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40086U - 一种新型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40086U
CN210840086U CN201921458088.6U CN201921458088U CN210840086U CN 210840086 U CN210840086 U CN 210840086U CN 201921458088 U CN201921458088 U CN 201921458088U CN 210840086 U CN210840086 U CN 210840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seat
edge
screw rod
seat
press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80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in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in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in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in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80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40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40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40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加热器,主要包括外框、第一压架、螺杆、第一中座、底座、第二中座、第二压架和电热板,所述第一压架边缘处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螺杆经由通孔贯穿第一压架;所述第一中座外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套,所述螺杆贯穿连接第一支套,所述第一中座中部嵌设安装有第一螺纹管,所述第一中座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板,第一支板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中座内侧边缘处开设有上宽下窄的第一插槽。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加热器与介质的接触充分,热量转移效率高,保证加热效率,节约能量;且在使用中,装置的密封结构更换方便,设备结构简洁,更换过程快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具体是一种新型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加热器是指利用电能达到加热效果的电器,它体积小,加热功率高,使用十分广泛,采用智能控制模式,控温精度高,可与计算机联网,应用范围广,寿命长,可靠性高,加热器原理的核心的是能量转换,最广泛的就是电能转换成热能,加热器有本体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发热元件采用不锈钢钢管做保护套管,经压缩工艺成型,控制部分采用先进的数字电路,集成电路触发器、高反压可控硅等组成可调测温、恒温系统,保证了电加热器的正常运行。
现有的加热器与介质的接触不充分,热量转移效率低,加热效率差,浪费加热能量;且在使用中,装置的密封多采用打胶密封,密封件老化更换不便,设备部件众多,更换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加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加热器,主要包括外框、第一压架、螺杆、第一中座、底座、第二中座、第二压架和电热板,所述第一压架边缘处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螺杆经由通孔贯穿第一压架;
所述第一中座外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套,所述螺杆贯穿连接第一支套,所述第一中座中部嵌设安装有第一螺纹管,所述第一中座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板,第一支板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中座内侧边缘处开设有上宽下窄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中座内部位于第一插槽处插接安装有第一密封套;
所述外框外侧边缘处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穿孔座,所述螺杆贯穿连接穿孔座,所述外框前侧位于穿孔座外部卡接安装有卡套,卡套前侧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前侧上部装配安装有干烧保护器,所述底座前侧下部装配安装有可控硅;
所述第二中座外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第二支套,所述螺杆贯穿连接第二支套,所述第二中座中部嵌设安装有第二螺纹管,所述第二中座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板,第二支板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中座内侧边缘处开设有上窄下宽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中座内部位于第二插槽处插接安装有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二压架边缘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螺杆经由贯穿孔串接第二压架,所述螺杆外侧位于第二压架下部旋接安装有自锁螺母;
所述第一中座和第二中座之间贯穿安装有电热板,所述第二密封套和第一密封套内壁均与电热板外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一中座顶端和第二中座底端固定安装有与电热板配合的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中座底端侧壁与外框顶端侧壁之间压接安装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边缘处开设有供螺杆贯穿安装有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中座顶端侧壁与外框底端侧壁之间压接安装有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边缘处开设有供螺杆贯穿安装有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板采用陶瓷电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控硅、干烧保护器和电热板与外部电源及外部控制设均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加热器与介质的接触充分,热量转移效率高,保证加热效率,节约能量;且在使用中,装置的密封结构更换方便,设备结构简洁,更换过程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加热器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型加热器中第二中座、第二压板、第二压架、第二密封环和第二密封套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新型加热器中第一中座、第一压板、第一压架、第一密封环和第一密封套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新型加热器中底座、可控硅和干烧保护器之间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新型加热器中外框和穿孔座之间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框1、第一支套2、第一压架3、螺杆4、第一螺纹管5、第一中座6、第一密封环7、穿孔座8、卡套9、底座10、第二密封环11、第二中座12、第二压架13、第二螺纹管14、第二支套15、可控硅16、干烧保护器17、电热板18、第二压板19、第二挡板20、第二插槽21、第二密封套22、第二支板23、第一压板24、第一支板25、第一挡板26、第一插槽27、第一密封套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加热器,主要包括外框1、第一压架3、螺杆4、第一中座6、底座10、第二中座12、第二压架13和电热板18,所述第一压架3边缘处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螺杆4经由通孔贯穿第一压架3;
所述第一中座6外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套2,所述螺杆4贯穿连接第一支套2,所述第一中座6中部嵌设安装有第一螺纹管5,所述第一中座6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板25,第一支板25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26,所述第一中座6内侧边缘处开设有上宽下窄的第一插槽27,所述第一中座6内部位于第一插槽27处插接安装有第一密封套28;
所述外框1外侧边缘处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穿孔座8,所述螺杆4贯穿连接穿孔座8,所述外框1前侧位于穿孔座8外部卡接安装有卡套9,卡套9前侧固定安装有底座10,底座10前侧上部装配安装有干烧保护器17,所述底座10前侧下部装配安装有可控硅16;
所述第二中座12外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第二支套15,所述螺杆4贯穿连接第二支套15,所述第二中座12中部嵌设安装有第二螺纹管14,所述第二中座12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板23,第二支板23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20,所述第二中座12内侧边缘处开设有上窄下宽的第二插槽21,所述第二中座12内部位于第二插槽21处插接安装有第二密封套22,所述第二压架13边缘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螺杆4经由贯穿孔串接第二压架13,所述螺杆4外侧位于第二压架13下部旋接安装有自锁螺母;
所述第一中座6和第二中座12之间贯穿安装有电热板18,所述第二密封套22和第一密封套28内壁均与电热板18外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一中座6顶端和第二中座12底端固定安装有与电热板18配合的第二压板19和第一压板24。
所述第一中座6底端侧壁与外框1顶端侧壁之间压接安装有第一密封环7,第一密封环7边缘处开设有供螺杆4贯穿安装有圆孔。
所述第二中座12顶端侧壁与外框1底端侧壁之间压接安装有第二密封环11,第二密封环11边缘处开设有供螺杆4贯穿安装有穿孔。
所述电热板18采用陶瓷电热板。
所述可控硅16、干烧保护器17和电热板18与外部电源及外部控制设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加热器,使用时,通过管道将设备连入供水管道,且水从第二螺纹管14流入,从第一螺纹管5流出,且第二挡板20和第一挡板26的设置降低水流速度,起到分流的作用,避免高压水流直接冲过外框1流过设备,产生外框1内部水位不满的现象,用时将水流分散向四周,与四个加热板18充分接触,且降低流速的水可以充分填满外框1内部空间,保证了接触面积和换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能源的外溢浪费,且在使用中,通过第一密封环7、第二密封环11、第二密封套22和第一密封套28配合,对设备的接缝位置进行充分密封,且密封采用螺杆4压接密封,在更换时,直接拆下螺杆4进行设备快速分离,保证设备的易损件更换速度,结构简单,换件快捷,通过可控硅16进行温度检测,通过干烧保护器17进行防干烧保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本加热器与介质的接触充分,热量转移效率高,保证加热效率,节约能量;且在使用中,装置的密封结构更换方便,设备结构简洁,更换过程快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新型加热器,主要包括外框(1)、第一压架(3)、螺杆(4)、第一中座(6)、底座(10)、第二中座(12)、第二压架(13)和电热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架(3)边缘处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螺杆(4)经由通孔贯穿第一压架(3);
所述第一中座(6)外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套(2),所述螺杆(4)贯穿连接第一支套(2),所述第一中座(6)中部嵌设安装有第一螺纹管(5),所述第一中座(6)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板(25),第一支板(25)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26),所述第一中座(6)内侧边缘处开设有上宽下窄的第一插槽(27),所述第一中座(6)内部位于第一插槽(27)处插接安装有第一密封套(28);
所述外框(1)外侧边缘处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穿孔座(8),所述螺杆(4)贯穿连接穿孔座(8),所述外框(1)前侧位于穿孔座(8)外部卡接安装有卡套(9),卡套(9)前侧固定安装有底座(10),底座(10)前侧上部装配安装有干烧保护器(17),所述底座(10)前侧下部装配安装有可控硅(16);
所述第二中座(12)外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第二支套(15),所述螺杆(4)贯穿连接第二支套(15),所述第二中座(12)中部嵌设安装有第二螺纹管(14),所述第二中座(12)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板(23),第二支板(23)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20),所述第二中座(12)内侧边缘处开设有上窄下宽的第二插槽(21),所述第二中座(12)内部位于第二插槽(21)处插接安装有第二密封套(22),所述第二压架(13)边缘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螺杆(4)经由贯穿孔串接第二压架(13),所述螺杆(4)外侧位于第二压架(13)下部旋接安装有自锁螺母;
所述第一中座(6)和第二中座(12)之间贯穿安装有电热板(18),所述第二密封套(22)和第一密封套(28)内壁均与电热板(18)外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一中座(6)顶端和第二中座(12)底端固定安装有与电热板(18)配合的第二压板(19)和第一压板(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座(6)底端侧壁与外框(1)顶端侧壁之间压接安装有第一密封环(7),第一密封环(7)边缘处开设有供螺杆(4)贯穿安装有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座(12)顶端侧壁与外框(1)底端侧壁之间压接安装有第二密封环(11),第二密封环(11)边缘处开设有供螺杆(4)贯穿安装有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板(18)采用陶瓷电热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16)、干烧保护器(17)和电热板(18)与外部电源及外部控制设均电性连接。
CN201921458088.6U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新型加热器 Active CN210840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8088.6U CN210840086U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新型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8088.6U CN210840086U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新型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40086U true CN210840086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1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8088.6U Active CN210840086U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新型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40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40086U (zh) 一种新型加热器
GB2351894B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heating elements
CN109582110B (zh) 一种微型计算机散热架装置
CN212157633U (zh) 一种加热组件
CN210532712U (zh) 一种安全节能的暖锅炉
CN211958374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电厂用锅炉热控电源柜
CN210599375U (zh) 一种水泵防过热保护装置
CN208925935U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及其加热装置
CN201182012Y (zh) 氮化钛加热装置
CN217456690U (zh) 一种药膏灌装机加热装置
CN207517711U (zh) 一种能散热的电池组件
CN219064208U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厨具导热管
CN201652770U (zh) 一种厚膜加热热水器
CN21057966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源金属外壳
CN206212472U (zh) 一种电力抄表集中器的固定装置
CN211625714U (zh) 一种新型冷凝锅炉散热结构
CN109317874A (zh) 一种电池自动化生产过程无氧焊接装置
CN220250056U (zh) 一种电厂余热利用装置
CN220124417U (zh) 一种保温碗
CN214065275U (zh) 一种加热装置
CN216415292U (zh) 一种道地霍山石斛栽培用调温培养盆装置
CN216651123U (zh) 驱蚊器
CN220818614U (zh) 一种石墨化炉的炉头送电装置
CN218071832U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ptc发热体
CN220673957U (zh) 一种水ptc加热器固定发热组件模块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