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1137U - 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1137U
CN210801137U CN201920282927.7U CN201920282927U CN210801137U CN 210801137 U CN210801137 U CN 210801137U CN 201920282927 U CN201920282927 U CN 201920282927U CN 210801137 U CN210801137 U CN 210801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storage tank
recove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29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雪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lan Xingke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lan Xingke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lan Xingke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lan Xingke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829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1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1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11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和储液罐,所述锅炉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外表壁绕接有吸热管,所述储液罐通过进气管与吸热管连通,所述锅炉本体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动力箱,且动力箱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贯穿储液罐的传动轴。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采用循环式蒸汽余热回收结构,这种结构可有效的将蒸汽余热进行回收及利用处理,既提高了工业锅炉的热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工业锅炉的节能性,其次,内部设置有动力转化结构,这种结构既可将蒸汽的动能进行利用,同时可将储液罐的内部进行清洁处理,从而提升了余热回收装置的功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然而现有的工业锅炉,内部无设置余热回收装置,无法将蒸汽的余热进行回收及利用处理,热量的直接散失,既易导致工业锅炉的热效率降低,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和储液罐,所述锅炉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外表壁绕接有吸热管,所述储液罐通过进气管与吸热管连通,所述锅炉本体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动力箱,且动力箱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贯穿储液罐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壁顶端位于动力箱的内侧呈环形阵列焊接有多组扰流叶片,所述传动轴的外壁底端位于储液罐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吸热管通过出气管与动力箱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锅炉本体的内部位于储液罐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且隔热板与储液罐之间填充有保温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温层的是由多层高级离心玻璃纤维丝绵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多组扰流叶片的水平截面均呈弧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刮板关于传动轴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刮板的竖直截面均呈板条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刮板的侧边贴合于储液罐的内表壁,所述刮板的内部呈竖直等距开设有多组漏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循环式蒸汽余热回收结构,在储液罐外表壁绕接有吸热管,且储液罐通过进气管与吸热管连通,同时在锅炉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板和保温层,储液罐产生的高温蒸汽,可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吸热管的内部,同时吸热管会将储液罐外壁的热量,进行传递吸收,并循环保存在保温层的内部,从而可对储液罐进行保温处理,这种结构可有效的将蒸汽余热进行回收及利用处理,既提高了工业锅炉的热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工业锅炉的节能性。
2、本实用新型中,内部设置有动力转化结构,在锅炉本体顶部设置有动力箱,且动力箱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轴,并且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扰流叶片和刮板,热回收后的蒸汽,会通过出气管进入到动力箱的内部,由于气压及空气流动的作用,蒸汽会带动扰流叶片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上的刮板,对储液罐内壁进行旋转刮洗处理,这种结构既可将蒸汽的动能进行利用,同时可将储液罐的内部进行清洁处理,从而提升了余热回收装置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炉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箱的俯视图。
图例说明:
1、锅炉本体;2、储液罐;3、隔热板;4、吸热管;5、保温层;6、进气管;7、动力箱;8、出气管;9、传动轴;10、扰流叶片;11、刮板;12、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和储液罐2,锅炉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储液罐2,储液罐2的外表壁绕接有吸热管4,吸热管4的设置,可将蒸汽余热进行回收及传输处理,储液罐2通过进气管6与吸热管4连通,锅炉本体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动力箱7,动力箱7的设置,可将蒸汽的动力进行转化利用,且动力箱7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贯穿储液罐2的传动轴9,传动轴9外壁顶端位于动力箱7的内侧呈环形阵列焊接有多组扰流叶片10,传动轴9的外壁底端位于储液罐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1,吸热管4通过出气管8与动力箱7连通。
进一步的,锅炉本体1的内部位于储液罐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3,且隔热板3与储液罐2之间填充有保温层5,隔热板3的设置,可降低保温层5热量的传递散失,同时保温层5的设置,可将余热进行回收及保存处理,从而提高了工业锅炉的热效率。
进一步的,保温层5的是由多层高级离心玻璃纤维丝绵组成,提升了保温层5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多组扰流叶片10的水平截面均呈弧形结构,呈弧形结构多组扰流叶片10的设置,便于蒸汽的扰流处理,从而可高效的带动扰流叶片10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刮板11关于传动轴9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刮板11的竖直截面均呈板条状结构,呈板条状刮板11的设置,降低了刮板11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同时也便于刮板11对储液罐2内部的清洗处理。
进一步的,刮板11的侧边贴合于储液罐2的内表壁,刮板11的内部呈竖直等距开设有多组漏孔12,刮板11的侧边贴合于储液罐2的内表壁,可将储液罐2内壁进行接触清洁处理,同时多组漏孔12的设置,降低了刮板11运动时的阻力,从而便于刮板11的转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锅炉本体1工作时,储液罐2内产生的蒸汽,由于气压的作用,便会通过进气管6,进入到储液罐2外壁绕接的吸热管4内,吸热管4会将蒸汽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递至保温层5进行保温处理,热回收后的蒸汽,便会通过出气管8进入到动力箱7的内部,由于气流的作用,蒸汽会带动多组扰流叶片10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9上的刮板11进行转动,从而对储液罐2的内壁进行刮洗处理,有效降低了水垢的产生,使用后的蒸汽便会通过出气管8排出,便完成了锅炉本体1蒸汽余热的回收及利用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和储液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储液罐(2),所述储液罐(2)的外表壁绕接有吸热管(4),所述储液罐(2)通过进气管(6)与吸热管(4)连通,所述锅炉本体(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动力箱(7),且动力箱(7)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贯穿储液罐(2)的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外壁顶端位于动力箱(7)的内侧呈环形阵列焊接有多组扰流叶片(10),所述传动轴(9)的外壁底端位于储液罐(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1),所述吸热管(4)通过出气管(8)与动力箱(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的内部位于储液罐(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3),且隔热板(3)与储液罐(2)之间填充有保温层(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5)的是由多层高级离心玻璃纤维丝绵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扰流叶片(10)的水平截面均呈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1)关于传动轴(9)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刮板(11)的竖直截面均呈板条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1)的侧边贴合于储液罐(2)的内表壁,所述刮板(11)的内部呈竖直等距开设有多组漏孔(12)。
CN201920282927.7U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01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2927.7U CN210801137U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2927.7U CN210801137U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1137U true CN210801137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7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292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01137U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1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1137U (zh) 一种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CN209877670U (zh) 一种循环式炼钢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2109622U (zh) 一种生物质火力发电厂低值余热回收工艺装置
CN105317693A (zh) 一种具有加热保温效果的循环热水泵
WO2016082398A1 (zh) 一种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CN111795591A (zh) 一种热交换容器
CN217899930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7887432U (zh) 一种voc气体吸收喷淋塔的保温装置
CN214273611U (zh) 一种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口加热设备
CN105180436A (zh) 防垢空气能热水器
CN210772074U (zh) 一种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锅炉
CN211926596U (zh) 低温制冷系统翅片换热器
CN212068174U (zh) 一种生物热电锅炉烟气洗涤塔
CN211025737U (zh) 一种节能型二氧化碳加工用干燥装置
CN210512789U (zh) 蓄热罐中斜温层隔热防紊流节能装置
CN210921468U (zh)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转化装置
CN213515212U (zh) 一种废水利用升温箱
CN209871313U (zh) 一种快速升温节能的沥青罐
CN218665693U (zh) 一种带脱水快速固废减量一体机
CN217274908U (zh) 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热传导结构
CN211635932U (zh) 一种填埋气脱水换热装置
CN220582783U (zh) 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缓冲结构
CN203949392U (zh) 一种超热导u型管双内胆太阳能工程双排集热器
CN215261351U (zh) 一种防水型余热回收装置
CN211189144U (zh) 一种易于清洗的高密封性浓缩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