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9158U - 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9158U
CN210839158U CN201922377950.7U CN201922377950U CN210839158U CN 210839158 U CN210839158 U CN 210839158U CN 201922377950 U CN201922377950 U CN 201922377950U CN 210839158 U CN210839158 U CN 210839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brush plate
terminal leg
plate system
upp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79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鱼兰琼
高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rose Electric Moto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rose Electric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rose Electric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rose Electric Mot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79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9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9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9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用于车辆电机。所述电刷板系统包括电刷板,电刷管,可滑动地布置于每个电刷管内的电刷,电感元件和插头,其中,电刷板包括上侧和相对的下侧;电刷管在所述上侧固定;每个电刷经由相应的电感元件与相应的插头插脚电连接;并且电感元件从所述上侧到所述下侧竖直地布置,该电感元件包括第一接线腿和第二接线腿,所述第一接线腿电连接于电刷。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接线腿在所述下侧电连接于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电机系统包括上述的电刷板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刷板系统能够使其自动装配更容易,同时提高一次合格率,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车辆电机的电刷板系统。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包括该电刷板系统的车辆电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辆电机系统可以包括电刷板系统,其一般包括电刷板,电刷管和电刷,电刷管固定于电刷板上,电刷通过例如弹簧的偏压作用而可滑动地布置在电刷管内。
图1A-1C示出了一种现有的电刷板系统1’。如图1A所示,电刷板系统1’包括电刷板10’,两个电刷管20’,布置于每个电刷管20’内的电刷30’,两个电感元件40’和用于电刷30’的电连接的插头60’(为清楚起见,图1A仅示出一部分插头)。电刷板10’包括上侧11’和相对的下侧12’。两个电刷管20’和两个电感元件40’在上侧分别在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布置,其中每个电感元件40’包括两个电感接线腿41’和42’,每个电感元件40’的一个接线腿41’(在电刷板10’的上侧,参见图1A)电连接到相应的一个电刷30’,另一个接线腿42’(也在电刷板10’的上侧,同样参见图1A)电连接到插头60’的相应的一个插头插脚61’。
如图1A所示,两个电感元件40’彼此平行并且从电刷板10’的上侧到下侧竖直地布置,以便于自动装配电感元件。
图1A还示出电刷板10’的上侧11’还设置了用于第一接线腿41’的引导槽13’和14’和用于第二接线腿42’的引导槽15’,每个引导槽都由两个定位柱限定,用于引导和支撑相应的接线腿。
图1B示出了插头插脚61’,其包括主体62’和从主体延伸的分支63’,分支的末端设有焊盘64’,以将插脚61’与接线腿42’焊接在一起。
图1C示出了电感元件40’,其除了两个接线腿41’和42’之外还具有磁芯43’。
在图1A-1C中的这种设计中,电刷板系统在固定有电刷管的一侧,即上侧将被装配于电机系统的电机齿轮箱内,而在相反的那一侧,即下侧将被装配于电机系统的电机罩内。
在目前的电刷板系统1’的这种布置结构下,电感元件的装配虽然能自动进行,但仍具有以下缺点。第一,插脚61’的分支垂直延伸长度较大(从焊盘64’的平面到主体的垂直距离约为13mm),这需要在电刷板上设置插脚固定孔16’,以在注塑成型电刷板时固定分支,而这常会导致电流从上侧电极通过插脚固定孔流到下侧电极,引起电极爆炸。第二,电感元件40’的第二接线腿42’需要弯曲,以在上侧电连接于插脚61’,这需要第二接线腿42’较长,而且如果弯曲角度不对,则难以装配到引导槽15’中,这使得弯曲有一定的不良率。第三,为使焊盘64’不干扰引导槽15’,焊盘上设有缺口64’a,这减小焊接面积,使得电感元件与插脚的焊接容易不良。以上缺点使得产品的一次合格率较低,仅有80%。
因此,期望的是提供一种一次合格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电刷板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刷板系统,其可以简化自动装配工艺,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电机的电刷板系统,一种用于车辆电机的电刷板系统,包括电刷板,电刷管,可滑动地布置于每个电刷管内的电刷,电感元件和插头,其中,电刷板包括上侧和相对的下侧;电刷管在所述上侧固定;每个电刷经由一电感元件与相应的插头插脚电连接;并且电感元件从所述上侧到所述下侧竖直地布置,该电感元件包括第一接线腿和第二接线腿,所述第一接线腿电连接于电刷。所述第二接线腿在所述下侧电连接于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使电感元件的第二接线腿(从磁芯下端延伸出来)在电刷板的下侧与相应的插头插脚电连接。以此布置,能够降低电感元件和插脚的尺寸要求,节省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刷板系统包括两个电刷管和两个电感元件,电刷管和电感元件均在直径方径向上彼此相对布置。其它数量的电刷管和电感元件也是可能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接线腿沿直线延伸到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而无任何弯曲段。以此布置,第二接线腿可以做得较短(比现有技术的短15mm),而且无需现有技术的弯曲步骤及相应的弯曲角度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刷板设置有容座,电感元件至少部分地容纳于容座内,该容座在第二接线腿附近的容座壁构造有从上侧到下侧为Y形的引导通槽,第二接线腿延伸穿过该引导通槽。以此布置,能够便于第二接线腿穿过而定位于电刷板的下侧,方便装配电感元件。
优选的,容座至少部分地符合电感元件的轮廓。这一布置有利于将电感元件牢固安装于容座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具有主体和从主体向下侧或向上侧伸的分支,该分支的末端设有连接盘,第二接线腿电连接于连接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接线腿自由延伸到连接盘,而无任何引导,除了引导通槽外。这一布置不再需要在电刷板的上侧设置固定槽以支撑第二接线腿,而且能够增加连接盘的面积(例如焊接面积),便于将第二接线腿电连接(例如焊接)到插头插脚,减少不良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连接盘的平面与主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优选为1.7mm。优选的,分支从主体自由延伸到连接盘。这一布置比现有技术的少11.3mm,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由于插脚的分支长度较短,所以不再需要在电刷板上设置插脚固定孔来固定分支,避免了出现电极爆炸的风险,延长电极寿命,降低不良率。
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机,包括上述的电刷板系统。
与目前布置的电刷板系统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刷板系统使其自动装配更简单,并且提高一次合格率。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将更加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A是现有技术的电刷板系统的示意透视图;
图1B是现有技术的电刷板系统的插头端子的示意透视图;
图1C是现有技术的电刷板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刷板系统的示意透视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刷板系统的插头端子的示意透视图;和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刷板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透视图。
在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被以简化方式示出。相似的附图标记在图中指代相似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上下文中,为了清楚起见而使用了术语“上侧”和“下侧”,其参照的分别是电刷板的布置有电刷管的一侧和相反的一侧。
下面参照图2A-2C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仅显示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个电感元件和插头插脚,但是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另一个电感元件和插头插脚。
图2A-图2C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刷板系统。如图2A所示,电刷板系统1包括电刷板10,两个电刷管20,布置于每个电刷管20内的电刷30,两个电感元件40,和用于电刷30的电连接的插头60(为清楚起见,图2A仅示出一部分插头)。电刷板10包括上侧11和相对的下侧12,电刷管20在该上侧11处固定。两个电刷管20和两个电感元件40均在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布置。电感元件40包括两个电感接线腿41和42,电感元件40的一个接线腿41在电刷板10的上侧电连接到相应的一个电刷30,另一个接线腿42则在电刷板10的下侧电连接到插头60的相应的一个插头插脚61。
图2A示出了电感元件40从电刷板10的上侧11到下侧12竖直地布置。
为便于定位和引导电刷30和电感元件40的第一接线腿41之间的电连接,电刷板10的上侧11还设置了引导槽13和14,如图2A所示。每个引导槽都由两个定位柱限定,用于引导和支撑第一接线腿41。
图2A还示出电刷板10设置有容座17,其符合电感元件40的轮廓,以便电感元件40容纳于该容座17。该容座17在第二接线腿42附近的容座壁构造有从上侧到下侧为Y形的引导通槽17a,以供第二接线腿42延伸穿过。
图2B示出了插头插脚61,其包括主体62和从主体向下侧12延伸的分支63,分支的末端设有焊盘64,以将插脚61与第二接线腿42焊接在一起。根据情况,分支也可以从主体向上侧11延伸。总之,焊盘64处于下侧12或靠近下侧12。
图2C示出了电感元件40,其除了两个接线腿41和42之外还具有磁芯43。
与图1A-1C所示的现有电刷板系统相比,图2A-2C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刷板系统1的优点在于:第一,第二接线腿42沿直线延伸到相应的插头插脚61,而无任何弯曲段。这样第二接线腿可以做得较短(比现有技术的短15mm),而且无需现有技术的弯曲步骤及相应的弯曲角度要求。第二,第二接线腿42自由延伸到焊盘64,而无需任何引导,除了引导通槽17a外,使得不再像现有电刷板系统那样需要在电刷板10’的上侧11’设置固定槽15’以支撑第二接线腿42’,进而也不需要焊盘64’的缺口64’a,这增加了焊接面积,减少焊接不良率。第三,焊盘64的平面与主体62之间的垂直距离约为1.7mm,这比现有电刷板系统的少11.3mm,而且由于插脚61的分支63长度较短,所以不再像现有电刷板系统那样需要在电刷板10’上设置插脚固定孔16’来固定分支63’,避免了出现电极爆炸的风险。
经过测试发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的电刷板系统,与传统布置的电刷板系统相比,自动装配更容易,一次合格率得到提高。
在一些情形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特征可以与其它特征无关地使用。另一方面,当有必要时,可以组合在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特征以提供各种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措辞和表述都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使用这些措辞和表述并不意图将图示和描述的特性的任何等同物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外。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能存在各种修改、变型和替代例。权利要求书意图涵盖所有此类等同物。
附图标记列表
1’ 电刷板系统
10’ 电刷板
11’ 上侧
12’ 下侧
13’ 引导槽
14’ 引导槽
15’ 引导槽
16’ 插脚固定孔
20’ 电刷管
30’ 电刷
40’ 电感元件
41’ 电感接线腿
42’ 电感接线腿
43’ 磁芯
60’ 插头
61’ 插头插脚
62’ 主体
63’ 分支
64’ 焊盘
64’a 缺口
1 电刷板系统
10 电刷板
11 上侧
12 下侧
13 引导槽
14 引导槽
17 容座
17a Y形引导槽
20 电刷管
30 电刷
40 电感元件
41 电感接线腿
42 电感接线腿
43 磁芯
60 插头
61 插头插脚
62 主体
63 分支
64 焊盘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电机的电刷板系统,包括电刷板,电刷管,可滑动地布置于每个电刷管内的电刷,电感元件和插头,其中,电刷板包括上侧和相对的下侧;电刷管在所述上侧固定;每个电刷经由一电感元件与相应的插头插脚电连接;并且电感元件从所述上侧到所述下侧竖直地布置,该电感元件包括第一接线腿和第二接线腿,所述第一接线腿电连接于电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腿在所述下侧电连接于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刷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刷管和两个电感元件,电刷管和电感元件均在直径方径向上彼此相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刷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接线腿沿直线延伸到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而无任何弯曲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刷板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刷板设置有容座,电感元件至少部分地容纳于容座内,该容座在第二接线腿附近的容座壁构造有Y形的引导通槽,第二接线腿延伸穿过该引导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刷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具有主体和从主体向下侧或上侧延伸的分支,该分支的末端设有连接盘,第二接线腿电连接于连接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刷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接线腿自由延伸到连接盘,而无任何引导,除了引导通槽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刷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盘的平面与主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7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刷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支从主体自由延伸到连接盘。
9.一种车辆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刷板系统。
CN201922377950.7U 2019-12-23 2019-12-23 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 Active CN210839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7950.7U CN210839158U (zh) 2019-12-23 2019-12-23 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7950.7U CN210839158U (zh) 2019-12-23 2019-12-23 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9158U true CN210839158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7950.7U Active CN210839158U (zh) 2019-12-23 2019-12-23 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91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9930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6997723B2 (en) Power inlet socket
SG19143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0260538A (ja) アングル型同軸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
JPWO2009031631A1 (ja) コネクタ
CN105792515A (zh) 电路板组合及其组装方法
CN101997190A (zh) 电连接装置
CN110034430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US20140091891A1 (en) Transformer termin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assembly
CN111064025A (zh) 电连接器
CN210839158U (zh) 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
EP2241860A2 (de) Induktives Sensormodul und induktiver Näherungssensor
CN2891370Y (zh) 一种卡缘连接器
JP2014527701A (ja) 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部品
CN103069650A (zh) 用于接触电路载体的接触元件以及带有接触元件的电路载体
CN205509045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用铜片式接线端子排
JP5528584B2 (ja) 電気および/または電子モジュールと回路支持体とを有する装置
CN107994408B (zh) 一种带导航功能六类模块
CN102315543A (zh) 电连接器
CN214897926U (zh) 一种通用安装的铁氧体磁环电感
CN216133763U (zh) 一种基座、电源滤波模块及车辆
CN214013958U (zh) 一种定子机座、定子单元及其步进电机
CN212719590U (zh) 一种led灯板连接器
CN103026242A (zh) 检验夹具及触头
CN218472309U (zh) 超百路信号输出的机载控制面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