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9398U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9398U
CN210839398U CN201921839185.XU CN201921839185U CN210839398U CN 210839398 U CN210839398 U CN 210839398U CN 201921839185 U CN201921839185 U CN 201921839185U CN 210839398 U CN210839398 U CN 210839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ox
magnet 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91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铸
饶盛华
张仕杰
王静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8391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9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9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9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包括永磁同步电机,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顶部通过六角螺栓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置物框,箱体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拉动杆,拉动杆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箱体和第一置物框并延伸至第一置物框的内部,第一置物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驱动器技术领域。该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通过在箱体的内部设置第一限位框,配合第一限位块和固定杆,再利用拉动杆和恢复弹簧,使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控制板被推出,此时控制板斜置在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之间,方便工作人员取出控制板,此结构较为简单,不需要专业的人员就能对其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驱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等优点,主要用于要求响应快速、调速范围宽、定位准确的高性能伺服传动系统和直流电机的更新替代电机。驱动器能够产生相应的数字化的控制,从而驱动电机按照规定的指令运转。控制器通常包括焊接有处理器和集成电路的控制部分,以及含有功率开关器件的电源和驱动部分。将控制器与永磁同步电机一体化设计,有利于减小驱动器体积,方便接线(驱动器需要外接电源线和控制信号线),缩短连接线缆,使驱动装置设计更加紧凑,壳体成本进一步降低。
现有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由于转动电机与控制器一体化设计,使得控制单元更易受到电机内部的电磁干扰和振动影响,导致驱动器在工作时出现故障的概率有所提高,按现有驱动器结构设计,线路板检查和拆卸较为复杂,不方便对其进行测试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解决了现有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器在受到电磁干扰和震动的影响下,现有驱动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包括永磁同步电机,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顶部通过六角螺栓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置物框,所述箱体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箱体和第一置物框并延伸至第一置物框的内部,所述第一置物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恢复弹簧,所述恢复弹簧的左端与拉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置物框,所述第二置物框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置物框内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第二置物框和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驱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的左端与第二置物框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左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左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第二置物框和箱体并延伸至凹槽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接线柱。
优选的,所述拉动杆的外表面在箱体的内表面和第一置物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驱动杆的外表面在箱体的内表面和第二置物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该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通过在箱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置物框,箱体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拉动杆,拉动杆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箱体和第一置物框并延伸至第一置物框的内部,第一置物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恢复弹簧,恢复弹簧的左端与拉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箱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置物框,第二置物框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板,通过在箱体的内部设置第一限位框,配合第一限位块和固定杆,再利用拉动杆和恢复弹簧,使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控制板被推出,此时控制板斜置在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之间,方便工作人员取出控制板,此结构较为简单,方便对其测试和维修,将存放控制器的箱体设置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表面方便对其进行接线。
(2)、该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通过在第二置物框内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第二置物框和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驱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弹簧,驱动弹簧的左端与第二置物框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箱体左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箱体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箱盖,箱盖的一侧开设有凹槽,通过在设置驱动杆,配合驱动弹簧,再利用限位杆和凹槽的配合关系,能够使得箱盖能够轻松被打开,避免了在更换时对电机整体的拆卸,简化了更换控制板的流程,节约了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同步电机的外部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同步电机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永磁同步电机、2-六角螺栓、3-箱体、4-第一置物框、5-拉动杆、6-固定杆、7-第一限位块、8-恢复弹簧、9-第二置物框、10-第二限位块、11-控制板、12-驱动杆、13-驱动弹簧、14-转轴、15-箱盖、16-凹槽、17-限位杆、18-电机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包括永磁同步电机1,永磁同步电机1的外部套设有外壳,永磁同步电机1为现有技术,且永磁同步电机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永磁同步电机1的组成部分:定子、永久磁钢转子、位置传感器、电子换向开关等,箱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接线柱18,18通过导线与控制板11电性连接,永磁同步电机1的顶部通过六角螺栓2固定连接有箱体3,箱体3左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4,箱体3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箱盖15,箱盖15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6,箱体3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置物框4,第一置物框4的右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大小足够第一限位块7转动,箱体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拉动杆5,当拉动拉动杆5时,带动恢复弹簧8拉动第一限位块7绕固定杆6的转动轴转动,能够使得第一限位块7内侧的控制板11以第二限位块10的内表面为支点向上运动,此时控制板11斜置,方便人员取出,拉动杆5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箱体3和第一置物框4并延伸至第一置物框4的内部,拉动杆5的外表面在箱体3的内表面和第一置物框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置物框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顶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7,第一限位块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恢复弹簧8,恢复弹簧8能够帮助第一限位块7将控制板11推出后恢复初始状态,恢复弹簧8的左端与拉动杆5的右端固定连接,箱体3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置物框9,第二置物框9的左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大小足够控制板11翘起,第二置物框9内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驱动杆12,驱动杆12左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能够在箱体3的内表面、凹槽16的内表面和第二置物框9的顶部滑动连接,限位杆17的一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第二置物框9和箱体3并延伸至凹槽16的内表面,驱动杆12的外表面在箱体3的内表面和第二置物框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驱动杆12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第二置物框9和箱体3并延伸至箱体3的外部,驱动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弹簧13,驱动弹簧13的左端与第二置物框9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置物框9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0,第二限位块10和第一限位块7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板11,控制板11为现有技术,控制板11包括控制板、功率板和输出接口等。
使用时,首先将外部的所有电源切断,再按动驱动杆12,使得驱动杆12向右运动,带动限位杆17向右运动,此时驱动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待限位杆17脱离凹槽16的内表面后,将箱盖15打开,然后松掉驱动杆12,驱动弹簧13推动驱动杆12恢复初始状态,然后拉动拉动杆5时,从而带动恢复弹簧8拉动第一限位块7绕固定杆6内的转动轴转动,能够使得第一限位块7内侧的控制板11以第二限位块10的内表面为支点向上运动,此时控制板11斜置,工作人员取出控制板11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包括永磁同步电机(1),所述永磁同步电机(1)的顶部通过六角螺栓(2)固定连接有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置物框(4),所述箱体(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拉动杆(5),所述拉动杆(5)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箱体(3)和第一置物框(4)并延伸至第一置物框(4)的内部,所述第一置物框(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顶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7),所述第一限位块(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恢复弹簧(8),所述恢复弹簧(8)的左端与拉动杆(5)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3)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置物框(9),所述第二置物框(9)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0),所述第二限位块(10)和第一限位块(7)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置物框(9)内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驱动杆(12),所述驱动杆(12)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第二置物框(9)和箱体(3)并延伸至箱体(3)的外部,所述驱动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弹簧(13),所述驱动弹簧(13)的左端与第二置物框(9)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左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4),所述箱体(3)的顶部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有箱盖(15),所述箱盖(15)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2)左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7),所述限位杆(17)的一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第二置物框(9)和箱体(3)并延伸至凹槽(16)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接线柱(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杆(5)的外表面在箱体(3)的内表面和第一置物框(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驱动杆(12)的外表面在箱体(3)的内表面和第二置物框(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CN201921839185.XU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 Active CN210839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9185.XU CN210839398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9185.XU CN210839398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9398U true CN210839398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9185.XU Active CN210839398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9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1499B (zh) 一种内置控制系统电动机
CN208914088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
CN210839398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
CN204231558U (zh) 便携式应急监控装置
CN211145993U (zh) 一种图像处理专用的拍照装置
CN213547253U (zh) 一种易于后续维护检修的电动舵机结构
CN205178778U (zh) 一种内置控制系统电机结构
CN205792126U (zh) 一种新型矿用窄轨电机车用开关磁阻电机
CN202594373U (zh) 一种改进型翻坯机
CN203554199U (zh) 一种ecm电机结构
CN112350490A (zh) 一种易于后续维护检修的电动舵机结构
CN209856065U (zh) 一种智能无刷风机驱动系统
CN203722418U (zh) 一种带端面编码器的变频交流异步电机
CN216035107U (zh) 一种具有机翼防护功能的无人机
CN209324240U (zh) 一种具有电子开关的自动卷帘门
CN215461509U (zh) 基于遥控通信的远程操作救援破门装备
CN218587027U (zh) 一种水泵电机定子安装结构
CN203931884U (zh) 接地线闭锁隔离开关装置
CN214023179U (zh) 一种预防小型薄板位移结构
CN105207386A (zh) 纯电动车用直流电机
CN205135059U (zh) 一种电子式防坠器
AU2021100909A4 (en) Police capture type 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09669421U (zh) 一种纺织机上摇架自动控制系统
CN214393973U (zh) 一种电动机维修辅助装置
CN218633597U (zh) 一种高效永磁直流微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