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1468U -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1468U
CN210921468U CN201921971007.2U CN201921971007U CN210921468U CN 210921468 U CN210921468 U CN 210921468U CN 201921971007 U CN201921971007 U CN 201921971007U CN 210921468 U CN210921468 U CN 210921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straight pipe
tail gas
inlet straigh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10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玉林
石镇镇
邢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10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1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1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1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主要涉及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在壳体内中间设有进水直管,进水直管两端穿过壳体的连接进水管、出水管,进水直管与螺旋盘连接,进水直管为中空状,螺旋盘的内部设有空腔,螺旋盘穿过进水直管的外壁,与进水直管的内部相通,进水直管上部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传动齿轮,以进水直管为轴心,四周等距分布叶片,叶片通过轴杆、密封轴承连接壳体内壁,叶片顶部的轴杆通过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在壳体底部设有尾气进管、侧面顶部设有尾气出管,通过螺旋盘顺向、叶片反向,延长了尾气在壳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大受热面积和时间,提高换热效率,降低了热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和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锅炉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尾气,且尾气的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如此高温的尾气通常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并未能对尾气中蕴含的热能进行有效的利用,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这种尾气排放往往不能直排,而是需要进行除尘装置之后再进行外排,由于尾气从锅炉中出来温度很高,对于后面相接的除尘装置,如布袋式除尘装置会有一定的损害所以,无论从节能的角度,还是从后续保护除尘装置的角度出发,都需要将尾气的温度降下来。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内中间设有进水直管,进水直管两端穿过壳体的连接进水管、出水管,进水直管与螺旋盘连接,进水直管为中空状,螺旋盘的内部设有空腔,螺旋盘穿过进水直管的外壁,与进水直管的内部相通,进水直管上部通过密封轴承连接传动齿轮,以进水直管为轴心,四周等距分布叶片,叶片通过轴杆、密封轴承连接壳体内壁,叶片顶部的轴杆通过主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在壳体底部设有尾气进管、侧面顶部设有尾气出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叶片上设有桨叶小孔,消除固体构件受迫振动产生的气流再生声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国定在壳体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螺旋盘的表面沿其螺旋方向均匀设有凹槽,增大余热回水与尾气的接触面积,提升低温水与高温尾气之间的换热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螺旋盘顺向、叶片反向,延长了尾气在壳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大受热面积和时间,提高换热效率,降低了热损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直管、螺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尾气进管、3尾气出管、4进水直管、5螺旋盘、6进水管、7出水管、8驱动电机、9主动齿轮、10传动齿轮、11空腔、12叶片、13桨叶小孔、14密封轴承、15轴杆、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中间设有进水直管4,进水直管4两端穿过壳体1的连接进水管6、出水管7,进水直管4与螺旋盘5连接,进水直管4上部通过密封轴承14连接传动齿轮10,以进水直管4为轴心,四周等距分布叶片12,叶片12通过轴杆15、密封轴承14连接壳体1内壁,叶片12顶部的轴杆15通过主动齿轮9连接驱动电机8,主动齿轮9与传动齿轮10啮合,在壳体1底部设有尾气进管2、侧面顶部设有尾气出管3,在叶片12上设有桨叶小孔13,驱动电机8通过支架国定在壳体1顶部。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直管、螺旋盘的结构示意图,进水直管4为中空状,螺旋盘5的内部设有空腔11,螺旋盘5穿过进水直管4的外壁,与进水直管4的内部相通,螺旋盘5的表面沿其螺旋方向均匀设有凹槽16。
工作时,常温水经顶部的进水管6进入到进水直管4中,在进水直管4中通过螺旋盘5进行布水,与壳体1底部通过尾气进管进入的锅炉废气进行热交换,热水通过出水管7,冷废气通过尾气出管3进入下一工序,在热交换时,驱动电机8带动主动齿轮9,叶片12在驱动电机8作用下反向与尾气的方向旋流,形成一种方向绞向气流,增加尾气热交换时间,又不让尾气静止产生沉淀现象,主动齿轮9与传动齿轮10啮合,进水直管4在传动齿轮10带动下进行转动,螺旋盘5转动与尾气气流方向相同,增加冷却效果,对锅炉余热余能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能减排以及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4)

1.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中间设有进水直管(4),进水直管(4)两端穿过壳体(1)的连接进水管(6)、出水管(7),进水直管(4)与螺旋盘(5)连接,进水直管(4)为中空状,螺旋盘(5)的内部设有空腔(11),螺旋盘(5)穿过进水直管(4)的外壁,与进水直管(4)的内部相通,进水直管(4)上部通过密封轴承(14)连接传动齿轮(10),以进水直管(4)为轴心,四周等距分布叶片(12),叶片(12)通过轴杆(15)、密封轴承(14)连接壳体(1)内壁,叶片(12)顶部的轴杆(15)通过主动齿轮(9)连接驱动电机(8),主动齿轮(9)与传动齿轮(10)啮合,在壳体(1)底部设有尾气进管(2)、侧面顶部设有尾气出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叶片(12)上设有桨叶小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8)通过支架国定在壳体(1)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螺旋盘(5)的表面沿其螺旋方向均匀设有凹槽(16)。
CN201921971007.2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Active CN210921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1007.2U CN210921468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1007.2U CN210921468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1468U true CN210921468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6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1007.2U Active CN210921468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14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3230B (zh) 涂布机热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CN106705081A (zh) 一种炉渣余热回收装置
CN210921468U (zh)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CN210802142U (zh) 浮头列管式石墨换热器
CN111637482A (zh) 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
CN112460802A (zh) 一种基于甲醇催化加热工作的热风机
CN215058461U (zh) 一种空气悬浮风机的冷却装置
CN212928265U (zh) 一种炉用耐高温风机
WO2022121266A1 (zh) 一种燃气轮机储能系统及峰谷发电方式
CN201779685U (zh) 节能防堵式暖风器
CN213873910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12696254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CN214892763U (zh) 一种分子筛蒸汽加热器冷凝液回收利用装置
CN111998698A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利用装置
CN214949135U (zh) 一种动力锅炉的热能回收装置
CN215808532U (zh) 新能源焚烧热力回收设备
CN211526718U (zh) 一种改进型空气加热器
CN214308207U (zh) 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供暖装置
CN210801137U (zh) 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CN211397965U (zh) 一种噪音小的锅炉引风机
CN104566978A (zh) 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系统
CN214887947U (zh) 一种离心风机冷却装置
CN210242462U (zh) 一种热处理车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155005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隔热装置
CN211011444U (zh) 一种烟囱余热回收应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