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2356U -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2356U
CN210882356U CN201921997248.4U CN201921997248U CN210882356U CN 210882356 U CN210882356 U CN 210882356U CN 201921997248 U CN201921997248 U CN 201921997248U CN 210882356 U CN210882356 U CN 210882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connecting plate
hole
nut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72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强
王文华
冯娟
万妮
张燕
赵前攀
李磊
孙文娟
贾鲢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72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2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2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2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所述车身结构包括车顶盖,所述车顶盖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条形孔;车身侧围,所述车身侧围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孔对应的第二条形孔;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板,所述螺母板包括螺纹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和螺纹孔分别对齐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螺母板与车身侧围之间的安装误差,导致的车身侧围与车顶盖之间连接不成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身侧围与车顶盖通常是依靠固定焊接于车身侧围上的螺母板连接的,具体地,通过在车身侧围和车顶盖上分别开设用于供螺栓穿过的通孔,并在车身侧围上焊接固定一个所述螺母板,然后通过贯穿所述车身侧围和车顶盖的螺栓与螺母板配合连接,以实现车身侧围与车顶盖之间的连接,然而,由于螺母板在焊接于车身侧围时,螺母板上的螺纹孔与所述侧身侧围上的通孔可能存在安装误差,导致螺栓在穿过车身侧围与车顶盖之后无法跟螺母板连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螺母板与车身侧围之间的安装误差,导致的车身侧围与车顶盖之间连接不成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包括:
车顶盖,所述车顶盖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条形孔;
车身侧围,所述车身侧围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孔对应的第二条形孔;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板,所述螺母板包括螺纹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和螺纹孔分别对齐设置;
其中,所述螺栓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和螺纹孔内;所述车身侧围上设有滑槽,所述螺母板还包括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动部和限制所述滑动部脱离所述滑槽的限位部;
当所述滑动部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所述螺纹孔沿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运动。
可选的,所述螺母板包括非金属的壳体和与所述螺栓对应的螺母,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螺母嵌设于所安装槽内。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两个沿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各嵌设有一个所述螺母。
可选的,所述条形孔的长度为L,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安装槽的内径为D,其中,L≥d+2D。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条形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条形孔,每个所述第一条形孔与第二条形孔相对的位置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对齐设置,并通过定位销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齐设置的第二定位孔。
可选的,所述螺母与所述安装槽过盈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深度与所述螺母的厚度相同。
为解决上述相同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螺母板与所述车身侧围滑动连接,当在通过螺栓与螺母板配合以实现车身侧围与车顶盖之间的连接时,若螺母板上的螺纹孔与所述第二条形孔之间位置没有完全对齐,导致螺栓无法成功插入螺纹孔时,可以通过滑动螺母板,以调节螺纹孔与第二条形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有效的解决由于螺母板与车身侧围之间的安装误差,导致的车身侧围与车顶盖之间连接不成功的问题,且通过在螺母板上设置限位部,有效的防止了螺母板在安装过程中脱离车身侧围,进一步方便了车身侧围与车顶盖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与螺母板连接时的位置关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母板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车顶盖与车身侧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车顶盖上各孔位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请参见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身结构,包括:
车顶盖1,所述车顶盖1包括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设有第一条形孔12;
车身侧围2,所述车身侧围2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21,所述第二连接板22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孔12对应的第二条形孔;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4和螺母板3,所述螺母板3包括螺纹孔31,所述第一条形孔12、第二条形孔和螺纹孔31分别对齐设置;
其中,所述螺栓4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条形孔12、第二条形孔和螺纹孔31内;所述车身侧围2上设有滑槽222,所述螺母板3还包括与所述滑槽222滑动连接的滑动部35和限制所述滑动部35脱离所述滑槽222的限位部33;
当所述滑动部35在所述滑槽222内滑动时,所述螺纹孔31沿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运动。
其中,请参见图1,所述侧身侧围包括内板22和外板21,所述内板22的上端和所述外板21上端重叠,并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板221,所述滑槽222为第二连接板221的外侧端部折弯形成的一个U形槽,具体地,所述滑槽222为内板22的外侧端部折弯形成的一个U形槽。
请参见图2,所述螺母板3的上端面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板221的外侧端部朝向所述连接槽折弯形成所述滑槽222,所述连接槽内壁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滑槽222内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形成所述滑动部35,所述连接槽另一侧的内壁形成所述限位部33,所述限位部33与所述滑槽222的槽底外侧壁相抵。
具体地,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螺母板3与所述车身侧围2滑动连接,当在通过螺栓4与螺母板3配合以实现车身侧围2与车顶盖1之间的连接时,若螺母板3上的螺纹孔31与所述第二条形孔之间位置没有完全对齐,导致螺栓4无法成功插入螺纹孔31时,可以通过滑动螺母板3,以调节螺纹孔31与第二条形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有效的解决由于螺母板3与车身侧围2之间的安装误差,导致的车身侧围2与车顶盖1之间连接不成功的问题,且通过在螺母板3上设置限位部33,有效的防止了螺母板3在安装过程中脱离车身侧围2,进一步方便了车身侧围2与车顶盖1的连接。
可选地,请参见图4,所述螺母板3包括非金属的壳体32和与所述螺栓4对应的螺母34,所述壳体32的表面设有安装槽36,所述螺母34嵌设于所安装槽36内。
具体地,所述壳体32可以采用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所述螺母34的螺纹孔形成所述螺母板3的螺纹孔31,通过设置非金属的壳体32,从而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侧身侧围与螺母板3之间由于相对位置改变,而产生异响。
可选地,所述壳体32的表面设有两个沿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安装槽36,两个所述安装槽36内各嵌设有一个所述螺母34。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为L,两个所述安装槽36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安装槽36的内径为D,其中,L≥d+2D。
具体地,通过设置两个安装槽36,并使L≥d+2D,如此,可以保证两个安装槽36可以同时与所述第二条形孔对齐,并分别在两个安装槽36内各嵌设一个螺母34,从而保证两个螺母34的螺纹孔可以同时与所述第二条形孔对齐,其中,两个螺母34的结构相同,如此,即可实现在螺母板3上设置两个与第二条形孔相对齐的螺纹孔,当其中一个螺纹孔损坏或者未与第二条形孔对齐时,可以通过另外一个螺纹孔实现车顶盖1与车身侧围2的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车身侧围2与车顶盖1之间连接的成功率。
可选地,请参见图6,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12,所述第二连接板221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条形孔1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条形孔,每个所述第一条形孔12与第二条形孔相对的位置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如此,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221通过至少两个位置进行连接,从而保证了车顶盖1与车身侧围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3,所述第二连接板221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13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对齐设置,并通过定位销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孔13,所述第二连接板221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3对齐设置的第二定位孔。
如此,实现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221连接之间,通过定位销对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221进行定位,从而防止了在连接过程中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221之间位置发生改变,同时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条形孔12、第二条形孔和螺纹孔分别对齐设置。
可选地,所述螺母34与所述安装槽36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安装槽36的深度与所述螺母34的厚度相同。如此,可以保证螺母34完全嵌设于所述安装槽36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结构。
具体地,通过将螺母板3与所述车身侧围2滑动连接,当在通过螺栓4与螺母板3配合以实现车身侧围2与车顶盖1之间的连接时,若螺母板3上的螺纹孔与所述第二条形孔之间位置没有完全对齐,导致螺栓4无法成功插入螺纹孔时,可以通过滑动螺母板3,以调节螺纹孔与第二条形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有效的解决由于螺母板3与车身侧围2之间的安装误差,导致的车身侧围2与车顶盖1之间连接不成功的问题,且通过在螺母板3上设置限位部33,有效的防止了螺母板3在安装过程中脱离车身侧围2,进一步方便了车身侧围2与车顶盖1的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顶盖,所述车顶盖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条形孔;
车身侧围,所述车身侧围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孔对应的第二条形孔;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板,所述螺母板包括螺纹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和螺纹孔分别对齐设置;
其中,所述螺栓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和螺纹孔内;所述车身侧围上设有滑槽,所述螺母板还包括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动部和限制所述滑动部脱离所述滑槽的限位部;
当所述滑动部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所述螺纹孔沿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板包括非金属的壳体和与所述螺栓对应的螺母,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螺母嵌设于所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两个沿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各嵌设有一个所述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的长度为L,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安装槽的内径为D,其中,L≥d+2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条形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条形孔,每个所述第一条形孔与第二条形孔相对的位置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对齐设置,并通过定位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齐设置的第二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安装槽过盈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深度与所述螺母的厚度相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CN201921997248.4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0882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7248.4U CN210882356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7248.4U CN210882356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2356U true CN210882356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7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7248.4U Active CN210882356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2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9416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0882356U (zh)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KR102552718B1 (ko) 전자제어장치용 도난 방지구조
CN212656884U (zh) 一种锁紧卡箍
CN21236045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紧固组件
CN211314818U (zh) 滑动螺栓紧固垫片以及安装组件
CN103096672A (zh) 扣合式锁固装置及应用该扣合式锁固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7472119B (zh) 高位制动灯安装组件、高位制动灯总成以及车辆
KR102016349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케이스의 체결장치
CN217515295U (zh) 可快速拆装的车辆仪表
CN218703067U (zh) 饰条组件及车门
CN213167648U (zh) 一种汽车拆卸窗口总成
CN218977020U (zh) 一种滤波器固定壳
CN214929327U (zh) 一种车辆的后视镜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498853U (zh) 用于前保险杠的侧安装支架
CN216401368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支架及其装配结构、汽车
CN213627048U (zh) 方管连接结构和锁具
CN211422374U (zh) 一种分体式门窗转角拼接料
CN213753080U (zh) 二级装配的螺栓盖
KR200406008Y1 (ko) 차량용 커넥터
CN210715491U (zh) 一种衬套螺栓组合件
CN210364063U (zh) 连接支架
CN108675091A (zh) 电梯轿厢壁安装装置和电梯轿厢
CN219553911U (zh) 一种连接件
CN213167790U (zh) 一种充电墙盒及其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