U (zh) 一种扁平线束定制结构
CN213752033U (zh) 一种聚氯乙烯丁腈复合物绝缘柔性扁平控制电缆
CN212276863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线缆
CN217214216U (zh) 一种耐弯折汽车线缆
CN212959691U (zh) 一种用于仓储穿梭车的同步带
CN209854438U (zh) 汽车变速器专用钢丝绳
CN216636230U (zh) 一种长行程的线束结构及座椅
CN219874342U (zh) 一种快速充电线束
CN220209935U (zh) 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线束
CN215119490U (zh) 一种抗撕拉稳定型车载端子线
CN215770591U (zh) 一种增强摇摆扭转的耳机线
CN214175731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用电缆
CN212276058U (zh) 一种具有双支撑部件的高架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CN101588032A (zh) 一种电线夹
CN217955484U (zh) 一种耐磨耐拉弹性好的弹簧线缆
CN213212613U (zh) 一种可伸缩式obd延长线
CN210337818U (zh)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CN211265908U (zh) 一种可更换接头的usb数据线
CN109192380B (zh) 组合式电缆
CN216162327U (zh) 一种多功能的用于汽车线束的耐磨编织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