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9780U - 一体式布控球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布控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9780U
CN210839780U CN201922448557.2U CN201922448557U CN210839780U CN 210839780 U CN210839780 U CN 210839780U CN 201922448557 U CN201922448557 U CN 201922448557U CN 210839780 U CN210839780 U CN 210839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clamping seat
base
battery
control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85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玉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ngj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ngj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ngj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ngj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85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9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9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9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布控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壳体、主机箱以及底座;所述壳体上部为“U”形结构,壳体下部为圆柱形结构,在“U”形结构内连接有定位轴,定位轴上转动安装有摄像机,所述圆柱形结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组件,主机箱上端设有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底座设于主机箱下端,底座内开设有电池安装孔,电池安装孔下端设有电池保护盖,电池保护盖下端设有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布控球,通过将壳体、主机箱以及底座设置成可便于拆卸的一体式结构,解决了现有布控球体积较大、结构零散且不易组装和拆卸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体式布控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布控球。
背景技术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集摄像、监控、通信等功能为一体的布控球,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可以根据现场安全管理的需要,对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作业、设备装置状态异常进行实时智能化监督,故它集成有图像识别和分析计算处理功能,整合了计算机视觉识别处理的硬件设备,为此,现有的布控球组合有摄像组件、主机箱体以及电池组,摄像组件用于图像拍摄与监控,主机箱体内装载有存储器、控制器以及图像处理软硬件等,而电池组则为布控球提供电力支撑,这种设计导致布控球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摄像组件、主机箱体以及电池组三者各为独立的结构单元,仅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也极不便于组装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布控球,通过将安装有摄像机的壳体、主机箱以及安装有电池的底座设置成可便于拆卸的一体式结构,用于解决现有布控球体积较大、结构零散且不易组装和拆卸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布控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壳体、主机箱以及底座;所述壳体的上部为“U”形结构,壳体的下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内可拆卸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转动安装有摄像机,所述圆柱形结构的下端固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主机箱的上端固设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固定设于主机箱的下端,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电池安装孔,所述电池安装孔的下端滑动设有电池保护盖,所述电池保护盖的下端设有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并用于防止电池保护盖脱落的限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固定设于圆柱形结构的下端,所述第一凸台的下端固设有第一卡座,所述第一卡座的下端固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凸台和转动设于第二凸台外侧的套筒,所述第二凸台的上端固设有第二卡座,所述第二卡座与第一卡座贴合,且所述第二卡座内开设有与定位柱间隙配合的圆形槽,所述第二凸台的下端通过定位销与主机箱固接,所述套筒的上端与第一凸台螺纹连接,套筒的下端设于主机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座的下端开设有沿定位柱的中心轴环形分布的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深度为0.5~1mm,且所述第二卡座的上端对应设有与所述齿轮槽卡合的轮齿。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活动设于第一卡座与套筒、第二卡座与套筒围成的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轴的两端设于通孔内,且“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外均安装有弧形罩,所述弧形罩、“U”形结构以及定位轴三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金属板和永磁铁,所述金属板滑动设于底座内,且所述金属板与电池保护盖贴合,所述永磁铁位于底座内并分设于电池安装孔的两侧,所述永磁铁设于金属板的上方,且所述永磁铁与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导磁件,所述导磁件与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的一侧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用于驱动金属板沿底座内部来回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倒“凹”形结构,所述电池安装孔以及电池保护盖设于倒“凹”形结构的中间部位,所述永磁铁以及导磁件均分布于倒“凹”形结构的两端内部,且倒“凹”形结构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金属板滑动设于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第一卡座以及第一凸台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二卡座以及第二凸台一体化成型。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壳体设置成上部为“U”形、下部为圆柱形的结构,便于将摄像机竖向转动安装在壳体的上部,从而尽可能地扩大摄像机在竖向维度上的拍摄和监控范围。
2).通过在壳体的下端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在主机箱的上端设置第二连接组件,可有效实现摄像机与主机箱的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将第一连接组件设置成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凸台、第一卡座和定位柱,将第二连接组件设置成第二凸台以及可在第二凸台转动的套筒,且在第二凸台的上端设置第二卡座与第一卡座卡接,在第二卡座内设置用于安装定位柱的圆形槽,并将第二凸台的下端与主机箱固定连接,用以实现壳体与主机箱的预连接,继续将套筒与第一凸台的外侧螺纹连接,并将套筒的下端设置在靠近主机箱上端的位置,从而在达到壳体与主机箱上下连接的同时还能确保壳体与套筒沿横向进行转动,由此扩大摄像机在横向维度上的拍摄和监控范围。
3).通过在主机箱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并在底座上设置电池安装孔和电池保护盖,由此确保在一体化的结构基础上为布控球提供应有的电力支撑。
4).通过在底座设置限位组件,可进一步地防止电池保护盖脱落,进而预防布控球因电力中断而导致监控失效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布控球的组装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布控球局部拆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布控球中第一卡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布控球中第二卡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布控球中底座局部拆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壳体1、主机箱2、底座3、定位轴4、摄像机5、第一连接组件6、第一凸台601、第一卡座602、定位柱603、第二连接组件7、第二凸台701、套筒702、第二卡座703、圆形槽704、定位销705、电池安装孔8、电池保护盖9、限位组件10、金属板1001、永磁铁1002、导磁件1003、齿轮槽11、轮齿12、弹簧13、弧形罩14、拉手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发明的限定。
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一体式布控球,包括从上至依次分布的壳体1、主机箱2以及底座3,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摄像机5,所述主机箱2内安装有风扇、音响、内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等相关硬件,所述底座3内则安装有为整个布控球供电的锂电池,为了方便布控球的组装和拆卸,如图1和图2所示,将壳体1设置为上部为“U”形结构、下部为圆柱形结构的形状,在“U”形结构内转动安装有摄像机5,具体安装方式为,在“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开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在两个通孔内安装有定位轴4,在定位轴4上套设有摄像机5,为避免摄像机5在定位轴4上来回移动,在定位轴4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座,两个限位座分别贴于摄像机5的两侧,且为了保护壳体1上部的“U”形结构,使得布控球外形较为美观,在“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外侧均安装有弧形罩14,从而使得弧形罩14、壳体1与摄像头整体形成一个上端为半球形、下端为圆柱体的耐看的结构,所述弧形罩14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固定连接,而为了防止定位轴4在通孔内转动,将弧形罩14与“U”形结构两个竖向端连接的其中两颗螺钉竖向设置,并分别依次穿过弧形罩14、“U”形结构以及定位轴4,从而将三者紧密的固定。
在上述基础上,在壳体1的圆柱形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6,在主机箱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组件7,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与第二连接组件7配合,从而实现壳体1与主机箱2的转动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将第一连接组件6设置为包括有第一凸台601、第一卡座602以及定位柱603的结构,所述第一凸台601与壳体1圆柱形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卡座602固设在第一凸台601的下端,而所述定位柱603则固定设在第一卡座602下端的中心位置,优选的,为使第一连接组件6与壳体1更稳固的连接,将第一凸台601、第一卡座602、定位柱603以及壳体1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将第二连接组件7设置成包括有第二凸台701和套筒702的结构,所述第二凸台701的下端设在主机箱2上端开设有凹槽内,且在第二凸台701的下端和主机箱2上对应开设有定位孔,将第二凸台701安装在主机箱2内,定位柱603穿过对应开设的两个定位孔,从而将第二凸台701与主机箱2固定连接,而所述套筒702则设在第二凸台701凸出于主机箱2的部分外侧,所述套筒702可沿第二凸台701转动,其实现转动的连接方式为在第二凸台701凸出于主机箱2的部分外侧开设有环形台,在套筒702内侧对应开设有环形槽,所太空环形台与环形槽间隙配合,从而达到套筒702在第二凸台701外转动的目的,为了使壳体1与主机箱2连接,将套筒702与第一凸台601的外侧螺纹连接,且在第二凸台701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卡座602贴合的第二卡座703,且沿第二卡座703的上端向下开设有圆形槽704,所述定位柱603在第一凸台601与套筒702螺旋配合的时候即进入到圆形槽704内,为使在转动套筒702时壳体1一起转动,所述定位柱603与圆形槽704也设置为间隙配合,同时,为了使布控球更便于组装和拆卸,将第二卡座703与第二凸台701也设置成一体成型。
通过上面的设计,当套筒702与第一凸台601拧紧时,通过转动套筒702,可使壳体1同步沿环形台做横向转动,加之摄像机5可沿定位轴4竖向转动,由此最大化扩展了摄像机5拍摄与监控时覆盖的范围,从而更加增加了布控球的监控视觉,但这样的设计也存在一个问题,当将布控球调整到一定角度后需停止一段时间再进行转动时,现有的结构不能精确保证,在受到强风或偶然的外力作用时,壳体1仍会与套筒702一起转动,为避免此情况发生,在第一卡座602的下端开设有齿轮槽11,如图3所示,所述齿轮槽11沿着定位柱603的中心轴环形分布,且齿轮槽11呈锥形形状设置,同时,如图4所示,在第二卡座703的上端对应设置有轮齿12,所述轮齿12与齿轮槽11配合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组件6与第二连接组件7的定位,而为了便于壳体1定位后再实现转动,所述齿轮槽11不宜设置过深,优选为在0.5到1MM的范围内,且为了便于定位后的再转动,在第一卡座602和套筒702之间、第二卡座703和套筒702之间均留有间隙,由上面所述可知,两个间隙是连通的,在这连通的两个间隙内活动安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在完全压紧时,其上端的位置略低于轮齿12的上端,此时即是套筒702与第一凸台601螺纹配合到最紧,壳体1与主机箱2固定连接而无法转动时的情形,当需要再转动套筒702时,用力反转壳体1,使得轮齿12从齿轮槽11内移出,弹簧13随之张开,其最上端略高于轮齿12的上端,此时再转动套筒702,即可实现壳体1与套筒702的同步转动。
上述结构实现了壳体1与主机箱2的转动连接,为了将底座3与主机箱2连接,且为了便于安装和更换电池,避免电池因环境影响而停止为布控球供电,如图5所示,将所述底座3固定设在主机箱2的下端,两者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卡接和一体成型,为了使两者连接更为紧固,本实施例将将底座3与主机箱2一体成型,并将底座3的结构设置为倒“凹”形结构,所述电池安装孔8设在倒“凹”形结构的中间部位,而所述电池保护盖9即滑动设在电池安装孔8的下端,具体的滑动方式为在电池安装孔8的其中对应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在电池保护盖9上设置有与导向槽配合的条形台,且在电池安装孔8另外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置有卡槽,在电池保护盖9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卡子,当推动电池保护盖9滑动时,卡子与卡槽卡接,从而实现电池保护盖9对电池的保护,进一步地,为防止电池保护盖9松动,在电池保护盖9的下端设置有限位组件10,所述限位组件10由金属板1001、永磁铁1002以及导磁件1003共同构成,其中,
在倒“凹”形结构的两端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金属板1001即滑动设于滑槽内,该金属板1001穿过两边的滑槽后,与电池保护盖9贴合,从而可有效避免电池保护盖9脱落,而所述导磁件1003固定设在底座3内,且导磁件1003的下端与金属板1001贴合,永磁铁1002则固定设在导磁件1003的上端,通常是直接卡在底座3内部的安装槽内,通过此设计,金属板1001的两端在磁力作用下能更好地将金属板1001与电池保护盖9贴紧,而为了便于安装或更换电池时取下金属板1001,在金属板1001沿滑槽滑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拉手15,所术拉手15设置成带有凹条的形状,由此便于操作人员拉动金属板1001。
综上所述,将壳体1与主机箱2转动连接,底座3与主机箱2一体成型,并在底座3下端设置限位组件10,既缩小了布控球的整体体积,又方便了布控球的组装和拆卸,同时有效避免了电池与布控球接触不良而存在的监控中断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中,需要说明的是,表示方位的术语名词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并非对具体技术特征的安装位置进行唯一的限定,不排除其他能够实现的安装方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壳体(1)、主机箱(2)以及底座(3);所述壳体(1)的上部为“U”形结构,壳体(1)的下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内可拆卸连接有定位轴(4),所述定位轴(4)上转动安装有摄像机(5),所述圆柱形结构的下端固设有第一连接组件(6),所述主机箱(2)的上端固设有第二连接组件(7),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与第二连接组件(7)转动连接,所述底座(3)固定设于主机箱(2)的下端,所述底座(3)内开设有电池安装孔(8),所述电池安装孔(8)的下端滑动设有电池保护盖(9),所述电池保护盖(9)的下端设有与底座(3)可拆卸连接并用于防止电池保护盖(9)脱落的限位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凸台(601),所述第一凸台(601)固定设于圆柱形结构的下端,所述第一凸台(601)的下端固设有第一卡座(602),所述第一卡座(602)的下端固设有定位柱(603);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包括第二凸台(701)和转动设于第二凸台(701)外侧的套筒(702),所述第二凸台(701)的上端固设有第二卡座(703),所述第二卡座(703)与第一卡座(602)贴合,且所述第二卡座(703)内开设有与定位柱(603)间隙配合的圆形槽(704),所述第二凸台(701)的下端通过定位销(705)与主机箱(2)固接,所述套筒(702)的上端与第一凸台(601)螺纹连接,套筒(702)的下端设于主机箱(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602)的下端开设有沿定位柱(603)的中心轴环形分布的齿轮槽(11),所述齿轮槽(11)的深度为0.5~1mm,且所述第二卡座(703)的上端对应设有与所述齿轮槽(11)卡合的轮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02)内安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活动设于第一卡座(602)、第二卡座(703)与套筒(702)围成的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轴(4)的两端设于通孔内,且“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外均安装有弧形罩(14),所述弧形罩(14)、“U”形结构以及定位轴(4)三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0)包括金属板(1001)和永磁铁(1002),所述金属板(1001)滑动设于底座(3)内,且所述金属板(1001)与电池保护盖(9)贴合,所述永磁铁(1002)位于底座(3)内并分设于电池安装孔(8)的两侧,所述永磁铁(1002)设于金属板(1001)的上方,且所述永磁铁(1002)与金属板(1001)之间设置有导磁件(1003),所述导磁件(1003)与底座(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001)的一侧设置有拉手(15),所述拉手(15)用于驱动金属板(1001)沿底座(3)内部来回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为倒“凹”形结构,所述电池安装孔(8)以及电池保护盖(9)设于倒“凹”形结构的中间部位,所述永磁铁(1002)以及导磁件(1003)均分布于倒“凹”形结构的两端内部,且倒“凹”形结构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金属板(1001)滑动设于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603)、第一卡座(602)以及第一凸台(601)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二卡座(703)以及第二凸台(701)一体化成型。
CN201922448557.2U 2019-12-30 2019-12-30 一体式布控球 Active CN210839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8557.2U CN210839780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体式布控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8557.2U CN210839780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体式布控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9780U true CN210839780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0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8557.2U Active CN210839780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体式布控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97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8378A (zh) * 2019-12-30 2020-04-03 四川兴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智能布控球
CN113163159A (zh) * 2021-02-24 2021-07-23 浙江尚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智慧安监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8378A (zh) * 2019-12-30 2020-04-03 四川兴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智能布控球
CN113163159A (zh) * 2021-02-24 2021-07-23 浙江尚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智慧安监设备
CN113163159B (zh) * 2021-02-24 2022-05-31 浙江尚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智慧安监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9780U (zh) 一体式布控球
CN110612014A (zh) 一种带有保护装置的远程监控终端
CN110958378A (zh) 一种一体式智能布控球
CN218671275U (zh) 一种中轴可调的支架
CN208281605U (zh) 一种旋钮
CN216923797U (zh) 基于防火监督用的便携式监测装置
CN214119467U (zh) 一种安防监控设备
CN211024840U (zh) 一种自助理疗辅助装置
CN210405482U (zh) 一种智能化电力系统用摄像头组件
CN110553131B (zh) 一种电力营销用手持设备
CN213485029U (zh) 多角度同时监控装置
CN209988143U (zh) 一种便于更换镜头的相机云台及含其的无人飞行器
CN213749377U (zh)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试验用装置
CN220762454U (zh) 一种小型涡喷发动机轴承室定位装配工装
CN116668865B (zh) 一种组装式三摄联动摄像头
CN210440942U (zh) 一种手持稳定器手柄
CN211108045U (zh) 一种云台快拆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112137752A (zh) 一种新型动物实验操作台
CN221103451U (zh) 一种机动车事故取样装置
CN109040877B (zh) 一种可旋转音柱的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9693264U (zh) 手机远程管控解析设备
CN210430956U (zh) 一种带有旋转平台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12960673U (zh) 全方位智能桌面跟拍云台
CN216437236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支架
CN215868508U (zh) 一种磁吸式液晶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