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9473U - 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9473U
CN210899473U CN202020232029.3U CN202020232029U CN210899473U CN 210899473 U CN210899473 U CN 210899473U CN 202020232029 U CN202020232029 U CN 202020232029U CN 210899473 U CN210899473 U CN 210899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
base station
exchange tub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20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才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2320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9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9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94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属于基站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和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水箱件和换热件,所述水箱件包括箱体、风机以及横向开设于所述箱体内的风道,所述风机固定安装于所述风道的一端,所述箱体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换热件包括换热管、泵体以及均匀固定于所述换热管上的换热片,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连通于所述箱体,所述泵体位于所述箱体内。利用循环水冷原理,换热管与换热片吸收外部空气中热量,使热量随着换热管内流动的冷却水而被带走,有效改善冷却液因温度较高对基站设备降温效果差的问题,并且不会造成基站设备内部灰尘污染。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站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
背景技术
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基站控制器是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之一,基站控制器是基站子系统的控制和管理部分,位于MSC和BTS之间,负责完成无线网络管理、无线资源管理及无线基站的监视管理,控制移动台与BTS无线连接的建立、持续和拆除等管理,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基站控制器一般采用风冷或者水冷降温,直接采用风冷容易造成基站控制器内部很快被灰尘污染,而采用循环水冷时,冷却液的温度较高的时候,其降温效果也会很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旨在改善基站控制器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和散热机构。
所述底座组件包括支撑板。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水箱件和换热件,所述水箱件包括箱体、风机以及横向开设于所述箱体内的风道,所述风机固定安装于所述风道的一端,所述箱体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换热件包括换热管、泵体以及均匀固定于所述换热管上的换热片,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连通于所述箱体,所述泵体位于所述箱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片为截面为圆形的铜铝合金片,所述换热管为铜铝合金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片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管外壁适配的通孔,所述换热管贯穿所述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连接有闸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的另一端安装有拦网,所述拦网为细钢丝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支架连接到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工字钢,且所述支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箱体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包括上述的散热装置,以及基站控制器,所述基站控制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换热片位于基站控制器内,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基站控制器的外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基站控制器位于所述限位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使用时,利用循环水冷原理,在泵体的作用下,箱体内的冷却液被泵至换热管内,并通过换热管的另一端再次回流至箱体,在此过程中,换热管与换热片吸收外部空气中热量,使热量随着换热管内流动的冷却水而被带走,在风机的作用下,外部空气被吸入风道,进而加速风道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加速箱体内冷却液自身热量的散失,进而有效改善冷却液因温度较高对基站设备降温效果差的问题,并且不会造成基站设备内部灰尘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底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水箱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4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座组件;110-支撑板;120-支架;130-底板;140-限位块;20-基站控制器;30-散热机构;310-水箱件;3110-箱体;3120-风道;3130-风机;3140-拦网;3150-进水管;3160-出水管;320-换热件;3210-换热管;3220-换热片;3230-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底座组件10和散热机构30。
请参阅图2,底座组件10包括支撑板110,支撑板110的底部通过支架120连接到底板130。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散热机构30包括水箱件310和换热件320,水箱件310包括箱体3110、风机3130以及横向开设于箱体3110内的风道3120,风道3120采用方管,在制作时,方管的两端固定焊接到箱体3110,风机3130固定安装于风道3120的一端,具体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在风机3130的作用下,外部空气被吸入风道3120,进而加速风道3120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加速箱体3110内冷却液自身热量的散失,风道3120的另一端安装有拦网3140,拦网3140为细钢丝滤网,通过此拦网3140的设计,有利于对进入风道3120内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避免吸入杂物。
使用时,箱体3110固定于支撑板110底部,具体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支架120为工字钢,且支架120的高度大于箱体3110的高度,在具体设置时,支架120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110和底板130之间。
在本申请中,箱体3110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3150和出水管3160,进水管3150和出水管3160上均连接有闸阀,进水管3150和出水管3160分别用于向箱体3110内加水或者放水,闸阀用于控制水流的通断,具体选型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
请参阅图6,换热件320包括换热管3210、泵体3230以及均匀固定于换热管3210上的换热片3220,换热管3210的两端均连通于箱体3110,泵体3230位于箱体3110内,在泵体3230的作用下,箱体3110内的冷却液被泵至换热管3210内,并通过换热管3210的另一端再次回流至箱体3110。
需要说明的是,换热片3220为截面为圆形的铜铝合金片,换热片322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换热管3210,换热管3210为铜铝合金管,换热片3220上开设有与换热管3210外壁适配的通孔,换热管3210贯穿通孔,换热管3210与换热片3220吸收外部空气中热量,使热量随着换热管3210内流动的冷却水而被带走,铜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有利于热量交换。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包括上的散热装置,以及基站控制器20,基站控制器20固定于支撑板110顶部,在使用时,换热管3210与换热片3220位于基站控制器20内,使换热管3210与换热片3220能够吸收基站控制器20内的热量,进而降低基站控制器20内的温度,换热管3210的两端延伸出基站控制器20的外壳。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支撑板110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限位块140,基站控制器20位于限位块140之间,限位块140具体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支撑板110上。
具体的,该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的工作原理:利用循环水冷原理,在泵体3230的作用下,箱体3110内的冷却液被泵至换热管3210内,并通过换热管3210的另一端再次回流至箱体3110,在此过程中,换热管3210与换热片3220吸收外部空气中热量,使热量随着换热管3210内流动的冷却水而被带走,在风机3130的作用下,外部空气被吸入风道3120,进而加速风道3120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加速箱体3110内冷却液自身热量的散失,进而有效改善冷却液因温度较高对基站设备降温效果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3130和泵体323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
风机3130和泵体323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组件(10),所述底座组件(10)包括支撑板(110);
散热机构(30),所述散热机构(30)包括水箱件(310)和换热件(320),所述水箱件(310)包括箱体(3110)、风机(3130)以及横向开设于所述箱体(3110)内的风道(3120),所述风机(3130)固定安装于所述风道(3120)的一端,所述箱体(3110)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10)底部,所述换热件(320)包括换热管(3210)、泵体(3230)以及均匀固定于所述换热管(3210)上的换热片(3220),所述换热管(3210)的两端均连通于所述箱体(3110),所述泵体(3230)位于所述箱体(31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3220)为截面为圆形的铜铝合金片,所述换热管(3210)为铜铝合金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3220)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管(3210)外壁适配的通孔,所述换热管(3210)贯穿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110)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3150)和出水管(31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150)和出水管(3160)上均连接有闸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3120)的另一端安装有拦网(3140),所述拦网(3140)为细钢丝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0)的底部通过支架(120)连接到底板(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0)为工字钢,且所述支架(120)的高度大于所述箱体(3110)的高度。
9.一种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以及
基站控制器(20),所述基站控制器(20)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10)顶部,所述换热管(3210)与所述换热片(3220)位于基站控制器(20)内,所述换热管(3210)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基站控制器(20)的外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0)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限位块(140),所述基站控制器(20)位于所述限位块(140)之间。
CN202020232029.3U 2020-02-28 2020-02-28 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99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2029.3U CN210899473U (zh) 2020-02-28 2020-02-28 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2029.3U CN210899473U (zh) 2020-02-28 2020-02-28 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9473U true CN210899473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20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99473U (zh) 2020-02-28 2020-02-28 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9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07270U (zh) 一种双冷却降温设备
CN111240448A (zh) 一种服务器中部喷射液体浸没式液冷装置
CN110505796B (zh) 一种用于提高交换机散热效率的交换机柜
CN210899473U (zh) 散热装置及基于物联网自动调度系统基站设备
CN213238604U (zh) 一种冷却塔风水比控制节能装置
CN210610179U (zh) 一种液冷式热管散热器
CN210570023U (zh) 一种烧结炉的快速降温冷却装置
CN218376802U (zh) 一种真空泵冷却装置
CN209930788U (zh) 一种便捷式水冷散热装置
CN215237759U (zh) 一种提高大平面类铸件快速冷却的装置
CN216132311U (zh) 一种自调节消气式防震内接管结构
CN111665678A (zh) 一种水冷散热系统以及投影机
CN214014021U (zh) 散热片及设备
CN210321330U (zh) 一种高效率的壳管式散热器
CN211831657U (zh) 一种新型网络安全网关
CN210040945U (zh) 具有多级散热结构的环网柜
CN219736092U (zh)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换热器
CN213991507U (zh)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5g通信散热吹胀板
CN215003022U (zh) 一种冷却塔的降温冷却装置
CN217737994U (zh) 一种镶嵌铜管式水冷散热器
CN210660289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水箱铜芯体
CN214613081U (zh) 一种安全带染整设备出带口散热装置
CN217327950U (zh) 一种制砖机液压油散热装置
CN214753275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功能的变压器面板
CN218256179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