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8315U -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8315U
CN210838315U CN201921540300.3U CN201921540300U CN210838315U CN 210838315 U CN210838315 U CN 210838315U CN 201921540300 U CN201921540300 U CN 201921540300U CN 210838315 U CN210838315 U CN 210838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ing
terminal
conductive terminals
base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03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贤
黄建玮
陈世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es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es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es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es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403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8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8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8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包括绝缘座体、端子组及接地片,其中该绝缘座体的基座上方设有至少一个内部具有插接空间的对接部,且基座下方对应于插接空间位置设有结合部,而该端子组包含有复数导电端子,并在复数导电端子上形成有定位于结合部处的端子座,而绝缘座体与端子座之间定位接地片的框体,且框体内部形成有供复数导电端子穿过的穿孔,并在穿孔相对二侧壁面设有分别接触于接地用的复数导电端子外侧面上的复数弹片,其因接地片是一个构件来直接组装于端子组的端子座上,以可降低组装难度,且接地片可通过复数弹片来与接地用的复数导电端子外侧面形成一共同接地,进而提升接地传导的路径,如此提升信号传输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尤指接地片可通过复数弹片来与端子组接地用的复数导电端子外侧面形成一共同接地,进而提升接地传导的路径与密度,以提升整体信号传输时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一般连接器是使用在电子信号与电源的连接元件及其附属配件,主要功能在提供各种电子装置或设备间的连接,以及确保信号可准确的传输,而连接器随着其应用的产品、功率与使用的环境等不同,则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型式,并可应用于电脑、伺服器、电脑周边设备(如键盘、滑鼠、印表机等)、车上主机的周边设备(如车用电脑、卫星导航等)、电信及通讯设备与家用电器等产品上使用。
再者,由于现今电子产品设计都趋向于轻、薄、短、小,并为了能够使各种电子产品的体积缩小,电子产品内部的连接器便需更为精密且小型化,整体结构强度也需要随之加强,以因应目前的发展趋势,而一般连接器(如板对板连接器、线对板连接器等)通常会利用一个公端连接器及一个母端连接器进行配合对接,并将信号或电源通过电路板传送至控制电路中,以执行相应的操作功能,当公端连接器及母端连接器的座体对接时,可将公座与母座上的端子组相互抵持接触,从而实现二平行相对的电路板或线缆与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等。
此外,连接器除了设计越来越微小化之外,对于传输速度及频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形的下高频信号传输所产生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并随着连接器的微小化和传输速度的大幅提升,其端子组的数目增多且分布也更为密集,极容易因相邻端子间距离过于接近而造成高频信号传输时的电磁波及串音干扰等,未来还会以更快速度成长,使连接器本身的信号干扰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对于高频连接器而言,在许多信号完整性的问题中,尤其以串音(Cross-talk)干扰的问题最为严重,而传统的高频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上下排端子中的复数接地端子,以及将该些接地端子串接在一起的接地片,惟该接地片的结构复杂,并需先与绝缘材质制成的卡合件进行组装,才能通过卡合件进一步安装在绝缘本体内部,同时将接地片的弹臂分别抵触于接地端子上进行串接形成共同接地,此种接地片通过卡合件安装于绝缘本体内部的方式其构件与组装步骤过多且较为不便,也会造成生产与组装成本无法降低,而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的新型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体、端子组及接地片,其中:
该绝缘座体具有基座,并在基座上方处设有至少一个内部具有插接空间的对接部,且基座下方对应于插接空间位置设有结合部;
该端子组包含有复数导电端子,并在复数导电端子所具有的基部上形成有定位于结合部处的端子座,且导电端子位于基部上方处延伸有向上穿出于端子座顶部并伸入至插接空间内的接触部,再在基部下方处分别设有向下穿出而外露于端子座外的焊接部;
该接地片具有定位于绝缘座体与端子座间的框体,并在框体内部形成有供复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穿过的穿孔,而穿孔相对二侧壁面设有分别接触于接地用的复数导电端子外侧面上形成一共同接地的复数弹片。
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中:该对接部的插接空间前、后二侧壁面处分别设有沿着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且供复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穿过的复数端子槽。
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中:该绝缘座体的结合部具有供端子组的端子座定位的结合槽。
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中:该结合部的结合槽前、后二侧壁面设有间隔排列的复数结合孔,而该端子座前、后二侧壁面设有间隔排列且供扣入于复数结合孔内的复数扣块。
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中:该接地片的框体前、后二侧壁面设有朝上弯折且供抵持于结合槽内壁面处的复数限位片。
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中:该绝缘座体的基座位于对接部左、右二侧处分别设有固定槽,且各固定槽内设有定位片。
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中:该端子组接地用的复数导电端子的基部外侧面分别形成有外露于端子座相对外侧处且供复数弹片接触的接触面。
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中:该端子组的端子座位于基部相对外侧处设有复数凸块,且复数凸块之间并对应于复数接地用的导电端子位置处形成有使接地用的导电端子外露的镂空槽。
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中:该接地片相对二侧的复数弹片为相对向内并向上斜伸。
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中:该接地片的框体左、右二侧壁面设有朝下弯折且供抵靠于端子座左、右二侧的复数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因接地片是一个构件来直接组装于端子组的端子座上,以可降低组装难度,且该接地片可通过复数弹片来与端子组接地用的复数导电端子外侧面形成一共同接地,进而提升接地传导的路径与密度,并利用接地片来设置于前、后排导电端子之间,如此形成屏蔽与隔离的效果,进而达到提升整体信号传输时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接地片相对二侧处的复数弹片的形状为相对向内并向上斜伸,当接地片组装于端子组上时,可通过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来沿着复数弹片的形状顺向组装,以达到提升组装时流畅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接地片的框体组装于端子组的二端子座上,即可通过框体来提升二端子座相互结合的稳定性,且该接地片的复数弹片为接触至复数导电端子外侧面,当边缘卡抽离于对接部的插接空间外时,可通过复数弹片来辅助复数导电端子产生弹性回复,以达到提升复数导电端子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接地片为先定位于端子组的端子座上,再将端子组的二端子座装入于绝缘座体的结合部处,即可完成组装作业,其不需通过另外的固定构件进行安装,以简化整体结构,进而达到降低整体制造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座体;11-基座;12-对接部;120-插接空间;121-端子槽;13-结合部;131-结合槽;132-结合孔;14-固定槽;15-定位片;2-端子组;21-导电端子;211-基部;2111-接触面;212-接触部;213-焊接部;22-端子座;221-凸块;222-镂空槽;223-定位柱;224-定位孔;225-扣块;3-接地片;31-框体;310-穿孔;32-弹片;33-限位片;34-固定片;4-电路板;41-焊点;5-边缘卡;51-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座体1、端子组2及接地片3,其中:
该绝缘座体1具有基座11,并在基座11上方处设有至少一个内部具有插接空间120的对接部12,且插接空间120前、后二侧壁面处分别设有沿着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复数端子槽121,而基座11下方对应于插接空间120位置设有结合部13,且结合部13具有结合槽131,再在结合槽131前、后二侧壁面设有间隔排列的复数结合孔132,而该基座11位于对接部12左、右二侧处分别设有固定槽14,且各固定槽14内设有定位片15。
该端子组2包含至少一组前、后相对设置可用于传输信号、电源(如:正极与负极)及接地等功能的复数导电端子21,并在每一组前、后排导电端子21所具有的基部211上系利用埋入射出的方式分别一体成型有二相对设置的端子座22,而每一组接地用导电端子21的基部211外侧面分别形成有外露于二端子座22相对外侧处的接触面2111,且导电端子21位于基部211上方处延伸有向上穿出于端子座22顶部的悬空状接触部212,再在基部211下方处分别设有向下穿出而外露于端子座22底部形成一共平面的焊接部213;此外,每一组端子座22位于基部211相对外侧处设有复数凸块221,且复数凸块221之间并对应于复数接地用的导电端子21位置处形成有使接地用的导电端子21外露的镂空槽222,再在每一组端子座22相对内侧处设有至少一组相互结合的定位柱223及定位孔224,又于二端子座22前、后二侧壁面设有间隔排列的复数扣块225。
该接地片3为由金属或其它具接地传输材质制成,且该接地片3具有一框体31,并在框体31内部形成有穿孔310,而穿孔310前、后二侧壁面设有相对向内并向上斜伸的复数弹片32,再在框体31前、后二侧壁面设有朝上弯折的复数限位片33,且框体31左、右二侧壁面设有朝下弯折的复数固定片34。
上述端子组2的复数导电端子21较佳为利用埋入射出的方式分别一体成型有二相对设置的端子座22,但于实际应用时,该端子组2的复数导电端子21也可利用埋入射出的方式分别一体成型有一个端子座22。
当本实用新型于实际组装时,可先将接地片3定位于端子组2的端子座22上,以使接地片3的框体31放置于端子组2的端子座22表面上,且该复数导电端子21的接触部212为穿过框体31的穿孔310中,并延伸至框体31上方处,同时,该接地片3的复数弹片32即会伸入于二端子座22的复数镂空槽222内,并与接地用导电端子21基部211的接触面2111形成电性接触,以凭借接地片3同时串接前、后排中接地用的导电端子21形成共同接地,而该接地片3左、右二侧的复数固定片34便会抵靠于二端子座22左、右二侧处呈一限位,再将端子组2的二端子座22装入于绝缘座体1结合部13的结合槽131内,进而使复数导电端子21的接触部212穿过分别向上穿出对接部12的复数端子槽121,且伸入至对接部12的插接空间120中,便可再将二端子座22前、后二侧的复数扣块225扣入于结合部13前、后二侧的复数结合孔132内呈一扣持定位,此时,该接地片3前、后二侧弯折的限位片33即会撑抵于结合部13的结合槽131内壁面处呈一限位,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
再请参阅图4、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及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于实际使用时,可先将绝缘座体1安装于电路板4上,即可利用表面粘着技术(SMT)来将端子组2复数导电端子21的焊接部213焊接于电路板4所对应的焊点41上形成电性连接。
而当边缘卡5插入于绝缘座体1内的过程中,该边缘卡5为先插入至对接部12的插接空间120内,以使前、后排导电端子21的接触部212分别相对向外撑开,进而使接地片3的复数弹片32即会受到导电端子21的接触部212挤压而随之变形,以使复数导电端子21与接地片3于插接的过程中稳定形成电性接触,再持续插入边缘卡5,如此使前、后排导电端子21的接触部212分别抵持接触于边缘卡5二侧表面上的接点51形成电性连接,当端子组2于传输高频信号时,可由接地片3的复数弹片32同时串接前、后排中接地用的复数导电端子21形成一共同接地,并提升接地传导的路径与密度,且可通过接地片3来设置于前、后排导电端子21之间形成屏蔽与隔离的效果,更能提升整体信号传输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该接地片3是一个构件来直接组装于端子组2的端子座22上,以可降低组装难度,且该接地片3可通过复数弹片32来与端子组2接地用的复数导电端子21外侧面形成一共同接地,进而提升接地传导的路径与密度,并利用接地片3来设置于前、后排导电端子21之间,如此形成屏蔽与隔离的效果,进而提升整体信号传输时的稳定性。
(二)该接地片3相对二侧处的复数弹片32的形状为相对向内并向上斜伸,所以当接地片3组装于端子组2上时,其导电端子21的接触部212会沿着复数弹片32的形状顺向组装,以可提升组装时的流畅度。
(三)该接地片3的框体31组装于端子组2的二端子座22上,即可通过框体31来提升二端子座22相互结合的稳定性,且该接地片3的复数弹片32为接触至复数导电端子21外侧面,当边缘卡5抽离于对接部12的插接空间120外时,可通过复数弹片32来辅助复数导电端子21产生弹性回复,以减少复数导电端子21产生弹性回复时的作用力,进而达到提升复数导电端子21使用寿命的效果。
(四)该接地片3为先定位于端子组2的端子座22上,再将端子组2的二端子座22装入于绝缘座体1的结合部13处,即可完成组装作业,其不需通过另外的固定构件进行安装,可简化整体结构使成本相对降低,但又有良好的高频特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体、端子组及接地片,其中:
该绝缘座体具有基座,并在基座上方处设有至少一个内部具有插接空间的对接部,且基座下方对应于插接空间位置设有结合部;
该端子组包含有复数导电端子,并在复数导电端子所具有的基部上形成有定位于结合部处的端子座,且导电端子位于基部上方处延伸有向上穿出于端子座顶部并伸入至插接空间内的接触部,再在基部下方处分别设有向下穿出而外露于端子座外的焊接部;
该接地片具有定位于绝缘座体与端子座间的框体,并在框体内部形成有供复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穿过的穿孔,而穿孔相对二侧壁面设有分别接触于接地用的复数导电端子外侧面上形成一共同接地的复数弹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接部的插接空间前、后二侧壁面处分别设有沿着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且供复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穿过的复数端子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结合部具有供端子组的端子座定位的结合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的结合槽前、后二侧壁面设有间隔排列的复数结合孔,而该端子座前、后二侧壁面设有间隔排列且供扣入于复数结合孔内的复数扣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片的框体前、后二侧壁面设有朝上弯折且供抵持于结合槽内壁面处的复数限位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基座位于对接部左、右二侧处分别设有固定槽,且各固定槽内设有定位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接地用的复数导电端子的基部外侧面分别形成有外露于端子座相对外侧处且供复数弹片接触的接触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的端子座位于基部相对外侧处设有复数凸块,且复数凸块之间并对应于复数接地用的导电端子位置处形成有使接地用的导电端子外露的镂空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片相对二侧的复数弹片为相对向内并向上斜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片的框体左、右二侧壁面设有朝下弯折且供抵靠于端子座左、右二侧的复数固定片。
CN201921540300.3U 2019-09-16 2019-09-16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Active CN210838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0300.3U CN210838315U (zh) 2019-09-16 2019-09-16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0300.3U CN210838315U (zh) 2019-09-16 2019-09-16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8315U true CN210838315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1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0300.3U Active CN210838315U (zh) 2019-09-16 2019-09-16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83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6200A (zh) * 2020-07-09 2020-10-16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一种多极基板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6200A (zh) * 2020-07-09 2020-10-16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一种多极基板电连接器
CN111786200B (zh) * 2020-07-09 2021-08-31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一种多极基板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3596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wo grounding members each with a plurality of contacting arms
US950282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hell
US101035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better ant-EMI effect
CN107453064B (zh) 电连接器
US7086901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0489984U (zh) 高速背板连接器
CN112636102B (zh) 一种高速连接器
CN110867700A (zh) 电连接器
CN212412347U (zh) 电连接器
CN213212565U (zh)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US761826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liable mating frame mating with another connector
CN210838315U (zh)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TWM586467U (zh) 電連接器之接地結構改良
CN212033280U (zh) 连接器的端子改良结构
CN214754358U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M565427U (zh) Ground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411921B (zh) 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CN211605557U (zh)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9981590U (zh) 电连接器
CN209860271U (zh) 电连接器
TWM606399U (zh) 電連接器之接地結構
CN209981634U (zh) 电连接器
TWI651898B (zh) 電連接器之結構改良
CN210628646U (zh)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109411922B (zh) 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