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5441U - 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5441U
CN210865441U CN201921097716.2U CN201921097716U CN210865441U CN 210865441 U CN210865441 U CN 210865441U CN 201921097716 U CN201921097716 U CN 201921097716U CN 210865441 U CN210865441 U CN 210865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emitting unit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77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红华
嵇勇
陈登旭
王文兵
袁丹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77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5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5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5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炫彩显示组件,包括:发光单元阵列,包括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导光体,导光体的表面包括入射面、出射面以及连接在入射面和出射面的侧面,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光从入射面射入导光体,在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的出射面射出;设置有发光单元阵列和导光体的支架,包含腔体,由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光穿过支架的腔体射入导光体的入射面。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升电子设备的美观度。

Description

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电子设备更加美观,制造商在电子设备上容易观察到的区域设置炫彩显示组件,以取悦用户的审美。例如,在显示屏的四周布置透光材料,并设置光源以照射该透光材料,用户可以观察到该透光材料发光。另外,还可以调整光线的颜色、强度等,改变透光材料的发光状态,例如,在第一时刻透光材料透出的光为红色,而在第二时刻透出的光为蓝色。而传统的光源大多为线光源、点光源,如LED光源。用户从该透光材料观察到的炫彩效果较差,不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炫彩显示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目的在于提高炫彩显示组件的炫彩效果。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炫彩显示组件,包括:发光单元阵列,包括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导光体,所述导光体的表面包括入射面、出射面以及连接在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的侧面,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光从所述入射面射入所述导光体,在所述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所述导光体的所述出射面射出;设置有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和所述导光体的支架,包含腔体,由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光穿过所述支架的腔体射入所述导光体的所述入射面。
发光单元阵列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可以是点光源或线光源。发光单元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
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可以不与支架的腔体接触,直接照射在该导光体的入射面,也可以先照射在该腔体的内壁,而后经一次或多次反射后照射在该导光体的入射面。也就是说,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线可以在该腔体内混合。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是垂直于导光体的入射面,也可以不垂直于导光体的入射面,即入射角度大于0°。
入射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例如可以是水平面、外凸曲面、内凹曲面等。出射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例如可以是竖直面、外凸曲面、内凹曲面等。导光体的侧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例如可以是水平面、倾斜平面、外凸去面、内凹曲面。为了使描述更加清楚,在本申请中的平面以及曲面均为有界面,即本申请中的平面或曲面具有一定的形状、面积、尺寸。为了使描述更加清楚,外凸曲面的凸起方向朝向导光体的外侧,内凹曲面的凸起方向朝向导光体的内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照射在导光体的侧面上的光线可以发生多次反射,改变了光线的总体传播方向,延长了光线的传播距离,有利于光的混合;另一方面,光线经多次反射后可以产生多种不同传播方向的光,增强了光的混合效果。不同颜色的光线经混合后会产生一种炫光的效果,与白光或单一颜色光的混光效果不同,其具有流动、呼吸、炫彩等多种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体为弯折形,所述导光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导光体的其他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外。
导光体的形状为弯折形,意味着导光体可以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弯折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以不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非弯折形的导光体相比,弯折形的导光体的一部分伸入腔体内,因此弯折形的导光体更容易安装。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入射面为平面,所述导光体包括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的表面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倾斜于所述入射面的平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平面反射面的混光主要来源于光的散射原理以及光的反射。相同传播方向的两束光线照射在反射平面的不同位置,可以得到两束传播方向相同的反射光,光路更易预测,加工难度低。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入射面为平面,所述导光体包括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的表面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外凸曲面,所述第一侧面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所述入射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传播方向的两束光线照射在反射曲面的不同位置,很可能因曲面曲率发生变化而得到两束传播方向不同的反射光,经曲面反射面发出的光可以在反射次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混光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侧面包括与所述出射面相交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为垂直于所述出射面的平面,所述第三侧面为倾斜于所述出射面的平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不相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线在导光体内更容易发生多次反射,且不同的光束的均一化程度不同,因此炫彩显示组件的炫彩效果较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侧面包括与所述出射面相交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或第三侧面为曲面,所述曲面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所述出射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不相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线在导光体内更容易发生多次反射,且不同的光束的均一化程度不同,因此炫彩显示组件的炫彩效果较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炫彩显示组件还包括:均光片,设置在所述支架的腔体内,且位于所述发光单元阵列与所述导光体的入射面之间,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均光片射入所述导光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经曲面反射面发出的光可以在反射次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混光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位于所述支架内壁上的棱条,所述导光体和/或所述均光片承靠在所述棱条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上包含棱条,使得导光体或均光片的位置更容易被确定,组装工艺简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与所述导光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钉在所述导光体上的固定位置位于导光体的照射区域之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螺钉设置在支架的腔体内,避免用户观察到多余的部件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外露区域。另一方面,由于螺钉的设置位置是在导光体的照射区域之外,因此螺钉不会对影响炫彩显示组件的炫光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相邻,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与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W,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导光体的入射面之间的间距为H,H/W的值大于或等于0.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H/W的值大于或等于0.8的情况下,炫彩显示装置的炫彩效果更佳。即发光单元排布更紧密,或光线在腔体内的传播距离越长,炫彩效果越好。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炫彩显示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2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显示器、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等设备。图1所示实施例以电子设备100是显示器为例进行说明。
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10和屏组件120。屏组件120安装于壳体110。具体的,壳体110包括边框和后盖。边框环绕设于后盖的周缘。屏组件120的周缘抵靠在边框的内沿,边框对屏组件120可以有机械保护作用。屏组件120和后盖分别安装于边框的两侧,使得壳体110对电子设备内部的元器件,尤其是安装在屏组件120与后盖之间的元器件,可以有机械保护作用。用户可以观看屏组件120以欣赏图像、视频等媒体资源。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底座130,用于固定电子设备100的摆放方位,如使电子设备100竖直放置。
其中,为了使电子设备100更加美观、赏心悦目,还可以在电子设备100上设置炫彩显示组件。炫彩显示组件可以利用光源,使用户可以观察到该炫彩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炫彩显示组件可以设置在壳体110或底座130。
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收容于电子设备100内。例如,该控制模块收容于壳体110内,或收容于底座130内。控制模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总线、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可通过总线相互通信。至少一个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炫彩显示组件连接其中一个通信接口,使得控制模块可以启动驱动电路以触发炫彩显示组件内的发光单元发光。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控制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代码,以及控制发光颜色的代码。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炫彩显示组件的各种发光状态。本申请中,“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两种情况。
图2所示为设置在底座130上的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所示为另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爆炸图。炫彩显示组件2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210、导光体230、支架220。
发光单元阵列210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可以是点光源或线光源。发光单元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该多个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由该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颜色与由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出光的颜色不同。例如,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为红光,第二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为蓝光。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中的控制模块可以用于控制发光单元阵列210的发光状态,发光状态可以包括发光时间、发光周期、发光强度、发光颜色等。例如,在第一时刻,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为红光,第二发光单元不发光;在第二时刻,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为红光,第二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为蓝色;在第三时刻,第一发光单元不发光,第二发光单元发出的光为蓝光。
支架220除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210、导光体230外,支架220还包含腔体,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230的入射面231。其中,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可以不与该腔体接触,直接照射在该导光体230的入射面231,也可以先照射在该腔体的内壁,而后经一次或多次反射后照射在该导光体230的入射面231。一方面,光的散射现象使得光线即使不与腔体接触,也可以发生光的混合;另一方面,不与该腔体接触的光可以与经腔体内壁反射的光混合。也就是说,发光单元阵列210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线可以在该腔体内混合。其中,发光单元阵列210可以安装在支架220的内壁(如图2所示),那么光线自发光单元阵列210射出后即可进入支架220的腔体。或者,支架220可以包括盖板221(如图3所示),发光单元阵列210可以安装在盖板221面向腔体的一侧,使光线自发光单元阵列210射出后即可进入支架220的腔体。本申请对发光单元阵列210的安装方式不作限定。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在受益于前述描述和相关附图中呈现的指导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本申请的许多改进和其他实施例。因此,应理解,本申请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
导光体230的表面包括入射面231、出射面232以及连接在入射面231、出射面232之间的侧面。其中,入射面231可以是平面或曲面,例如可以是水平面、外凸曲面、内凹曲面等。其中,图3、图4所示的入射面231由黑色实心的图形表示。出射面232可以是平面或曲面,例如可以是竖直面、外凸曲面、内凹曲面等。其中,图3、图4所示的出射面232由黑色实心的图形表示。导光体230的侧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例如可以是水平面、倾斜平面、外凸去面、内凹曲面。
光线自导光体230的入射面231射入导光体230,在导光体230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可以从所述导光体230的出射面232射出。可以发生光的反射的侧面例如是如图3所示的第一侧面233、第二侧面234、第三侧面235,其中第二侧面234、第三侧面235均与出射面232相交。可以发生光的反射的侧面例如是如图4所示的第一侧面233、第二侧面234、第三侧面235,其中第二侧面234、第三侧面235均与出射面232相交。图3、图4所示的第一侧面233由填充有斜线的面表示。图3、图4所示的第二侧面234由填充有正方形的面表示。图3、图4所示的第三侧面235由填充有点阵的面表示。
为了使描述更加清楚,在本申请中的平面以及曲面均为有界面,即本申请中的平面或曲面具有一定的形状、面积、尺寸。如图3所示,入射面231与第二侧面234是共面的,由于腔体的存在,光线射入导光体230的区域仅仅是入射面231所在的区域,光线不会从第二侧面234所在的区域射入导光体230。因此,可以根据光线射入导光体230的区域判断入射面231的形状、面积、尺寸。类似地,可以根据光线射出导光体230的区域判断出射面232的形状、面积、尺寸。导光体230除入射面231、出射面232以外的表面均为导光体230的侧面。
为了使描述更加清楚,外凸曲面的凸起方向朝向导光体230的外侧,内凹曲面的凸起方向朝向导光体230的内侧。
可选的,导光体230为弯折形,导光体23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导光体230的其他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外。
导光体230的形状为弯折形,意味着导光体23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36、第二部分238以及连接在第一部分236和第二部分238之间的弯折部分237,第一部分236与第二部分238可以不相连。图3所示的导光体230为一种非弯折形的导光体,其不包含弯折部分。另外,在本申请中,导光体包括弯折部分并不意味着导光体的形状为弯折形。例如,导光体的形状为圆筒形,光线从圆筒的一端射入,从圆筒的另一端射出。圆筒包含弯折部分,但与弯折部分连接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相连的,因此,圆筒形的导光体(光线从圆筒一端射入、从圆筒另一端射出)不属于弯折形的导光体。图4所示的导光体230为一种弯折形的导光体。其中,第一部分236伸入支架220的腔体内,弯折部分237和第二部分238位于支架220的腔体外。第一侧面233为弯折部分237的表面。与非弯折形的导光体相比,弯折形的导光体的一部分伸入腔体内,因此弯折形的导光体更容易安装。
发光单元阵列210发出的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是垂直于导光体230的入射面231,也可以不垂直于导光体230的入射面231,即入射角度大于0°。当入射角不为0°的情况下,光线在进入导光体230时会发生折射。本申请以光线垂直射入导光体230为例进行说明。在受益于前述描述和相关附图中呈现的指导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本申请的许多改进和其他实施例。因此,应理解,本申请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
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的侧面。“紧贴导光体的侧面”意味着反射面与导光体的侧面的间距小于预设阈值。在反射面与导光体的侧面的间距为0的情况下,光线发生反射的位置可以是导光体的侧面。在反射面与导光体的侧面的间距不为0的情况下,光线实际发生反射的位置位于反射结构的反射面,然而反射结构的反射面与导光体的侧面的间距非常小,可以近似认为光线在导光体的侧面上发生了反射。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图5示出的第一反射结构341、第二反射结构342。
一方面,照射在导光体的侧面上的光线可以发生多次反射,改变了光线的总体传播方向,延长了光线的传播距离,有利于光的混合;另一方面,光线经多次反射后可以产生多种不同传播方向的光,增强了光的混合效果。不同颜色的光线经混合后会产生一种炫光的效果,与白光或单一颜色光的混光效果不同,其具有流动、呼吸、炫彩等多种效果。
下面介绍曲面侧面与平面侧面的区别。相同传播方向的两束光线照射在反射平面的不同位置,可以得到两束传播方向相同的反射光。曲面侧面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的方向不同,因此,相同传播方向的两束光线照射在反射曲面的不同位置,很可能因曲面曲率发生变化而得到两束传播方向不同的反射光。平面反射面的混光主要来源于光的散射原理以及光的反射,而曲面反射面可以得到两束传播方向不同的反射光。因此,经曲面反射面发出的光可以在反射次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混光效果。导光体的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其需求,设计导光体的侧面(如第一侧面233、第二侧面234、第三侧面235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平面或曲面,以及导光体的侧面的尺寸、形状、相对于入射面或出射面的方位,以使光线可以按照预设的传播方式在导光体内传播。
一方面,照射在第三侧面上的光线可以发生反射,改变了光线的总体传播方向;另一方面,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散射,而光经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的反射后,光的散射现象更加明显,使光线可以充分混合。由于光线可以发生多次反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发生传播方向不同的多个光束之间的混合。
光线在导光体内发生多次反射,可以使光的散射现象更加明显,也可以使光线充分混合。然而光线在导光体内发生多次反射,会降低光线的强度。因此,导光体的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其需求,合理设计导光体的反射面的尺寸、形状、相对于入射面或出射面的方位等因素,使得光线在导光体内发生足够多次的反射,又不至于过多地降低光线射出导光体的出射面的强度。
下面以图6至图17为例详细说明弯折形导光体的设计要点。为了描述更加清楚,本申请实施例以导光体的入射面为水平面、导光体的出射面为竖直面为例进行说明,并结合入射面或出射面简述导光体的侧面的方位。图6至图17所示的实施例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在受益于前述描述和相关附图中呈现的指导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本申请的许多改进和其他实施例,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非弯折形导光体的设计要点。因此,应理解,本申请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
图6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4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410、导光体430、支架420。发光单元阵列4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4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410、导光体430,且支架4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4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430的入射面431上,在导光体4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430的出射面4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4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4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6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4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图6示出了光线在导光体430的第一侧面433、第二侧面434上反射的示意图。其中,第一侧面433为倾斜于入射面431的平面(即非水平面且非竖直面),第二侧面434、第三侧面435均为平行于入射面431(或垂直于出射面432)的平面(即第二侧面434、第三侧面435均为水平面)。其中,第一侧面433为导光体430的弯折部分436的表面;第二侧面434、第三侧面435均与出射面432相交,第二侧面434与第三侧面435不相交。
图7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5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510、导光体530、支架520。发光单元阵列5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5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510、导光体530,且支架5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5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530的入射面531上,在导光体5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530的出射面5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5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5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7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5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导光体530的第一侧面533、第二侧面534均为倾斜于入射面531的平面(即非水平面且非竖直面),第三侧面535为平行于入射面531(或垂直于出射面532)的平面(即第三侧面535为水平面)。其中,第一侧面533为导光体530的弯折部分536的表面;第二侧面535、第三侧面535均与出射面532相交,第二侧面535与第三侧面535不相交。由于图6所示的导光体430的第二侧面434的倾斜角度与图7所示的导光体530的第二侧面534的倾斜角度不同,与图6所示的导光体430相比,光线更容易在图7所示的导光体530内发生多次反射。如图6所示,在导光体430内传播的大部分光线未能照射在导光体430的第三侧面435上,而在图7所示的导光体530内传播的大部分光线可以照射在导光体530的第三侧面535上,甚至发生多次反射。多次反射可以引入增强混光、降低光线强度的效果。
图8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6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610、导光体630、支架620。发光单元阵列6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6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610、导光体630,且支架6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6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630的入射面631上,在导光体6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630的出射面6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6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6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8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6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导光体630的第一侧面633、第三侧面635均为倾斜于入射面631的平面(即非水平面且非竖直面),第二侧面634为平行于入射面631(或垂直于出射面632)的平面(即第二侧面634为水平面)。其中,第一侧面633为导光体630的弯折部分636的表面;第二侧面635、第三侧面635均与出射面632相交,第二侧面635与第三侧面635不相交。由于图6所示的导光体430的第三侧面435的倾斜角度与图8所示的导光体630的第三侧面635的倾斜角度不同,与图6所示的导光体430相比,入射至
图8所示的导光体630的一部分光线可以照射在导光体630的第三侧面635上,而入射至导光体630的其他部分光线无法照射在导光体630的第三侧面635上,因此,经第三侧面635反射的一部分光线的混光效果较好、光线强度较低。因此,图8所示的导光体630可以将在导光体630内传播的光线的一小部分均一化。而与图7所示的导光体530相比,由于导光体530的第二侧面534为倾斜面,导光体630的第二侧面634为水平面,因此,光线更容易在图7所示的导光体530内发生多次反射,图8所示的导光体630更容易将在导光体630内传播的光线一小部分均一化。
图9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7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710、导光体730、支架720。发光单元阵列7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7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710、导光体730,且支架7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7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730的入射面731上,在导光体7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730的出射面7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7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7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9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7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导光体730的第一侧面733、第二侧面734、第三侧面735均为倾斜于入射面731的平面(即非水平面且非竖直面)。其中,第一侧面733为导光体730的弯折部分736的表面;第二侧面735、第三侧面735均与出射面732相交,第二侧面735与第三侧面735不相交。由于图9所示的第二侧面734、第三侧面735均为倾斜面,因此既可以使光线在导光体730内发生多次反射、又可以使光线发生不均匀地均一化(或是称作部分均一化),即可以使一部分光束的均一化效果与其他光束的均一化效果不同。与图8所示的导光体630不同的是,由于光线在图9所示的导光体730内可以发生多次反射,均一化效果不同的光束又可以相互混合,可以产生光线多样化混合的效果。而第三侧面为曲面的导光体的混光效果与图9所示的导光体730类似。
图10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8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810、导光体830、支架820。发光单元阵列8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8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810、导光体830,且支架8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8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830的入射面831上,在导光体8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830的出射面8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8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8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10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8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导光体830的第一侧面833为倾斜于入射面831的平面(即非水平面且非竖直面),第二侧面834为曲面,第三侧面835为平行于入射面831(或垂直于出射面832)的平面(即第三侧面835为水平面)。其中,第一侧面833为导光体830的弯折部分836的表面;第二侧面835、第三侧面835均与出射面832相交,第二侧面835与第三侧面835不相交。第二侧面834可以是外凸曲面或内凹曲面,图10所示的第二侧面834为外凸曲面。第二侧面834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出射面832。上文提到了曲面反射面与平面反射面的不同,包括在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方面的不同、在混光效果方面的不同。另外,由于经第二侧面834反射的不同光束的传播方向不同,经第二侧面834反射的不同光束可以发生不同次数的反射,即可以使一部分光束更容易发生多次反射,其他部分光束更难发生多次反射或反射次数相对较少。而第三侧面为倾斜面或曲面的导光体的混光效果与图10所示的导光体830类似。
图1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9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910、导光体930、支架920。发光单元阵列9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9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910、导光体930,且支架9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9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930的入射面931上,在导光体9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930的出射面9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9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9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11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9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导光体930的第一侧面933为倾斜于入射面931的平面(即非水平面且非竖直面),第二侧面934为平行于入射面931(或垂直于出射面932)的平面(即第二侧面934为水平面),第三侧面935为曲面。其中,第一侧面933为导光体930的弯折部分936的表面;第二侧面935、第三侧面935均与出射面932相交,第二侧面935与第三侧面935不相交。第三侧面935可以是外凸曲面或内凹曲面,图11所示的第三侧面935为外凸曲面。第三侧面935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出射面932。上文中提到了曲面反射面与平面反射面的不同,包括在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方面的不同、在混光效果方面的不同。另外,由于经第三侧面935反射的不同光束的传播方向不同,经第三侧面935反射的不同光束可以发生不同次数的反射,即可以使一部分光束更容易发生多次反射,其他部分光束更难发送多次反射或反射次数相对较少。此外,由于大部分照射在第三侧面935上的光线是经第二侧面934反射的,而经过第二侧面934反射的部分光线可能无法反射至第三侧面935,因此在第三侧面935的倾斜角度较大时,将第三侧面935设置为曲面,可以减小导光体930的整体尺寸。
图1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10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1010、导光体1030、支架1020。发光单元阵列10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10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1010、导光体1030,且支架10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10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1030的入射面1031上,在导光体10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1030的出射面10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10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10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12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10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导光体1030的第一侧面1033为外凸曲面,第二侧面1034、第三侧面1035均为平行于入射面1031(或垂直于出射面1032)的平面(即第二侧面1034、第三侧面1035为水平面)。其中,第一侧面1033为导光体1030的弯折部分1036的表面,第一侧面1033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入射面1031;第二侧面1035、第三侧面1035均与出射面1032相交,第二侧面1035与第三侧面1035不相交。与图6所示的导光体430相比,导光体1030的第一侧面1033设置为曲面,可以使光束在图12所示的导光体1030内发生更多次折射,因此在反射次数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导光体1030的整体从尺寸。
图1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11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1110、导光体1130、支架1120。发光单元阵列11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11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1110、导光体1130,且支架11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11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1130的入射面1131上,在导光体11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1130的出射面11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11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11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13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11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导光体1130的第一侧面1133为外凸曲面,第二侧面1134为倾斜于入射面1131的平面(即非水平面且非竖直面),第三侧面1135为平行于入射面1131(或垂直于出射面1132)的平面(即第三侧面1135为水平面)。其中,第一侧面1133为导光体1130的弯折部分1136的表面,第一侧面1133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入射面1131;第二侧面1135、第三侧面1135均与出射面1132相交,第二侧面1135与第三侧面1135不相交。由于图12所示的导光体1030的第二侧面1034的倾斜角度与图13所示的导光体1130的第二侧面1134的倾斜角度不同,与图12所示的导光体1030相比,光线更容易在图13所示的导光体1130内发生多次反射。如图13所示,在反射次数相同的情况下,从导光体1130的入射面1131传播至导光体1130的出射面1132的传播距离明显小于从图12所示的导光体1030的入射面1031传播至导光体1030的出射面1032的传播距离。因此,可以减小导光体1130的整体尺寸。并且,由于光线在图13所示的导光体1130内的传播距离较短,因此不同传播方向的光线可以发生混合。
图14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12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1210、导光体1230、支架1220。发光单元阵列12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12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1210、导光体1230,且支架12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12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1230的入射面1231上,在导光体12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1230的出射面12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12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12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14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12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导光体1230的第一侧面1233为外凸曲面,第二侧面1234为平行于入射面1231(或垂直于出射面1232)的平面(即第二侧面1234为水平面),第三侧面1235为倾斜于入射面1231的平面。其中,其中,第一侧面1233为导光体1230的弯折部分1236的表面,第一侧面1233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入射面1231;第二侧面1235、第三侧面1235均与出射面1232相交,第二侧面1235与第三侧面1235不相交。由于图12所示的导光体1030的第三侧面1035的倾斜角度与图14所示的导光体1230的第三侧面1235的倾斜角度不同,与图12所示的导光体1030相比,在图14所示的导光体1230内传播的光线更容易发生多次反射,因此混光效果较好、光线强度较低。而与图13所示的导光体1130相比,图13所示的导光体1130内传播的光线更容易发生多次反射,因此混光效果较好、光线强度较低。换句话说,由于第二侧面1234、第三侧面1235的设置,图14所示的导光体1230的混光效果、光线强度均介于图12所示的导光体1030、图13所示的导光体1130之间,因此,图14所示的导光体1230可以更容易兼顾混光效果、导光强度。此外若希望进一步增加光线在导光体内的反射几率,可以将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均设置为倾斜面,如图15所示。而第一侧面为曲面、第二侧面为倾斜面、第三侧面为曲面的导光体的混光效果与图15所示的导光体1330类似。
图16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14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1410、导光体1430、支架1420。发光单元阵列14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14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1410、导光体1430,且支架14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14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1430的入射面1431上,在导光体14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1430的出射面14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14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14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16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14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导光体1430的第一侧面1433为外凸曲面,第二侧面1434为曲面,第三侧面1435为平行于入射面1431(或垂直于出射面1432)的平面(即第三侧面1435为水平面)。其中,其中,第一侧面1433为导光体1430的弯折部分1436的表面,第一侧面1433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入射面1431;第二侧面1435、第三侧面1435均与出射面1432相交,第二侧面1435与第三侧面1435不相交。第三侧面1435可以是外凸曲面或内凹曲面,图16所示的第三侧面1435为外凸曲面。第三侧面1435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出射面1432。上文提到了曲面反射面与平面反射面的不同,包括在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方面的不同、在混光效果方面的不同。另外,由于经第二侧面1434反射的不同光束的传播方向不同,经第二侧面1434反射的不同光束可以发生不同次数的反射,即可以使一部分光束更容易发生多次反射,其他部分光束更难发生多次反射或反射次数相对较少。与图11所示的导光体930相比,在图16所示的导光体1430内传播的光束可以发生更充分的混合,其原因在于在导光体1430内按照不同传播方向传播的不同光束之间可以发生混合。而第三侧面为倾斜面或曲面的导光体的混光效果与图16所示的导光体1430类似。
图17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炫彩显示组件15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1510、导光体1530、支架1520。发光单元阵列15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15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1510、导光体1530,且支架15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15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1530的入射面1531上,在导光体15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1530的出射面15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15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15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17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15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导光体1530的第一侧面1533为外凸曲面,第二侧面1534为平行于入射面1531(或垂直于出射面1532)的平面(即第二侧面1534为水平面),第三侧面1535为曲面。其中,其中,第一侧面1533为导光体1530的弯折部分1536的表面,第一侧面1533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入射面1531;第二侧面1535、第三侧面1535均与出射面1532相交,第二侧面1535与第三侧面1535不相交。第三侧面1535可以是外凸曲面或内凹曲面,图17所示的第三侧面1535为外凸曲面。第三侧面1535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出射面1532。上文提到了曲面反射面与平面反射面的不同,包括在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方面的不同、在混光效果方面的不同。与图12所示的导光体1030、图14所示的导光体1230相比,在图17所示的导光体1530内传播的光束可以发生更充分的混合,其原因在于在导光体1530内按照不同传播方向传播的不同光束之间可以发生混合。另外,由于经第三侧面1535反射的不同光束的传播方向不同,经第三侧面1535反射的不同光束可以发生不同次数的反射,即可以使一部分光束更容易发生多次反射,其他部分光束更难发送多次反射或反射次数相对较少。
因此可以看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对光线在导光体内的反射次数的影响是由高到低逐渐递减的。而倾斜面、水平面、曲面等也会影响光线在导光体内的传播方式。
图1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炫彩显示组件1600的结构示意图。图19所示为该炫彩显示组件1600的爆炸图。炫彩显示组件16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1610、导光体1630、支架1620。发光单元阵列16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16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1610、导光体1630,且支架1620包含腔体,发光单元阵列16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1630的入射面1631上,在导光体16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1630的出射面16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16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16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18、图19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16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其中,支架1620包括位于支架1620腔体内壁上的棱条,用于承靠导光体1630。图19所示的棱条1660为一种框形棱条,即棱条1660包括4根棱条,相邻的两根棱条连接在一起且互相垂直,不相邻的两根棱条相互平行。本申请对棱条的形状不作限定。支架1620与导光体1630通过螺钉固定,螺钉设置在支架1620的棱条上,且螺钉的设置位置位于导光体1630上的照射区域之外。在本申请中,照射区域是指由发光单元阵列1610发出的全部或大部分光照射的区域。一方面,螺钉设置在支架的腔体内,避免用户观察到多余的部件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外露区域。另一方面,由于螺钉的设置位置是在导光体的照射区域之外,因此螺钉不会对影响炫彩显示组件的炫光效果。
可选的,炫彩显示组件还可以包括均光片,所述均光片设置在所述支架的腔体内,且位于所述发光单元阵列与所述导光体的入射面之间,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均光片射入所述导光体。
如图20所示,均光片1850面向发光单元阵列1810设置在导光体1830的入射面1831的一侧。由于均光片1850可以使光线更加均匀,有助于提升炫光效果。应理解,图20所示的导光体1830仅为一种示例,均光片还可以与除图20所示的导光体1830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导光体配合使用,例如与图6、7、9-17所示的导光体配合使用。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使用光学胶将均光片1850固定在导光体1830的入射面1831上,如图20所示。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均光片抵靠在支架内壁的棱条上。除图19所示的框形棱条以外,支架内壁的棱条可以是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的2根棱条。其中,图24所示的第一棱条2263、第二棱条2264为相互平行的2根棱条。本申请对棱条的形状不作限定。
在腔体内壁设置棱条,除了可以固定均光片和/或导光体的位置,以保证安装精度,还可以防止漏光。如图21至图23所示为在包含棱条的支架上安装均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1所示,均光片1950抵靠在棱条远离发光单元阵列1910的一侧,导光体1930通过抵靠均光片1950以抵靠在支架1920上。
如图22所示,均光片2050抵靠在棱条靠近发光单元阵列2010的一侧,导光体2030抵靠在棱条远离发光单元阵列2010的一侧。均光片2050与导光体2030之间的空隙可以填充光学胶或均光材料。
如图23所示,均光片2150位于两根平行的棱条之间,导光体2130抵靠在棱条远离发光单元阵列2110的一侧。
图21至图23所示的实施例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在受益于前述描述和相关附图中呈现的指导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本申请的许多改进和其他实施例。因此,应理解,本申请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相邻,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与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W,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导光体的入射面或所述均光片之间的间距为H,H/W的值大于或等于0.8。
研究结果表明,在H/W的值大于或等于0.8的情况下,炫彩显示装置的炫彩效果更佳。即发光单元排布更紧密,或光线在腔体内的传播距离越长,炫彩效果越好。
图2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炫彩显示组件2200爆炸图。炫彩显示组件2200包括发光单元阵列2210、导光体2230、支架2220、均光片2250。发光单元阵列2210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单元。支架2220用于支撑、固定发光单元阵列2210、导光体2230,且支架2220包含腔体。支架2220还包含位于腔体内壁上的第一棱台2261、第二棱台2262、第一棱条2263、第二棱条2264。第一棱台2261、第二棱台2262上均设置有通孔,用于固定螺钉;支架2220通过穿过第一棱台2261、第二棱台2262上的通孔的螺钉与导光体2230固定。导光体2230上设置螺钉的位置位于导光体2230上的照射区域之外。导光体2230上设置有导向槽,用于防止均光片2250发生位移;导光体2230通过均光片2250抵靠在支架2220的第一棱条2263、第二棱条2264上。发光单元阵列2210发出的光线穿过该腔体照射在导光体2230的入射面2231上,在导光体2230的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导光体2230的出射面2232射出。为实现光线在导光体2230的侧面发生反射,可以紧贴导光体2230的部分或全部侧面设置反射结构(图24未示出),反射结构上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紧贴导光体2230的侧面。反射结构例如可以是镜面涂层、镜面玻璃等。反射面可以是镜面。其中,设置在盖板2221上的发光单元阵列2210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光线依次穿过支架2220的腔体、均光片2250、导光体2230,通过支架2220的腔体、均光片2250、导光体2230对多种颜色的光进行混光处理,以获得美观的炫光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炫彩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单元阵列,包括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导光体,所述导光体的表面包括入射面、出射面以及连接在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的侧面,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光从所述入射面射入所述导光体,在所述侧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后从所述导光体的所述出射面射出;
设置有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和所述导光体的支架,包含腔体,由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光穿过所述支架的腔体射入所述导光体的所述入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炫彩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为弯折形,所述导光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导光体的其他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炫彩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面为平面,所述导光体包括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的表面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倾斜于所述入射面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炫彩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面为平面,所述导光体包括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的表面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外凸曲面,所述第一侧面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所述入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炫彩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包括与所述出射面相交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为垂直于所述出射面的平面,所述第三侧面为倾斜于所述出射面的平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不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炫彩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包括与所述出射面相交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或第三侧面为曲面,所述曲面上任意位置的切平面倾斜于所述出射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不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炫彩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炫彩显示组件还包括:
均光片,设置在所述支架的腔体内,且位于所述发光单元阵列与所述导光体的入射面之间,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均光片射入所述导光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炫彩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位于所述支架内壁上的棱条,所述导光体和/或所述均光片承靠在所述棱条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炫彩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导光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钉在所述导光体上的固定位置位于导光体的照射区域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炫彩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相邻,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与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W,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导光体的入射面之间的间距为H,H/W的值大于或等于0.8。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炫彩显示组件。
CN201921097716.2U 2019-07-12 2019-07-12 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865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7716.2U CN210865441U (zh) 2019-07-12 2019-07-12 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7716.2U CN210865441U (zh) 2019-07-12 2019-07-12 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5441U true CN210865441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3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7716.2U Active CN210865441U (zh) 2019-07-12 2019-07-12 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5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84347B2 (ja) 照明システム、照明器具および表示デバイス
US8500308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3978796B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TW201305670A (zh) 發光裝置、照明裝置、及顯示裝置
JP6316494B1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7003550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4317976A (ja) ライトガイド
JP2018170132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JP2009070589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機器
US20220003382A1 (en) Rear lamp having moving infinity mirror effect
CN10730080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210865441U (zh) 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JP4708440B2 (ja) 面光源装置
US10718973B2 (en) Display device
EP3012519B1 (en) Lighting device
CN112289205A (zh) 炫彩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034020B (zh) 灯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JP2018163869A (ja) 照明装置
JP2018166096A (ja) 照明装置
CN110967891A (zh)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TWI360696B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11033322A (zh) 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光束控制部件
CN217238440U (zh) 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音响
CN213712965U (zh) 一种灯光组件及可移动式载具
CN219016749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