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1187U - 鱼体自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鱼体自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1187U
CN210901187U CN201921869185.4U CN201921869185U CN210901187U CN 210901187 U CN210901187 U CN 210901187U CN 201921869185 U CN201921869185 U CN 201921869185U CN 210901187 U CN210901187 U CN 210901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plate
belt conveyor
groove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91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程皓
单慧勇
李晨阳
赵辉
卫勇
于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8691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1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1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1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Meat And 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皮带传输机、第二皮带传输机、导向结构、检测结构和分选结构,导向结构包括一滑道,滑道倾斜设置,滑道的较高一端位于第一皮带传输机的下方;分选结构包括:托板和电机,托板的顶面形成有一凹槽,凹槽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敞口,凹槽的前端面与滑道的较低一端相接,第二皮带传输机位于托板的一侧,电机驱动托板旋转,位于托板上的鱼从托板落至第二皮带传输机上;检测结构固装在凹槽的前端面的敞口上,确定从滑道的较低一端滑出鱼的鱼头朝向。本实用新型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喂料方式,可以实现大批量的鱼体分拣上料,同时使第二皮带传输机上的鱼体头尾定向序列上料。

Description

鱼体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体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鱼体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淡水鱼以鲜活水养状态上市销售,然而在现在鲜鱼保鲜技术尚不够完善,同时大批鱼类的集中上市导致鱼类加工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国内的水产品加工工业起步较晚,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力得不到充分解放,虽然有部分研究团队针对鱼体处理开发机械设备,但是多为对鱼体进行去鳞、剖切开片等方面,作为鱼类加工辅助性工序的鱼类自动上料设备较为缺乏。
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前处理领域,尚未应用机械化自动技术,目前的上料方法大多为人工喂料,工作危险性高,效率低,成本高,不能有效的节省人工。
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的高星星(高星星.淡水鱼鱼体头尾与腹背定向整理设备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等人利用倾斜自振动台面实现鱼体头尾定向,利用渐变滑道实现鱼体腹背定向理论,但是其结构较小,不适合对大批量鱼体进行连续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体自动上料装置,该鱼体自动上料装置能够实现鱼体头尾方向一致的定向上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皮带传输机、第二皮带传输机、导向结构、检测结构和分选结构,待上料的鱼位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的传送带上,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一具有凹形槽的滑道,所述滑道倾斜设置,所述滑道的较高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的下方,用于接收第一皮带传输机上的鱼,鱼沿所述滑道的凹形槽滑动并从所述滑道的较低一端滑出;
所述分选结构包括:托板和电机,所述托板的顶面形成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敞口,所述凹槽的前端面与所述滑道的较低一端相接,以使鱼能够沿所述滑道滑至所述托板内;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位于所述托板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托板固装,电机驱动所述托板朝向第二皮带传输机旋转,位于托板上的鱼从所述托板落至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上;
所述检测结构固装在所述凹槽的前端面的敞口上,用于确定从所述滑道的较低一端滑出鱼的鱼头朝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托板包括: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左侧板的边缘与所述底板的左侧边缘固装,所述右侧板的边缘与所述底板的右侧边缘固装,所述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所述凹槽,所述电机与所述底板固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振动筛板,所述振动筛板位于所述滑道和第一皮带传输机之间,以使第一皮带传输机的鱼在经过所述振动筛板后落入所述滑道,其中,所述振动筛板包括:方形筒体、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方形筒体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均倾斜设置,第一平板相对的两个边缘与所述方形筒体的相对内侧壁固装,所述第二平板相对的两个边缘与所述方形筒体的相对内侧壁固装,所述第一平板的顶端边缘与所述第二平板的顶端边缘固装且均位于所述方形筒体内,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的夹角为40°~45°,第一平板的底端边缘和第二平板的底端边缘分别与方形筒体的内侧壁围成一个出口,出口在垂直于第二平板的底端边缘方向上的长度为X cm,X=鱼的最大厚度+N,N=3~5cm,第一平板的底端边缘与第一皮带传输机上鱼的移动方向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底板的夹角为110°~115°,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底板的夹角为110°~11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结构为光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形槽的槽侧壁为间隔设置的多个辊筒,用于降低鱼在凹形槽内滑动时的摩擦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道的凹形槽的槽宽从滑道的较高一端至滑道的较底一端渐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滑道的较底一端的所述凹形槽的顶面上安装有遮挡板,用于防止鱼从凹形槽中溢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的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挡杆,所述档杆和靠近其的传送带的距离小于等于
Figure BDA0002257651950000021
L为鱼的平均厚度,鱼的厚度为L±3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为集料箱或第三皮带传输机,所述收集结构与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位于所述托板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喂料方式,可以实现大批量的鱼体分拣上料,同时使第二皮带传输机上的鱼体头尾定向序列上料,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可靠性,有效的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收集结构为集料箱);
图2为第一皮带传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振动筛板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收集结构为第三皮带传输机)。
其中,1:第一皮带传输机,1-1:挡杆,2:振动筛板,2-1:第一平板,2-2:第二平板,2-3:方形筒体,3:导向结构,4:辊筒,5:检测结构,6:分选结构,6-1:底板,6-2:左侧板,6-3:右侧板,7:第二皮带传输机,8:集料箱,9:第三皮带传输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包括:第一皮带传输机1、第二皮带传输机7、导向结构3、检测结构5和分选结构6,待上料的鱼位于第一皮带传输机1的传送带上,导向结构3包括一具有凹形槽的滑道,滑道倾斜设置,滑道的较高一端位于第一皮带传输机1的下方,用于接收第一皮带传输机1上的鱼,鱼落到滑道后沿滑道的凹形槽滑动并从滑道的较低一端滑出;
分选结构6包括:托板和电机,托板的顶面形成有一凹槽,凹槽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敞口,凹槽的前端面与滑道的较低一端相接(仅仅相接触,不固定连接),以使鱼能够沿滑道滑至托板内;第二皮带传输机7位于托板的一侧,电机的输出轴与托板固装,电机驱动托板朝向第二皮带传输机7旋转,位于托板上的鱼从托板落至第二皮带传输机7上;
检测结构5固装在凹槽的前端面的敞口上,用于确定从滑道的较低一端滑出鱼的鱼头朝向。检测结构与一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读取检测结构的信号。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控制电机的旋转以及旋转方向。当检测结构5的判断结果为鱼头先通过时,电机驱动托板朝向第二皮带传输机7旋转,位于托板上的鱼从托板落至第二皮带传输机7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托板包括:底板6-1、左侧板6-2和右侧板6-3,底板6-1水平设置,左侧板6-2的边缘与底板6-1的左侧边缘固装,右侧板6-3的边缘与底板6-1的右侧边缘固装,底板6-1、左侧板6-2和右侧板6-3围成凹槽,电机的输出轴与底板6-1固装。左侧板6-2与底板6-1的夹角为110°~115°,右侧板6-3与底板6-1的夹角为110°~115°。
为了使鱼进入滑道后其滑动方向尽量能够与该鱼的长度方向相同,还包括:振动筛板2,振动筛板2位于滑道和第一皮带传输机1之间,以使第一皮带传输机1的鱼在经过(落入)振动筛板2后落入滑道,其中,振动筛板2包括:方形筒体2-3、第一平板2-1和第二平板2-2,在方形筒体上安装有一振动电机,方形筒体2-3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方形筒体2-3的顶面作为进料口,方形筒体2-3的底面作为出料口,第一平板2-1和第二平板2-2均倾斜设置,第一平板2-1相对的两个边缘与方形筒体2-3的相对内侧壁固装,第二平板2-2相对的两个边缘与方形筒体2-3的相对内侧壁固装,第一平板2-1的顶端边缘与第二平板2-2的顶端边缘固装且均位于方形筒体2-3内,第一平板2-1与第二平板2-2的夹角为40°~45°,以使第一平板2-1和第二平板2-2形成侧面为“∧”的结构。第一平板的底端边缘和第二平板的底端边缘分别与方形筒体的内侧壁围成一个出口,每个出口能够通过鱼,出口在垂直于第二平板2-2的底端边缘方向上的长度为X cm,X=本次处理鱼的最大厚度+N,N=3~5cm,第一平板的底端边缘与第一皮带传输机上鱼的移动方向平行。
振动筛板2对鱼体进行初调,使鱼体通过振动筛板后尽量竖直落下。
检测结构5为光栅。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凹形槽的槽侧壁为间隔设置的多个辊筒4,用于降低鱼在凹形槽内滑动时的摩擦力,辊筒4在鱼的掉落下被动旋转。滑道的凹形槽的槽宽从滑道的较高一端至滑道的较底一端渐缩,滑道的较低一端的凹形槽的槽宽比鱼体最大宽度略大(能通过最大鱼体即可);在滑道的较底一端的凹形槽的顶面上安装有遮挡板,用于防止鱼从凹形槽中溢出。
在第一皮带传输机1的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挡杆1-1,挡杆可以固装在第一皮带传输机1周围的架体上,档杆和靠近其的传送带的距离小于等于
Figure BDA0002257651950000051
L为鱼的平均厚度,本次处理鱼的厚度在L±3cm范围内。当将大量的鱼倒在第一皮带传输机1的传送带上时,会发生鱼体堆积的现象,档杆可以将鱼铺开,避免多条鱼叠加,实现初步匀料。
还包括:收集结构,收集结构为集料箱8或第三皮带传输机9,收集结构与第二皮带传输机7位于托板的相对两侧。当收集结构为集料箱8时,集料箱8用于收集不符合要求的鱼体,集料箱内的鱼在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重新作为待上料的鱼放在第一皮带传输机1上,如图1所示。当收集结构为第三皮带传输机9时,该第三皮带传输机9可直接收集鱼尾先通过检测结构5的鱼体,如图6所示。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凹形槽从滑道的较高一端至滑道的较底一端的槽壁为弧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皮带传输机(1)、第二皮带传输机(7)、导向结构(3)、检测结构(5)和分选结构(6),待上料的鱼位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的传送带上,所述导向结构(3)包括一具有凹形槽的滑道,所述滑道倾斜设置,所述滑道的较高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的下方,用于接收第一皮带传输机(1)上的鱼,鱼沿所述滑道的凹形槽滑动并从所述滑道的较低一端滑出;
所述分选结构(6)包括:托板和电机,所述托板的顶面形成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敞口,所述凹槽的前端面与所述滑道的较低一端相接,以使鱼能够沿所述滑道滑至所述托板内;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7)位于所述托板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托板固装,电机驱动所述托板朝向第二皮带传输机(7)旋转,位于托板上的鱼从所述托板落至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7)上;
所述检测结构(5)固装在所述凹槽的前端面的敞口上,用于确定从所述滑道的较低一端滑出鱼的鱼头朝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包括:底板(6-1)、左侧板(6-2)和右侧板(6-3),所述底板(6-1)水平设置,所述左侧板(6-2)的边缘与所述底板(6-1)的左侧边缘固装,所述右侧板(6-3)的边缘与所述底板(6-1)的右侧边缘固装,所述底板(6-1)、左侧板(6-2)和右侧板(6-3)围成所述凹槽,所述电机与所述底板(6-1)固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筛板(2),所述振动筛板(2)位于所述滑道和第一皮带传输机(1)之间,以使第一皮带传输机(1)的鱼在经过所述振动筛板(2)后落入所述滑道,其中,所述振动筛板(2)包括:方形筒体(2-3)、第一平板(2-1)和第二平板(2-2),所述方形筒体(2-3)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所述第一平板(2-1)和第二平板(2-2)均倾斜设置,第一平板(2-1)相对的两个边缘与所述方形筒体(2-3)的相对内侧壁固装,所述第二平板(2-2)相对的两个边缘与所述方形筒体(2-3)的相对内侧壁固装,所述第一平板(2-1)的顶端边缘与所述第二平板(2-2)的顶端边缘固装且均位于所述方形筒体(2-3)内,所述第一平板(2-1)与所述第二平板(2-2)的夹角为40°~45°,第一平板(2-1)的底端边缘和第二平板(2-2)的底端边缘分别与方形筒体(2-3)的内侧壁围成一个出口,出口在垂直于第二平板(2-2)的底端边缘方向上的长度为X cm,X=鱼的最大厚度+N,N=3~5cm,第一平板(2-1)的底端边缘与第一皮带传输机(1)上鱼的移动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6-2)与所述底板(6-1)的夹角为110°~115°,所述右侧板(6-3)与所述底板(6-1)的夹角为110°~1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5)为光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的槽侧壁为间隔设置的多个辊筒(4),用于降低鱼在凹形槽内滑动时的摩擦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的凹形槽的槽宽从滑道的较高一端至滑道的较底一端渐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道的较底一端的所述凹形槽的顶面上安装有遮挡板,用于防止鱼从凹形槽中溢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的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挡杆(1-1),所述挡杆和靠近其的传送带的距离小于等于
Figure FDA0002257651940000021
L为鱼的平均厚度,鱼的厚度为L±3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鱼体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为集料箱(8)或第三皮带传输机(9),所述收集结构与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7)位于所述托板的相对两侧。
CN201921869185.4U 2019-11-01 2019-11-01 鱼体自动上料装置 Active CN210901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9185.4U CN210901187U (zh) 2019-11-01 2019-11-01 鱼体自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9185.4U CN210901187U (zh) 2019-11-01 2019-11-01 鱼体自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1187U true CN210901187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2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9185.4U Active CN210901187U (zh) 2019-11-01 2019-11-01 鱼体自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11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7883A (zh) * 2020-11-10 2021-02-2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实现生产线上鱼方向一致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7883A (zh) * 2020-11-10 2021-02-2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实现生产线上鱼方向一致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18577U (zh) 基于机器视觉和plc控制的水果分拣与大小分级包装系统
CN102860346B (zh) 一种用于小型鱼类去头去内脏的机械加工方法及设备
CN107720186A (zh) 鱼类分拣输送系统
CN210901187U (zh) 鱼体自动上料装置
CN107258867B (zh) 一种加工大黄鱼的振动分级机及其分级方法
CN210914218U (zh) 鱼体定向分选去头前处理装置
CN206543726U (zh) 水果翻转机构及其水果分级装置
CN210901188U (zh) 鱼体序列上料装置
CN210497299U (zh) 一种水产品生产用分选装置
CN107173711B (zh) 一种腊肉自动腌制系统
CN112337957A (zh) 一种水上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CN106622993A (zh) 一种水果翻转机构及其水果分级装置
CN208931699U (zh) 一种水果级选及装箱称重装置
CN204292163U (zh) 全自动菌菇剪柄机
CN202566151U (zh) 一种龙虾分级机
CN113319015B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速冻生产线物流分类装置
CN210504511U (zh) 上料装置
CN207592268U (zh) 一种自流式锥形窝眼筒种子分选机
CN209883030U (zh) 一种送料过程中烟叶转向机构
CN211587033U (zh)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镁盐矿物质的活动溜板式重选机
CN110250255B (zh) 一种立体智能化分鱼机
CN208354533U (zh) 印楝鲜果自动化脱皮筛选设备
CN107399465B (zh) 一种设有装料盘设备的进料装置
CN202151615U (zh) 马铃薯分级机
CN205183182U (zh) 光电式扇贝分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