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7302U -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7302U
CN210887302U CN201921547673.3U CN201921547673U CN210887302U CN 210887302 U CN210887302 U CN 210887302U CN 201921547673 U CN201921547673 U CN 201921547673U CN 210887302 U CN210887302 U CN 210887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sement
drainage
moisture
bas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76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ailang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alang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alang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alang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476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7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7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7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设有隔板和若干组复合层结构,其中隔板的两侧分别连接相邻两组复合层结构,所述复合层结构内设有用于吸附地下室空间的水汽的吸水条和连通于吸水条的排水组件,能够去除空气中的水汽,从而降低地下室的湿度,使地下室不易结露和存放物品不易霉变。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都深埋在地下,受到土中水和地下水的浸渗,且地下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空气中的水汽预冷凝结,极易造成冷凝水产生依附在地下室室内墙面上,同时地下室内多为封闭结构,空气流动差,潮气湿气无法快速有效排出,导致地下室内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从而导致室内物品霉变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不进行室内防潮处理,墙面、地面极易出现潮湿发霉现象,甚至有渗漏水情况的产生,不仅影响美观,更影响建筑功能使用,故地下室防水尤为重要。
授权公告号为CN2024163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它包括混凝土顶板、混凝土侧墙、地下室底板,混凝土侧墙的内侧设一道隔墙,隔墙与混凝土侧墙之间设有排水的夹腔,夹腔与地下室底板上设置的疏水层连通。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上述实用新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下室的漏水问题,但是地下可以保持一个比地面恒定的温度,因此同地面相比,地下室在冬天相对暖和而在夏天相对凉快,因此地下室中的温度高于基础的温度,从而在墙体表面上结露,从而导致地下室空气潮湿,易导致墙壁和存放的物品霉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能够去除空气中的水汽,从而降低地下室的湿度,使地下室不易结露和存放物品不易霉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包括基层,其特征是:所述基层上设有隔板和若干组复合层结构,其中隔板的两侧分别连接相邻两组复合层结构,所述复合层结构内设有用于吸附地下室空间的水汽的吸水条和连通于吸水条的排水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个复合层结构内均设有多个吸水条和一个排水组件,吸水条吸附收集地下室空气中的水汽,然后该水汽通过排水组件排出,从而实现对空气中水汽的清除,从而降低地下室的湿度,使地下室不易结露和存放物品不易霉变;同时基层上设有的多个复合层结构意味着多个吸水条能接触足够多的空气,吸水速度快,且每一个复合层结构内均设有一个连通多个吸水条的排水组件,增加汇集排水速度,从而排布合理,去水汽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潮层、疏水层、第一钢筋混凝土层、第一隔水层、第二钢筋混凝土层和第二隔水层;其中第二隔水层的下端面与隔板的下端面平齐,且贴合于基层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隔绝地下水的侵蚀以及来自地下室内部的渗漏水,隔水层和预制的钢筋混凝土交错设置,有效地避免地下水的侵蚀,同时防潮层和隔水层的两层保险,可以避免渗漏水渗透至基地结构;同时采用层堆叠结构便于施工,减少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潮层贯穿开设有若干个供所述吸水条嵌合的通槽,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隔板的宽度方向的侧壁,且各所述通槽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多个吸水条的合理排布,从而提高吸水效率,且吸水条能够将水输送至疏水层处,从而流通至排水组件处排出;且防潮层和吸水层同时作用于地下室空气中的水汽,增加了水汽清除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若干个排水支管和连通各排水支管的排水主管,其中各所述排水支管与吸水条一一对应设置且分别位于吸水条的正下方,所述排水支管的上部侧壁开设有连通至吸水条下部的通孔,所述排水支管埋设于疏水层内,且所述排水支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一侧的所述隔板的侧壁;所述排水支管的管底形成漏斗状斜面,且其漏斗斜面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排水主管的上部,所述排水主管与排水支管于水平面内垂直设置,且所述排水主管与所述排水支管为一体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条所吸附的水汽能够尽可能的输送至位于正下方的排水支管内,从而提高排水效率;同时一些流至疏水层的渗漏水或者疏水层内的水露可以通过通孔流入排水支管内,从而排出,提高了除潮效果;同时漏斗状斜面可以加强排水支管的强度,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提高排水的稳定性,不易晃动;同时由于疏水层为铺有土工布的卵石层,排水支管插设于隔板内可以确保排水支管位置的稳定性,且通过排水支管与隔板的插设,将隔板与复合层结构连结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整体基地结构的稳固性;排水主管与排水支管垂直设置且一体设置,便于将排水组件埋设于疏水层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主管上部埋设于所述疏水层内,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层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排水支管的下部和所述排水主管的中下部嵌合的嵌合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排水组件和复合层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确保排水组件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排水支管与隔板之间的连接,二者相叠加,从而将隔板与复合层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整体基地结构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的竖直方向的截面为T字形,所述隔板从上至下分为粗部和细部,所述防潮层位于所述隔板的粗部的一侧,所述吸水条的一端抵触于所述隔板的粗部的侧壁;所述疏水层、第一钢筋混凝土层、第一隔水层、第二钢筋混凝土层和第二隔水层均位于所述隔板的细部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隔板的粗细部为分界线,将防潮层与疏水层区分,由于疏水层为填充卵石的卵石层,其厚度难以掌控,因此利用于分界线为参考在疏水层上排布防潮层和吸水条,从而确保表层的平整性;同时隔板的侧壁起到对复合层结构的限位作用,以便于预制件的放置和架设,并提高基地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的细部的侧壁沿所述隔板宽度方向凸出固定有若干个齿状凸起,所述齿状凸起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隔板与复合层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隔板与复合层结构之间的抵接稳定性,确保复合层结构之间不会发生水平方向的错位,提高基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状凸起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放置有干燥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剂用于吸附复合层结构层之间的少量水汽,从而提高复合层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干燥剂放置于齿状凸起上,可以提高干燥剂能干燥的区域面积,使复合层结构的每一层间隔边缘均与干燥剂接触,从而提高干燥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每一个复合层结构内均设有多个吸水条和一个排水组件,吸水条吸附收集地下室空气中的水汽,然后该水汽通过排水组件排出,从而实现对空气中水汽的清除,从而降低地下室的湿度,使地下室不易结露和存放物品不易霉变,同时各吸水条和排水支管排布合理,汇集排水速度快,去水汽效率高;
2、通过齿状凸起,增加隔板与复合层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隔板与复合层结构之间的抵接稳定性,确保复合层结构之间不会发生水平方向的错位,提高基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并且通过于齿状凸起上放置干燥剂,用于吸附复合层结构层之间的少量水汽,从而提高复合层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复合层结构;3、隔板;4、吸水条;5、排水组件;21、防潮层;211、通槽;22、疏水层;23、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4、第一隔水层;25、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6、第二隔水层;31、齿状凸起;32、放置槽;51、排水支管;52、排水主管;53、通孔;54、嵌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层1,基层1上设有隔板3和若干组复合层结构2,其中隔板3的两侧分别连接相邻两组复合层结构2,复合层结构2内设有用于吸附地下室空间的水汽的吸水条4和连通于吸水条4的排水组件5,其中吸水条4由丙烯酸树脂吸水材料制成;通过吸水条4吸附收集地下室空气中的水汽,然后该水汽通过排水组件5排出,实现对空气中水汽的清除。
如图1所示,复合层结构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潮层21、疏水层22、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3、第一隔水层24、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5和第二隔水层26;其中第二隔水层26的下端面与隔板3的下端面平齐,且贴合于基层1的上表面,其中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3和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5均为预制件,第一隔水层24和第二隔水层26可以为防水卷材、玻璃钢和油毡之中其一或其二,防潮层21为防水砂浆层,疏水层22为铺有土工布的卵石层。
如图1、图2所示,隔板3的竖直方向的截面为T字形,隔板3从上至下分为粗部和细部,防潮层21位于隔板3的粗部的一侧,吸水条4的一端抵触于隔板3的粗部的侧壁;疏水层22、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3、第一隔水层24、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5和第二隔水层26均位于隔板3的细部的一侧且与隔板3的侧壁相抵接。
如图2所示,隔板3的细部的侧壁沿隔板3宽度方向凸出固定有若干个齿状凸起31,各齿状凸起31沿隔板3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齿状凸起31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放置槽32,放置槽32内放置有干燥剂;通过干燥剂吸附复合层结构2的层间的少量水汽。
如图1所示,防潮层21贯穿开设有若干个供吸水条4嵌合的通槽211,通槽21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隔板3的宽度方向的侧壁,且各通槽211沿隔板3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
如图1、图3所示,排水组件5包括若干个排水支管51和连通各排水支管51的排水主管52,其中各排水支管51穿过疏水层22且与吸水条4一一对应设置,各排水支管51分别位于吸水条4的正下方,排水支管51的上部侧壁开设有连通至吸水条4下部的通孔53,排水支管51埋设于疏水层22内,排水支管51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一侧的隔板3的侧壁;排水支管51的管底形成漏斗状斜面,且其漏斗斜面的出口连通于排水主管52的上部,排水主管52与排水支管51于水平面内交叉垂直,且排水主管52与排水支管51为一体设置;排水主管52上部埋设于疏水层22内,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3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排水支管51的下部和排水主管52的中下部嵌合的嵌合槽54。
工作原理(参考图1)
每一个复合层结构2内均设有多个吸水条4和一个排水组件5,吸水条4吸附收集地下室空气中的水汽,然后该水汽通过排水组件5排出,从而实现对空气中水汽的清除;同时复合层结构2的各个层可以隔绝地下水的侵蚀以及来自地下室内部的渗漏水,减少水汽的来源,且层堆叠结构便于施工;同时一些流至疏水层22的渗漏水或者疏水层22内的水露可以通过通孔53流入排水支管51内,从而排出,提高了除潮效果;并且通过于齿状凸起31上放置干燥剂,复合层结构2的每一层间隔边缘均与干燥剂接触,可以吸附清除复合层结构2层之间的少量水汽;上述效果结合叠加,从而降低地下室的湿度,使地下室不易结露和存放物品不易霉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包括基层(1),其特征是:所述基层(1)上设有隔板(3)和若干组复合层结构(2),其中隔板(3)的两侧分别连接相邻两组复合层结构(2),所述复合层结构(2)内设有用于吸附地下室空间的水汽的吸水条(4)和连通于吸水条(4)的排水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层结构(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潮层(21)、疏水层(22)、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3)、第一隔水层(24)、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5)和第二隔水层(26);其中第二隔水层(26)的下端面与隔板(3)的下端面平齐,且贴合于基层(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潮层(21)贯穿开设有若干个供所述吸水条(4)嵌合的通槽(211),所述通槽(21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隔板(3)的宽度方向的侧壁,且各所述通槽(211)沿所述隔板(3)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组件(5)包括若干个排水支管(51)和连通各排水支管(51)的排水主管(52),其中各所述排水支管(51)与吸水条(4)一一对应设置且分别位于吸水条(4)的正下方,所述排水支管(51)的上部侧壁开设有连通至吸水条(4)下部的通孔(53),所述排水支管(51)埋设于疏水层(22)内,且所述排水支管(51)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一侧的所述隔板(3)的侧壁;所述排水支管(51)的管底形成漏斗状斜面,且其漏斗斜面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排水主管(52)的上部,所述排水主管(52)与排水支管(51)于水平面内垂直设置,且所述排水主管(52)与所述排水支管(51)为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水主管(52)上部埋设于所述疏水层(22)内,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3)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排水支管(51)的下部和所述排水主管(52)的中下部嵌合的嵌合槽(5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隔板(3)的竖直方向的截面为T字形,所述隔板(3)从上至下分为粗部和细部,所述防潮层(21)位于所述隔板(3)的粗部的一侧,所述吸水条(4)的一端抵触于所述隔板(3)的粗部的侧壁;所述疏水层(22)、第一钢筋混凝土层(23)、第一隔水层(24)、第二钢筋混凝土层(25)和第二隔水层(26)均位于所述隔板(3)的细部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隔板(3)的细部的侧壁沿所述隔板(3)宽度方向凸出固定有若干个齿状凸起(31),所述齿状凸起(31)沿所述隔板(3)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齿状凸起(31)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放置槽(32),且放置槽(32)内放置有干燥剂。
CN201921547673.3U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Active CN210887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7673.3U CN210887302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7673.3U CN210887302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7302U true CN210887302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7673.3U Active CN210887302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7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1888B1 (en) Interconnected double hull construction for basements
CN205171643U (zh) 地库顶板排水系统
CN102251456A (zh) 一种生态型透水地层结构
CN102900204B (zh) 一种透气式屋面系统的构筑方法、系统及专用构件
DK154708B (da) Isoleringselement
CN206916776U (zh) 一种防潮地下室
CN210887302U (zh) 一种地下室防潮装饰基地结构
CN211948952U (zh) 一种新型地下室防潮防凝露结构
JPH09279707A (ja) 冷却壁体
CN213204228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用防渗漏结构
KR20090016900A (ko) 지하주차장의 결로 방지용 벽체 구조
CN106567453A (zh) 地下室室内防潮结构
CN113775082B (zh) 建筑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211948555U (zh) 防水防渗漏地下室底板
KR20130047398A (ko) 이끼식물용 식생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건축물 녹화 시스템
CN211817503U (zh) 一种坡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CN201310734Y (zh) 活性炭板材
CN107558542A (zh) 室内排水结构
CN210315105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地砖
CN111851871A (zh) 一种大面积景观种植屋面耗散结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50357A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疏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313076U (zh) 一种通风混凝土板
CN211037070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防水防潮构造
CN213979267U (zh) 地下室防水结构
CN220521840U (zh) 一种地面干湿分离装饰实木地板与石材和地砖拼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9-8, 68 Kecheng Road,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400039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pailang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9-8, 68 Kecheng Road,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400039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palang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