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2633U - 复合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复合型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2633U
CN211182633U CN201922052205.5U CN201922052205U CN211182633U CN 211182633 U CN211182633 U CN 211182633U CN 201922052205 U CN201922052205 U CN 201922052205U CN 211182633 U CN211182633 U CN 211182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shielding
plug
shell
rea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22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ke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小敏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小敏 filed Critical 王小敏
Priority to CN2019220522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2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2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2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型连接器,包括有固定部以及旋动部;该固定部包括有绝缘后座、转接端子、移动端插头和屏蔽后壳;该转接端子设置于绝缘后座上,转接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焊接部;该旋动部包括有绝缘本体、USB接触端子和屏蔽前壳;该USB接触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USB接触端子的后端具有第二连接部。通过将移动终端插头设置于固定部的前端,并配合旋动部可旋转掀开地设置于固定部上,闭合状态下,移动终端插头完全收纳于容置槽中构成一标准型USB A公插头连接器,使得本产品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并且体积更小,使用更加的方便,接触连接也更加的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复合型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复合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接口可以通过专门的USB连接线实现双机互连,并可以通过Hub扩展出更多的接口。USB具有传输速度快,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可以连接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充电器、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驱/软驱、USB网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
USB接口中最为常见的是2 .0和3 .0版本,并且USB插头通常也只能对应与USB插座对插连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插座,如lightning插座、Micro-USB插座、Type-C插座等移动终端插座,这些插座也只能分别与Micro-USB插头、Type-C插头对插连接,显然目前的USB插头是无法与Micro-USB插座或Type-C插座对插连接的。虽然目前出现了有复合型连接器,其除了可以USB插座对插连接之外,还可以与lightning插座、Micro-USB插座或Type-C插座等插接,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便利。然而,目前的这些复合型连接器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不紧凑并且体积较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复合型连接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复合型连接器存在结构复杂、不紧凑并且体积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型连接器,包括有固定部以及旋动部;
该固定部包括有绝缘后座、转接端子、移动端插头和屏蔽后壳;该转接端子设置于绝缘后座上,转接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焊接部,第一连接部外露于绝缘后座的表面,第一焊接部向外伸出绝缘后座;该移动端插头的后端具有一基座,该基座固定在绝缘后座上,移动端插头的前端向前伸出绝缘后座,且移动端插头具有第二焊接部,该第二焊接部伸出绝缘后座外;该屏蔽后壳包覆住绝缘后座和基座外;该屏蔽后壳与移动端插头的金属壳体扣合连接;
该旋动部包括有绝缘本体、USB接触端子和屏蔽前壳;该USB接触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USB接触端子的后端具有第二连接部;该屏蔽前壳包覆住绝缘本体,屏蔽前壳可旋转掀开地与屏蔽后壳安装连接,且屏蔽前壳凹设有一与移动终端插头相适配的容置槽;闭合状态下,移动终端插头完全收纳于容置槽中,该旋动部与固定部共同构成一标准型USB A公插头连接器,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接触导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后座的表面凹设有嵌槽,该基座嵌于嵌槽中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接端子为两组,其分别设置于绝缘后座的两侧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后座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向前延伸出有凸台,该第一连接部露出对应的凸台表面,对应的该第二连接部为左右设置的两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平板状,该第二连接部为拱形弹片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端插头为lightning插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本体件的一面与屏蔽前壳的内壁形成之间形成有USB插槽,绝缘本体的另一面形成有前述容置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屏蔽前壳的后端两侧均向后延伸出有连接臂,该连接臂的后端可旋转掀开地与屏蔽后壳安装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屏蔽后壳的前端上下表面均开设有扣孔,移动端插头之金属壳体的后端上下表面均凸设有扣部,移动端插头之金属壳体的后端伸入屏蔽后壳的前端内部,该扣部与扣孔配合卡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移动终端插头设置于固定部的前端,并配合旋动部可旋转掀开地设置于固定部上,闭合状态下,移动终端插头完全收纳于容置槽中构成一标准型USB A公插头连接器,使得本产品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并且体积更小,使用更加的方便,接触连接也更加的稳定可靠。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固定部 11、绝缘后座
111、嵌槽 112、凸台
12、转接端子 121、第一连接部
122、第一焊接部 13、移动端插头
131、基座 132、第二焊接部
133、金属壳体 1331、扣部
14、屏蔽后壳 141、扣孔
20、旋动部 21、绝缘本体
211、USB插槽 22、USB接触端子
221、第二连接部 23、屏蔽前壳
231、容置槽 232、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固定部10以及旋动部20。
该固定部10包括有绝缘后座11、转接端子12、移动端插头13和屏蔽后壳14;该转接端子12设置于绝缘后座11上,转接端子12具有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一焊接部122,第一连接部121外露于绝缘后座11的表面,第一焊接部122向外伸出绝缘后座11;该移动端插头13的后端具有一基座131,该基座131固定在绝缘后座11上,移动端插头13的前端向前伸出绝缘后座11,且移动端插头13具有第二焊接部132,该第二焊接部132伸出绝缘后座11外;该屏蔽后壳14包覆住绝缘后座11和基座131外,该屏蔽后壳14与移动端插头13的金属壳体133扣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后座11的表面凹设有嵌槽111,该基座131嵌于嵌槽111中固定;所述转接端子12为两组,每组为两个,每一转接端子12均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后座11内,两组转接端子12分别设置于绝缘后座11的两侧内部;并且,所述绝缘后座1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向前延伸出有凸台112,该第一连接部121露出对应的凸台112表面;另外,所述第一连接部121为平板状,所述移动端插头13为lightning插头;并且,所述屏蔽后壳14的前端与移动端插头13之金属壳体133的后端彼此扣合连接,具体而言,所述屏蔽后壳14的前端上下表面均开设有扣孔141,移动端插头13之金属壳体133的后端上下表面均凸设有扣部1331,移动端插头13之金属壳体133的后端伸入屏蔽后壳14的前端内部,该扣部1331与扣孔141配合卡扣,从而实现稳固连接并导通。
该旋动部20包括有绝缘本体21、USB接触端子22和屏蔽前壳23;该USB接触端子22设置于绝缘本体21上,USB接触端子22的后端具有第二连接部221;该屏蔽前壳23包覆住绝缘本体21,屏蔽前壳23可旋转掀开地与屏蔽后壳14安装连接,且屏蔽前壳23凹设有一与移动终端插头13相适配的容置槽231;闭合状态下,移动终端插头13完全收纳于容置槽231中,该旋动部20与固定部10共同构成一标准型USB A公插头连接器,且第二连接部221与第一连接部121接触导通。在本实施例中,USB接触端子22为四个,其镶嵌成型固定在绝缘本体21上,该第二连接部221为左右设置的两组,且该第二连接部221为拱形弹片状;所述绝缘本体件21的一面与屏蔽前壳23的内壁形成之间形成有USB插槽211,绝缘本体21的另一面形成有前述容置槽231;以及,所述屏蔽前壳23的后端两侧均向后延伸出有连接臂232,该连接臂232的后端可旋转掀开地与屏蔽后壳14安装连接。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如图6和图7所示,当将旋动部20相对移动终端插头13远离旋转掀开时,此时,可将移动终端插头13与外部设备对应的接口插接以进行讯号传输;如图1所示,当外部设备为USB接口时,可将旋动部20反向旋转,使得移动终端插头13完全嵌入容置槽231中,从而构成标准型USB A公插头连接器,此时第二连接部221与第一连接部121接触导通,即可使用本产品整体与外部设备的USB接口插接以进行讯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移动终端插头设置于固定部的前端,并配合旋动部可旋转掀开地设置于固定部上,闭合状态下,移动终端插头完全收纳于容置槽中构成一标准型USB A公插头连接器,使得本产品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并且体积更小,使用更加的方便,接触连接也更加的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部以及旋动部;
该固定部包括有绝缘后座、转接端子、移动端插头和屏蔽后壳;该转接端子设置于绝缘后座上,转接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焊接部,第一连接部外露于绝缘后座的表面,第一焊接部向外伸出绝缘后座;该移动端插头的后端具有一基座,该基座固定在绝缘后座上,移动端插头的前端向前伸出绝缘后座,且移动端插头具有第二焊接部,该第二焊接部伸出绝缘后座外;该屏蔽后壳包覆住绝缘后座和基座外,该屏蔽后壳与移动端插头的金属壳体扣合连接;
该旋动部包括有绝缘本体、USB接触端子和屏蔽前壳;该USB接触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USB接触端子的后端具有第二连接部;该屏蔽前壳包覆住绝缘本体,屏蔽前壳可旋转掀开地与屏蔽后壳安装连接,且屏蔽前壳凹设有一与移动终端插头相适配的容置槽;闭合状态下,移动终端插头完全收纳于容置槽中,该旋动部与固定部共同构成一标准型USB A公插头连接器,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后座的表面凹设有嵌槽,该基座嵌于嵌槽中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端子为两组,其分别设置于绝缘后座的两侧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后座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向前延伸出有凸台,该第一连接部露出对应的凸台表面,对应的该第二连接部为左右设置的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平板状,该第二连接部为拱形弹片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插头为lightning插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件的一面与屏蔽前壳的内壁形成之间形成有USB插槽,绝缘本体的另一面形成有前述容置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前壳的后端两侧均向后延伸出有连接臂,该连接臂的后端可旋转掀开地与屏蔽后壳安装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后壳的前端上下表面均开设有扣孔,移动端插头之金属壳体的后端上下表面均凸设有扣部,移动端插头之金属壳体的后端伸入屏蔽后壳的前端内部,该扣部与扣孔配合卡扣。
CN201922052205.5U 2019-11-25 2019-11-25 复合型连接器 Active CN211182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2205.5U CN211182633U (zh) 2019-11-25 2019-11-25 复合型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2205.5U CN211182633U (zh) 2019-11-25 2019-11-25 复合型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2633U true CN211182633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2205.5U Active CN211182633U (zh) 2019-11-25 2019-11-25 复合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2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5772B (zh) 電連接器
US20210218205A1 (en) Multifunctional plug and power adapter
CN211182633U (zh) 复合型连接器
CN107039803B (zh) 电连接器
CN214313799U (zh) 一种分离式连接头
CN210838191U (zh) 多功能插头以及电源适配器
CN210838204U (zh) 多功能插头以及电源适配器
CN210607710U (zh) 数据传输型type-c连接器
CN211743466U (zh) 一种自锁式连接器结构
CN212011345U (zh) 一种快充端子结构及多功能接头
CN221239904U (zh) 可旋转的插头
CN219163811U (zh) 大电流高速快充机构组件
CN215600707U (zh) 一种数据线转接器
CN205141186U (zh) 电连接器
CN213989318U (zh) 一种手机用电源适配器
CN210111088U (zh) 一种带插座的usb母座的插座连接器
CN215119309U (zh) 一种便捷插拔式供电装置
CN209516120U (zh) 一种转接头
CN220456783U (zh) 车规type-c插头连接器
CN216650204U (zh) 电子设备
CN202134933U (zh) 手机座充机构
CN212725652U (zh) 一种type-c插座连接器结构
CN220456838U (zh) 一种插座
CN220382423U (zh) 连接稳固的旋转掀开式电连接器
CN220652490U (zh) 稳定可靠型Type-C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1

Address after: 412000 room 1601 (03), Xingfu building, 272 Huanghe North Road, Tianyuan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Zhongke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22000 group 4, Bajiao village, Yantian Township, Shao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Xiaom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