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0501U - 管接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管接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0501U
CN210920501U CN201921817867.0U CN201921817867U CN210920501U CN 210920501 U CN210920501 U CN 210920501U CN 201921817867 U CN201921817867 U CN 201921817867U CN 210920501 U CN210920501 U CN 210920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inner cylinder
pipe joint
joint structu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78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玄珍雨
吕翔
杨玖林
王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cro Midea Fil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cro Midea Fil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cro Midea Fil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cro Midea Fil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78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0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0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05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接头结构,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形成插头,用以插接于管体;套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套设于插头,以将管体的管壁固定于插头与内筒之间;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变形腔,以使插头与内筒固定配合。本实用新型管接头结构通过将插头插接于管体内,再将套筒套设于插头来夹固管体,从而实现管体与插头的固定和密封连通,提高了管接头结构与管体的装配效率;此外,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变形腔,从而内筒套设于插头时,插头能沿径向挤压内筒,使内筒能朝变形腔变形,使得内筒能更顺利地与插头配合,提高管接头结构装配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管接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净水设备中管路之间的连接通常为焊接或螺纹连接,加工难度较大,且不便于拆卸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管接头结构,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管接头结构安装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管接头结构,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形成插头,用以插接于管体;
套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套设于所述插头,以将管体的管壁固定于所述插头与内筒之间;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变形腔,以使所述插头与所述内筒固定配合。
优选地,所述变形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变形腔沿所述内筒的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插头的外周壁凸设有固定筋,所述固定筋沿所述插头的周向延伸,以与管体固定配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筋形成有第一导向斜面,以将所述插头朝所述内筒朝向。
优选地,所述外筒包括连接段及套接段,所述内筒嵌设于所述连接段,所述套接段的端部凸设有卡凸;所述本体的周壁凸设有邻近所述插头的卡筋,所述套接段套设所述卡筋,且所述卡凸卡接于所述卡筋。
优选地,所述卡凸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凸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卡筋沿所述插头的周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卡筋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卡凸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对应的配合斜面。
优选地,所述内筒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对应的定位斜面,所述定位斜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上形成有定位台阶,所述内筒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定位台阶。
优选地,所述套接段的内壁开设有避位槽。
本实用新型管接头结构通过将插头插接于管体内,再将套筒套设于插头来夹固管体,从而实现管体与插头的固定和密封连通,提高了管接头结构与管体的装配效率;此外,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变形腔,从而内筒套设于插头时,插头能沿径向挤压内筒,使内筒能朝变形腔变形,使得内筒能更顺利地与插头配合,提高管接头结构装配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接头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接头结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接头结构一实施例的装配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接头结构一实施例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接头结构一实施例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48017740000021
Figure BDA0002248017740000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接头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管接头结构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的一端形成插头11,用以插接于管体;
套筒20,包括内筒21和外筒22,所述内筒21套设于所述插头11,以将管体的管壁固定于所述插头11与内筒21之间;所述内筒21与外筒22之间形成有变形腔23,以使所述插头11与所述内筒21固定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呈筒体设置,也为直筒,也可为弯筒,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本体10设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过水通道。插头11形成于本体10的进水端和/或出水端,用以插接于管体,管体可为软管,以在插头11插接时,通过弹性变形实现与插头11的固定和密封配合。插头11插接于管体后,套筒20套设于插头11,以将管体的管壁夹固于插头11的外壁和内筒21之间,提高插头11与管体配合的稳固性和密封性。变形腔23沿套筒20的轴向延伸,用以在内筒21套设插接于管体的插头11时,内筒21能通过变形腔23沿径向朝外变形,以使插头11能顺利进入内筒21。可以理解,内筒21的径向尺寸小于管体和插头11的径向尺寸之和,从而插头11在进入内筒21时才会挤压内筒21,再通过内筒21的形变恢复力反作用于管体和插头11,从而进一步提高管体和管接头结构连通的稳固性和密封性。在装配管体与管接头结构时,先将管体穿过套筒20,再将插头11插接于管体,最后将套筒20套设于插头11,由此,实现管体和管接头结构的固定连通。
本实用新型管接头结构通过将插头11插接于管体内,再将套筒20套设于插头11来夹固管体,从而实现管体与插头11的固定和密封连通,提高了管接头结构与管体的装配效率;此外,内筒21和外筒22之间形成变形腔23,从而内筒21套设于插头11时,插头11能沿径向挤压内筒21,使内筒21能朝变形腔23变形,使得内筒21能更顺利地与插头11配合,提高管接头结构装配的便利性。
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变形腔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变形腔23沿所述内筒2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变形腔23的数量可为4个。将变形腔2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并沿内筒21的周向间隔设置,可增加内筒21的变形部位与变形面积,从而使内筒21的变形更加容易实现,同时还能使内筒21各部位的受力更加均衡,提高了管接头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插头11的外周壁凸设有固定筋111,所述固定筋111沿所述插头11的周向延伸,以与管体固定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筋111环设于插头11的外周壁,且可随插头11一起插接于管体,并可进一步进入内筒21。固定筋111会挤压管体和内筒21,以使插头11、管体和套筒20三者的配合更加稳固,且密封性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筋111形成有第一导向斜面112,以将所述插头11朝所述内筒21朝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斜面112形成于固定筋111朝向套筒20的一侧,插头11插接于管体时,管体的内壁能沿第一导向斜面112滑动,以使固定筋111能顺利地进入管腔。内筒21套设于插头11时,内筒21的内壁能沿第一导向斜面112滑动,以使固定筋111能输不了地进入内筒21内,由此,提高了管接头结构与内筒21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外筒22包括连接段221及套接段222,所述内筒21嵌设于所述连接段221,所述套接段222的端部凸设有卡凸223;所述本体10的周壁凸设有邻近所述插头11的卡筋12,所述套接段222套设所述卡筋12,且所述卡凸223卡接于所述卡筋12。在本实施例中,变形腔23形成于内筒21与连接段221之间,卡凸223自套接段222的边缘沿径向朝内延伸。内筒21套设于插头11后,卡筋12位于连接段221内,此时连接段221上的卡凸223卡接于卡筋12远离内筒21的一侧,从而使套筒20与插头11在轴向上相对固定。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所述卡凸2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凸223沿所述套筒2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卡筋12沿所述插头11的周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卡凸223的数量可为四个,且平均分布于连接段221的边缘。卡凸223的数量为多个并沿套筒20的周向间隔设置,可提高卡凸223与卡筋12的配合面积和配合部位,从而使套筒20与本体10的装配更加稳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卡筋12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121,所述卡凸223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21对应的配合斜面224。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斜面形成于卡筋12朝向套筒20的一侧,且导向斜面沿卡筋12的周向延伸。配合斜面224形成于卡凸223朝向接头的一侧,且配合斜面224沿卡凸223的长度方向延伸。插头11插入内筒21时,配合斜面224沿导向斜面滑动,从而卡筋12可更顺利地进入连接段221内,且卡凸223可更顺利地与卡筋12远离导向斜面的一侧卡接,由此,使得连接段221与卡筋12的配合更加简单方便。
具体地,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内筒21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21对应的定位斜面211,所述定位斜面211抵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2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斜面211形成于内筒21端部的内壁面,定位斜面211沿内筒21的周向延伸,且定位斜面211和第二导向斜面121的斜率相同。插头11进入内筒21后,定位斜面211抵接第二导向斜面121,以限位插头11的插接深度,避免插头11插入过深导致套筒20损坏,提高了管接头结构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21上形成有定位台阶122,所述内筒21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定位台阶122。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台阶122沿第二导向斜面121的周向延伸,且定位台阶122形成于第二导向斜面121远离远离插头11的部位。插头11进入内筒21后,内筒21的端部抵接于定位台阶122,以进一步限位插头11的插接深度,避免插头11插入过深导致套筒20损坏,进一步提高了管接头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套接段222的内壁开设有避位槽225。在本实施例中,避位槽2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避位槽225可沿套筒20的周向间隔设置。避位槽225用以减少卡筋12与连接段221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连接段221与卡筋12在配合过程中的摩擦力,以使插头11与套筒20的配合更加顺利。避位槽225可与变形腔23对应贯通,以使避位槽225与变形腔23可一体拔模成形,以降低管接头结构的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形成插头,用以插接于管体;
套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套设于所述插头,以将管体的管壁固定于所述插头与内筒之间;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变形腔,以使所述插头与所述内筒固定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变形腔沿所述内筒的周向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的外周壁凸设有固定筋,所述固定筋沿所述插头的周向延伸,以与管体固定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筋形成有第一导向斜面,以将所述插头朝所述内筒朝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连接段及套接段,所述内筒嵌设于所述连接段,所述套接段的端部凸设有卡凸;所述本体的周壁凸设有邻近所述插头的卡筋,所述套接段套设所述卡筋,且所述卡凸卡接于所述卡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凸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卡筋沿所述插头的周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筋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卡凸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对应的配合斜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对应的定位斜面,所述定位斜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上形成有定位台阶,所述内筒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定位台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段的内壁开设有避位槽。
CN201921817867.0U 2019-10-25 2019-10-25 管接头结构 Active CN210920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867.0U CN210920501U (zh) 2019-10-25 2019-10-25 管接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867.0U CN210920501U (zh) 2019-10-25 2019-10-25 管接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0501U true CN210920501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4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7867.0U Active CN210920501U (zh) 2019-10-25 2019-10-25 管接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05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08495B1 (ko) 밀봉 조립체 리테이너를 가진 급속 커넥터
US5158479A (en) Connector with a fluid seal
JP3463200B2 (ja) 配管部材用のコネクタ
KR20040004613A (ko) 보호 덮개를 구비한 분리식 플러그-인 커넥터
EP2045504B1 (en) connecting piece for protective cable pipes
CN210179108U (zh) 消防供水管道连接装配装置
CN207094002U (zh) 可拆卸的快速连接装置
CN210920501U (zh) 管接头结构
CN210920440U (zh) 一种波纹管接头
CN213745426U (zh) 快插接头
CN212395604U (zh) 母接头和医用输液装置
CN212395513U (zh) 公接头和医用输液装置
CN210950343U (zh) 快速接头组件
CN210372417U (zh) 管接头组件及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室内机
CN215950672U (zh) 一种管道连接器
CN210034700U (zh) 管道连接结构
CN112886325A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连接器
CN213018257U (zh) 快插结构及具有该快插结构的管路结构
CN218732271U (zh) 三通式防水连接插座
CN210920500U (zh) 管接头结构
JP2008281190A (ja) ヘッダーと管継手との接続構造
CN217207013U (zh) 一种泵壳结构
CN210484944U (zh) 接头组件及水龙头
KR200290806Y1 (ko) 주름관 연결구
CN218070330U (zh) 防水对接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