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9286U - 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9286U
CN210899286U CN201921771334.3U CN201921771334U CN210899286U CN 210899286 U CN210899286 U CN 210899286U CN 201921771334 U CN201921771334 U CN 201921771334U CN 210899286 U CN210899286 U CN 210899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ns
shielding
camera
shiel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13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明阁
席欣
李益伟
顾郑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13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9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9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9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监控摄像机包括壳体、镜头、补光灯及遮挡部,镜头及补光灯均设置在壳体上,遮挡部设置在补光灯与镜头之间,遮挡部能够遮挡补光灯射向镜头的光线,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的监控摄像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摄像机,在补光灯与镜头之间设置了遮挡部,使补光光线无法直接进入镜头,避免了镜头内进入杂光,解决了监控图像过曝的问题,成像清楚,监控图像呈像性好,并且成本低,仅对现有的监控摄像机的结构做了略微的调整即可大大改善补光灯过曝的问题,市场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监控摄像机呈现的图像清晰度高,通常需要在镜头旁设置补光灯,但是补光灯在补光时,其补光光线容易进入镜头形成杂光,使局部光线过强,造成监控图像过曝等问题,导致监控图像不清楚,呈像性不佳,严重时监控摄像机可能会其丧失监控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监控摄像机,包括壳体、镜头、补光灯及遮挡部,所述镜头及补光灯均设置在壳体上,所述遮挡部设置在所述补光灯与所述镜头之间,所述遮挡部能够遮挡所述补光灯射向所述镜头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摄像机,在补光灯与镜头之间设置了遮挡部,使补光光线无法直接进入镜头,避免了镜头内进入杂光,解决了监控图像过曝的问题,成像清楚,监控图像呈像性好,并且成本低,仅对现有的监控摄像机的结构做了略微的调整即可大大改善补光灯过曝的问题,市场前景广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包括第一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沿所述镜头的朝向设置于所述补光灯与所述镜头之间,且沿所述镜头的朝向,所述第一遮挡件末端相对于成像面凸伸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镜头相对于成像面凸伸的距离。
如此设置,第一遮挡件在设置时高于镜头,能够挡住补光灯向镜头发射的光线,并且不受监控摄像机安装角度的影响,均能够避免补光光线直接进入镜头形成杂光,造成局部过曝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摄像机还包括保护罩,所述第一遮挡件连接于所述保护罩。
如此设置,第一遮挡件连接于保护罩,固定简便易操作,成本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遮挡件能够发挥其遮挡作用并且便于设置,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保护罩的内侧;或者,
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保护罩的外侧;或者,
所述第一遮挡件为多个,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保护罩的内侧及外侧。
如此设置,第一遮挡件无论设置在保护罩内侧、外侧还是内外两侧,均能够完全挡住补光灯向镜头直接发射的光线,设置方式多样化,便于根据实际安装情况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遮挡件能够起到遮挡作用,所述第一遮挡件为吸光材料。
如此设置,第一遮挡件为吸光材料,吸光材料是指光线照射在事物之上,于照明之外并无透射,也不产生映射和大块的耀斑和反光,而是在吸收光线后再漫反射出部分光线,从而保持规律性的明暗层次。在本实施例中,吸光材料不仅能够保证第一遮挡件起到完全遮挡作用,漫反射的部分光线还可以起到柔和补光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遮挡件能够简单易得,所述吸光材料为吸光泡棉。
如此设置,吸光泡棉材料为简单易得的吸光材料,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具有吸光性能的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丰富遮挡件的遮挡方式,保证遮挡件能够遮挡所述补光灯射向所述镜头直的光线,所述遮挡件包括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二遮挡件为所述保护罩中相对靠近所述镜头的侧壁,所述第二遮挡件末端相对于成像面凸伸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镜头相对于成像面凸伸的距离。
如此设置,第二遮挡件由保护罩的侧壁形成,无需额外设置挡光结构,节省材料,不会额外增加过多摄像机的体积;此外,第二遮挡件在设置时高于镜头,能够挡住补光灯射向镜头的光线,避免补光光线直接进入镜头形成杂光,造成局部过曝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丰富遮挡件的遮挡方式,保证遮挡件能够遮挡所述补光灯射向所述镜头的光线,所述遮挡部包括第三遮挡件,所述壳体向外延伸并形成位于补光灯与镜头之间的所述第三遮挡件,所述第三遮挡件末端相对于成像面凸伸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镜头相对于成像面凸伸的距离。
如此设置,第三遮挡件由壳体延伸形成,不会额外设置挡光结构,节省材料,不会额外增加过多摄像机的体积;此外,第三遮挡件在设置时高于镜头,能够挡住补光灯射向镜头的光线,避免补光光线进入镜头形成杂光,造成局部过曝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补光灯经二次反射后产生杂光,所述监控摄像机还包括光路罩,所述光路罩的开口角度为77°至97°;所述光路罩靠近镜头的一侧相对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偏离角度为33.5°至43.5°,所述光路罩远离镜头的一侧相对于所述镜头的光轴的偏离角度为43.6°至53.6°。
如此设置,无论本实用新型中的监控摄像机设置在面壁(一个平面上)、线壁(两个平面相交的位置)还是角壁(三个平面相交的位置)上,都可以保证补光灯发射出的光线到反射面的距离在镜头的预设距离以外,避免补光灯发射出的光线经近距离二次反射后直接进入镜头内形成杂光,进而形成图像过曝等问题,使得监控摄像机呈像性不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补光灯发射出的光线到反射面的距离在镜头的预设距离以外,并且光路罩及保护罩不必设计成难以加工的形状,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遮挡区,所述遮挡区设置在保护罩的周围,所述遮挡区为壳体的一部分且不透光,或者,所述遮挡区为外设的吸光件。
如此设置,补光灯的光路罩及保护罩不必设计成难以加工的形状,可以通过光路罩对补光灯的光线进行第一次限定,然后通过遮挡区对补光灯的光线进行第二次限定,这样可以确保补光灯发射出的光线到反射面的距离在镜头的预设距离以外,并且加工方式简单,成本低,易于生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护镜头且不影响镜头采光,所述监控摄像机还包括镜头防护罩,所述镜头防护罩安装于壳体上用于保护镜头,所述镜头防护罩为透明材质。
如此设置,镜头防护罩既可以保护镜头不受外界物理因素的损害,又可以保证镜头的采光良好,不影响镜头采集画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保证不光效果,所述补光灯为红外灯及/或白光灯。
如此设置,红外补光灯隐蔽性好,可以在亮度很低的环境中取得优异的效果,夜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白光灯补光在夜间可以成彩色画面,是节能环保的新型绿色照明工具。根据需求,二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以达到最佳补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的监控摄像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监控摄像机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监控摄像机的安装场景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监控摄像机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监控摄像机中光路罩的设计方法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监控摄像机中保护罩与壳体的安装示意图。
100、监控摄像机;200、安装场景;10、壳体;20、镜头;30、补光灯;40、安装支架;50、遮挡部;60、保护罩;70、光路罩;80、镜头防护罩;11、遮挡区;21、成像面;22、光轴;51、第一遮挡件;52、第二遮挡件;53、第三遮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监控摄像机100的剖视图,监控摄像机100用于监控并录制画面。本实施方式中,监控摄像机100用于安防领域中。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监控摄像机100还可以应用于家庭监控、工厂作业、建筑行业等其他领域。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监控摄像机100的安装场景200示意图。
监控摄像机100包括壳体10、镜头20、补光灯30及安装支架40,镜头20及补光灯30均安装在壳体10上,镜头20用于采集并记录画面;补光灯30用于在缺乏光线条件情况下拍摄时提供辅助光线,以得到合理的画面素材;壳体10通过安装支架40安装在应用场景中,应用场景可以为屋顶、天花板、墙面、立杆或其他能够安装监控摄像机100的环境;进一步的,应用场景可以是立柱等单独的柱体上,可以是平面场景,即面壁上,也可以是两个面壁形成的线条,即角壁上,还可以是三个面壁形成的角落,即角壁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与安装支架40之间为固定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10也可以能够相对于安装支架40转动。
然而,设有补光灯的监控摄像机在拍摄画面时总是会出现局部过曝的问题,目前针对局部过曝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多为设置测光单元,测光单元中设有阈值,经检测若补光灯补充的光线高于阈值则进行自动调节,但这一方法成本高,并且对现有监控摄像机的结构改动较大,难以在市场中大规模生产。经发明人研究发现,造成监控图像局部过曝的原因之一为,补光灯在补光时,其补光光线容易直接进入镜头形成杂光,使局部光线过强,形成过曝光斑。针对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监控摄像机。
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图1所示监控摄像机100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监控摄像机100还包括遮挡部50,遮挡部50设置在补光灯30与镜头20之间,遮挡部50能够遮挡补光灯30射向镜头20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摄像机100,在补光灯30与镜头20之间设置了遮挡部50,使补光光线无法直接进入镜头20,避免了镜头20内进入杂光,解决了监控图像过曝的问题,成像清楚,监控图像呈像性好,并且成本低,仅对现有的监控摄像机的结构做了略微的调整即可大大改善补光灯过曝的问题,市场前景广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遮挡部50包括第一遮挡件51,第一遮挡件51连接于保护罩60,第一遮挡件51末端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D2)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镜头20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D1)。
如此设置,第一遮挡件51在设置时高于镜头20,能够挡住补光灯30向镜头20发射的光线,并且不受监控摄像机100安装角度的影响,均能够避免补光光线直接进入镜头20形成杂光,造成局部过曝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摄像机100还包括保护罩60,所述第一遮挡件51连接于所述保护罩60。
如此设置,第一遮挡件51连接于保护罩60,固定简便易操作,成本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遮挡件51能够发挥其遮挡作用并且便于设置,第一遮挡件51设置在保护罩60的内侧;或者,
第一遮挡件51设置在保护罩60的外侧;或者,
第一遮挡件51为多个,第一遮挡件51设置在保护罩60的内侧及外侧。
如此设置,第一遮挡件51无论设置在保护罩60内侧、外侧还是内外两侧,均能够完全挡住补光灯30向镜头20直接发射的光线,设置方式多样化,便于根据实际安装情况选择。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51紧贴在保护罩60内侧壁上,并且其高度与保护罩60的高度一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遮挡件51可以设置在保护罩60内部即保护罩60靠近镜头20一侧的内壁与补光灯30中间的位置,也可以紧贴保护罩60的外侧壁,还可以之间设置在不予保护罩60接触的外侧,总之,只要可以实现完全挡住补光灯30射向镜头20的光线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遮挡件51能够起到遮挡作用,第一遮挡件51为吸光材料。
如此设置,第一遮挡件51为吸光材料,吸光材料是指光线照射在事物之上,于照明之外并无透射,也不产生映射和大块的耀斑和反光,而是在吸收光线后再漫反射出部分光线,从而保持规律性的明暗层次。在本实施例中,吸光材料不仅能够保证第一遮挡件51起到完全遮挡作用,漫反射的部分光线还可以起到柔和补光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遮挡件51能够简单易得,吸光材料为吸光泡棉。当然,吸光材料还可以为塑料、纸制品、金属等其他材料,在此不一一列举。
如此设置,吸光泡棉材料为简单易得的吸光材料,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具有吸光性能的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丰富遮挡部50的遮挡方式,保证遮挡部50能够遮挡补光灯30射向镜头20的光线,遮挡部50包括第二遮挡件52,第二遮挡件52为保护罩60中相对靠近镜头20的侧壁,第二遮挡件52末端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D3)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镜头20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D1)。可以理解的是,保护罩60靠近镜头20的侧壁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不透光材料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塑料、纸制品、橡胶、发泡材料等材料,只要能够实现遮光效果即可。
如此设置,第二遮挡件52由保护罩60的侧壁形成,无需额外设置挡光结构,节省材料,不会额外增加过多摄像机的体积;此外,第二遮挡件52在设置时高于镜头20,能够挡住补光灯30射向镜头20的光线,并且不受监控摄像机100安装角度的影响,均能够避免补光光线直接进入镜头20形成杂光,造成局部过曝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丰富遮挡件50的遮挡方式,保证遮挡件50能够遮挡补光灯30射向镜头20的光线,遮挡部50包括第三遮挡件53,壳体10向外延伸并形成位于补光灯30与镜头20之间的第三遮挡件53,第三遮挡件53末端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D4)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镜头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D1)。
如此设置,第三遮挡件53由壳体10延伸形成,不会额外设置挡光结构,节省材料,不会额外增加过多摄像机的体积;此外,第三遮挡件53在设置时高于镜头20,能够挡住补光灯30向镜头20直接发射的光线,并且不受监控摄像机100安装角度的影响,均能够避免补光光线直接进入镜头20形成杂光,造成局部过曝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51、第二遮挡件51及第三遮挡件53可以择一设置,也可以其中两个同时设置,甚至可以三个均设置。
多个遮挡件同时设置,可多重保障补光灯30发出的光线无法直接进入镜头20,即使其中一个无法实现挡光的功能,另外的遮挡件也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51与第三遮挡件53同时设置,并且第三遮挡件53相对壳体底壁11的距离(D4)大于第一遮挡件51相对壳体底壁11的距离(D2)。
如此设置,第三遮挡件53高于第一遮挡件51,可以双重保障补光灯30发出的光线无法直接进入镜头20,即使第一遮挡件51及第三遮挡件53的其中一个无法实现挡光的功能,另一个也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图3所示监控摄像机100中光路罩70的设计方法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补光灯30经二次反射后产生杂光,监控摄像机100还包括光路罩70,光路罩70的开口角度为77°至97°;光路罩70靠近镜头20的一侧相对于镜头20的光轴22的偏离角度为33.5°至43.5°,光路罩70远离镜头20的一侧相对于镜头20的光轴22的偏离角度为43.6°至53.6°。
如此设置,无论本实用新型中的监控摄像机100设置在面壁、线壁还是角壁上,都可以保证补光灯30发射出的光线到反射面的距离在镜头20的两米以外,避免补光灯30发射出的光线经近距离二次反射后直接进入镜头20内形成杂光,进而形成图像过曝等问题,使得监控摄像机100呈像性不佳。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局部过曝现象不只是因为补光灯30发出的光线直接进入镜头20内,还因为补光灯30发出光线后,遇到距离过近的反射面进行了光线的二次反射,随后,二次反射后的光线进入镜头20后形成了杂光,也会造成画面局部过曝的问题。经过理论评估及实测验证,发现若补光灯30射出的光线全部射在距离镜头20一米之外的位置时,反射面反射的光线较少进入镜头20内形成杂光;若补光灯30射出的光线全部射在距离镜头20两米之外的位置时,几乎没有反射面反射的光线进入镜头20内形成杂光。因此,需要对光路罩70的形状进行设计,光路罩70的设计方法如下:
确定安装场景200,安装场景200可以为面壁、线壁、角壁或立柱;
确定镜头20及补光灯30在监控摄像机100上的位置,以及镜头20及补光灯30之间的相对位置;
以镜头20为中心,以预定距离为直径,形成一个球,该球与安装场景200形成相交曲线;
将该相交曲线与补光灯30相连,形成的形状即为光路罩70的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上述原理,预定距离为0.5~3米,优选的,预定距离为2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路罩70为最大开口角度的情景,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更小的角度,在此不一一列举。此外,光路罩70内壁的形状可以为锥形、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只要在光路罩70的引导下,补光灯30向安装场景200射出的光线全部大于预定距离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光路罩70的设计方法中,若以三个相互垂直的面作为角壁的安装场景200,并且假设这三个面均为反射面,其设计出的光路罩70的形状应当是一致的,是应当可以应用在所有角壁的安装场景200中的;同理,在面壁、角壁、立柱的情况下设计光路罩70,也可应用于与之相应的所有安装场景200中。
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图1所示监控摄像机100中保护罩60与壳体10的安装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补光灯30发射出的光线到反射面的距离在镜头20的预设距离以外,并且光路罩70及保护罩60不必设计成难以加工的形状,壳体10上还设有遮挡区11,遮挡区11设置在保护罩60的周围,遮挡区11为壳体10的一部分且不透光,或者,遮挡区11为外设的吸光件。
如此设置,补光灯30的光路罩70及保护罩60不必设计成难以加工的形状,可以通过光路罩70对补光灯30的光线进行第一次限定,然后通过遮挡区11对补光灯30的光线进行第二次限定,这样可以确保补光灯30发射出的光线到反射面的距离在镜头20的预设距离以外,并且加工方式简单,成本低,易于生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护镜头20且不影响镜头20采光,监控摄像机100还包括镜头20防护罩,镜头20防护罩安装于壳体10上用于保护镜头20,镜头20防护罩为透明材质。
如此设置,镜头20防护罩既可以保护镜头20不受外界物理因素的损害,又可以保证镜头20的采光良好,不影响镜头20采集画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保证不光效果,补光灯30为红外灯及/或白光灯。
如此设置,红外补光灯30隐蔽性好,可以在亮度很低的环境中取得优异的效果,夜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白光灯补光在夜间可以成彩色画面,是节能环保的新型绿色照明工具。根据需求,二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以达到最佳补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摄像机100,在补光灯30与镜头20之间设置了遮挡部50,使补光光线无法直接进入镜头20,避免了镜头20内进入杂光,解决了监控图像过曝的问题,成像清楚,监控图像呈像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的监控摄像机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监控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镜头(20)、补光灯(30)及遮挡部(50),所述镜头(20)及所述补光灯(30)均装设于所述壳体(10)上,所述遮挡部(50)设置在所述补光灯(30)与所述镜头(20)之间,所述遮挡部(50)能够遮挡所述补光灯(30)射向所述镜头(20)的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50)包括第一遮挡件(51),所述第一遮挡件(51)沿所述镜头(20)的朝向设置于所述补光灯(30)与所述镜头(20)之间,且沿所述镜头(20)的朝向,所述第一遮挡件(51)末端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镜头(20)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摄像机(100)还包括保护罩(60),所述第一遮挡件(51)连接于所述保护罩(6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51)设置在所述保护罩(60)的内侧;或者,
所述第一遮挡件(51)设置在所述保护罩(60)的外侧;或者,
所述第一遮挡件(51)为多个,所述第一遮挡件(51)设置在所述保护罩(60)的内侧及外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50)包括第二遮挡件(52),所述第二遮挡件(52)为所述保护罩(60)中相对靠近所述镜头(20)的侧壁,所述第二遮挡件(52)末端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镜头(20)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50)包括第三遮挡件(53),所述壳体(10)向外延伸并形成位于补光灯(30)与镜头(20)之间的所述第三遮挡件(53),所述第三遮挡件(53)末端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镜头(20)相对于成像面(21)凸伸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摄像机(100)还包括光路罩(70),所述光路罩(70)的开口角度为77°至97°;所述光路罩(70)靠近镜头(20)的一侧相对于所述镜头(20)的光轴(22)的偏离角度为33.5°至43.5°,所述光路罩(70)远离镜头(20)的一侧相对于所述镜头(20)的光轴(22)的偏离角度为43.6°至53.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遮挡区(11),所述遮挡区(11)设置在保护罩(60)的周围;
所述遮挡区(11)为壳体(10)的一部分且不透光;或者,
所述遮挡区(11)为外设的吸光件。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监控摄像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30)为红外灯及/或白光灯。
10.一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摄像机(100)。
CN201921771334.3U 2019-10-22 2019-10-22 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Active CN210899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1334.3U CN210899286U (zh) 2019-10-22 2019-10-22 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1334.3U CN210899286U (zh) 2019-10-22 2019-10-22 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9286U true CN210899286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1334.3U Active CN210899286U (zh) 2019-10-22 2019-10-22 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928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4995A (zh) * 2021-12-28 2022-03-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4422666A (zh) * 2021-12-24 2022-04-2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及监控系统
WO2022217620A1 (zh) * 2021-04-17 2022-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驾驶员监测系统和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7620A1 (zh) * 2021-04-17 2022-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驾驶员监测系统和车辆
CN115500088A (zh) * 2021-04-17 2022-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驾驶员监测系统和车辆
CN114422666A (zh) * 2021-12-24 2022-04-2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及监控系统
CN114244995A (zh) * 2021-12-28 2022-03-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99286U (zh) 监控摄像机及使用该监控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KR100736446B1 (ko) 돔형 감시카메라
KR100847088B1 (ko) 스피드 돔 감시카메라
KR101457138B1 (ko) 난반사 및 미광 차단 수단을 구비한 돔형 감시카메라
CN110708445B (zh) 用于减少内部反射的摄像机外壳
US11092479B2 (en) Sensor assembly and a device comprising such sensor assembly
KR102126870B1 (ko) 감시 카메라
EP2685310B1 (en) Dome camera for low light conditions
KR200342138Y1 (ko) 난반사로 인한 허상촬영을 없앤 돔형 적외선 감시 카메라
KR20160125286A (ko) 시험 장치
JP6935262B2 (ja) 外観検査装置
CN210958420U (zh) 移动终端
JP6418517B2 (ja) 赤外線センサ
CN210053466U (zh) 终端设备及结构光发射模组
CN108710261B (zh) 一种摄像模组
KR102001164B1 (ko) 난반사 차단 기능을 구비한 돔형 감시 카메라
JP2000181363A (ja) 表示装置
CN215581360U (zh) 摄像头
CN218767746U (zh) 补光灯组件和自移动设备
JP4601222B2 (ja) 撮像装置
CN115574948A (zh) 被动光学探测器
KR102498196B1 (ko) 난반사 제거를 위한 버블 구조를 갖는 ptz 카메라 장치
CN203504652U (zh) 一种新型防反光拍照及摄像装置
JP4538725B2 (ja) 車載用撮像装置
CN217363145U (zh) 一种采集装置以及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