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1872U - 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1872U
CN210851872U CN201921315793.0U CN201921315793U CN210851872U CN 210851872 U CN210851872 U CN 210851872U CN 201921315793 U CN201921315793 U CN 201921315793U CN 210851872 U CN210851872 U CN 210851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wheel hub
aluminum alloy
air guide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57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汉平
何舒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ster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ster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ster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ster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57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1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1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18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具体涉及车辆轮毂技术领域,包括内轮毂,所述内轮毂外侧设置有外轮毂,所述外轮毂内壁设置有散热圈,所述内轮毂与外轮毂之间设置有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散热装置,当汽车在行驶时,轮胎产生高温后,热量通过散热圈传递到导热片上,最后通过散热片散发掉,且外轮毂和内轮毂在转动时,相邻两个轮辐之间的连接板也随之转动,当转动板在转动的同时,外界的空气会通过导风孔进入到外轮毂与内轮毂之间,且导风片的设置可以引导空气进入到导风孔内的效率,而当导风孔内的空气流动到散热片上时,会提高散热片散热的效率,且连接板还可提高相邻两个轮辐之间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轮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轮毂是用于支撑轮胎的汽车零件,它支撑在轮胎内侧并与汽车车轴相固连。也就是说,紧固螺栓穿过轮毂端部的安装盘与汽车车轴或车体相固连,从而使得轮毂与汽车车轴或车体相固连。
专利申请公布号CN 204936682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包括轮辋、轮辐、安装盘,安装盘设于轮辋一侧的中部,安装盘与轮辋之间通过轮辐连接,轮辐的一端固定于安装盘上、另一端固定于轮辋的内环壁上,所述轮辋、轮辐以及安装盘的表面上均由内向外设有底漆预喷涂层、仿电镀涂料喷涂层,底漆预喷涂层厚度为0.2mm~1.5mm,仿电镀涂料喷涂层的厚度为0.1mm,轮辐设有五根,五根轮辐沿安装盘均布。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汽车在行驶时,轮胎很产生高温,而该装置由于结构过于简单,对于轮胎的散热效果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通过设置有散热装置,当汽车在行驶时,轮胎产生高温后,热量通过散热圈传递到导热片上,最后通过散热片散发掉,且外轮毂和内轮毂在转动时,相邻两个轮辐之间的连接板也随之转动,当转动板在转动的同时,外界的空气会通过导风孔进入到外轮毂与内轮毂之间,且导风片的设置可以引导空气进入到导风孔内的效率,而当导风孔内的空气流动到散热片上时,会提高散热片散热的效率,且连接板还可提高相邻两个轮辐之间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包括内轮毂,所述内轮毂外侧设置有外轮毂,所述外轮毂内壁设置有散热圈,所述内轮毂与外轮毂之间设置有散热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轮辐,所述轮辐一侧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底部设置有多个散热片,所述轮辐顶端与外轮毂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轮辐底端与内轮毂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轮辐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设置有若干导风片,所述导风片一侧贯穿设有导风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散热片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片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层。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轮毂与内轮毂一侧均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连接层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散热层由铜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轮毂、轮辐以及内轮毂的表面上均由设置有底漆预喷涂层,所述底漆预喷涂层顶部设置有仿电镀涂料喷涂层。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漆预喷涂层厚度不少于0.2mm。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仿电镀涂料喷涂层厚度设置为0.1mm。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片与导风孔均倾斜设置,且导风片与导风孔倾斜的方向相一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孔形状设置为喇叭状,所述连接板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有散热装置,当轮辐与外轮毂相连接时,轮辐一侧的导热片刚好与外轮毂内壁的散热圈相贴合,当汽车在行驶时,轮胎产生高温后,热量通过散热圈传递到导热片上,最后通过散热片散发掉,且每个轮辐一侧都设有散热片,因此散热片的数量较多,从而提高了散热片的效率,而汽车在行驶时,外轮毂和内轮毂在转动时,相邻两个轮辐之间的连接板也随之转动,当转动板在转动的同时,外界的空气会通过导风孔进入到外轮毂与内轮毂之间,且导风片的设置可以引导空气进入到导风孔内的效率,而当导风孔内的空气流动到散热片上时,会提高散热片散热的效率,且连接板还可提高相邻两个轮辐之间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有加强板,相邻两个散热片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有利于提高多个散热片之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连接层和散热层,连接层可以提高散热片的强度,从而提高散热片与导热片之间的稳定性,而散热层用于吸收热量并挥发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辐与导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内轮毂、2外轮毂、3散热圈、4轮辐、5导热片、6散热片、601连接层、602散热层、7连接板、8导风片、9导风孔、10加强板、 11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包括内轮毂1,所述内轮毂1 外侧设置有外轮毂2,所述外轮毂2内壁设置有散热圈3,所述内轮毂1与外轮毂2之间设置有散热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轮辐4,所述轮辐4一侧设置有导热片5,所述导热片5底部设置有多个散热片6,所述轮辐4顶端与外轮毂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轮辐4底端与内轮毂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轮辐4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表面设置有若干导风片8,所述导风片8一侧贯穿设有导风孔9;
所述内轮毂1、轮辐4以及内轮毂1的表面上均由设置有底漆预喷涂层,所述底漆预喷涂层顶部设置有仿电镀涂料喷涂层;
所述底漆预喷涂层厚度不少于0.2mm;
所述仿电镀涂料喷涂层厚度设置为0.1mm;
所述导风片8与导风孔9均倾斜设置,且导风片8与导风孔9倾斜的方向相一致,所述散热圈3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导风孔9形状设置为喇叭状,所述连接板7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轮辐4安装在外轮毂2与内轮毂1之间,轮辐4两端均通过螺栓与外轮毂2和内轮毂1相连接,而当轮辐4与外轮毂2相连接时,轮辐4一侧的导热片5刚好与外轮毂2内壁的散热圈3相贴合,当汽车在行驶时,轮胎产生高温后,会传递一部分热量到外轮毂2上,最后被散热圈3吸收掉一部分,而导热片5与散热圈3相贴合,从而热量都传递到导热片5上,最后通过散热片6散发掉,且每个轮辐4一侧都设有散热片6,因此散热片6的数量较多,从而提高了散热片6的效率,而汽车在行驶时,外轮毂2和内轮毂1在转动时,相邻两个轮辐4之间的连接板7也随之转动,当转动板在转动的同时,外界的空气会通过导风孔9进入到外轮毂2与内轮毂1之间,且导风片8的设置可以引导空气进入到导风孔9内的效率,而当导风孔9内的空气流动到散热片6上时,会提高散热片6 散热的效率,且连接板7还可提高相邻两个轮辐4之间的稳定性。
如附图1和图5所示的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还包括散热片6,若干所述散热片6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0,所述加强板1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片6包括连接层601,所述连接层601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层602;
所述外轮毂2与内轮毂1一侧均设置有多个螺栓孔11,所述连接层601 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散热层602由铜材料制成。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散热片6由连接层601和散热层602组成,连接层601可以提高散热片6的强度,提高散热片6与导热片5 之间的稳定性,而散热层602用于吸收热量并挥发热量,而相邻两个散热片6 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10,可以提高多个散热片6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轮辐4安装在外轮毂2与内轮毂1之间,轮辐4两端均通过螺栓与外轮毂2和内轮毂1相连接,而当轮辐4与外轮毂2相连接时,轮辐4一侧的导热片5刚好与外轮毂2内壁的散热圈3相贴合,当汽车在行驶时,轮胎产生高温后,会传递一部分热量到外轮毂2上,最后被散热圈3吸收掉一部分,而导热片5与散热圈3相贴合,从而热量都传递到导热片5上,最后通过散热片6散发掉,且每个轮辐4一侧都设有散热片6,因此散热片6的数量较多,从而提高了散热片6的效率,而汽车在行驶时,外轮毂2和内轮毂1在转动时,相邻两个轮辐4之间的连接板7也随之转动,当转动板在转动的同时,外界的空气会通过导风孔9进入到外轮毂2与内轮毂1之间;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散热片6由连接层601 和散热层602组成,连接层601可以提高散热片6的强度,提高散热片6与导热片5之间的稳定性,而散热层602用于吸收热量并挥发热量。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包括内轮毂(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1)外侧设置有外轮毂(2),所述外轮毂(2)内壁设置有散热圈(3),所述内轮毂(1)与外轮毂(2)之间设置有散热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轮辐(4),所述轮辐(4)一侧设置有导热片(5),所述导热片(5)底部设置有多个散热片(6),所述轮辐(4)顶端与外轮毂(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轮辐(4)底端与内轮毂(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轮辐(4)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表面设置有若干导风片(8),所述导风片(8)一侧贯穿设有导风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散热片(6)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0),所述加强板(1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片(6)包括连接层(601),所述连接层(601)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层(6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2)与内轮毂(1)一侧均设置有多个螺栓孔(11),所述连接层(60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散热层(602)由铜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1)、轮辐(4)以及内轮毂(1)的表面上均由设置有底漆预喷涂层,所述底漆预喷涂层顶部设置有仿电镀涂料喷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预喷涂层厚度不少于0.2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电镀涂料喷涂层厚度设置为0.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8)与导风孔(9)均倾斜设置,且导风片(8)与导风孔(9)倾斜的方向相一致,所述散热圈(3)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孔(9)形状设置为喇叭状,所述连接板(7)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
CN201921315793.0U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51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5793.0U CN210851872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5793.0U CN210851872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1872U true CN210851872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579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51872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18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4956A (zh) * 2021-08-17 2021-11-19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大容量干式空心电抗器本体温度的散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4956A (zh) * 2021-08-17 2021-11-19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大容量干式空心电抗器本体温度的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51872U (zh) 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CN208376427U (zh) 一种自冷却式汽车轮毂
CN107269802B (zh) 自行车部件、自行车链轮和自行车复合链轮
CN103253076A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散热轮毂
CN210911874U (zh) 一种高散热性工程车用轮毂
CN212604258U (zh) 一种电镀铝合金轮毂
CN205615260U (zh) 汽车轮毂
CN206186670U (zh) 一种散热性聚氨酯实心轮胎车轮
CN207327988U (zh) 一种自冷却式汽车轮毂
CN206856398U (zh) 一种加强型散热轮毂
US4035891A (en) Method of forging and press-forming aluminum wheel
CN208006599U (zh) 汽车镁合金轮毂骨架
CN208842137U (zh) 一种具有快速降温散热功能的汽车轮毂变位器
CN211543135U (zh) 一种轮辐风孔折弯的车辆轮辐
CN214396245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汽车轮胎钢圈
CN206510680U (zh) 一种包不锈钢边铝合金轮毂
CN220302666U (zh) 一种汽车用差速器壳体
CN214775177U (zh) 一种高强度轮毂
CN216423963U (zh) 一种具有强化结构的轮辐
CN217804145U (zh) 一种轻量化一体式轮毂
CN215321762U (zh) 一种轻量化商用车轮
CN220904553U (zh) 一种铝合金电动车轮毂
CN210082813U (zh) 一种便于拆装轮胎的车轮
CN215705440U (zh) 一种重型汽车轮毂
CN219191808U (zh) 轮毂、车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