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6585U - 电源插头 - Google Patents
电源插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66585U CN210866585U CN201922208987.7U CN201922208987U CN210866585U CN 210866585 U CN210866585 U CN 210866585U CN 201922208987 U CN201922208987 U CN 201922208987U CN 210866585 U CN210866585 U CN 2108665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contact arm
- power plug
- arm
- insul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插头,包括导电模组、插脚、转接端子和电路板。所述导电模组包括注塑成型的绝缘本体以及在注塑过程中与绝缘本体形成固持的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具有自绝缘本体一侧伸出于绝缘本体外而能够与插脚连接的尾部以及自绝缘本体另一侧伸出于绝缘本体外而与转接端子对接的接触部,所述转接端子和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在使用时,结构更稳固,损坏后方便组装,易于更换,从而具有低成本、高强度、高安全性、组装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等产品的电子周边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源插头。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至关重要。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的电量消耗得很快,基本上要每天充电。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上班或出差或旅游的途中,为避免手机没电随时关机的烦恼,随身携带一个电源插头很有必要。现有的电源插头中,包括壳体及一端铰接于壳体内而另一端伸出壳体并可绕其铰接端旋转进而收拢或展开的插脚,所述壳体内对应于所述插脚上方设置有在插脚展开时与插脚接触导电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用以固定至壳体上的连接臂及自连接臂靠近于插脚一端朝向插脚方向依次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朝向所述插脚一侧面构成与所述插脚接触导电的接触面。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铰接座,所述插脚通过一转轴铰接于铰接座上。所述铰接座包括自壳体底壁朝向壳体内部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座及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上方且与第一固定座匹配对接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对应于所述弹片的连接臂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弹片通过第二固定座紧固于壳体内。故,现有电源插头中的弹片是组装至壳体上的,组装过程繁琐,结构复杂,且会有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源插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插头,其具有组装简单、高安全性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插头,包括导电模组、插脚、转接端子和电路板,所述导电模组包括注塑成型的绝缘本体以及在注塑过程中与绝缘本体形成固持的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具有自绝缘本体一侧伸出于绝缘本体外而能够与插脚连接的尾部以及自绝缘本体另一侧伸出于绝缘本体外而与转接端子对接的接触部,所述转接端子和电路板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壁和侧壁从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的壳体,所述侧壁朝向收容空间内延伸有扣持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凸部,所述扣持部与凸部配合而将绝缘本体卡设定位于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臂、第二接触臂以及连接于第一接触臂、第二接触臂之间的连接臂,所述第一接触臂、连接臂以及第二接触臂形成U形的收容腔,所述转接端子具有基部、自基部向下延伸的对接部以及自基部向下与对接部同向延伸的固持部,所述对接部嵌入所述收容腔而与所述接触部常时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接部包括自基部弯折延伸的第三接触臂以及自第三接触臂的末端反向折弯而与第三接触臂平行的第四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臂和第三接触臂对接,第二接触臂和第四接触臂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设有导电插孔,所述固持部插入至导电插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部位于电路板的下方,所述基部位于电路板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触端子为两个,故,所述两个接触端子具有两个尾部和两个接触部,所述两个尾部在第一平面内并排排列,所述两个接触部在与第一平面正交的第二平面内并排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将插脚枢接于绝缘本体上的转轴,所述插脚具有自转轴反向延伸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插脚能够绕转轴旋转而使第一端与所述尾部可分离地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侧壁设有与收容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二端能够随着插脚的旋转而嵌设或伸出于所述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上方安装有封闭该收容空间的上盖,所述壳体的底壁的下方贴附安装有下盖。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的接触端子和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为一个端子模组,然后将端子模组组装入壳体内,方便组装更换,在使用时更稳固,从而具有低成本、高强度、高安全性、组装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图2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中插脚、转轴和绝缘本体的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中插脚和转轴的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中接触端子、转接端子和绝缘本体的立体组合图。
图8为图7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中接触端子、转接端子、绝缘本体和电路板组合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9,一种电源插头,包括导电模组(未标号)、插脚3、转接端子4和电路板5。所述导电模组(未标号)包括注塑成型的绝缘本体1 以及在注塑过程中与绝缘本体1形成固持的接触端子2。所述接触端子2具有自绝缘本体1一侧伸出于绝缘本体1外而能够与插脚3连接的尾部21以及自绝缘本体1另一侧伸出于绝缘本体1外而与转接端子4对接的接触部22,所述转接端子4和电路板5电连接。
请参考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还包括底壁61和侧壁62从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60的壳体6。所述侧壁62朝向收容空间60内延伸有扣持部621,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凸部11,所述扣持部621与凸部11配合而将绝缘本体1卡设定位于壳体6上。即,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模组系整体组装入壳体6内,并通过扣持部621与凸部11的配合方式形成稳定定位。
请参考图7至图9,所述接触部22包括第一接触臂221、第二接触臂222 以及连接于第一接触臂221、第二接触臂222之间的连接臂223,所述第一接触臂221、连接臂223以及第二接触臂222形成U形的收容腔220。所述转接端子4具有基部41、自基部41向下延伸的对接部42以及自基部41向下与对接部42同向延伸的固持部43。所述对接部42嵌入所述收容腔220而与所述接触部22常时接触。
请参考图7至图9,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42包括自基部41弯折延伸的第三接触臂421以及自第三接触臂421的末端反向折弯而与第三接触臂421 平行的第四接触臂422,所述第一接触臂221和第三接触臂421对接,第二接触臂222和第四接触臂422对接。
请参考图7至图9,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5设有导电插孔50,所述固持部43插入至导电插孔50内。
请参考图9,所述接触部22位于电路板5的下方,所述基部41位于电路板5的上方。即,所述接触部22和基部41分布于电路板5的上下两侧。
请继续参考图7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端子2 的数量为两个,故,所述两个接触端子2具有两个尾部21和两个接触部22。所述接触端子2的排布方式为:所述两个尾部21在第一平面内并排排列,所述两个接触部22在与第一平面正交的第二平面内并排排列。
请参考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还包括将插脚3枢接于绝缘本体1上的转轴7。所述插脚3具有自转轴7反向延伸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所述插脚3能够绕转轴7旋转而使第一端31与所述尾部21可分离地接触。即,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插脚3连接于绝缘本体1上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转轴7枢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连接,例如在插脚3上设置凹槽,绝缘本体1上设置与凹槽对接的凸包等。
请参考图1至图6,所述侧壁62设有与收容空间60连通的开口620,所述第二端32能够随着插脚3的旋转而嵌设或伸出于所述开口620。侧壁62 上的开口620用于收纳插脚3的第二端32,即在不使用状态下将插脚3隐藏。
请参考图3及图4,所述壳体6的上方安装有封闭该收容空间60的上盖 8,所述壳体6的底壁61的下方贴附安装有下盖9。所述上盖8和下盖9起到遮蔽、保护和防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的接触端子2插入成型于绝缘本体1内,即接触端子2和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为一个端子模组,端子模组能够整体组装入壳体 6内,在使用时更稳固,损坏后方便组装更换,从而具有低成本、高强度、高安全性、组装简单等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模组、插脚(3)、转接端子(4)和电路板(5),所述导电模组包括注塑成型的绝缘本体(1)以及在注塑过程中与绝缘本体(1)形成固持的接触端子(2),所述接触端子(2)具有自绝缘本体(1)一侧伸出于绝缘本体(1)外而能够与插脚(3)连接的尾部(21)以及自绝缘本体(1)另一侧伸出于绝缘本体(1)外而与转接端子(4)对接的接触部(22),所述转接端子(4)和电路板(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61)和侧壁(62)从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60)的壳体(6),所述侧壁(62)朝向收容空间(60)内延伸有扣持部(621),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凸部(11),所述扣持部(621)与凸部(11)配合而将绝缘本体(1)卡设定位于壳体(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22)包括第一接触臂(221)、第二接触臂(222)以及连接于第一接触臂(221)、第二接触臂(222)之间的连接臂(223),所述第一接触臂(221)、连接臂(223)以及第二接触臂(222)形成U形的收容腔(220),所述转接端子(4)具有基部(41)、自基部(41)向下延伸的对接部(42)以及自基部(41)向下与对接部(42)同向延伸的固持部(43),所述对接部(42)嵌入所述收容腔(220)而与所述接触部(22)常时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42)包括自基部(41)弯折延伸的第三接触臂(421)以及自第三接触臂(421)的末端反向折弯而与第三接触臂(421)平行的第四接触臂(422),所述第一接触臂(221)和第三接触臂(421)对接,第二接触臂(222)和第四接触臂(422)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5)设有导电插孔(50),所述固持部(43)插入至导电插孔(50)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22)位于电路板(5)的下方,所述基部(41)位于电路板(5)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2)为两个,故,所述两个接触端子(2)具有两个尾部(21)和两个接触部(22),所述两个尾部(21)在第一平面内并排排列,所述两个接触部(22)在与第一平面正交的第二平面内并排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插脚(3)枢接于绝缘本体(1)上的转轴(7),所述插脚(3)具有自转轴(7)反向延伸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所述插脚(3)能够绕转轴(7)旋转而使第一端(31)与所述尾部(21)可分离地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62)设有与收容空间(60)连通的开口(620),所述第二端(32)能够随着插脚(3)的旋转而嵌设或伸出于所述开口(6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上方安装有封闭该收容空间(60)的上盖(8),所述壳体(6)的底壁(61)的下方贴附安装有下盖(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08987.7U CN210866585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电源插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08987.7U CN210866585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电源插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66585U true CN210866585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285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08987.7U Active CN210866585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电源插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66585U (zh) |
-
2019
- 2019-12-10 CN CN201922208987.7U patent/CN2108665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55339U (zh) | 正反插usb插座 | |
JP2000349875A (ja) | 無線通信機および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コネクタ | |
CN202564981U (zh) | 充电器 | |
CN215119290U (zh) | 一种集成有退卡机构的电子卡罩及其电子卡连接器 | |
CN210866585U (zh) | 电源插头 | |
TW202109991A (zh) | 電連接器組合 | |
CN201430325Y (zh) | 插座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插头连接器 | |
US20050048847A1 (en) | Electrical power jack | |
TWI384696B (zh) | 電連接器 | |
JP2000069137A (ja) | 無線通信機と電池パック | |
CN205069960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209860245U (zh) | 伸缩式usb连接器 | |
CN210838191U (zh) | 多功能插头以及电源适配器 | |
JP3240021U (ja) | 電源プラグ | |
CN209823044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08899721B (zh) | 充电互联模组 | |
CN202759097U (zh) |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9687542B (zh) | 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 |
CN221239904U (zh) | 可旋转的插头 | |
CN202134933U (zh) | 手机座充机构 | |
KR200450943Y1 (ko) | 리셉터클 커넥터 | |
CN211182633U (zh) | 复合型连接器 | |
CN20514118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9475936U (zh) | 一种智能眼镜镜腿及充电座 | |
CN211508054U (zh) | 一种用于多国插头的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518104 2nd floor, building a, Sanyang new industrial zone, HO-1 West,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7, kuiqing Road, Qinghuang Industrial Zone, Qinghuang village,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65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