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1393U - 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1393U
CN210921393U CN201921472896.8U CN201921472896U CN210921393U CN 210921393 U CN210921393 U CN 210921393U CN 201921472896 U CN201921472896 U CN 201921472896U CN 210921393 U CN210921393 U CN 210921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nozzle
cavity
air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28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正柔
廖东升
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28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1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1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1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燃气喷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的口径一致;喷嘴支撑件,所述喷嘴支撑件设置有腔体;所述燃气喷嘴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本公开将总燃气量平均分配给每个燃气喷嘴,与将总燃气量仅分配给一个燃气喷嘴相比,每个燃气喷嘴的燃气流量降低,增加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度以及燃气的流速,以提高燃气的燃烧率,降低烟气的产生;并且增加出气管,以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时间,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大部分仅设置一个燃气喷嘴,燃气经过该喷嘴的燃气通道喷出后进入火盖内,火盖上设有空气进口,从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和从喷嘴进入的燃气在火盖的混合室内混合,然后用于燃烧。但是,由于经该喷嘴喷出的燃气密集度高、流速低,在火盖内不易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造成燃气燃烧不充分,燃气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喷嘴组件及灶具,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燃气与空气混合度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的口径一致;喷嘴支撑件,所述喷嘴支撑件设置有腔体;所述燃气喷嘴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具体地,所述燃气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和出气管,所述喷嘴本体与所述出气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气管的外围设有保护部。
具体地,所述腔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燃气喷嘴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燃气喷嘴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配合与所述喷嘴支撑件的腔体连接或分离。
具体地,所述喷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喷嘴本体的所述出气口的口径一致;所述喷嘴本体靠近所述进气口的外壁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在所述圆筒状结构上。
具体地,所述喷嘴本体靠近所述出气口的外壁为锥状收缩结构;所述进气口的面积大于出气口的面积;所述喷嘴本体内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的燃气通道。
具体地,所述燃气通道包括渐缩通道和与所述渐缩通道连通的输出通道;所述渐缩通道由所述进气口向喷嘴本体内延伸且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输出通道由所述喷嘴本体内部向所述出气口延伸且各处横截面积与所述出气口的横截面积相同。
具体地,所述出气管的内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且所述出气管内径较小的一端连接有插柱,所述插柱可插接在与喷嘴本体的出气口。
具体地,所述燃气支撑件还包括:导管部和对接部;所述导管部上设置分流口;所述分流口与所述腔体对应连通;所述对接部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导管部连通。
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灶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燃气喷嘴组件;中置引射装置,所述燃气喷嘴组件配置于所述中置引射装置的进气口处。
具体地,所述中置引射装置包括引射部和用于容置所述引射部的基座;所述引射部包括引射管和集气管,所述引射管与所述集气管连通的空腔形成气流通道,气体在所述气流通道内依次通过所述集气管和所述引射管,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燃气喷嘴组件配置于所述集气管的进气口处;所述集气管用于将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
具体地,所述引射部可拆卸地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集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燃气喷嘴组件相配合。
具体地,所述灶具还包括引射器,所述中置引射装置配置在所述燃气喷嘴组件与所述引射器之间。
具体地,所述引射器包括引射器包括引射组件和引射部件;所述引射组件包括进气腔;所述引射部件包括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至少两个所述引射组件的进气腔形成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所述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与至少两个引射组件的燃气流道连通;所述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的腔口的空间处放置所述中间引射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将总燃气量平均分配给每个燃气喷嘴,与将总燃气量仅分配给一个燃气喷嘴相比,每个燃气喷嘴的燃气流量降低,可增强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度以及燃气的流速,以提高燃气的燃烧率,降低烟气的产生;并且增加出气管,以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时间,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燃气喷嘴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喷嘴支撑件的结构图;
图3为图1的剖面图;
图4为喷嘴的剖面图;
图5为出气管的结构图;
图6为喷嘴本体的结构图;
图7为中置引射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中置引射装置的剖面图;
图9为引射部的结构图;
图10为引射器的结构图;
图11为分流壁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灶具的结构图。
其中,1-喷嘴本体,11-渐缩通道,12-输出通道,13-出气口,14-进气口,15-第二卡接部,2-喷嘴支撑件,21-导管部,22-对接部,23-通口,24-第一卡接部,25-腔体,26-分流口,3-保护部,4-出气管,5-插柱,6-引射部,61-引射管,62-集气管,621-喉部,622-收缩部,7-基座,8-中置引射装置,9-引射器,91-引射部件,92-引射组件,911-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21-进气腔,10-分流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燃气喷嘴,燃气喷嘴的口径一致;喷嘴支撑件2,喷嘴支撑件2设置有腔体25;燃气喷嘴可拆卸地设置于腔体25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燃气喷嘴,燃气喷嘴的口径一致,将总燃气量平均分配给每个燃气喷嘴,与将总燃气量仅分配给一个燃气喷嘴相比,每个燃气喷嘴的燃气流量降低,流速增加,可增强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度,以提高燃气的燃烧率。例如,根据使用标准,现有技术中使用一个燃气喷嘴,燃气喷嘴的口径为1mm;而本实施例中的四个口径为0.5mm的燃气喷嘴,四个燃气喷嘴面积之和与现有技术中的一个燃气喷嘴的面积相同,使得燃气的流量相等,燃气的消耗量相等,因此,在燃气消耗量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燃气喷嘴的口径减小,每个燃气喷嘴的流量降低,在相同的压力以及喷嘴内部增压下使得燃气的流速增加,在喷出燃气喷嘴时提高了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度。
如图1和图3所示,喷嘴支撑件2上可装有多个燃气喷嘴,以实现多个燃气喷嘴的连接,方便多个燃气喷嘴的安装和固定。喷嘴支撑件2与每个燃气喷嘴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燃气喷嘴发生损坏时,可以单独对损坏的燃气喷嘴进行更换,方便装卸,并且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调整燃气喷嘴的数量,避免造成燃气喷嘴数量过多而导致浪费。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燃气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和出气管4,喷嘴本体1与出气管4可拆卸连接。其中,如图4所示,出气管4与喷嘴本体1的出气口13连通,出气管4可延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时间,以增强空气与燃气的混合程度,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减少烟气的排放;出气管4的管壁为薄壁,以确保空气的流通。并且出气管4与喷嘴本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利于分体制造,降低制造工艺的难度,同时利于出气管4与喷嘴本体1的分体清理,在清洁时,将出气管4与喷嘴本体1拆分,然后分别进行清理,改善了出气管4与喷嘴本体1的端口难于清理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出气管4的外围设有保护部3。具体地,保护部3为由喷嘴本体1侧壁向出气管4方向延伸且环绕出气管4的环壁,该环壁既可以保护出气管4,防止对出气管4的碰撞,而且该环壁与出气管4之间形成空腔,以确保空气流动。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化,出气管4的出气端高出环壁,以避免环壁对空气涡流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可在环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增强空气的流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燃气喷嘴与喷嘴支撑件2卡接。卡接相对其他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更方便工人进行操作。具体地,喷嘴支撑件2上设有与燃气喷嘴形状相适配的腔体25;腔体25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接部24;燃气喷嘴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卡接部15;燃气喷嘴通过第一卡接部24和第二卡接部15的配合与喷嘴支撑件2的腔体25连接或分离。其中,第一卡接部24可为沿内侧壁圆周设置的凹槽或凸起,第二卡接部15可为沿燃气喷嘴的外侧壁圆周设置的凸起或凹槽,凸起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等,通过凹槽与凸起的配合,以实现燃气喷嘴与喷嘴支撑件2的拆装。
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喷嘴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14,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3;喷嘴本体1的出气口13的口径一致;喷嘴本体1靠近进气口14的外壁为圆筒状结构,第二卡接部15设置在圆筒状结构上。圆筒状结构方便铸件以及喷嘴支撑件2的腔体25的制作,并且将第二卡接部15安装圆筒状的结构上,可增加卡接的接触面积,使喷嘴本体1与喷嘴支撑件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和可靠。并且喷嘴本体1的出气口的13口径一致,可保证从出气口13的喷出的燃气流量相同,使各个喷嘴本体1喷出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度大约一致。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喷嘴本体1靠近出气口13的外壁为锥状收缩结构,可使工作人员直观的分辨出喷嘴本体1的进气口14和出气口13,方便燃气喷嘴的安装,并且可节省制作材料。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进气口14的面积大于出气口13的面积;喷嘴本体1内设置有连通进气口14与出气口13的燃气通道。喷嘴本体1的缩径设置,使得在同等的流量下,出气口13喷出的燃气流速大于一般的燃气喷嘴的出气口的燃气流速,从而燃气从喷嘴高速喷出之后,可以进一步辅助形成局部负压,并引射四周的空气实现混合,出气管4的薄壁设置使得在燃气出口有更多的空气,从而燃气可以与更多的空气接触,促进空气与燃气的混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燃气通道包括渐缩通道11和与渐缩通道11连通的输出通道12;渐缩通道11由进气口14向喷嘴本体1内延伸且横截面积逐渐减小;输出通道12由喷嘴本体1内部向出气口13延伸且各处横截面积与出气口13的横截面积相同。燃气以高速喷入至进气口14,并卷入周围的空气,进入渐缩通道11,由于渐缩通道11的内径逐渐减小,气体的气压升高,使输出通道12形成较大的负压,以强力吸入气体;气流再进入内径各处相同的输出通道12后,燃气与空气进行动量的交换,即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出气管4的内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且出气管4内径较小的一端连接有插柱5,插柱5可插接在与喷嘴本体1的出气口13。经输出通道12混合后的气流,再由内径逐渐增加的出气管4将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使混合后的气流增压后输出,能够使燃气与出气管4的出气口周围的空气更加充分的混合。并且利用插柱5插接在喷嘴本体1的出气口13,可方便出气管4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地,在插柱5的外侧壁上设置为摩擦面,利用插柱5外侧壁与出气口13内壁接触的摩擦力,以增强出气管4与喷嘴本体1的连接的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出气管4形成的扩张通道,在出气管4内径较大的一端的内侧周壁上具有至少三条以出气管圆周中心呈辐射状布置的螺旋形凹槽,使气流受到壁面的限制强制产生旋转,使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大,旋转的燃气气流可与更多的空气混合,提高燃气的热效率,降低烟气的排放。凹槽的数量影响流体与出气管的接触表面积,表面积越大,摩擦阻力越大,其能量损失越大。为了尽量减小接触面积,减小能量损失,同时又能保证气流足够的旋转扩散,因此,优选地,凹槽的数量为4-6条。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燃气支撑件2还包括:导管部21和对接部22;导管部21上设置分流口26;分流口26与腔体25对应连通;对接部22设置有通口23;通口23与导管部21连通。具体地,导管部21为一端设置有通口23,另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同时在导管部2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口26,分流口26的数量与燃气支撑件2上的腔体25的数量相同,每个分流口26与相应的腔体25连通,以将燃气输送至每个燃气喷嘴的进气口14内。对接部22的通口23用来与燃气输送管道相连,用来引进燃气。与现有技术中每个燃气喷嘴配备一个用来输送燃气的管路相比,本实施例仅利用一个导管部21就可实现为多个燃气喷嘴进行供气,不仅节省成本,而且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管部2上设置的分流口26处设置有可开闭的遮挡部,在所需燃气喷嘴数量较少时,即在燃气支撑件2的腔体25内没有放置燃气喷嘴,就可利用导管部21上相应的分流口26处的遮挡部将该分流口26关闭,这样工作人员就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燃气喷嘴的数量,而无需更换导管部21,使用更加方便。
具体地,可开闭的遮挡部的一种实现方式为与分流口26边缘铰接或转动连接的挡板,在需要关闭分流口26时,将挡板旋转至分流口26处,对分流口26进行关闭;在需要打开分流口26时,将挡板从分流口26处旋转至其他位置,打开分流口26。可开闭的遮挡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是可插入分流口26内的堵块,在需要关闭分流口26时,将堵块塞入至分流口26,对分流口26进行关闭;在需要打开分流口26时,将堵块从分流口26处拔出,打开分流口26。或通过开闭结构件来实现打开、关闭分流口26。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接部22上还设置由用于连接燃气管路的夹持部。具体地,夹持部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圆弧状的夹持块,两个夹持块围成与燃气管路外壁相配合的环形结构,两个夹持块的两端设置有水平连接板,并且在水平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设有内螺纹,螺栓可通过水平连接板上的通孔的螺纹连接,实现将对接部22与燃气管路的固定连接。螺栓式连接两个夹持块操作更加简便,并且连接更加稳固。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内侧壁可为摩擦面,以增强与燃气管路的摩擦力,进一步放置燃气管路的脱落,有效防止由于燃气管路脱落而发生燃气泄漏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可采用硬质铝合金制成,硬质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防腐蚀的特性,以保证第一加持块和第二加持块具有较好的抗压性和耐腐蚀性,以进一步保证对接部22与燃气管路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接部22与燃气管路连接处还增设由密封部,以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燃气在连接处泄漏,可选地,密封部可为环状的橡胶圈等密封部件,在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喷嘴支撑部2上还设置连接架等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的连接结构,方便喷嘴支撑部2的装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灶具,如图12所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一的燃气喷嘴组件,以及包括中置引射装置8,燃气喷嘴组件配置于中置引射装置8的进气口处。该灶具的燃气喷嘴组件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燃气喷嘴组件的结构和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其中,中置引射装置8可使燃气喷嘴组件喷出的高速燃气卷入进气口处的空气,并使燃气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进一步增强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度,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降低烟气的排放。
具体地,如图7至图9所示,中置引射装置8包括引射部6和用于容置引射部6的基座7;引射部6包括引射管61和集气管62,引射管61与集气管62连通的空腔形成气流通道,气体在气流通道内依次通过集气管62和引射管61,至少一个燃气喷嘴组件配置于集气管62的进气口处;集气管62用于将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这样可增加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度,使燃气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
其中,引射管61与集气管62之间可为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具体地,可拆卸连接为在引射管61和集气管62上分别设置相适配的插槽和插舌,将插舌插入插槽内,即可实现引射管61与集气管62的连接,操作方便。引射部6与基座7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引射部6的装卸,在其中一个引射部6发生损坏时,可对该损坏的引射部6进行更换。
如图8所示,集气管62包括顺次连接的收缩部622和喉部621;喉部621与引射管61连接或喉部621与基座7连接。当燃气以高速喷入至进气口,并卷入周围的空气后,进入收缩段,由于收缩段的内径逐渐减小,气体的气压升高,喉部621形成较大的负压,以强力吸入气体;气流再进入横截面各处相同的喉部621后,燃气与空气进行动量的交换,即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并且速度流动过程中速度渐渐均衡,这样在喉部621可使燃气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以提高燃烧效果,降低烟气的产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引射部6可拆卸地与基座7连接;集气管62的一端与燃气喷嘴组件相配合。
引射部6与基座7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引射部6的装卸,在其中一个引射部6发生损坏时,可对该损坏的引射部6进行更换。
具体地,引射部6与基座7可拆卸连接的一种实现方式为:基座7设有腔体,腔体包括第一腔口和第二腔口;引射管61的一端与第一腔口连接,集气管62的一端与第二腔口连接。在基座7开设有贯穿基座7的腔体,并且在基座7上的两端面形成第一腔口和第二腔口。具体地连接方式可以为在第一腔口和第二腔口的内圆周开设有凹槽,并在集气管62和引射管61的外侧壁设置有相应的凸起,凸起可由弹性材料制成,凸起可插入凹槽内,利用凸起与凹槽内壁所产生的相对阻力,可提高基座7与引射部6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引射部6与基座7可拆卸连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集气管62嵌入于腔体中,集气管62的一端与引射管61连接。在基座7开设有与集气管62形状相适配的贯穿腔体,集气管62可嵌入腔体,以固定在基座7内。集气管62与引射管6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不再赘述。
引射部6与基座7可拆卸连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引射管62嵌入于腔体中,引射管61的一端与集气管62连接。在基座7开设有与引射管62形状相适配的贯穿腔体,引射管62可嵌入腔体,以固定在基座7内。集气管62与引射管6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灶具还包括引射器9,中置引射装置8配置在燃气喷嘴组件与引射器9之间。引射器9可对中置引射装置混合后的气体再次进行引射,即再次引入空气,并将混合后的气体与引入的空气再次混合,进一步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度,使燃气充分燃烧,进一步降低烟气的排放。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引射器9包括引射组件92和引射组件91;引射组件92包括进气腔921;引射组件91包括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至少两个引射组件92的进气腔921形成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与至少两个引射组件92的燃气流道连通;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的腔口的空间处放置中间引射器。
本实施例中组成具有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的引射组件92为两个以上,其中每个引射组件92配置的中置引射装置可为一个或多个,并且若干个引射组件92配置的中置引射装置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若干个引射组件92中,其中一个引射组件92配置两个中置引射装置,而另一个引射组件92仅配置一个中置引射装置,也可以每个引组件均配置一个中置引射装置。并且为了在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内发生的碰撞更加剧烈,中置引射装置的引射管61可向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的中部倾斜,使燃气射流的方向均向腔体中心的方向进行喷射。利用燃气射流碰撞进气将多股燃气射流相交时进行碰撞,在碰撞过程中破坏燃气射流的层流结构并且降低气流的运行速度,进一步提高燃气与空气混合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内设置分流壁10,所述分流壁10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燃气流道之间。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内包括由引射组件91形成的分流壁10。其中,分流壁10为引射组件91的侧壁组成横截面呈针尖形状的结构。截面积呈针尖形状的分流壁10为引射组件91的侧壁的厚度从靠近进气端向出气端逐渐增加的结构,即距离引射组件91的进气端越近,分流壁10的厚度越薄;距离引射组件91的进气端越远,分流的厚度越厚。经由燃气射流经由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内碰撞后,再由分流壁10进行分流至每个引射组件91内,由于截面积呈针尖形状的分流壁10壁厚逐渐增加,在分流过程中,靠近进气端的较薄的分流壁10降低对气流的阻力,并且避免气流涡流的发生。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中,燃气喷嘴、中置引射装置和引射器依次组合,燃气从燃气喷嘴输出,进入中置引射装置,再从中置引射装置输入,进入引射器,形成二次空气引入,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度,使得燃气能够充分燃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的口径一致;
喷嘴支撑件(2),所述喷嘴支撑件(2)设置有腔体(25);
所述燃气喷嘴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腔体(2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和出气管(4),所述喷嘴本体(1)与所述出气管(4)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气管(4)的外围设有保护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5)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接部(24);所述燃气喷嘴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卡接部(15);所述燃气喷嘴通过第一卡接部(24)和第二卡接部(15)的配合与所述喷嘴支撑件(2)的腔体(25)连接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14),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3);所述喷嘴本体(1)的所述出气口(13)的口径一致;所述喷嘴本体(1)靠近所述进气口(14)的外壁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15)设置在所述圆筒状结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本体(1)靠近所述出气口(13)的外壁为锥状收缩结构;所述进气口(14)的面积大于出气口(13)的面积;所述喷嘴本体(1)内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口(14)与所述出气口(13)的燃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通道包括渐缩通道(11)和与所述渐缩通道(11)连通的输出通道(12);所述渐缩通道(11)由所述进气口(14)向喷嘴本体(1)内延伸且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输出通道(12)由所述喷嘴本体(1)内部向所述出气口(13)延伸且各处横截面积与所述出气口(13)的横截面积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4)的内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且所述出气管(4)内径较小的一端连接有插柱(5),所述插柱(5)可插接在与喷嘴本体(1)的出气口(1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支撑件(2)还包括:导管部(21)和对接部(22);所述导管部(21)上设置分流口(26);所述分流口(26)与所述腔体(25)对应连通;所述对接部设置有通口(23);所述通口(23)与所述导管部(21)连通。
9.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燃气喷嘴组件;
中置引射装置(8),所述燃气喷嘴组件配置于所述中置引射装置(8)的进气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引射装置(8)包括引射部(6)和用于容置所述引射部(6)的基座(7);所述引射部(6)包括引射管(61)和集气管(62),所述引射管(61)与所述集气管(62)连通的空腔形成气流通道,气体在所述气流通道内依次通过所述集气管(62)和所述引射管(61),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燃气喷嘴组件配置于所述集气管(62)的进气口处;所述集气管(62)用于将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部(6)可拆卸地与所述基座(7)连接;所述集气管(62)的一端与所述燃气喷嘴组件相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还包括引射器(9),所述中置引射装置(8)配置在所述燃气喷嘴组件与所述引射器(9)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9)包括引射器(9)包括引射组件(92)和引射部件(91);所述引射组件(92)包括进气腔(921);所述引射部件(91)包括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至少两个所述引射组件(92)的进气腔(921)形成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所述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与至少两个引射组件(92)的燃气流道连通;所述燃气射流碰撞进气腔(911)的腔口的空间处放置所述中间引射器。
CN201921472896.8U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 Active CN210921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2896.8U CN210921393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2896.8U CN210921393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1393U true CN210921393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2896.8U Active CN210921393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1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9297B (zh) 一种用于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组合增强掺混的装置
CN109424980A (zh) 预混燃料喷射器和在燃气涡轮燃烧器中的使用方法
CN108151020A (zh) 低氮燃烧器
CN210921393U (zh) 一种燃气喷嘴组件及灶具
CN112413590A (zh) 一种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器
CN111609402B (zh) 燃烧器以及燃气锅炉
CN110454783B (zh) 一种燃烧器及灶具
CN213019634U (zh) 一种燃气灶引射器
CN103255253A (zh) 一种侧喷式煤粉喷枪
CN210831992U (zh) 燃气灶喷嘴、燃气灶
CN210921397U (zh) 一种引射装置及灶具
CN211060112U (zh) 一种点火燃烧器
CN110975193B (zh) 压缩空气泡沫流体混合装置
CN108180480A (zh) 腔内预混安全仓
CN112432169A (zh) 一种双内循环低氮燃烧器
CN208703911U (zh) 一种多级燃气与多级空气混合装置
CN210373430U (zh) 燃气灶喷嘴、燃气灶
CN218372364U (zh) 一种带扰流装置的高炉用喷煤枪喷头
CN206816412U (zh) 一种气体燃料发动机进气管道系统
CN214094475U (zh) 一种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器
CN215523283U (zh) 一种用于灶具燃烧器的引射器及灶具燃烧器
CN214249583U (zh) 一种双内循环低氮燃烧器
CN201867051U (zh) 用于高温隧道窑喷枪的喷头
CN215327707U (zh) 一种玻璃成型辊台加热装置
CN214791089U (zh) 一种用于灶具燃烧器的引射器及灶具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