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5537U -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及其加工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及其加工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5537U
CN210925537U CN201921519131.5U CN201921519131U CN210925537U CN 210925537 U CN210925537 U CN 210925537U CN 201921519131 U CN201921519131 U CN 201921519131U CN 210925537 U CN210925537 U CN 210925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lyester
polyolefin
monofilaments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91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丹
吴立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eneral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eneral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eneral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eneral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91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5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5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5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及其加工模具,包括由若干根导线组成的线缆,所述线缆外套设有一热缩编织管,所述热缩编织管包括热熔胶层,热熔胶层外包覆有内缩层,内缩层外包覆有外缩层,内缩层和外缩层均由聚烯烃纤维和聚酯纤维交错编织而成;扁平状的线束可通过更狭小的空间,降低了对空间结构的要求,热缩编织管采用聚酯纤维和聚烯烃纤维分别编织而成,独特的编织结构使得线束非常柔软,完全适用于PACK结构中转弯结构的布线;人工加工成本低,且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及其加工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及其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电池包内线束包括电池采样线束、绝缘采样线束、通讯线束本体等,由于受电池包内环境和结构限制,线束固定方式采用小型化、易装配、依托固定结构简单为主。
现有的电池包内部低压线束成圆形,需要一定的空间结构来放置线束,其布置对空间要求较高,在比较狭窄的空间内会承受较大的挤压力,线束的保护套会存在破损的风险从而造成短路;现有的线缆采用布基胶带包裹缠绕,长时间使用后会因粘胶风干容易出现起翘或者脱落,且布基胶带的耐磨性能较差,且对于较长的线缆使用布基胶带缠绕比较耗费时间,其人工制作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电池包内低压线束对空间结构要求高,线束加工成本高的缺点,布基胶带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的加工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包括由若干根导线组成的线缆所述线缆外套设有一热缩编织管,所述热缩编织管包括热熔胶层,热熔胶层外包覆有内缩层,内缩层外包覆有外缩层,内缩层和外缩层均由聚烯烃纤维和聚酯纤维交错编织而成。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纤维为经无捻拉伸形成的聚烯烃单丝,所述聚酯单丝的纤度为20-50旦;所述聚酯纤维包括若干聚酯细丝,所有聚酯细丝并合形成有捻或无捻的聚酯复丝,所述聚酯复丝的纤度为20-50旦。
优选地,外缩层中,聚烯烃单丝与聚酯复丝的数量比为1:1-3;以聚烯烃单丝为第一经线、聚酯复丝为第一纬线,通过上下交错编织形成外缩层。
优选地,所述外缩层中,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上下交错编织形成斜纹结构。
优选地,外缩层的聚酯复丝包括若干根无碱玻璃纤维单丝和包覆在无碱玻璃纤维单丝外的若干根聚酯细丝。
优选地,所述所述外缩层中,无碱玻璃纤维单丝和聚酯细丝的数量比为3:10-18。
优选地,所述内缩层中聚酯复丝以斜径向设置、聚烯烃单丝以纬向设置,后一聚烯烃单丝与前一聚烯烃单丝形成的若干个小圈相交织,任一聚酯复丝与所有聚烯烃单丝上下斜向交错编织,任一聚酯复丝与第2n或者第2n-1根聚烯烃单丝的交点为熔接点。
优选地,所述外缩层和内缩层之间通过高温金属粘合剂层固定连接。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的加工模具,包括一L型支撑板和一可移动挡板,可移动挡板通过电动驱动器与L型支撑板配合形成U型线束槽,热缩编织管与所述U型线束槽配合形成方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动驱动器为电动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扁平状的线束可通过更狭小的空间,降低了对空间结构的要求;
2.热缩编织管采用聚酯纤维和聚烯烃纤维分别编织而成,独特的编织结构使得线束非常柔软,完全适用于PACK结构中转弯结构的布线;
3.三层结构的热缩编织管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降低了短路风险;
4.人工加工成本低,且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缩编织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缩层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缩层编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包括由若干根导线6组成的线缆,所述线缆外套设有一热缩编织管7,所述热缩编织管包括热熔胶层11,热熔胶层外包覆有内缩层12,内缩层外包覆有外缩层13,内缩层12和外缩层13均由聚烯烃纤维和聚酯纤维交错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聚烯烃纤维和聚酯纤维都是热塑性弹性材料,具有热可塑性,其加热后可发生形变,其中的内缩层和外缩层经过加热,它就会呈高弹态,此时由于没有载荷,就会回缩;且聚烯烃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聚酯长丝强度高,不易断裂,且耐磨性较好,因此编织形成的热缩编织管具有高温收缩、柔软阻燃、绝缘防蚀的特点,其中的热熔胶从加热到冷却粘牢的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缩编织管初始的尺寸要大于线缆的尺寸,方便将其套设在线缆外;操作人员将若干根导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线缆,并在线缆外套设热缩编织管,在加热情况下热缩编织管的内缩层和外缩层收缩,且热熔胶层融化与导线快速粘接,操作人员只需对热缩编织管进行加热即可实现对线缆的紧密包覆,从而形成线束,并配合加工模具将线束加工成扁平状;热缩编织管能够变换形状且能紧密包覆在线缆外防止其中的导线相对于热缩编织管前后移动。
所述聚烯烃纤维为经无捻拉伸形成的聚烯烃单丝,所述聚酯单丝的纤度为20-50旦;所述聚酯纤维包括若干聚酯细丝,所有聚酯细丝并合形成有捻或无捻的聚酯复丝,所述聚酯复丝的纤度为20-50旦。
外缩层中,聚烯烃单丝与聚酯复丝的数量比为1:1-3;以聚烯烃单丝为第一经线1、聚酯复丝为第一纬线2,通过上下交错编织形成外缩层。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要将线缆通过热缩编织管紧覆在一起,此时只需纬线收缩从而使相邻两经线紧贴,所以经线的数量小于纬线的数量。
所述外缩层中,第一经线1和第一纬线2上下交错编织形成斜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外缩层的若干根第一经线并列分布,相邻的两根第一经线为一组;外缩层的若干根第一纬线并排分布,相邻的四根第一纬线为一组,任一组的第1根第一经线分别设于任一组第1、2根第一纬线的下端面、第3、4根第一纬线的上端面,第2根第一经线分别设于任一组第1、4根第一纬线的上端面、第2、3根第一纬线的下端面,设于第二根第一经线设于任一第一纬线的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中,外缩层编织形成斜纹结构,斜纹结构的经纬线交织的次数比平纹少,使得外缩层柔软,可发生弯曲变形;且由于外缩层的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分别由聚烯烃单丝和聚酯复丝构成,弥补了在经纬线粗细、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耐磨性、坚牢度不如平纹织物的问题。
外缩层的聚酯复丝包括若干根无碱玻璃纤维单丝和包覆在无碱玻璃纤维单丝外的若干根聚酯细丝。
所述所述外缩层中,无碱玻璃纤维单丝和聚酯细丝的数量比为3:10-18。
本实用新型中,将3根无碱玻璃纤维单丝为中心,10根聚酯细丝包覆在3根无碱纤维玻璃单丝的外部形成线束,然后固定线束的一端,另一端回转形成一定张力,产生捻回,线束的捻度、捻回角、捻幅和捻系数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捻方法使10根聚酯细丝相互缠绕形成有捻的线束,加捻后可使外层的聚酯细丝向中心的无碱玻璃纤维单丝挤压产生向心压力,从而使聚酯复丝更加结实精致,且由多根聚酯细丝组成的聚酯复丝比同样纤度的聚酯单丝柔软;由于无碱玻璃纤维的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能、强度都很好,以无碱玻璃纤维纱为中心的聚酯复丝可以在具备柔软性的同时增加外缩层的强度。
所述内缩层中聚酯复丝4以斜径向设置、聚烯烃单丝3以纬向设置,后一聚烯烃单丝3与前一聚烯烃单丝3形成的若干个小圈相交织,任一聚酯复丝4与所有聚烯烃单丝3上下交错斜向编织,任一聚酯复丝4与第2n或者第2n-1根聚烯烃单丝3的交点为熔接点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缩层中,任一纬向设置的聚烯烃单丝向上、向下交替弯曲形成若干个波浪形曲线,所述波浪形曲线包括若干开口向上的小圈,所述开口线上的小圈后紧跟开口向下的小圈;相邻的两根聚烯烃单丝相对设置,后一聚烯烃单丝中开口向下的小圈与前一聚烯烃单丝中开口向上的小圈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使得编织结构更加牢固;聚酯复丝由普通的径向设置、与纬线形成90度夹角,转变为斜向设置并与纬线形不形成90°夹角,即斜径向设置;任一聚酯复丝与任一聚烯烃单丝上下交错编织;斜径向设置的聚酯复丝与聚烯烃单丝接触,在接触位置上增加熔接点,使得聚酯复丝与聚烯烃单丝在接触位置固定连接,使得任一聚烯烃单丝断裂后其他聚烯烃单丝不容易脱丝。
本实用新型中,内缩层的编织结构能够防止其中一段单丝断裂造成其它单丝脱丝。
所述外缩层和内缩层之间通过高温金属粘合剂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粘合剂具有耐高温性,在热缩管加热过程中不会减低粘合性。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的加工模具,包括一L型支撑板9和一可移动挡板10,可移动挡板10通过电动驱动器8与L型支撑板配合形成U型线束槽,热缩编织管7与所述U型线束槽配合形成方形结构。
所述电动驱动器为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中,可移动挡板固定在电动推杆上,电动推杆推动挡板在L型支撑板的底板上左右移动;挡板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与L型支撑板左侧配合形成U型线束槽,本实用新型通过L型支撑板和可移动挡板使得线束槽的宽度可调,线束槽的宽度需要根据电池包内容纳线束的空间大小等决定,此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包括由若干根导线组成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外套设有一热缩编织管,所述热缩编织管包括热熔胶层,热熔胶层外包覆有内缩层,内缩层外包覆有外缩层,内缩层和外缩层均由聚烯烃纤维和聚酯纤维交错编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纤维为经无捻拉伸形成的聚烯烃单丝,所述聚酯单丝的纤度为20-50旦;所述聚酯纤维包括若干聚酯细丝,所有聚酯细丝并合形成有捻或无捻的聚酯复丝,所述聚酯复丝的纤度为20-50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其特征在于,外缩层中,聚烯烃单丝与聚酯复丝的数量比为1:1-3;以聚烯烃单丝为第一经线、聚酯复丝为第一纬线,通过上下交错编织形成外缩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缩层中,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上下交错编织形成斜纹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其特征在于,外缩层的聚酯复丝包括若干根无碱玻璃纤维单丝和包覆在无碱玻璃纤维单丝外的若干根聚酯细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缩层中,无碱玻璃纤维单丝和聚酯细丝的数量比为3:10 -18。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缩层中聚酯复丝以斜径向设置、聚烯烃单丝以纬向设置,后一聚烯烃单丝与前一聚烯烃单丝形成的若干个小圈相交织,任一聚酯复丝与所有聚烯烃单丝上下斜向交错编织,任一聚酯复丝与第2n或者第2n-1根聚烯烃单丝的交点为熔接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缩层和内缩层之间通过高温金属粘合剂层固定连接。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内扁平线束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L型支撑板和一可移动挡板,可移动挡板通过电动驱动器与L型支撑板配合形成U型线束槽,热缩编织管与所述U型线束槽配合形成方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内扁平线束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器为电动推杆。
CN201921519131.5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及其加工模具 Active CN210925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9131.5U CN210925537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及其加工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9131.5U CN210925537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及其加工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5537U true CN210925537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6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9131.5U Active CN210925537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及其加工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55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3843A (zh) * 2020-12-17 2021-01-15 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阻燃耐寒耐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3843A (zh) * 2020-12-17 2021-01-15 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阻燃耐寒耐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12233843B (zh) * 2020-12-17 2021-02-26 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阻燃耐寒耐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43542A (en) Woven fabric having improved flexibility and conformability
KR100688899B1 (ko) 도전성강력금속복합사의 제조방법 및 도전성강력금속복합사
US6003565A (en) Woven fiberglass cable wrap
RU2017137140A (ru) Оболочка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х помех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210925537U (zh) 一种电池包内扁平线束及其加工模具
US4070911A (en) Braided tape including carrier means
KR100305120B1 (ko) 제지기크로딩용직물
CN204296145U (zh) 一种玻璃纤维布
CN213752158U (zh) 一种绝缘套管
CN201180183Y (zh) 具高抗张力的网布构造
CN211848286U (zh) 一种阻燃防静电玻璃纤维纱
CN216237505U (zh)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用碳纤维布
CN112899851A (zh) 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交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17630954U (zh) 抗裂网及包括其的墙体
CN210765700U (zh) 一种新型涤纶仿麻沙发面料
KR0178131B1 (ko) 긴 성형 스트랜드
CN213357904U (zh) 碳纤维三轴向高强度立体效果织物
CN109610207A (zh) 一种防静电矿用缆绳及其加工方法
CN210684058U (zh) 一种耐高温复合玻纤缝纫线
CN219512837U (zh) 一种自卷式电缆
CN217499557U (zh) 一种耐高温的纱线
CN216193017U (zh) 一种仿真丝涡流纺纱线
CN214422816U (zh) 一种芳纶尼龙双层织物热缩护套
CN211497974U (zh) 一种高弹性化纤面料
CN215628501U (zh) 一种阻燃涡流纺纱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