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8327U - 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58327U CN210858327U CN201921032266.9U CN201921032266U CN210858327U CN 210858327 U CN210858327 U CN 210858327U CN 201921032266 U CN201921032266 U CN 201921032266U CN 210858327 U CN210858327 U CN 2108583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door handle
- mounting structure
- connecting plate
- handle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和安装部,安装座与车辆的车门饰板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板连接,安装部适于安装车辆的车门把手,安装部安装在安装座上,且安装部与安装座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连接板连接,车门把手安装结构与车门饰板为一体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车辆发生侧碰时,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容易受压变形,从而可以吸收一部分侧碰能量,降低乘员受到的损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和具有该车门把手安装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门把手安装结构与车门的内饰板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车辆发生正碰时,车门把手安装结构与内饰板固定牢固不易变形,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吸收碰撞的能力较差,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将受到车门把手安装结构传递的较强的压力,乘员容易受到较重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小车辆侧碰时乘员的受伤程度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门把手安装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和安装部,所述安装座与车辆的车门饰板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安装部适于安装所述车辆的车门把手,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座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车门把手安装结构与所述车门饰板为一体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车辆发生侧碰时,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容易受压变形,从而可以吸收一部分侧碰能量,降低乘员受到的损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每个所述安装部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由此车辆发生侧碰时,第一连接板在破坏时,相邻的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安装部即发生破坏导致车门把手变形,增加了车辆吸收碰撞的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车内的方向凸出所述车门饰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车内的方向凸出所述安装座。由此车辆在发生侧碰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更容易一并变形,增加了车辆吸收碰撞的能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由此车辆在发生侧碰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更容易一并变形,增加了车辆吸收碰撞的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车门饰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弱化结构和第二弱化结构。由此车辆发生侧碰时,第一连接板在变形时更容易破坏,从而增加了车辆吸收碰撞的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构造为中部厚、两端薄,且较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门饰板和所述安装座相连。由此车辆发生侧碰时,第一连接板在变形时更容易破坏,从而增加了车辆吸收碰撞的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安装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弱化结构和第四弱化结构。由此车辆发生侧碰时,第二连接板在变形时更容易破坏,从而增加了车辆吸收碰撞的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构造为中部厚、两端薄,且较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安装座相连。由此车辆发生侧碰时,第二连接板在变形时更容易破坏,从而增加了车辆吸收碰撞的能力。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适于与所述车门把手卡接相连。由此车门把手可以与安装部安装牢固,车门把手安装更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车辆在发生侧碰时可以减小乘员的受伤程度,保护乘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在车辆中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0,安装座1,安装部2,卡接件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车门饰板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可以包括安装座1和安装部2,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可以安装在车辆1000的车门饰板200的内侧,安装座1可以与车门饰板200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板4连接,每个第一连接板4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安装座1以及车门饰板200连接。
如图1所示,安装部2可以安装车辆1000的车门把手,安装部2安装在安装座1上,安装部2可以相对于安装座1更偏向车辆1000内侧,且安装部2与安装座1可以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连接板5连接,每个第二连接板5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安装座1以及安装部2连接。
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可以与车门饰板200为一体件,由此,当车辆1000受到侧碰时,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5在侧向碰撞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甚至破坏,从而车门把手安装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形设置破坏,进而安装在车门把手安装结构上的车门把手位置随之变化,从而减少了车门把手传递给车辆1000内乘员的侧向碰撞力,降低乘员受到的损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通过在车门饰板200与安装座1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板4,以及在安装座1与安装部2之间安装第二连接板5,且车门把手安装结构与车门饰板200为一体件,相对于车门把手安装结构与车门饰板200螺纹连接,在车辆1000发生侧碰时,车门把手安装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形设置破坏,进而安装在车门把手安装结构上的车门把手位置随之变化,从而减少了车门把手传递给车辆1000内乘员的侧向碰撞力,降低乘员受到的损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安装部2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板5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板4之间,从而每个安装部2可以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板4之间。由此车辆1000发生侧碰时,第一连接板4发生破坏时,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板4之间的安装部2下方的安装座1失去支撑,安装部2即发生破坏导致车门把手变形,增加了车辆1000吸收碰撞的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板4可以朝向车内的方向凸出车门饰板200,第二连接板5可以朝向车内的方向凸出安装座1。由此车辆1000在发生侧碰时,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5受到车辆1000的侧碰力沿第一连接板4以及第二连接板5的分量更大,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5更容易一并变形,增加了车辆1000吸收碰撞的能力。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可以平行于车辆1000的宽度方向。由此车辆1000在发生侧碰时,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5受到车辆1000的侧碰力沿第一连接板4以及第二连接板5的分量更大,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5更容易一并变形,增加了车辆1000吸收碰撞的能力。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板4可以与安装座1和车门饰板20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弱化结构和第二弱化结构。由此车辆1000发生侧碰时,第一连接板4在在变形时,第一弱化结构和第二弱化结构处更容易破坏,从而安装座1更容易失去支撑,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发生破坏导致车门把手变形,从而增加了车辆1000吸收碰撞的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4可以构造为中部厚、两端薄,且较薄的两端可以分别与车门饰板200和安装座1相连。由此车辆1000发生侧碰时,第一连接板4可以在与车门饰板200的连接处以及与安装座1的连接处更容易破坏,从而安装座1更容易失去支撑,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发生破坏导致车门把手变形,从而增加了车辆1000吸收碰撞的能力。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板5可以与安装座1和安装部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弱化结构和第四弱化结构。由此车辆1000发生侧碰时,第二连接板5在在变形时,第三弱化结构和第四弱化结构处更容易破坏,从而安装部2更容易失去支撑,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发生破坏导致车门把手变形,从而增加了车辆1000吸收碰撞的能力。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5可以构造为中部厚、两端薄,且较薄的两端分别可以与安装部2和安装座1相连。由此车辆1000发生侧碰时,第二连接板5可以在与安装部2的连接处以及与安装座1的连接处更容易破坏,从而安装部2更容易失去支撑,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发生破坏导致车门把手变形,从而增加了车辆1000吸收碰撞的能力。
可选地,如图1所示,安装部2可以设有卡接件3,卡接件3适于与车门把手卡接相连。由此在安装车门把手时,车门把手可以直接套接固定在卡接件3上,车门把手可以与安装部2安装牢固,车门把手安装更方便。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5可以为多组,每组第二连接板5可以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安装座1宽度方向的两端,由此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在制造成型时,滑块可以沿安装座1的长度方向滑动贯穿车门饰板200的坯件,从而制成第二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5更便于制造。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设置车门把手安装结构,车辆1000在发生侧碰时可以减小乘员的受伤程度,保护乘员的安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车辆的车门饰板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板连接;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适于安装所述车辆的车门把手,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座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连接板连接;
所述车门把手安装结构与所述车门饰板为一体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部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车内的方向凸出所述车门饰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车内的方向凸出所述安装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车门饰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弱化结构和第二弱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构造为中部厚、两端薄,且较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门饰板和所述安装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安装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弱化结构和第四弱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构造为中部厚、两端薄,且较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安装座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适于与所述车门把手卡接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把手安装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32266.9U CN210858327U (zh) | 2019-07-03 | 2019-07-03 | 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32266.9U CN210858327U (zh) | 2019-07-03 | 2019-07-03 | 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58327U true CN210858327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28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32266.9U Active CN210858327U (zh) | 2019-07-03 | 2019-07-03 | 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58327U (zh) |
-
2019
- 2019-07-03 CN CN201921032266.9U patent/CN2108583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20113459A1 (en) | Device for absorbing energy during impact, and motor vehicle door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 |
US7997548B2 (en) | Vehicle shifter mounting bracket system and method | |
KR20030048091A (ko) | 차량용 범퍼 시스템 | |
US5362102A (en) | Support arrangement for supporting a trim member from a structural member of a vehicle | |
US10800366B2 (en) | Motor vehicle | |
EP2066511A1 (en) | A vehicle door and a side impact beam for such | |
CN210858327U (zh) | 车门把手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US11584444B2 (en) | B-pillar for vehicle | |
AU2023262387A1 (en) | Bumper bracket, vehicle body front end assembly, and vehicle | |
CN111479724B (zh) | 车辆的冲击吸收结构 | |
US7316442B2 (en) | Detachment prevention device of seat rail for vehicle | |
WO2008099243A1 (en) | Fastener for air-bag curtain | |
CN213799223U (zh)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机构及汽车 | |
CN211519204U (zh) | 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JP2009035233A (ja) | 車体構造 | |
KR101618952B1 (ko) | 차량용 크래쉬박스 | |
JP2010115941A (ja) | エネルギー吸収体および車両用内装部品 | |
CN220180736U (zh) | 吸能盒、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 |
CN219650990U (zh) | 车辆蓄电池的保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1592322U (zh) | 靠背总成下连接板、应用其的座椅及汽车 | |
CN210591377U (zh) | 车载风扇安装组件和车辆 | |
CN215663315U (zh) | 车用防撞吸能盒以及车用防撞梁组件 | |
JP2020050072A (ja) |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のアームレスト取付構造 | |
CN221340775U (zh) | 转向管柱溃缩结构及车辆 | |
US9435361B2 (en) | Steering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