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8768U - 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8768U
CN210898768U CN201921607696.9U CN201921607696U CN210898768U CN 210898768 U CN210898768 U CN 210898768U CN 201921607696 U CN201921607696 U CN 201921607696U CN 210898768 U CN210898768 U CN 210898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vibration
energy
shel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76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076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8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8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8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电机包括壳体和与壳体连接的端盖,壳体内设有定子和装置,壳体上具有减振吸能腔,减振吸能腔内设有阻尼减振颗粒,在外界振动传递给壳体时,阻尼减振颗粒之间相互碰撞和摩擦或者阻尼减振颗粒与减振吸能腔的腔壁碰撞和摩擦以消耗振动能量;车辆包括车架和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电机。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减振吸能腔,并在减振吸能腔中设置阻尼减振颗粒,通过颗粒阻尼技术来消耗外界传递给壳体的振动能量;另外,在壳体上设置减振吸能腔还能够减少壳体的重量,不仅保证电机的减振能力,同时满足电机的轻量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于将电能转化为动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是新能源汽车装配中的重要部件,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机在使用时,受吻合效应和外壳低频共振影响,易产生较大噪音,既影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使用,又影响新能源汽车电机装配设备的舒适运行,并且受机械共振影响,外界振动容易传导至新能源汽车电机之中,损伤电机,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
鉴于上述情况,申请公布号为CN10856603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噪音新能源汽车电机,该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外壳组件、转能组件和降噪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减振器本体和设置在减振器本体上表面的机壳;降噪组件包括弹簧、降音层、吸音层和减振层,降音层的表面开设有降音孔,弹簧位于减振器本体内部下表面左侧,并与减振器本体固定连接,降音层位于机壳内侧壁并与机壳固定连接,吸音层位于降音层的内侧壁,并与降音层固定连接,减振层位于机壳外侧壁并与机壳固定连接。该新能源电机通过在机壳外侧壁设置减振层,减轻电机受低频共振的影响,降低噪声的产生,通过在机壳的底部增设减振器来降低汽车震动对电机的影响,保障电机稳定工作。但是,安装减振器不仅增加了电机的重量,无法满足轻量化设计的要求,降低整车的经济性,而且在机壳底部设置减振器也受空间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的减振能力和轻量化设计不能同时兼得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电机的车辆,以解决现有车辆的舒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包括:
壳体,壳体内设有定子和转子;
端盖,与壳体连接;
壳体上具有减振吸能腔,减振吸能腔内设有阻尼减振颗粒,在外界振动传递给壳体时,阻尼减振颗粒之间相互碰撞和摩擦或者阻尼减振颗粒与减振吸能腔的腔壁碰撞和摩擦以消耗振动能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在自身壳体上设置减振吸能腔,并在减振吸能腔中设阻尼减振颗粒,采用颗粒阻尼技术,当外界振动传递给电机而使壳体产生振动时,阻尼减振颗粒之间相互碰撞和摩擦或者阻尼减振颗粒与减振吸能腔的腔壁之间不断的碰撞和摩擦,以此消耗壳体的振动能量,从而达到减振和隔振的目的。由于减振吸能腔设置在壳体内部,能够减少壳体自身的重量,无需设置额外的减振结构,能够满足电机轻量化的设计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既能达到减振隔振的目的,又能同时兼顾轻量化设计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吸能腔的腔壁上设有非金属减振吸能层。
有益效果:当阻尼减振颗粒与非金属减振吸能层发生碰撞和摩擦时,一方面能够消耗振动能量,另一方面还能够减低噪音。
进一步地,非金属减振吸能层为阻尼胶层。
有益效果:阻尼胶属于阻尼材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阻尼胶层粘接在减振吸能腔的腔壁上而形成自由阻尼结构,当壳体受激励而产生振动时,阻尼胶层产生交变的拉压应力和应变,使壳体的振动能量得到损耗而达到减振的目的;另外,阻尼胶导热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吸收噪声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减振颗粒为非金属颗粒。
有益效果:降低阻尼减振颗粒之间在不断碰撞和摩擦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减振吸能腔。
有益效果:减振吸能腔的数量越多,减振或隔振效果越好。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吸能腔呈水平长条形。
有益效果:增加阻尼减振颗粒与减振吸能腔腔壁的碰撞和摩擦面积,从而快速消耗壳体的振动能量,达到减振或隔振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吸噪孔,吸噪孔内填充有阻尼胶。
有益效果:不用改变端盖的结构,声波传到吸噪孔内时会被衰减,从而使吸噪孔达到吸声的目的;另外,吸噪孔能够减轻电机的重量,能够实现轻量化设计,同时吸噪孔内填充有阻尼胶,相比于吸音棉,能够提高端盖的结构强度,还能实现吸振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吸噪孔为盲孔。
有益效果:盲孔一端孔口为封堵状态,声波入射到盲孔中时,不易从盲孔中射出,而更容易引起盲孔中介质的振动,从而达到衰减声波的目的,吸噪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电机,电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定子和转子;
端盖,与壳体连接;
壳体上具有减振吸能腔,减振吸能腔内设有阻尼减振颗粒,在外界振动传递给壳体时,阻尼减振颗粒之间或者阻尼减振颗粒与减振吸能腔的腔壁碰撞和摩擦以消耗振动能量。
有益效果:车辆上的电机在自身壳体上设置减振吸能腔,并在减振吸能腔中设阻尼减振颗粒,采用颗粒阻尼技术,当外界振动传递给电机而使壳体产生振动时,阻尼减振颗粒之间或者阻尼减振颗粒与减振吸能腔的腔壁之间不断的碰撞和摩擦,以此消耗壳体的振动能量,从而达到减振和隔振的目的。由于减振吸能腔设置在壳体内部,能够减少壳体自身的重量,无需设置额外的减振结构,能够满足电机轻量化的设计要求,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吸能腔的腔壁上设有非金属减振吸能层。
有益效果:当阻尼减振颗粒与非金属减振吸能层发生碰撞和摩擦时,一方面能够消耗振动能量,另一方面还能够减低噪音。
进一步地,非金属减振吸能层为阻尼胶层。
有益效果:阻尼胶属于阻尼材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阻尼胶层粘接在减振吸能腔的腔壁上而形成自由阻尼结构,当壳体受激励而产生振动时,阻尼胶层产生交变的拉压应力和应变,使壳体的振动能量得到损耗而达到减振的目的;另外,阻尼胶导热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吸收噪声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减振颗粒为非金属颗粒。
有益效果:降低阻尼减振颗粒之间在不断碰撞和摩擦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减振吸能腔。
有益效果:减振吸能腔的数量越多,减振或隔振效果越好。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吸能腔呈水平长条形。
有益效果:增加阻尼减振颗粒与减振吸能腔腔壁的碰撞和摩擦面积,从而快速消耗壳体的振动能量,达到减振或隔振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吸噪孔,吸噪孔内填充有阻尼胶。
有益效果:不用改变端盖的结构,声波传到吸噪孔内时会被衰减,从而使吸噪孔达到吸声的目的;另外,吸噪孔能够减轻电机的重量,能够实现轻量化设计,同时吸噪孔内填充有阻尼胶,相比于吸音棉,能够提高端盖的结构强度,还能实现吸振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吸噪孔为盲孔。
有益效果:盲孔一端孔口为封堵状态,声波入射到盲孔中时,不易从盲孔中射出,而更容易引起盲孔中介质的振动,从而达到衰减声波的目的,吸噪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减振吸能腔,3-定子,4-转子,5-端盖,6-非金属减振吸能层,7-阻尼减振颗粒,8-吸噪孔,9-前端盖,10-后端盖,11-电机轴,12-轴承,13-注入孔,14-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包括壳体1和与壳体连接的端盖5,端盖5包括与壳体1前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前端盖9和与壳体1后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后端盖10,电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转子4和套设在转子4外的定子3,转子的中心穿设有电机轴11。前端盖9和后端盖10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槽口相对的容纳槽,电机轴的两端分别伸入到前端盖9和后端盖10上的容纳槽中,并且两容纳槽中分别设有用于与电机轴11的前端和后端配合的轴承。
壳体1的周向上间隔设有两个减振吸能腔2,每个减振吸能腔2为呈水平长条形,并沿电机轴2的轴线方向延伸。壳体1上开设有与各减振吸能腔2连通的注入孔13,各减振吸能腔2的腔壁上涂覆有非金属减振吸能层6,通过注入孔13向减振吸能腔2中注入减振吸能腔1/3体积的阻尼减振颗粒7,阻尼减振颗粒7在减振吸能腔2中散开。本实施例中,阻尼减振颗粒7为非金属颗粒,减振吸能层6为阻尼胶层,阻尼胶属于阻尼材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阻尼胶层粘接在减振吸能腔的腔壁上而形成自由阻尼结构。具体的,当外界振动传递给电机而使壳体1产生振动时,阻尼减振颗粒7之间相互碰撞和摩擦或者阻尼减振颗粒7与减振吸能腔2的腔壁上的阻尼胶层之间不断的碰撞和摩擦,通过颗粒阻尼技术,消耗壳体的振动能量,从而达到减振和隔振的目的,并且采用非金属材质的阻尼减振颗粒7本身之间碰撞或与阻尼胶层之间碰撞均不增加额外的噪声。
如图1和图2所示,前端盖9和后端盖10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能够吸收噪声的吸噪孔8,吸噪孔8为盲孔,且吸噪孔8的孔壁面上填充有一层厚度为3mm的高导热率阻尼胶,设置吸噪孔8不改变前端盖9和后端盖10的结构,还能减少前端盖9和后端盖10的重量,同时还能达到吸振、有效降低噪声同时提高端盖结构强度的作用。具体的,当声波入射到吸噪孔8中时,引起吸噪孔8内阻尼胶和空气的振动,由于摩擦和粘滞阻力,使得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另一方面,吸噪孔8中的阻尼胶在声波作用下引起压缩伸张形变,在变形的过程中,阻尼胶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而阻尼胶具有高导热率,这样由于热传递又使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声波衰减,从而达到吸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减振吸能腔,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设置吸噪孔,能够减轻整个电机的重量,满足电机的轻量化设计要求;另外,在壳体上设置减振吸能腔,并在减振吸能腔中设置阻尼颗粒,通过颗粒阻尼技术来达到减振隔振的目的;通过吸噪孔来达到降低或消除电机噪音的目的,应用在新能源车辆上时,不仅经济适用,而且还能提高新能源车的NVH特性。
上述实施例中,减振吸能腔的腔壁上设有非金属减振吸能层,以此来降低阻尼颗粒与减振吸能腔腔壁碰撞和摩擦时产生的噪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在减振吸能腔的腔壁上设置非金属减振吸能层,此时不会影响减振效果,但是会额外增加噪声。
上述实施例中,阻尼减振颗粒为非金属颗粒,在其他实施例中,阻尼减振颗粒也可以采用金属颗粒,此时虽不会影响减振效果,但是,金属颗粒之间相互碰撞和摩擦,会额外产生噪声。
上述实施例中,非金属减振吸能层为阻尼胶层,在其他实施例中,非金属减振吸能层也可以采用软塑料、橡胶等材料。
上述实施例中,壳体上沿周向设有两个减振吸能腔,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上沿周向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减振吸能腔。
上述实施例中,吸噪孔为盲孔,在其他实施例中,吸噪孔也可以为通孔。
上述实施例中,减振吸能腔呈水平长条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减振吸能腔也可以为环形腔,此时壳体的振动能量主要依靠阻尼颗粒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来消耗。
上述实施例中,吸噪孔中填充有阻尼胶,在其他实施例中,吸噪孔内也可以什么也不填充,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吸噪孔内设置吸音棉或填充聚氨酯、弹性塑料等能够降音、吸音或隔音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
车辆包括车架和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电机,电机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电机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9)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壳体内设有定子(3)和转子(4);
端盖(5),与壳体(1)连接;
壳体(1)上具有减振吸能腔(2),减振吸能腔(2)内设有阻尼减振颗粒,在外界振动传递给壳体(1)时,阻尼减振颗粒(7)之间相互碰撞和摩擦或者阻尼减振颗粒(7)与减振吸能腔(2)的腔壁碰撞和摩擦以消耗振动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吸能腔的腔壁上设有非金属减振吸能层(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减振吸能层为阻尼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振颗粒为非金属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减振吸能腔(2)。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吸能腔(2)呈水平长条形。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上设有多个吸噪孔(8),吸噪孔(8)内填充有阻尼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噪孔(8)为盲孔。
9.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与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
CN201921607696.9U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Active CN210898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7696.9U CN210898768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7696.9U CN210898768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8768U true CN210898768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2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7696.9U Active CN210898768U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8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4323B (zh) 一种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及锁死控制方法
CN202896472U (zh) 一种汽车车身上的减振吸音件
CN210898768U (zh) 一种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车辆
CN205709380U (zh) 一种隔音保温电梯轿厢
CN206144744U (zh) 一种电动真空泵降噪结构
CN202491683U (zh) 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装置
CN202251640U (zh) 一种新型空气悬置
CN212909133U (zh) 一种新型减震转子及其电机
CN209824210U (zh) 一种用于机电的消音降噪装置
CN104455198A (zh) 减振器及汽车
EP3785961A1 (en) Bracket for supporting an electric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bracket
CN208241453U (zh) 一种改进的电机
CN209016853U (zh) 一种低噪音转页扇用电动机
CN211574207U (zh) 传动组件和空调器
CN208651502U (zh) 一种具有低频减振功能的减振器
CN218118438U (zh) 悬置衬套、悬置总成和车辆
CN208010859U (zh) 一种具有颗粒阻尼减振器的双质量飞轮
CN209823579U (zh) 一种减震和减噪性能好的电机
CN217976513U (zh) 一种静音气泵盒
CN209743530U (zh) 用于曲轴飞轮组的皮带轮组件及车辆
CN210049947U (zh) 一种汽车排气消声装置
CN221054259U (zh) 一种新型减震减速机
CN213713518U (zh) 一种新型空调降噪装置
CN210927300U (zh) 一种用于混动汽车的电机
CN219601072U (zh) 一种降噪后视镜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0061 Yudao Road,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tong Bu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Shibali Heyu Road, Guancheng 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