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4284U - 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84284U CN210884284U CN201920943311.XU CN201920943311U CN210884284U CN 210884284 U CN210884284 U CN 210884284U CN 201920943311 U CN201920943311 U CN 201920943311U CN 210884284 U CN210884284 U CN 2108842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conveying belt
- output end
- motor
- input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支撑架、底部平面输送机构、升料机构、顶部平面输送机构和存料机构,所述顶部平面输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底部平面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输送带,所述升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一输送链,所述顶部平面输送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二输送带,所述存料机构包括第四电机和第二输送链,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均与所对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在堆码、计数时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安全隐患降低,能自上而下整齐堆码,利用磁性接近开关传递信号,并有计数器进行堆码数量的计数,计数准确率高达10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自动化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钢桶底和盖的生产过程中,底、盖经过冲压成形,预卷注胶后,需要人工接件,并摆放在托盘上,且依靠人工计数。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和缺点:(1)、人工接件,存在安全隐患;(2)、人工摆放在托盘上,底、盖堆码不整齐,给后续工作带来不便,导致生产速度慢,效率低;(3)、人工计数,容错率低,导致半成品库存数据不准确,进而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4)、人工成本太大,拉低整体利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支撑架、底部平面输送机构、升料机构、顶部平面输送机构和存料机构,所述顶部平面输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底部平面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输送带,所述升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一输送链,所述顶部平面输送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二输送带,所述存料机构包括第四电机和第二输送链,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均与所对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输送链竖直设置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起始端下方,第二输送链竖直设置在第二输送带的输送终止端下方,第一输送带水平设置在第一输送链下方;
所述第一输送链设有两组,分别对应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输送链上还对应设置有多个摆放工装;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对应第一输送链设置有带吸盘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二输送带上设置有磁力吸附装置,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对应第二输送链设置有带橡胶条的第二气缸;
所述第二输送链设有两组,分别对应的设置在第二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二输送链上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上设置有存料装置;
所述第一输送链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所述第二输送链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计数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感应开关的信号输出端、第二感应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计数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第三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第四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第一气缸的电源输入端和第二气缸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三电源输出端、第四电源输出端、第五电源输出端、第六电源输出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底面平面输送机构上的输送带将钢桶底和盖从底部水平输送至升料机构的下方,升料机构设置与垂直于输送带两边的两组输送链,每组输送链有两条输送链,每条输送链上设置摆放工装,摆放工装上行时带动钢桶底和盖上行,第一气缸将底和盖吸附在磁力吸附装置上,随输送带运至存料装置上方,第二气缸伸出,将底和盖与磁力吸附装置分离,底和盖由重力掉入托架上的存料装置中,系列动作均由PLC控制器结合多个感应器控制。
优选的,所述托架上方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竖直设置有限位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杆可控制托架上行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均为位磁性接近开关。
上述技术方案中,磁性接近开关是一种位置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测距大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起始端处设置有与之承接的预卷注胶输送装置,所述预卷注胶输送装置上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同一水平的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连接有第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五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七电源输出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和盖可非人力地搬运至底部平面输送机构上,而是通过预卷注胶输送装置输送,从而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堆码、计数时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安全隐患降低,能自上而下整齐堆码,利用磁性接近开关传递信号,并有计数器进行堆码数量的计数,计数准确率高达100%,且PLC控制器系统中设置到数停机程序,堆码到一定数量便会停止堆码,便于人工更换存料装置,整套装置运行前后有序,工序衔接到位,容错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大大的节省人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杆具有限制托架上行高度的作用;
3)磁性接近开关体积小测距大,可对底和盖的行程作有效的检测;
4)预卷注胶输送装置输送作为本装置的前端工序,可直接将底和盖输送至底部平面输送机构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部平面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部平面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存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卷注胶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电机;2-第一输送带;3-PLC控制器;4-支撑架;5-第二电机;6- 第一输送链;7-第三电机;8-第二输送带;9-第四电机;10-第二输送链;11- 摆放工装;12-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托架;15-存料装置;16-第一感应开关;17-第二感应开关;18-计数器;19-第三输送带;20-第五电机;21-限位杆;22-底和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包括PLC控制器3、支撑架4、底部平面输送机构、升料机构、顶部平面输送机构和存料机构,所述顶部平面输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4的顶部,所述底部平面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和第一输送带2,所述升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和第一输送链6,所述顶部平面输送机构包括第三电机7和第二输送带8,所述存料机构包括第四电机9和第二输送链10,所述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8、第一输送链6和第二输送链10均与所对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第一输送链6竖直设置在第二输送带8的输送起始端下方,第二输送链10 竖直设置在第二输送带8的输送终止端下方,第一输送带2水平设置在第一输送链6下方,即钢桶底和盖22的输送顺序是由第一输送带2到第一输送链6,再到第二输送带8,最后到第二输送链10。
第一输送链6设有两组,分别对应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的两侧,第一输送链6每组分为两条输送链,每条输送链上对应设置有多个摆放工装11,摆放工装11用于承载由第一输送带2输出的底和盖22,摆放工装11着力在底和盖 22底部的四个对称角点上,随第一输送链6上行。
第二输送带8上方设置有带吸盘的第一气缸12(型号:ACQ40*40SB),所述第二输送带8上设置有磁力吸附装置,所述第二输送带8上方对应第二输送链10设置有带橡胶条的第二气缸13(型号:ACQ40*40SB),第一气缸12用于提取底和盖22,磁力吸附装置吸附第一气缸12提取的底和盖22并沿第二输送带8输送轨迹行走,第二气缸13将吸附在第二输送带8上的底和盖22向下顶出掉落,橡胶条用于顶出时保护底和盖22的外部结构;
所述第二输送链10设有两组,分别对应的设置在第二输送带8的两侧,所述第二输送链10上设置有托架14,所述托架14上设置有存料装置15;
第一输送链6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16,第二输送链1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感应开关17,第一感应开关16和第二感应开关17均为位磁性接近开关(型号:XS118BLPAL2C),第二感应开关17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一计数器18(型号: SWP-TC-C803)的信号输入端,第一感应开关16、第二感应开关17、计数器18 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5、第三电机7、第四电机9、第一气缸12、第二气缸13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PLC控制器3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三电源输出端、第四电源输出端、第五电源输出端、第六电源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2的输送起始端处设置有与之承接的预卷注胶输送装置,预卷注胶输送装置上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2同一水平的第三输送带19,所述第三输送带19连接有第五电机20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五电机20的电源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3的第七电源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确保堆码高度的安全性,托架14上方与所述支撑架4之间竖直设置有限位杆21。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电后,底和盖22自第三输送带19输送到第一输送带2上,由靠近第一输送带2的摆放工装11承载起底和盖22,第一感应开关 16将信号输出给PLC控制器3(采用三菱仿FX1N控制技术)处理,由PLC控制器3输出信号给第二电机5执行启动命令,给第一电机1执行停止命令,第一输送链6将底和盖22提升一个工位后,再准备承载后一个底和盖22;底和盖 22被提升到接近第二输送带8下方时,第一气缸12的伸缩杆伸出利用吸盘吸起底和盖22,伸缩杆收缩时将底和盖22靠在第二输送带8上,并利用磁力吸附装置将底和盖22脱离吸盘进而紧紧吸附在第二输送带8上,底和盖22随第二输送带8被运至第二输送链10上方时,第二气缸13顶出在底和盖22上,将之脱离第二输送带8并垂直掉落在已在最高安全位置的存料装置15中,掉落的途中被第二感应开关17检测并将型号输出给PLC控制器3和计数器18,同时计数器 18又将计数的信号输出给PLC控制器3,一般在存料装置15装载到5-7件底和盖22时,PLC控制器3输出信号给第四电机9,托架14和存料装置15下降到一定高度,保证有一定空间持续接料。计数器18中预先设定装载数量(一般设定为200),并将此信号存入PLC控制器3中,当计数到达200时,除第四电机 9之外,其余电机同时停机,存料装置15下行至地面,由人工转出,另外放置一个空的存料装置15。待跟换的存料装置15上行到一定高度时,整个装置继续运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支撑架、底部平面输送机构、升料机构、顶部平面输送机构和存料机构,所述顶部平面输送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底部平面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输送带,所述升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一输送链,所述顶部平面输送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二输送带,所述存料机构包括第四电机和第二输送链,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均与所对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输送链竖直设置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起始端下方,第二输送链竖直设置在第二输送带的输送终止端下方,第一输送带水平设置在第一输送链下方;
所述第一输送链设有两组,分别对应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输送链上还对应设置有多个摆放工装;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对应第一输送链设置有带吸盘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二输送带上设置有磁力吸附装置,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对应第二输送链设置有带橡胶条的第二气缸;
所述第二输送链设有两组,分别对应的设置在第二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二输送链上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上设置有存料装置;
所述第一输送链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所述第二输送链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计数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感应开关的信号输出端、第二感应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计数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第三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第四电机的电源输入端、第一气缸的电源输入端和第二气缸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三电源输出端、第四电源输出端、第五电源输出端、第六电源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方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竖直设置有限位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均为位磁性接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起始端处设置有与之承接的预卷注胶输送装置,所述预卷注胶输送装置上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同一水平的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连接有第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五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七电源输出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43311.XU CN210884284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43311.XU CN210884284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84284U true CN210884284U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325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43311.XU Active CN210884284U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84284U (zh) |
-
2019
- 2019-06-21 CN CN201920943311.XU patent/CN2108842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56909B (zh) | 一种筒纱自动上料装置及自动上料方法 | |
CN104443521B (zh) | 一种盒子自动装箱方法及其装箱设备 | |
CN106516211B (zh) | 一种杯装食品装箱设备及其装箱方法 | |
CN202924393U (zh) | 一种托盘自动输送机 | |
CN204957857U (zh) | 一种自动卸车码垛系统 | |
CN203922097U (zh) | 一种自动错位下料机构 | |
CN108298336B (zh) | 码袋装车装置 | |
CN104085694A (zh) | 一种自动错位下料机构 | |
CN205045482U (zh) | 一种加揭盖联合装置 | |
CN107176468A (zh) | 注塑机的全自动装箱堆垛装置 | |
CN112744499A (zh) | 一种倒置货叉自动拆码垛堆垛机 | |
CN203112083U (zh) | 具有翻转功能的传送装置 | |
CN210884284U (zh) | 一种用于钢桶底和盖的自动堆码、计数的装置 | |
CN214113004U (zh) | 一种自动摆盘设备 | |
CN106395074A (zh) | 一种饲料生产车间的饲料袋堆放架 | |
CN107776966B (zh) | 全自动无纺布袋包装机 | |
CN207683880U (zh) | 食品罐码垛打包生产线 | |
CN203889634U (zh) | 全自动培养皿生产线 | |
CN215047004U (zh) | 一种自动码垛装置 | |
CN211070562U (zh) | 一种芯片喷涂用自动上下料机构 | |
CN210162287U (zh) | 罐体装箱装置 | |
CN211077705U (zh) | 进料搬运机 | |
CN202880396U (zh) | 一种自动收发料机 | |
CN211254397U (zh) | 托盘取产品设备 | |
CN210677610U (zh) | 一种外置罗圈垫片组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