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0326U -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0326U
CN210890326U CN201921531532.2U CN201921531532U CN210890326U CN 210890326 U CN210890326 U CN 210890326U CN 201921531532 U CN201921531532 U CN 201921531532U CN 210890326 U CN210890326 U CN 210890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liquid level
control box
assembly
level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15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世林
韩安伟
李维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Redstar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Redstar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Redstar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Redstar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15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0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0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0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Non-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控制箱、浮动件、以及虹吸管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安装于控制箱的一端,所述浮动件收容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开设有供流体流入的控制孔,所述控制箱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虹吸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并伸入所述控制箱内,所述第二管体密封安装所述控制箱内,并套设于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围设成虹吸腔,所述第二管体靠近安装孔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一个将所述控制箱与所述虹吸腔连通的虹吸孔。

Description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储液装置内液位的高低。液位控制器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子式液位开关控制、浮球开关控制,虹吸式控制等。液位控制器主要是控制阀门的开启及关闭,以对储液装置进行补液来实现液位的高低的控制。
虹吸式液位控制器主要通过虹吸原理来实现阀门的控制,虹吸式控制器主要包括控制箱、虹吸管、浮动件等,浮动件设于控制箱内,虹吸管的一端与控制箱内部连通,另一端伸入储液装置内预定位置。
就目前而言,现有液位控制器结构不紧凑,占用的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的液位;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控制箱、浮动件、密封组件以及虹吸管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安装于控制箱的一端,所述浮动件收容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所述阀体组件内,且所述密封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控制箱内并与所述浮动件连接,另一端用于启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所述控制箱靠近所述阀体组件的一端开设有供流体流入的控制孔,所述控制箱远离阀体组件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虹吸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并伸入所述控制箱内,另一端延伸至储液装置的预定位置,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管体密封安装所述控制箱内,并套设于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围设成虹吸腔,所述第二管体靠近安装孔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一个将所述控制箱与所述虹吸腔连通的虹吸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头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管体从所述连接孔穿入至所述控制箱内,所述第二管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第二端位于控制箱外,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二管体开设有开口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帽及密封件,所述连接帽及所述密封件均套设于位于控制箱外部的第一管体,所述连接帽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并将密封件压紧于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连接头之间的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一端为第三端,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为第四端,沿所述第二管体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管体能够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虹吸孔为圆孔或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件上朝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置槽,所述第二管体远离安装孔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置槽内。
所述密封组件远离浮动件的一端用于启/闭所述通道,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还阀体组件以及密封组件,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出口及通道,所述密封组件远离浮动件的一端用于启/闭所述通道,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以及阀体,所述阀座与所述控制箱连接,所述阀体安装于所述阀座,所述第一出口位于阀座上,所述通道位于所述阀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阀体、阀瓣以及阀芯,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控制箱,所述阀体安装于所述阀座,所述阀瓣位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座之间,并与所述阀座之间围成阀腔,所述阀芯一端安装于所述阀座上,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阀瓣并与所述阀瓣之间间隙设置;
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进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位于阀座,所述通道位于所述阀芯,所述密封组件启/闭所述通道,以控制所述阀瓣运动使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连/断,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位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储液装置内的液位,包括阀门组件以及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启及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采用上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通过将第二管体收容在控制箱内,并使第二管体套设于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第一管体,以形成套管形式的虹吸管组件,进而有效地减少整个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所暂用的体积,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位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与阀门组件通过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位控制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虹吸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阀体组件10、第一出口11、通道12、连接套13、过液孔131、阀座14、安装腔141、连通孔142、阀体15、第一进口151、第二出口152、阀腔153、阀瓣16、通孔161、阀芯17、密封组件20、第一密封件21、磁性件22、第二密封件23、浮动件30、磁体31、控制箱40、控制孔41、安装孔42、虹吸管组件50、第一管体51、第二管体52、虹吸孔521、虹吸腔53、连接头54、连接孔541、第一端542、第二端543、连接帽55、密封件56、防水罩60、收容腔61、液位控制系统200、储液装置201、阀门组件202、主阀体202a、主阀瓣202b、主阀座202c、主弹性件202d、主阀腔202e、主进口202f、主出口202g、管道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供一种液位控制系统200,其用以控制储液装置201内流体的液位,实现所述储液装置201的自动补给流体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装置201可以是水池、水箱等,所述流体可以是水。
所述液位控制系统200包括阀门组件202以及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所述阀门组件202连接于管路组件上,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设于所述储液装置201内并与所述阀门组件202连接,用以控制所述阀门组件10的开启及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202为普通的阀门组件,例如,所述阀门组件202可以为轴流式水控阀、膜片式水控阀等。当然,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也可以单独使用,即将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直接连接于管路组件上,通过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本身的开启/关闭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201的液位。在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所述储液装置201内流体的液位指的是流体在储液装置201内位置的高低。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组件202为轴流式水控阀,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与所述阀门组件202之间通过管道203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也可以直接安装于所述阀门组件202上,即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与所述阀门组件202设置为一体式,以节约空间。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阀门组件202包括主阀体202a、主阀瓣202b、主阀座202c以及主弹性件202d。所述主阀瓣202b安装于主阀体202a内,并与主阀体202a之间围成主阀腔202e,所述主阀座202c安装于所述主阀体202a,所述主弹性件202d位于所述主阀腔202e内,所述主弹性件202d的一端抵靠于所述主阀瓣202b上,另一端抵靠在主阀腔202e的内壁上。
主阀体202a上开设于用以供流体流入的主进口202f及供流体流出并与所述储液装置101连接的主出口202g,主阀座202c安装于主出口202g处,主阀瓣202b与主阀座202c配合。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20通过控制所述主进口202f与所述主出口202g之间连通和隔断,以实现对所述储液装置101内流体液位的控制。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包括阀体组件10、密封组件20、浮动件30、控制箱40以及虹吸管组件50。所述阀体组件10安装于控制箱40的一端,阀体组件10上开设有第一出口11及通道12,所述密封组件20安装于所述阀体组件10,浮动件30收容于控制箱40内,虹吸管组件50安装于控制箱40远离阀体组件10的一端,密封组件20的一端伸入所述控制箱40内并与所述浮动件30配合或连接,所述密封组件20的另一端用于启/闭所述通道12,从而通过浮动件30带动密封组件20运动,以使密封组件20启/闭所述通道12,从而实现控制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10包括连接套13、阀座14以及阀体15,所述阀座14安装于所述控制箱40上,所述阀体15安装于阀座14上,所述连接套13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阀体15,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主阀体202a,即所述连接套13、阀座14以及所述阀体15与所述主阀体202a连为一体式结构。
当然,如图3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主阀体202a与阀体15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通过管道203连接,此时连接套13安装于主阀体202a上,连接套13与管道203连接,从而实现主阀体202a阀体15之间的连接。
需要解释的是,连接套13或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与阀门组件202之间选用哪种连接方式连接可以根据具体的安装需要而定,在此就不作过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连接套13、阀座14以及主阀体202a之间连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减少整个液位控制系统200的结构尺寸,以节约安装空间;同时,一体式的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的装配,加工以及运输更加方便。
优选地,所述连接套13大致呈圆柱状,所述连接套13与所述主阀体202a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套13上开设有过液孔131,通道12与主进口202f通过所述过液孔131连通。
阀座14与主阀体202a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以避免主阀体202a内的流体或压力泄出。
进一步地,阀座14上开设有安装腔141,安装腔141位于第一出口11与通道12之间,密封组件20安装于安装腔141内,且密封组件20的一端从安装腔141的底部穿出并与浮动件30连接,从而密封组件20在浮动件30的带动下密封所述通道12,以使主阀腔202e的压力增大;或者,密封组件20在浮动件30的带动下解除对所述通道12的密封,从而使通道12与第一出口11连通,进而使主进口202f的部分流体通过所述过液孔131、通道12以及第一出口11流出至储液装置201内,即泄除主阀腔202e的压力。
进一步地,安装腔141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孔142,密封组件20的一端从连通孔142伸入并与连通孔142之间密封连接,且伸入所述控制箱40内,并给与浮动件30配合或者连接,另一端用于在浮动件30的带动下启/闭所述通道12。
所述通道12开设于所述阀体15上,所述第一出口11开设于所述阀座14上,阀体15、阀座14以及主阀体202a之间通过锁紧件锁紧,从而实现阀体15、阀座14以及主阀体202a连为一体式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主进口202f的是直接通过所述过液孔131、通道12以及第一出口11流出至储液装置201内。即,通过控制通道12的开启或关闭,以实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的开启或关闭,从而直接实现阀门组件202的开启或关闭。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及5所示,所述阀体组件10除了上述实施例所阐述包括的连接套13以及阀座14之外,在该实施例中,阀体组件10还包括阀瓣16以及阀芯17。阀体15密封地安装于阀座14上,连接套13的一端密封地安装于阀体15上,另一端密封的连接于主阀体202a。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13与主阀体202a也可以通过管道203连接;或者直接省略连接套13,使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直接通过管道203与主阀体202a连接。需要解释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套13或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与主阀体202a之间选用哪种连接方式连接可以根据具体的安装需要而定,在此就补做过多限定。
优选地,所述阀体15通过螺纹连接、焊接连接等方式安装于所述阀座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5与所述阀座1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阀体15上开设用以供流体进入的第一进口151及供流体流出的第二出口152,所述阀瓣16设于所述阀体15内,所述阀瓣16、所述阀体15以及阀座14三者之间围成阀腔153,所述第一进口151用以与外部的管路临界或这过液孔131连通,以引导流体进入所述阀体15,所述第二出口152与所述储液装置201连通,以使从所述第二出口152流出的流体能够流入所述储液装置201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所述阀瓣16的移动从而控制所述第一进口151与所述第二出口152之间连通或者隔断,以实现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的开启及关闭。
所述阀瓣16大致呈“碗”状,所述阀瓣16设于所述阀体15以及阀座14之间,所述阀瓣16的开口朝向所述阀座14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阀瓣16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进口151的外侧以及朝向所述阀腔153的内侧,所述阀瓣的内侧222的表面积大于所述阀瓣16的外侧221的表面积。
阀瓣16上开设有通孔161,所述通孔161将所述阀腔153与所述第一进口151连通设置。所述阀芯17的一端伸入所述通孔161内,所述阀芯17的外壁与所述通孔161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第一进口151内的部分流体通过该间隙进入阀强15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道12开设于阀芯17。所述通道12与所述阀腔153之间连通,用以供所述阀腔153的流体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17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阀芯17,另一端抵靠于所述阀瓣16,所述弹性件用以复位所述阀瓣16。
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密封组件20控制通道12的开启或关闭,从而是控制阀瓣16运动,以使阀瓣16控制第一进口151和第二出口152之间的连通或不连通,进而实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的开启或关闭,才实现阀门组件202的开启或关闭。
如图1或图4所示,所述密封组件20与所述浮动件30配合,即密封组件20不随浮动件30的运动而运动;或者,所述密封组件30与所述浮动件40连接,即密封组件20随浮动件30的运动而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20与所述浮动件3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密封组件20与所述浮动件30连接,从而密封组件20密封连通孔142的作用力是由密封组件20重力加浮动件30重力组成,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所述连通孔142的密封效果,避免阀门组件202开启时,流体提前从连通孔142进入控制箱40内,使所述浮动件30提前受到浮力作用,带动所述密封组件20关闭所述通道12,导致阀门组件202提前关闭等问题。
如图2或图5所示,所述密封组件20与所述浮动件30磁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20与所述浮动件30也可以通过柔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浮动件30靠近所述阀体组件10的一端设有磁体31,所述磁体31与所述密封组件20磁吸连接。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磁体31也可以设于所述密封组件20伸入所述控制箱的一端,所述磁体31与所述浮动件30磁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体31设于所述浮动件30上,并以磁体31在浮动件30为阐述对象具体阐述所述密封组件20与所述浮动件30磁吸连接。
所述密封组件20包括第一密封件21、磁性件22以及第二密封件23,所述第一密封件21套设于所述磁性件22,用于密封所述连通孔11。所述磁体31埋设于所述浮动件30内,所述磁性件22伸入所述控制箱40的一端与所述磁体31磁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23设于所述磁性件22远离所述控制箱40的一端,并在所述浮动件30的带动下启/闭所述通道12。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21及所述第二密封件23为橡胶件或者硅胶件。
所述浮动件30大致呈圆柱状,所述浮动件30设于所述控制箱40内,所述浮动件30的一端与所述磁性件22连接。当所述浮动件30受力浮起时,所述浮动件30在浮力的作用下推动所述磁性件22密封所述通道12,从而使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关闭;或者,当所述浮动件30落下时,浮动件30带动磁性件22运动,使第二密封件23与所述通道12分离,以使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开启。
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箱40大致呈筒状,所述控制箱40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结构安装于所述阀座14上,另一靠近所述储液装置201的底部设置,且所述虹吸管组件50连接于所述控制箱40的远离所述阀座14的一段。在这里,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螺栓结构、卡接结构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40通过螺栓结构安装于所述阀座14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40靠近所述阀座14的一端设有用以供储液装置201内的流体流入所述控制箱40内的控制孔41,从而当储液装置201内的流体液位上升至控制孔41时,流体通过控制孔41流入控制箱40内,从而所述浮动件30在浮力的作用下浮动以推动所述磁性件22运动,进而第二密封件23所述通道12,以使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关闭,从而使得所述阀门组件202关闭,以停止往所述储液装置201内注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孔41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控制的所述储液装置201内的流体液位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储液装置201内的流体从控制孔41进入控制箱40时,即所述阀门组件202就关闭并停止往所述储液装置201内注液,此时所述储液装置201内流体的液位为最高液位。因此,通过设置所述控制箱40以及浮动件30,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灵活控制所述储液装置201内流体的液位。
如图1及图6所示,控制箱40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42,虹吸管组件50的一端从安装孔42伸入控制箱40内,并与控制箱40密封连接,另一端伸入储液装置201的预定位置。
具体地,虹吸管组件50包括第一管体51及第二管体52,所述第一管体51的两端分别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一管体51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42并伸入所述控制箱40内,另一端延伸至储液装置201的预定位置,所述第一管体51与所述安装孔42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体52密封安装所述控制箱40内,并套设于伸入所述控制箱40内的第一管体51上,所述第二管体52与所述第一管体51之间围设成虹吸腔53,所述第二管体52靠近安装孔42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一个将所述控制箱40与所述虹吸腔53连通的虹吸孔521。从而使控制箱40内的流通能够通过虹吸孔521流入虹吸腔53内。
需要解释的是,所述储液装置201内的预定位置即所述储液装置201内预设的最低液位的位置。而在该位置时,浮动件30下落,所述通道12处于开启状态,即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开启,从而控制所述阀门组件202开启,进而往所述储液装置201内补充流体。
可以理解的是,储液装置201不需要补充流体时,且控制箱40内具有流体,并在流体的浮力作用下带动浮动件31密封所述通道12;此时,第一管体51远离其伸入第二管体52内的一端是伸入储液装置201内液面以下,即,在此时,第一管体52和第二管体52是封存有一段空气(虹吸腔53内封存一段空气);当储液装置201的液面逐渐下降,封存的空气不断被拉稀薄(即第一管体51和第二管体52之间的气压下降),从而在控制箱40与储液装置201之间产生虹吸现象,使得控制箱40内的流体依次经所述虹吸孔521、虹吸腔53和第一管体51内部流至储液装置201内,进而所述浮动件30所述受的浮力消失,浮动件30带动磁性件22上的第二密封件23与通道12分离,使得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开启,从而使得阀门组件202开启,对储液装置201进行补充流体。
请继续参阅6,所述第一管体51伸入所述控制箱40内的一端为第三端51a,所述第二管体52远离安装孔42的一端为第四端52b,沿第二管体52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三端51a与所述第四端52b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第一管体51能够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L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虹吸管组件50的虹吸现象是发生在第一管体51的第三端51a处,即当虹吸腔50内的流体漫过第三端51a时,控制箱40与储液装置201之间发生虹吸现象,从而将控制箱40内的流体倒吸至储液装置201内。
而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管体51能够沿第二管体5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管体51伸入所述控制箱40内的长度,调节L的大小,即调节第一管体51的第三端51a在第二管体52内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虹吸高度的微调目的,以达到调节储液装置201内流体液面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51为空心管体,且由空心的不锈钢管截制而成。所述第二管体52也为空心管体。所述第二管体52一端开口设置,另一端封闭设置,第二管体52由空心的不锈钢管或者其他材质的管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体52上的虹吸孔5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多个虹吸孔521可以提高控制箱40内的流体的排出速度,从而使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能够快速响应并发生虹吸现象,从而使其快速开启。所述虹吸现象是指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从而使得控制箱40内的流体经所述虹吸管组件50流入储液装置201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管体52和第一管体51内部封存的空气是一定的。改变第二管体52和第一管体51的内径大小,即可以改变所述第二管体52和第一管体51内所能够封存的空气量,进而改变所述管内的气压,使得所述虹吸管组件50所产生的虹吸时高度不同,从而由此来调节所述储液装置201内的液位的高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调节第二管体52和第一管体51内所能够封存的空气量,在此就不在赘述。
如图6所示,虹吸管组件50还包括连接头54,连接头54密封安装于安装孔42。所述连接头54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541,第一管体51的一端从连接孔541穿入控制箱40内,并与连接孔541之间密封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装置201内的预定位置;第二管体52密封安装于连接头54上;从而,第一管体51、第二管体52以及连接头54三者之间围成密封的所述虹吸腔53。
所述连接头54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542及第二端543,所述第二管体52开设有开口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542。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52开设有开口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端54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管体52焊接于所述第一端542,即同时实现了第二管体52与连接头54之间的密封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管体52与连接头54之间的密封还可以采用密封圈的形式进行密封。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542具有台阶,所述第二管体52的开口一端套设于所述台阶并焊接固定,即焊接于所述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件30朝向所述连接头54的一端开设有容置槽31,所述第二管体52远离连接头54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置槽31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浮动件30上开设容置槽31,当控制箱40内进入液体时,会使容置槽31内封存一部分的空气,从而使所述浮动件30在控制箱40内液体的作用下更容易浮动。同时,开设容置槽31,可以为第二管体52的安装进行位置上的避让,以使第二管体52更好的收容在控制箱40内,并节约控制箱40的空间,从而使整个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所占用的空间更小。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虹吸管组件50还包括连接帽55及密封件56,所述连接帽55及所述密封件56均套设于位于控制箱外部的第一管体51上,所述连接帽55与所述第二端543连接并将密封件56压紧于所述第二端543,以使所述密封件56密封所述第一管体51与所述连接头54之间的间隙,进而避免第一管体52内的压力泄出,影响虹吸现象的产生。
优选地,密封件56为金属片或由较硬的其它材料制成,即所述第一管体51与所述连接头54之间通过硬密封的形式进行密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56也可以为橡胶圈等件,即所述第一管体51与所述连接头54之间通过软密封的形式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连接帽55与第二端543之间螺纹连接,连接帽55内具有斜面561,在连接帽55与第二端543螺纹拧紧时,所述斜面561挤压所述密封件56,从而使密封件密封第一管体51与所述连接头54之间的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此采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帽55与第二端543,可以便于第一管体51的拆装,以调节第一管体51伸入到第二管体52内的具体;同时,维修、连接也更加方便,
如图1或图4所示,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还包括防水罩60,防水罩60罩设在控制箱40靠近阀座14的一端,防水罩60与控制箱40外壁之前围成收容腔61,控制孔41位于收容腔61内,以保护所述控制孔41,避免所述储液装置201内飞溅的流体从所述控制孔41进入所述控制箱40内。
下面阐述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的工作原理:
(1)初始状态:所述阀门组件202处于关闭位置;所述浮动件30受自身的重力作用落于所述控制箱40内,所述通道12开启,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处于开启状态。
(2)阀门组件202开启过程:流体初次进入时,由于初始状态,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处于开启状态,主进口111处的部分流体从所述过液孔141进入,然后从第一进口151流出至储液装置201内,即主阀腔202e内的无流体压力,而在流体本身压力的作用下,所述主阀瓣202b移动,所述阀门组件202被开启,流体从所述主出口112流入所述储液装置201内。
(3)阀门组件202关闭过程:当储液装置201内的液位上升至最高液位时,所述储液装置201内的流体经过所述控制箱40上的控制孔41或者虹吸管组件50进入所述控制箱40内;此时,浮动件30受流体的浮力,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23将所述通道12密封,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关闭;
当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关闭时,所述主阀腔202e内不断充入流体,随着所述主阀腔202e内的流体压力不断增大,主阀腔202e内的流体压力推动所述主阀瓣202b运动,并将所述阀门组件202关闭。
(4)所述储液装置201的液位控制过程:当所述储液装置201内的液位达到最高点时,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关闭,从而阀门组件202也关闭,该过程已在上述的阀门组件202关闭过程详细叙述,再此就不在赘述;
当所述储液装置201内的液位达到最低点时,首先随着所述储液装置201内的液位的下降,当液位下降到预定位置时,所述控制箱40与所述储液装置201之间产生虹吸现象,所述控制箱40内的流体通过所述第二管体52和第一管体51吸入至所述储液装置201内,从而,所述浮动件30所受的浮力消失,所述浮动件30下落,所述第二密封组件23与所述通道12分离,使得过液孔131与所述第一出口11连通,即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开启;
在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开启后,主阀腔202e的流体压力经所述第一出口11卸出,主阀瓣202b在流体本身的压力作用下移动,然后开启阀门组件202。然后,进入循环过程,以实现所述液位控制20控制所述阀门组件202的开启及关闭,达到所述储液装置201内流体液位的控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的液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控制箱、浮动件、密封组件以及虹吸管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安装于控制箱的一端,所述浮动件收容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所述阀体组件内,且所述密封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控制箱内并与所述浮动件连接,另一端用于启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所述控制箱靠近所述阀体组件的一端开设有供流体流入的控制孔,所述控制箱远离阀体组件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虹吸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并伸入所述控制箱内,另一端延伸至储液装置的预定位置,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管体密封安装所述控制箱内,并套设于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围设成虹吸腔,所述第二管体靠近安装孔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一个将所述控制箱与所述虹吸腔连通的虹吸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头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管体从所述连接孔穿入至所述控制箱内,所述第二管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第二端位于控制箱外,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二管体开设有开口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帽及密封件,所述连接帽及所述密封件均套设于位于控制箱外部的第一管体,所述连接帽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并将密封件压紧于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连接头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一端为第三端,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为第四端,沿所述第二管体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管体能够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件上朝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置槽,所述第二管体远离安装孔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置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出口及通道,所述密封组件远离浮动件的一端用于启/闭所述通道,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以及阀体,所述阀座与所述控制箱连接,所述阀体安装于所述阀座,所述第一出口位于阀座上,所述通道位于所述阀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阀体、阀瓣以及阀芯,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控制箱,所述阀体安装于所述阀座,所述阀瓣位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座之间,并与所述阀座之间围成阀腔,所述阀芯一端安装于所述阀座上,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阀瓣并与所述阀瓣之间间隙设置;
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进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位于阀座,所述通道位于所述阀芯,所述密封组件启/闭所述通道,以控制所述阀瓣运动使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连/断,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
10.一种液位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储液装置内的液位,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组件以及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启及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
CN201921531532.2U 2019-09-12 2019-09-12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Active CN210890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1532.2U CN210890326U (zh) 2019-09-12 2019-09-12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1532.2U CN210890326U (zh) 2019-09-12 2019-09-12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0326U true CN210890326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0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1532.2U Active CN210890326U (zh) 2019-09-12 2019-09-12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03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1961A (zh) * 2019-09-12 2019-12-06 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1961A (zh) * 2019-09-12 2019-12-06 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68646B1 (en) Vacuum operated valve
CN210890326U (zh)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CN108315967B (zh) 一种洗涤剂和/或柔顺剂投放盒及洗衣机
CN112762222B (zh) 一种浮球式排水阀
CN110541961A (zh)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EP0646224B1 (en) Valve assembly and pump including said valve assembly
JPH05141365A (ja) 流体圧装置
KR101380688B1 (ko) 플로우팅 밸브
CN210716222U (zh) 轴流式水控阀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CN210721152U (zh) 液位控制器
CN109764465B (zh) 具有双重水阀的水箱及加湿器
CN110117978B (zh) 一种马桶水箱进水阀
CN209875979U (zh) 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CN110056702B (zh) 一种机械磁感应上下液位控制阀
CN111608233A (zh) 液压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排水装置
CN111456175A (zh) 一种可溢流的防虹吸阀及马桶冲水系统和马桶
CN213629157U (zh) 液位控制组件
CN209103160U (zh) 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CN101936399A (zh) 二级反馈型自动阀
CN209100749U (zh) 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CN212319418U (zh) 供液系统
CN203099046U (zh) 一种补水装置
CN218944560U (zh) 隔离组件、储水装置、净饮机
CN219331533U (zh) 储液箱、清洁基站和阀体组件
CN217078990U (zh) 一种水箱及马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