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9319U - 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9319U
CN210889319U CN201922107677.6U CN201922107677U CN210889319U CN 210889319 U CN210889319 U CN 210889319U CN 201922107677 U CN201922107677 U CN 201922107677U CN 210889319 U CN210889319 U CN 210889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ed
air outlet
exhaust
por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76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涵
周杏标
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76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9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9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9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压缩机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气缸上设有容纳腔;曲轴上设有偏心部;两个滑片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两个滑片组件将活塞的外周面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第一排气口与第一工作腔连通,第一排气口经壳体的内腔连通第一出气端口;第二排气口与第二工作腔连通,第二排气口经排气通道连通第二出气端口,排气通道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的内腔互不连通;分油器的入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分油器的油体出口经回油管路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在曲轴转动过程中,壳体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排气通道内气体的压力。避免气缸缺油,提高压缩机组件的运行可靠性。

Description

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压缩机基本只具备输出单一排气压力的能力,为实现双温度或多温度制冷系统,往往需要接入多台压缩机,成本高,安装复杂。相关技术中,为降低成本,借助单缸双滑片结构实现两个排气参数的输出,但受结构限制,某一气缸的工作腔的吐油量会很大,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压缩机可靠性出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气缸,设置在壳体内,气缸上设有容纳腔;曲轴,设置在壳体内,曲轴上设有偏心部;活塞,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偏心部连接;两个滑片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两个滑片组件将活塞的外周面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第一排气口,与第一工作腔连通,第一排气口经壳体的内腔连通第一出气端口;第二排气口,与第二工作腔连通,第二排气口经排气通道连通第二出气端口,排气通道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的内腔互不连通;分油组件,包括分油器和回油管路,分油器的入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分油器的油体出口经回油管路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其中,在曲轴转动过程中,壳体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排气通道内气体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包括壳体、气缸、曲轴、活塞及两个滑片组件,其中,壳体上设有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不连通,气缸上设置有容纳腔,曲轴的偏心部能够设置在容纳腔中,活塞套设在曲轴的偏心部上并能够随着曲轴在气缸的容纳腔中转动,具体地,活塞相对于曲轴的转动轴线偏心安装,活塞能够随曲轴绕转动轴线转动,在气缸上设置两个滑片组件,具体可在气缸的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上分别设置一个滑片组件,两个滑片组件将活塞的外周面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相互独立,第一工作腔与第一出气端口相连通,第二工作腔与第二出气端口相连通,也即,第一工作腔中的冷媒通过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出气端口排出压缩机,第二工作腔中的冷媒通过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出气端口排出压缩机,也即,第一工作腔中的冷媒与第二工作腔中的冷媒在压缩机中不会汇合,也即,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相互独立,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能够分别适应不同的排气压力,实现了单台压缩机单气缸双排气的功能,利用双排高低温的热量,有效节约能耗。而且,通过使第一排气口经壳体的内腔连通第一出气端口,使第二排气口经排气通道连通第二出气端口,其中,排气通道虽然位于壳体内,但并不与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排气通道由其他部分构造而成而独立于壳体的内腔,在本申请中默认壳体的内腔指壳体内的空余空间,可确保第一工作腔的排气路径与第二工作腔的排气路径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进一步保证单台压缩机单气缸双排气的功能。
另外,在曲轴转动过程中,设计壳体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排气通道内气体的压力,此处壳体内的压力默认为壳体的内腔中气体的压力,则由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一工作腔和壳体的内腔,第二排气口连通第二工作腔和排气通道,进而,也可以说是设计第一工作腔内的气体压力小于第二工作腔内的气体压力,而其中第二工作腔在排气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油。通过使分油器的入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并使回油管路连接分油器的油体出口和壳体的内腔,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大量油进入到与第二工作腔连通的换热器,而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恶化,另一方面可使经分油器阻拦的油通过回油管路回到壳体内部,避免压缩机内缺油,避免气缸缺油,避免气缸因缺油而出现磨损,提高压缩机组件的运行可靠性。此外,壳体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排气通道内气体的压力,两者之间的压力差的存在,有利于快速回油,具体可控制压力差的大小来控制回油速度,确保压缩机组件的运行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压缩机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滑片组件包括:滑片,滑片能够径向滑动且压紧活塞的外周面;弹性件,与滑片相连接,弹性件被配置为在活塞运动过程中推动滑片压紧活塞的外周面。
在该设计中,滑片组件包括滑片和弹性件,滑片压紧活塞的外周面,滑片能够随着活塞的运动而运动,弹性件与滑片远离活塞的一端相连接,弹性件能够推动滑片使得在活塞运动过程中,滑片始终保持压紧活塞的外周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缸上设有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两个滑片组件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滑片槽内,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滑片槽内;排气通道连通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中靠近第二排气口的滑片槽。
在该设计中,由于是通过两个滑片组件将气缸的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且两个工作腔内的气体压力不同,进而滑片组件的两侧会存在压差,会使得滑片组件极易从滑片槽内脱离,尤其是相对高压侧的滑片组件。而通过将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中靠近第二排气口的滑片槽连通排气通道,由于相对高压的气体会经第二排气口排出,进而更靠近第二排气口的滑片组件的两侧会形成更大的压力差,通过使两侧压差更大的滑片组件所在的滑片槽连通排气通道,由于该排气通道连通第二排气口,也即排气通道内的气体压力相对较高,可使与其连通的滑片槽内也具有相对高压的气体,有利于推动位于该滑片槽内的滑片组件更紧密地抵接在活塞上,有利于减弱两侧压差对滑片组件的影响,从而有效避免滑片组件因两侧压差而从滑片槽中掉落,而导致压缩机失效。
进一步地,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中用于容纳弹性件的部分为弹性件容纳部,排气通道与弹性件容纳部连通。通过使排气通道与弹性件容纳部连通,使得排气通道内相对高压的气体能够越过弹性件容纳部内的弹性件作用于滑片组件,避免滑片组件脱离滑片槽。
当然,在壳体内的气体压力与排气通道内的气体压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排气通道可与第一滑片槽或第二滑片槽连通,此时滑片并不易脱离滑片槽,而排气通道与滑片槽连通,借用滑片槽排气,缩短了原排气通道的长度,简化对气缸的加工,保证气缸刚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滑片组件包括:滑片,滑片和活塞为一体式结构,或滑片和活塞铰接连接。
在该设计中,滑片组件包括滑片,其中,滑片可以与活塞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能够防止滑片有第一滑片槽或第二滑片槽中掉出,使得滑片的安装稳定,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滑片与活塞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滑片与活塞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滑片也可以与活塞铰接连接,同样可以起到防止滑片有第一滑片槽或第二滑片槽中掉出的作用,从而使得滑片的安装稳定,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沿曲轴的轴向套设在曲轴上,气缸夹设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
在该设计中,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沿曲轴的轴向套设在曲轴上,气缸夹设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也即第一轴承与气缸的一端相抵接并封堵容纳腔,第二轴承与气缸的另一端相抵接并封堵容纳腔,气缸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抵接并封堵容纳腔,从而使得容纳腔成为一个密闭空间,进而使得活塞在容纳腔中转动可以实现冷媒压缩功能。具体地,曲轴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长轴部、偏心部和短轴部,第一轴承套设在曲轴的长轴部上,第一轴承可以在曲轴的周向方向上起到支撑曲轴的作用,第二轴承套设在曲轴的短轴部上,第二轴承可以在曲轴的周向方向上起到支撑曲轴的作用,使得曲轴的转动更加平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第一出气通道与第二出气通道互不连通,第一排气口经第一出气通道连通壳体的内腔,第二排气口经第二出气通道连通排气通道。由于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互不连通,有利于保证压缩机实现单气缸双压力排气的功能。
进一步地,第一出气通道设置在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或气缸上;第二出气通道设置在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或气缸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排气阀,设置在第一出气通道上;第二排气阀,设置在第二出气通道上。第一排气阀能够导通和封堵第一出气通道,第二排气阀能够导通和封堵第二出气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第一吸气口与第一工作腔连通;第二吸气口与第二工作腔连通。壳体上设有一个吸气端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均与吸气端口连通,或者壳体上设有两个吸气端口,两个吸气端口中的一个与第一吸气口连通,另一个与第二吸气口连通。
在该设计中,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第一吸气口与第一工作腔相连通,使得气体可以经由第一吸气口被吸入到第一工作腔中;第二吸气口与第二工作腔相连通,使得气体可以经由第二吸气口被吸入到第二工作腔中。壳体上可具有一个吸气端口,也可具有两个吸气端口。在壳体上具有一个吸气端口的情况下,可使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均与一个吸气端口连通,而在壳体上具有两个吸气端口的情况下,可使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分别与一个吸气端口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吸气口设置在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或气缸上;第二吸气口设置在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或气缸上。
进一步地,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均设置在气缸上,并在气缸上沿活塞滚动方向周向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垂直于曲轴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滑片槽与第二滑片槽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240°。有效节约能耗。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曲轴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滑片槽与第二滑片槽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10°且小于等于2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垂直于曲轴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滑片槽与第二滑片槽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270°。
在该设计中,在垂直于曲轴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滑片槽与第二滑片槽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270°,也即,第一滑片槽与第二滑片槽在垂直于曲轴的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270°,在该范围内,不仅实现了单台压缩机单气缸双排气的功能,还可以利用双排高低温的热量有效节约能耗。
进一步地,在壳体上具有两个吸气端口的情况下,在垂直于曲轴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滑片槽与第二滑片槽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240°。而在壳体上具有一个吸气端口的情况下,在垂直于曲轴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滑片槽与第二滑片槽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10°且小于等于230°。节能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压缩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压缩机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一冷凝器,与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出气端口连通;第一节流元件,与第一冷凝器连通;第一蒸发器,与第一节流元件连通;第一储液器,连通第一蒸发器和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吸气口;第二冷凝器,与分油器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二节流元件,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蒸发器,与第二节流元件连通;第二储液器,连通第二蒸发器和压缩机组件的第二吸气口。
在该设计中,制冷设备还包括两个冷凝器、两个节流元件、两个蒸发器及两个储液器,其中,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出气端口与第一冷凝器连通,压缩机组件的第二出气端口经分油器的气体出口与第二冷凝器连通,一方面可避免从第二出气端口排出的大量油进入第二冷凝器,而影响第二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排出的气体压力不同,排气量也可能不同,使得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能够实现不同的冷凝温度,进而气体经节流元件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后,也能实现不同的蒸发温度,实现制冷设备的阶梯式制冷与制热,提高系统能效。而且,通过使两个蒸发器分别经储液器连通压缩机组件的吸气口,储液器会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从而避免压缩机吸入液体,影响压缩机组件的正常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一冷凝器,与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出气端口连通;第一节流元件,与第一冷凝器连通;第一蒸发器,与第一节流元件连通;第一储液器,连通第一蒸发器和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第二冷凝器,与分油器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二节流元件,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蒸发器,与第二节流元件连通;第一储液器还连通第二蒸发器。
在该设计中,制冷设备还包括两个冷凝器、两个节流元件、两个蒸发器及一个储液器,其中,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出气端口与第一冷凝器连通,压缩机组件的第二出气端口经分油器的气体出口与第二冷凝器连通,一方面可避免从第二出气端口排出的大量油进入第二冷凝器,而影响第二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排出的气体压力不同,排气量也可能不同,使得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能够实现不同的冷凝温度,进而气体经节流元件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后,也能实现不同的蒸发温度,实现制冷设备的阶梯式制冷与制热,提高系统能效。而且,通过使两个蒸发器均经储液器连通压缩机组件的两个吸气口,储液器会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从而避免压缩机组件吸入液体,影响压缩机组件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活塞在气缸中进行压缩排气过程中气体流动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0壳体,111第一出气端口,112第二出气端口,113吸气端口,120气缸,121第一排气口,122第二排气口,123第一吸气口,124第二吸气口,125第一工作腔,126第二工作腔,127第一滑片槽,128第二滑片槽,130曲轴,140活塞,150滑片组件,151滑片,152弹性件,153弹性件容纳部,154连接部,160分油器,170回油管路,180第一轴承,190第二轴承,200排气通道,210密封件,212隔板,220排气腔,230第一出气通道,240第二出气通道,250电机组件,300制冷设备,310第一冷凝器,320第一节流元件,330第一蒸发器,340第一储液器,350第二冷凝器,360第二节流元件,370第二蒸发器,380第二储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300。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壳体110,壳体110上设有第一出气端口111和第二出气端口112;气缸120,设置在壳体110内,气缸120上设有容纳腔;曲轴130,设置在壳体110内,曲轴130上设有偏心部;活塞140,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偏心部连接;两个滑片组件150,设置在容纳腔内,两个滑片组件150将活塞140的外周面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工作腔125和第二工作腔126;第一排气口121,与第一工作腔125连通,第一排气口121经壳体110的内腔连通第一出气端口111;第二排气口122,与第二工作腔126连通,第二排气口122经排气通道200连通第二出气端口112,排气通道200位于壳体110内,并与壳体110的内腔互不连通;第一轴承180及第二轴承190,第一轴承180及第二轴承190沿曲轴130的轴向套设在曲轴130上,气缸120夹设在所轴承和第二轴承190之间;分油组件,包括分油器160和回油管路170,分油器160的入口与第二排气口122连通,分油器160的油体出口经回油管路170与壳体110的内腔连通;其中,在曲轴130转动过程中,壳体110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排气通道200内气体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包括壳体110、气缸120、曲轴130、活塞140、两个滑片组件150及两个轴承。其中,壳体110上设有第一出气端口111和第二出气端口112,第一出气端口111和第二出气端口112不连通,气缸120上设置有容纳腔,曲轴130的偏心部能够设置在容纳腔中,活塞140套设在曲轴130的偏心部上并能够随着曲轴130在气缸120的容纳腔中转动,具体地,活塞140相对于曲轴130的转动轴线偏心安装,活塞140能够随曲轴130绕转动轴线转动,在气缸120上设置两个滑片组件150,具体可在气缸120的第一滑片槽127和第二滑片槽128上分别设置一个滑片组件150,两个滑片组件150将活塞140的外周面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工作腔125和第二工作腔126,第一工作腔125和第二工作腔126相互独立,第一工作腔125与第一出气端口111相连通,第二工作腔126与第二出气端口112相连通,也即,第一工作腔125中的冷媒通过壳体110上设置的第一出气端口111排出压缩机,第二工作腔126中的冷媒通过壳体110上设置的第二出气端口112排出压缩机,也即,第一工作腔125中的冷媒与第二工作腔126中的冷媒在压缩机中不会汇合,也即,第一工作腔125和第二工作腔126相互独立,第一工作腔125和第二工作腔126能够分别适应不同的排气压力,实现了单台压缩机单气缸120双排气的功能,利用双排高低温的热量,有效节约能耗。而且,通过使第一排气口121经壳体110的内腔连通第一出气端口111,使第二排气口122经排气通道200连通第二出气端口112,其中,排气通道200虽然位于壳体110内,但并不与壳体110的内腔相连通,排气通道200由其他部分构造而成而独立于壳体110的内腔,在本申请中默认壳体110的内腔指壳体110内的空余空间,可确保第一工作腔125的排气路径与第二工作腔126的排气路径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进一步保证单台压缩机单气缸120双排气的功能。
另外,在曲轴130转动过程中,设计壳体110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排气通道200内气体的压力,此处壳体110内的压力默认为壳体110的内腔中气体的压力,则由于第一排气口121连通第一工作腔125和壳体110的内腔,第二排气口122连通第二工作腔126和排气通道200,进而,也可以说是设计第一工作腔125内的气体压力小于第二工作腔126内的气体压力,而其中第二工作腔126在排气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油。通过使分油器160的入口与第二排气口122连通,并使回油管路170连接分油器160的油体出口和壳体110的内腔,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大量油进入到与第二工作腔126连通的换热器,而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恶化,另一方面可使经分油器160阻拦的油通过回油管路170回到壳体110内部,避免压缩机内缺油,避免气缸120缺油,避免气缸120因缺油而出现磨损,提高压缩机组件的运行可靠性。此外,壳体110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排气通道200内气体的压力,两者之间的压力差的存在,有利于快速回油,具体可控制压力差的大小来控制回油速度,确保压缩机组件的运行可靠性。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限定滑片组件150包括:滑片151,滑片151能够径向滑动且压紧活塞140的外周面;弹性件152,与滑片151相连接,弹性件152被配置为在活塞140运动过程中推动滑片151压紧活塞140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气缸120上还设有第一滑片槽127和第二滑片槽128,两个滑片组件150分别设置在第一滑片槽127内和第二滑片槽128内,并与活塞140的外周面相抵接;排气通道200连通第一滑片槽127和第二滑片槽128中靠近第二排气口122的滑片槽。
通过将第一排气口121和第二排气口122设置在气缸120上,并分别与第一工作腔125和第二工作腔126连通,方便排气。另外,两个滑片组件150分别设置在第一滑片槽127和第二滑片槽128内,由于是通过两个滑片组件150将气缸120的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工作腔125和第二工作腔126,且两个工作腔内的气体压力不同,进而滑片组件150的两侧会存在压差,会使得滑片组件150极易从滑片槽内脱离,尤其是相对高压侧的滑片组件150。而通过将第一滑片槽127和第二滑片槽128中靠近第二排气口122的滑片槽连通排气通道200,由于相对高压的气体会经第二排气口122排出,进而更靠近第二排气口122的滑片组件150的两侧会形成更大的压力差,通过使两侧压差更大的滑片组件150所在的滑片槽连通排气通道200,由于该排气通道200连通第二排气口122,也即排气通道200内的气体压力相对较高,可使与其连通的滑片槽内也具有相对高压的气体,有利于推动位于该滑片槽内的滑片组件150更紧密地抵接在活塞140上,有利于减弱两侧压差对滑片组件150的影响,从而有效避免滑片组件150因两侧压差而从滑片槽中掉落,而导致压缩机失效。
进一步地,第一滑片槽127和第二滑片槽128中用于容纳弹性件152的部分为弹性件容纳部153,排气通道200与弹性件容纳部153连通。使得排气通道200内相对高压的气体能够越过弹性件容纳部153内的弹性件152作用于滑片组件150,避免滑片组件150脱离滑片槽。
进一步地,弹性件容纳部153延伸至气缸120的外周面,排气通道200连通弹性件容纳部153与第二出气端口112。通过使弹性件容纳部153延伸至气缸120的外周面,方便弹性件152安装到气缸120内。
进一步地,第二滑片槽128还包括连接部154和用于容纳滑片151的滑片容纳部,连接部154连通滑片容纳部和弹性件容纳部153;连接部154构造为通孔结构,并在气缸120的高度方向上贯穿气缸120,第二排气口122经连接部154连通排气通道200。该连接部154为加工孔,连接用于容纳滑片151的滑片容纳部及弹性件容纳部153。由于该连接部154贯穿气缸120,进而通过借用该连接部154与排气通道200连通,简化气缸120结构。
具体地,可通过第一轴承180或第二轴承190遮挡连接部154在气缸120的一端面上形成的开口,而使第二排气口122经连接部154在气缸120的另一端面上形成的开口连通弹性件容纳部153,避免排气通道200与壳体110的内腔相互连通。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滑片组件150包括:滑片151,滑片151和活塞140为一体式结构,或滑片151和活塞140铰接连接。滑片151与活塞140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能够防止滑片151由第一滑片槽127或第二滑片槽128中掉出,使得滑片151的安装稳定,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滑片151与活塞140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滑片151与活塞140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滑片151也可以与活塞140铰接连接,同样可以起到防止滑片151有第一滑片槽127或第二滑片槽128中掉出的作用,从而使得滑片151的安装稳定,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滑片组件150可采用相同的结构设计,也可互不相同。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限定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出气通道230和第二出气通道240,第一出气通道230与第二出气通道240互不连通,第一排气口121经第一出气通道230连通壳体110的内腔,第二排气口122经第二出气通道240连通排气通道200。由于第一出气通道230和第二出气通道240互不连通,有利于保证压缩机组件实现单气缸双压力排气的功能。
进一步地,第一出气通道230设置在第一轴承180或第二轴承190或气缸120上;第二出气通道240设置在第一轴承180或第二轴承190或气缸120上。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排气通道200设置在气缸120上。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气缸120上设有第一排气口121和第二排气口122。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压缩机组件还包括密封件210,密封件210与第二轴承190围合成排气腔220,第二排气口122经排气腔220连通排气通道200。其中,该排气通道200可与第二滑片槽128连通,也可与第二滑片槽128不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出气通道230设置在第一轴承180上,第一排气口121经第一出气通道230连通壳体110的内腔;第二出气通道240设置在第二轴承190上,第二排气口122经第二出气通道240连通排气通道200。第一排气阀设置在第一出气通道230处;第二排气阀设置在第二出气通道240处。方便第二排气口122经第二出气通道240连通排气腔220,进而连通排气通道200。
进一步地,密封件210为盖板或消音器。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9所示,压缩机组件还包括:密封件210,与第二轴承190围合成排气腔220;隔板212,将排气腔220分隔成第一排气腔220和第二排气腔220,第一排气腔220连通第一排气口121与壳体110的内腔,第二排气腔220连通第一排气口121和排气通道200。通过密封件210与第二轴承190围合成排气腔220,再通过隔板212将排气腔220分隔为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一排气腔220和第二排气腔220,使得第一排气口121能够通过第一排气腔220连通壳体110的内腔,第二排气口122能够通过第二排气腔220连通排气通道200,实现两条排气路径互不影响。其中,排气通道200可与第二滑片槽128连通,也可与第二滑片槽128不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出气通道230设置在第二轴承190上,第一排气口121经第一出气通道230连通第一排气腔220;第二出气通道240设置在第二轴承190上,第二排气口122经第二出气通道240连通排气通道200。第一排气阀设置在第一出气通道230处;第二排气阀设置在第二出气通道240处。通过使两个排气孔均设置在第二轴承190上,方便两个工作腔内的气体经两个排气孔直接进入两个排气腔220,方便排气。
进一步地,密封件210为盖板或消音器。
实施例六:
与上述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排气通道200不设置在气缸120上。此时,排气通道200可不与任何滑片槽连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压缩机组件还包括:密封件210,与第二轴承190围合成排气腔220,排气腔220构造成排气通道200。
在该实施例中,可直接通过密封件210与第二轴承190围合成排气通道200,以使第二排气口122经排气通道200连通第二出气端口112。其中,可将密封件210和第二轴承190均与壳体110的内壁相抵接,从而避免排气腔220与壳体110的内腔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出气通道230设置在第一轴承180上,第一排气口121经第一出气通道230连通壳体110的内腔;第二出气通道240设置在第二轴承190上,第二排气口122经第二出气通道240连通排气通道200。第一排气阀设置在第一出气通道230处;第二排气阀设置在第二出气通道240处。方便第二排气口122经第二出气通道240直接连通排气通道200。
进一步地,密封件210为盖板或消音器。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压缩机组件还包括:密封件210,与第二轴承190围合成排气腔220;隔板212,将排气腔220分隔成第一排气腔220和第二排气腔220,第一排气腔220连通第一排气口121与壳体110的内腔,第二排气腔220构成排气通道200。
在该实施例中,压缩机组件还包括密封件210和隔板212,通过密封件210与第二轴承190围合成排气腔220,再通过隔板212将排气腔220分隔为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一排气腔220和第二排气腔220,使得第一排气口121能够通过第一排气腔220连通壳体110的内腔,第二排气口122能够通过第二排气腔220排气,实现两条排气路径互不影响。其中,可将密封件210、隔板212和第二轴承190均与壳体110的内壁相抵接,从而避免第二排气腔220与壳体110的内腔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出气通道230设置在第二轴承190上,第一排气口121经第一出气通道230、第一排气腔220连通壳体110的内腔;第二出气通道240设置在第二轴承190上,第二排气口122经第二出气通道240连通排气通道200。第一排气阀设置在第一出气通道230处;第二排气阀设置在第二出气通道240处。通过使两个排气孔均设置在第二轴承190上,方便两个工作腔内的气体经两个排气孔直接进入两个排气腔220,方便排气。
进一步地,密封件210为盖板或消音器。
实施例七: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至图7所示,进一步限定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吸气口123,设置在第一轴承180或第二轴承190或气缸120上,并与第一工作腔125连通;第二吸气口124,设置在第一轴承180或第二轴承190或气缸120上,并与第二工作腔126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一吸气口123和第二吸气口124,第一吸气口123可以设置在第一轴承180或第二轴承190或气缸120上,并与第一工作腔125相连通,使得气体可以经由第一吸气口123被吸入到第一工作腔125中;第二吸气口124可以设置在第一轴承180或第二轴承190或气缸120上,并与第二工作腔126相连通,使得气体可以经由第二吸气口124被吸入到第二工作腔126中。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吸气口123和第二吸气口124均设置在气缸120上,并在气缸120上沿活塞140滚动方向周向排布,第一吸气口123和第二吸气口124均与吸气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壳体110上设有吸气端口113,吸气端口113连接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吸气口123和第二吸气口124。
具体地,在垂直于曲轴130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滑片槽127与第二滑片槽128之间的夹角θ大于等于110°且小于等于230°。节能效果好。
或者进一步地,壳体110上设有两个吸气端口113,其中一个吸气端口113连接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吸气口123,另一个吸气端口113连接压缩机组件的第二吸气口124。
具体地,在垂直于曲轴130的轴线的平面上,第一滑片槽127与第二滑片槽128之间的夹角θ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240°,如130°、180°或210°。
进一步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电机组件250,用于驱动曲轴130转动,进而调动活塞140运行,实现两个工作腔的吸气、压缩及排气。
实施例八:
如图10和图11所示,一种制冷设备300,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压缩机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300,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数量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制冷设备300还包括:第一冷凝器310,与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出气端口111连通;第一节流元件320,与第一冷凝器310连通;第一蒸发器330,与第一节流元件320连通;第一储液器340,连通第一蒸发器330和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吸气口123;第二冷凝器350,与分油器160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二节流元件360,与第二冷凝器350连通;第二蒸发器370,与第二节流元件360连通;第二储液器380,连通第二蒸发器370和压缩机组件的第二吸气口124。
在该实施例中,制冷设备300还包括两个冷凝器、两个节流元件、两个蒸发器及两个储液器,其中,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出气端口111与第一冷凝器310连通,压缩机组件的第二出气端口112经分油器160的气体出口与第二冷凝器350连通,一方面可避免从第二出气端口112排出的大量油进入第二冷凝器350,而影响第二冷凝器350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出气端口111和第二出气端口112排出的气体压力不同,排气量也可能不同,使得第一冷凝器310和第二冷凝器350能够实现不同的冷凝温度,进而气体经节流元件进入第一蒸发器330和第二蒸发器370后,也能实现不同的蒸发温度,实现制冷设备300的阶梯式制冷与制热,提高系统能效。而且,通过使两个蒸发器分别经储液器连通压缩机组件的吸气口,储液器会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从而避免压缩机吸入液体,影响压缩机组件的正常运行。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制冷设备300还包括:第一冷凝器310,与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出气端口111连通;第一节流元件320,与第一冷凝器310连通;第一蒸发器330,与第一节流元件320连通;第一储液器340,连通第一蒸发器330和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吸气口123和第二吸气口124;第二冷凝器350,与分油器160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二节流元件360,与第二冷凝器350连通;第二蒸发器370,与第二节流元件360连通;第一储液器340还连通第二蒸发器370。
在该实施例中,制冷设备300还包括两个冷凝器、两个节流元件、两个蒸发器及一个储液器,其中,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出气端口111与第一冷凝器310连通,压缩机组件的第二出气端口112经分油器160的气体出口与第二冷凝器350连通,一方面可避免从第二出气端口112排出的大量油进入第二冷凝器350,而影响第二冷凝器350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出气端口111和第二出气端口112排出的气体压力不同,排气量也可能不同,使得第一冷凝器310和第二冷凝器350能够实现不同的冷凝温度,进而气体经节流元件进入第一蒸发器330和第二蒸发器370后,也能实现不同的蒸发温度,实现制冷设备300的阶梯式制冷与制热,提高系统能效。而且,通过使两个蒸发器均经储液器连通压缩机组件的两个吸气口,储液器会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从而避免压缩机吸入液体,影响压缩机组件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出气端口和第二出气端口;
气缸,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缸上设有容纳腔;
曲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曲轴上设有偏心部;
活塞,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偏心部连接;
两个滑片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两个滑片组件将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
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经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端口;
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经排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端口,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的内腔互不连通;
分油组件,包括分油器和回油管路,所述分油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所述分油器的油体出口经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其中,在所述曲轴转动过程中,所述壳体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所述排气通道内气体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片组件包括:
滑片,所述滑片能够径向滑动且压紧所述活塞的外周面;
弹性件,与所述滑片相连接,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活塞运动过程中推动所述滑片压紧所述活塞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上设有第一滑片槽和第二滑片槽,所述两个滑片组件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片槽内,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片槽内;
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滑片槽和所述第二滑片槽中靠近所述第二排气口的滑片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片组件包括:
滑片,所述滑片和所述活塞为一体式结构,或所述滑片和所述活塞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
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曲轴的轴向套设在所述曲轴上,所述气缸夹设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
第一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或所述第二轴承或所述气缸上;
第二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或所述第二轴承或所述气缸上;
所述第一出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互不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经所述第一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二排气口经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
第一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通道上;
第二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气通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
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吸气口与所述第一工作腔连通,所述第二吸气口与所述第二工作腔连通;
所述壳体上设有一个吸气端口,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均与所述吸气端口连通,或
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吸气端口,所述两个吸气端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或所述第二轴承或所述气缸上;
所述第二吸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或所述第二轴承或所述气缸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曲轴的轴线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滑片槽与所述第二滑片槽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270°。
1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
第一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出气端口连通;
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冷凝器连通;
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连通;
第一储液器,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吸气口;
第二冷凝器,与所述分油器的气体出口连通;
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
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连通;
第二储液器,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组件的第二吸气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
第一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出气端口连通;
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冷凝器连通;
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连通;
第一储液器,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组件的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
第二冷凝器,与所述分油器的气体出口连通;
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
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连通;
所述第一储液器还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
CN201922107677.6U 2019-11-29 2019-11-29 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0889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7677.6U CN210889319U (zh) 2019-11-29 2019-11-29 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7677.6U CN210889319U (zh) 2019-11-29 2019-11-29 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9319U true CN210889319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7677.6U Active CN210889319U (zh) 2019-11-29 2019-11-29 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9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8498B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0540912C (zh) 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10985384B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3272136U (zh) 单缸多级压缩机
WO2014030436A1 (ja) 気体圧縮機
US4764097A (en) Two-cylinder type rotary compressor
CN101463820A (zh)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EP0846864B1 (en) Rotary compressor with discharge chamber pressure relief groove
CN101346545A (zh) 压缩机
CN210889319U (zh) 压缩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0821833A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5805014B (zh) 多缸旋转压缩机
CN113250963B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US20100003146A1 (en) Piston type compressor
CN114151347B (zh) 一种气缸、泵体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0863987B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3250959B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0863986B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KR101587174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JP5727348B2 (ja) 気体圧縮機
CN110863985A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3360420U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0985383A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3279965A (zh) 卧式压缩机
CN112145423A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